工銀瑞信張洋:成功的「固收+」產品關鍵是做好波動和收益配比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金色光-投資有道

今年以來,「固收+」產品熱度持續高企,年內整體新發募集規模已超3000億,成為歷史小高潮。

「固收+」產品究竟是如何運作?這類產品是否適合2021年市場?擁有5年以上「固收+」實戰經驗、工銀瑞信聚利18個月定開混合擬任基金經理張洋表示,「固收+」這類產品要「積矽步以千裡」,注重風險控制,追求絕對收益。2021年市場股債均有機會,正適合此類產品運作。

「固收+」要將風控放在首位

談及運作「固收+」的感受時,張洋直言,「過去5年,無論股市,還是債市都有較大波動,甚至出現極端行情,而這期間最大的感觸是『固收+』產品一定要注意控制波動、控制風險。」

張洋具體解釋道,「固收+」產品是將大部分倉位放在穩健的固定收益類資產上,用小部分倉位去配置權益類資產等,以期獲得相對更高收益。「固收+」在增強收益的同時也加大了波動,權益類資產的波動水平天然高於債券類資產,一個成功的「固收+」產品關鍵是做好波動和收益之間配比,在波動不大的情況之下做出更好的收益。

「固收+」產品的波動體現在兩個方面,張洋表示,一是回撤水平,也就是實際從最高點到最低點的波動水平,我希望能夠控制回撤,幅度不要太高;另一方面是看在不同市場環境下的收益分配的均衡性的表現,如在股市不好的時候,投資者會希望能藉助於大部分的固收投資熨平淨值的波動,因此固收+產品在不同類型市場當中收益,至少保持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均衡的,均勻的分布。

張洋總結稱,《孫子兵法》曾說,「善者之戰,無奇勝,無勇功,無智名」,意思是真正會打仗的人去打仗,並不追求在特別極端之際獲得特別極端的成功,而是盡力將風險最小化。後來曹操總結為「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其實這句話正是運作「固收+」產品所希望達到的境界——不去追求特別大、特別高的勝率,而是追求均勻的、大概率的正確,也就是「積跬步以至千裡,積小勝為大勝」,通過不斷對市場做增強,為投資者打造具有全天候收益特徵的固收+產品。

實現「全天候」目標

要達成「全天候」目標——無論市場怎麼波動都能獲得較穩健的收益,並非易事,而張洋有自己的方式。

「熨平收益率波動最關鍵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利用大類資產配置板塊之間的輪動和板塊之間的互補。」張洋表示,通過分析經濟基本面等眾多市場情況,做大類資產配置或板塊的預判,通過預判能為「固收+」產品收益率帶來「全天候的增強」。他表示,比如2018年是股票熊市、債券牛市,而在全天候框架之下操作上是降低權益倉位,增加債券投資持倉、提高債券久期。正是在這一操作下,張洋所管理基金兩隻偏債混合型基金均在2018年這樣相對不太好的市場中,獲得了較好的正收益。

張洋進一步表示,通過對行業盈利水平、景氣度高低等判斷,也可以分析板塊的輪動尋找到投資機遇。比如2014年、2015年的牛市、和2016年、2017年的牛市、2019年的牛市,這三個牛市中的漲得多的板塊是差異很大的。而通過深入研究分析基本面框架選等做好板塊預判,就能保證在不出現特別極端行情的市場之下,能夠獲得「全天候」的穩健收益。

在倉位選擇,張洋也頗有思考。在他看來,「做每個選擇、每個策略之際,自己要清楚雖然可以努力做到大概率正確,但很難100%正確,因此在做判斷之前要了解這個判斷可能會錯,以及了解即使出錯,所需要承受的是能夠可以承受的代價。」因此,在倉位選擇上,他作為一位保本基金出身的基金經理,天然注重「安全墊」概念——投資上會首先去衡量安全資產能夠帶來的收益率,在此收益率基礎之上,結合回撤目標來考慮倉位水平,會科學、審慎的做權益投資,而並非看多股票就一定滿倉。

