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樂夏》五條人唱上熱搜的家鄉,市井味的潮汕又要爆火了

2020-08-31 指南貓行程設計APP

立秋前兩周,《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終於來了!而第一期節目播出後一小時,「被五條人笑死」就衝上了微博熱搜榜一位,爆笑出圈,成為本季節目的最大黑馬。


五條人樂隊畫風清奇,在節目中臨時換歌,因此慘遭淘汰,還勸隨行導演「你會找到更好的工作」。上周五又在2分鐘內即興創作「拖鞋酸了」,憑著市井又不落入俗套的歌曲成功復活。


五條人樂隊其實只有兩個人,他們都來自廣東汕尾的海豐縣,節目中一時興起表演的歌曲也是用海豐話完成的。

城中村、塑膠袋,阿珍愛上了阿強,五條人的歌曲中營造出了南方海邊的畫面感,鹹濕的空氣,短褲拖鞋,滿滿的市井情懷,又充滿了人生感悟。而帶來這一切的,是背後充滿小鎮情懷的潮汕。

@嚕啦啦大魔王


潮汕熱度不斷攀升,但很多外地朋友並不清楚潮汕在哪?其實潮汕並不是一個城市,而是潮州、揭陽、汕頭、汕尾四個城市的總稱,他們因地域相近,文化相乘而連接在一起,跟著指南君一起去看看充滿文藝氣息的五條人家鄉吧。

∆指南君手繪潮汕四市地圖


01

汕尾

迷人的廣東後花園


乘高鐵從廣州出發只需要不到2小時從深圳出發更是1小時就可以直達,汕尾一直都是廣東後花園般的存在。


關於汕尾屬不屬於潮州也是一直存在爭議的問題。汕尾是個多元文化融合的地方,語言混雜著潮汕話、福佬話、客家話等等,就連汕尾人也說不清楚自己與潮汕錯綜複雜的關係。


從前一直有「天上有雷公,地上海陸豐」的傳言,隨便搜一下海豐,跳出來的也大多是刀光劍影,窮兇極惡的社會新聞。不過這些都已經是過去,現在的海豐美麗又迷人,夏天還不穿著紅色人字拖一起走一遭?

紅海灣

紅海灣有著「廣東最美的十大海灘之一」的稱號。在湛藍的天空下,白色的風車不斷搖曳,一時迷失了自己,還以為是在墾丁,或者在愛琴海。

@嚕啦啦大魔王


遮浪半島也是紅海灣的奇特之處,陸地延伸出的半島形成一段天然的隔風面,東西兩岸被分割開來,可能一端風平浪靜,而另一端卻是波濤洶湧。海水的溫度也因而不同,東岸暖則西岸涼,西岸暖則東岸涼。

@Liu-小小


紅海灣海水清澈,沙灘柔軟。可以換上泳裝,下海玩耍,清涼的度過夏天。也可以從這裡出發,乘坐快艇出海,前往海中小島,享受難得的寂靜。

@Liu-小小


如果想要出海釣魚,也可以去到附近的風車島,跟著漁民一起出海,各種海魚、海星,只要是自己捕撈到的都可以帶走,享受原生態的海鮮大餐。

@Liu-小小


傍晚一定記得去開往風車島的長橋上看日落,紅色的太陽伴著晚霞漸漸降落,直到海天交接。就像五條人歌中唱到的一樣,帶有溼氣的海風吹過百裡銀灘,這是最真實的,汕尾的浪漫。

紅宮紅場

全世界只有兩個紅場,一個在莫斯科,另一個就在汕尾海豐。

@正八


你以為汕尾是個市井氣十足的不發達小城市,可他卻又帶著凜然的正氣,是中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的誕生地。

就像五條人的定位一樣,寧願土到掉渣,也不俗不可耐。紅旗、紅牆、「澎湃故裡·東方紅城」的大字都在講述了的海豐過去的紅色歷史。

@叫我糊塗店主呀


紅宮帶有中國傳統特色,是古樸的六柱五間牌坊式建築,屋頂還有雙龍戲珠來保護一方平安。

@星星就是星星呀


四周的牆壁都被紅色粉刷覆蓋,會場內也用紅布進行覆蓋,是中國一個紅色政權的誕生地。看似放蕩不羈的縣城,卻有著農民起義的赤誠愛國底色,說汕尾海豐是中國最朋克藝術的縣城也不為過。


02

潮州

古樸的人文小城


許多人都會用潮州來指代潮汕,這個潮州是指古潮州地區,而今天的潮州市早已變成充滿濃濃情懷的人文小城。


金山、葫蘆山、筆架山環城屹立,韓江穿城而過,三山一水仿佛是潮州的守護者,千年來保護潮州的一方安順。

不像廣州上海大城市一般的摩登繁華,潮州是一個古樸又充滿煙火氣的城市,許多被現代城市人遺忘的傳統都還能在潮州的小巷子中見到。

廣濟橋

廣濟橋可能是中國最好玩的橋,中段是