同樣,在債券投資上,也會根據安全墊的資產,擬定投資能夠接受的最大回撤,進而去擬定債券投資倉位。

而對於股債之間的配比多少最適合?10%股票+90%的債券?20%股票+80%的債券?對於這個投資者關心的問題,張洋分析表示,運作「固收+」產品的背後實際上追求在波動不大的情況之下做出更好的收益。而波動背後體現的是風險控制,這要求整個組合淨值波動率控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這樣自然傳導到投資上是「對于波動率較大的資產少配一點,對波動率較小的資產就要配得多一些」。因此,從歷史角度看,風險中性之下股債之間配比大概二八是「黃金比例」。

不過,張洋表示,近兩年隨著A股機構投資者佔比增多,上市公司質量提升,資本市場更健康發展,股票波動率正在逐漸下降,未來A股市場波動率中樞越來越小的,因此以後權益投資比例在「固收+」資產當中可適當有提升,比如從「二八」提升到「三七」。而他即將管理的工銀瑞信聚利18個月,最高股票倉位可達到30%,正是順應這一趨勢。

明年市場適合「固收+」

談及2021年市場,張洋認為,明年股市、債市均有機會,正適合「固收+」產品運作。

「明年從大類資產角度來說,不管是大類資產還是大類資產內部的板塊輪動,都會有一些變化,而固收+產品能更好地把握住資產之間輪動的變化,在這個時間點是比較適宜布局這類產品。」張洋表示,希望能通過研究、倉位控制、交易紀律,大概率抓住大類資產拐點的同時,不發生更多回撤,希望能給投資人帶來比較好的收益體驗。

張洋進一步表示,從長期來看,全球經濟增長動力相對匱乏,而中國是全球範圍內「唯一的亮點」,目前中國債券收益率水平比其他歐美國家收益率更高一些,也反映出我國能有正常化貨幣政策、較好的經濟增長水平。「全球經濟增長水平處於下降過程中,儘管絕對水平上中國依然是更高的,而從長期角度出發,中國無風險利率、債券收益率水平可能也會隨著全球趨勢下降,因此固收領域長期上機會較大。」

「而從估值角度出發,在無風險利率下降背景下,當借貸成本特別低,真正能夠實現增長,或者真正能夠有比較強護城河去賺錢的一類好公司,市場會給予它更高的估值,這一現象在歐美市場收益率下行過程中也發生過。」張洋表示,因此從長周期角度看,「固收+」產品一方面可以賺到整個債券收益率下行的收益,另一方面能通過積極投資一些相對來說護城河高、有穩定賺錢能力的公司,可以「賺到」股債兩邊收益。

此外,對於近期頗受市場關注的信用債違約事件,張洋也不迴避的表示,「固收+」產品也非常有利。第一,目前「固收+」產品多為偏債混合類型基金,這類對於債券倉位沒有強制要求,在特定情況下甚至可以不配債券,因此配置上更為靈活。第二,工銀瑞信基金擁有強大的信用評級團隊,會內部對每個信用債有評級,內部有優、良、中、限制、禁止的內部評級制度,持倉之後還會每隔一個月進行跟蹤評級,非常嚴格的信用評級讓「踩雷」風險降到最低,本身也不會冒信用風險去做投資。第三,「固收+」產品運作會進行設置安全墊,在實際操作中,會配置中短期高等級信用債或者利率債,是能夠控制住信用的風險。

相關焦點

  • 工銀瑞信張洋: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打造具備全天候收益特徵的固收+產品
    今年以來,「固收+」產品熱度持續高企,年內整體新發募集規模已超3000億,成為歷史小高潮。「固收+」產品究竟是如何運作?這類產品是否適合2021年市場?擁有5年以上「固收+」實戰經驗、工銀瑞信聚利18個月定開混合擬任基金經理張洋表示,「固收+」這類產品要「積矽步以千裡」,注重風險控制,追求絕對收益。
  • 工銀瑞信匠心鍛造固收+金牌戰隊 堅守價值投研「軟硬」實力全面提升
    湯巾/文 自2007年工銀瑞信推出第一隻固收+產品工銀強債,14多年來,該產品用6.5%的年化回報,折射出工銀瑞信作為老牌銀行系基金公司,在固收+投資領域沉澱的雄厚實力。
  • 黑天鵝、槓鈴策略與「固收+」
    在「固收+」的市場中,由工商銀行控股和瑞士信貸合資設立的工銀瑞信基金是佼佼者。工銀瑞信基金成立於2005年,是我國首家銀行發起設立的基金公司,具有強大投研能力、團隊經驗和資產配置能力,其固收+團隊也被稱為基金業的王牌團隊。
  • 第七屆英華獎揭曉 工銀瑞信「固收+」王牌戰隊閃耀頒獎禮
    值得注意的是,工銀瑞信「王牌固收」團隊憑藉長期領先的投資管理能力,累計獲得25項英華獎,特別是固收+領域基金經理,群星閃耀。由歐陽凱、宋炳珅、魏欣聯合管理的明星二級債基、固收Plus老牌債基工銀瑞信雙利債券,自2010年8月成立以來更是獲獎無數。
  • 固收大廠張洋與中信餘經緯解密...
    以上,是中信證券首席大類資產配置分析師餘經緯和工銀瑞信固定收益部基金經理張洋,12月6日在《基本論》第六期固收+策略突圍中,分享的精彩觀點。下面為基金君整理的文字實錄:張洋:中國基金報的粉絲們,大家好,我是工銀瑞信固定收益部的基金經理張洋,很高興和大家相識在《基本論》,今天我和中信證券首席大類資產配置分析師餘經緯,和大家一起聊聊固定收益+產品的策略。
  • 工銀瑞信基金實力打造「時間的玫瑰」 旗下產品盈利持續居行業前列
    如工銀瑞信基金一直以來秉持專業紮實的投研作風,旗下各類產品穩紮穩打,持續為投資者創造良好回報。今年恰逢工銀瑞信成立15周年,根據銀河證券數據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工銀瑞信自成立以來旗下基金已累計為持有人創造了1424億元利潤,位居行業前列,利潤總額持續位列銀行系公司第1。
  • 工銀瑞信投研「軟硬」實力兼備 權益產品業績喜人翻倍基數量最多
    成立15年來鍛造了紮實投研能力的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工銀瑞信」)再次交出亮麗答卷,特別是權益類產品回報喜人,大批產品位居同類前列。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6日,在今年以來全市場主動權益型基金收益率前20強(不同基金份額分開計算,下同)中,工銀瑞信包攬7個席位,數量最多。
  • 基金「賀歲檔」熱映 工銀瑞信靈動價值提前結募
    業內大型公募基金公司所推出的首隻券商結算模式主動偏股基金產品——工銀瑞信靈動價值混合基金,由業內極為稀缺的「雙十五」金牛基金經理王筱苓擔綱,該賀歲新作自12月21日起在工商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等銀行渠道,國金證券、長江證券、中泰證券、廣發證券、山西證券、中信證券等各大券商渠道,以及工銀瑞信官方直銷等各大渠道全面發行。
  • 工銀瑞信王海璐:以高質量為綱 向全能型資管巨擘奮進
    就發展觀而言,樹立並強化為投資人服務的理念,追求可持續的、長久的、高質量的發展, 避免盲目追求過快發展而忽視投資人利益的情況;就業績觀而言,始終堅持價值投資,追求長期可持續的、穿越周期的優秀業績,避免過度追求短期業績而忽略基本面;就風險觀而言,切實做好風險與收益的匹配和平衡,避免片面追求高回報而忽視風險防範。在上述觀念指導下,工銀瑞信穩步推進「投研提升工程」,提升硬核實力。
  • 今年來「固收+」發行規模3559億!已是去年5倍,趙鵬飛、徐...
    在興業基金「固收+」產品主要負責人臘博看來,股市震蕩是『固收+』基金受資金追捧的直接原因。這類產品的目標客群風險偏好性相對較低、理財替代訴求強烈,且都較為看重淨值創新高的能力和對波動回撤的控制。隨著「固收+」持續火爆,多家公募紛紛加碼。目前新發市場上有包括平安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英大基金、永贏基金、工銀瑞信基金、富國基金、博時基金、廣發基金等在內多家公募正在發行股債混合產品和二級債基,在發數量達10多隻。
  • 第七屆英華獎榜單揭曉 工銀瑞信榮膺七大獎項
    該產品在為廣大投資者帶來一鍵分享灣區發展紅利的高效配置工具的同時,也因為業務方案中較為複雜的投資運作規則,對產品方案的可行性論證和信息系統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工銀瑞信憑藉一流的ETF系統體系,完善的ETF投資管理、風控、後臺系統,豐富的ETF管理經驗,以及國內領先的指數團隊等,均為灣創ETF的產品研發、運作提供了有利保障。
  • 景順長城等10家基金公司近5年收益居前,工銀瑞信一產品墊底
    因此,從中長期業績來看,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的5年業績排名更值得關注。 近日海通證券公布公募數據,景順長城基金成為最近5年權益類基金絕對收益榜冠軍,最近5年權益基金平均收益達到145.61%,在97家基金中排名第一。 信達澳銀和諾德基金緊隨其後,分別獲得第二、三名。泓德基金、銀華基金、東證資管、易方達、前海開源、民生加銀、交銀施洛德紛紛擠入前十。
  • 理財產品收益跌破4%,理財經理都在推薦的「固收+」到底值不值得買?
    在這樣的背景下,「固收+」產品開始進入大家的視野,是近期不折不扣的爆款產品。網紅產品「固收+」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從字面意思也能看出來,「固收+」有兩個非常重要的部分:第一是固定收益,第二就是「+」的這部分。
  • 工銀新焦點靈活配置混合A : 關於以通訊方式召開工銀瑞信新焦點...
    為實施工銀瑞信新焦點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的變更方案,提議授權基金管理人辦理本次工銀瑞信新焦點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變更的有關具體事宜,並可在不涉及基金合同當事人權利義務關係變化或對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無實質性不利影響的前提下對《工銀瑞信新焦點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合同》進行必要的修改和補充。
  • 深紅利聯接A : 關於恢復工銀瑞信深證紅利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
    原標題:深紅利聯接A : 關於恢復工銀瑞信深證紅利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聯接基金機構投資者大額申購、轉換轉入及定期定額投資業務的公告關於恢復工銀瑞信深證紅利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聯接基金機構投資者大額申購、轉換轉入及定期定額投資業務的公告 1公告基本信息基金名稱工銀瑞信深證紅利
  • 工銀新生代消費混合 : 工銀瑞信新生代消費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
    投資有風險,投資者認購(或申購)基金份額時應認真閱讀本招募說明書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全面認識本基金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徵,應充分考慮投資者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並對認購(或申購)基金的意願、時機、數量等投資行為作出獨立決策。
  • 工銀網際網路 : 工銀瑞信網際網路加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更新的招募說明...
    投資有風險,投資者認購(或申購)基金份額時應認真閱讀本招募說明書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全面認識本基金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徵,應充分考慮投資者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並對認購(或申購)基金的意願、時機、數量等投資行為作出獨立決策。
  • 工銀瑞信「消費女將」袁芳多隻基金踩雷匯納科技!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11月5日,匯納科技的十大流通股東中,工銀瑞信基金旗下5隻基金產品名列其中,並且都是2020年一季度後進入,合計持股近736萬股,持股比例達11.54%。 而這其中,除去1隻股票型養老金產品外,另外4隻基金產品的基金經理均為袁芳。不得不說,工銀瑞信的袁芳在本次事件中可謂是「深度踩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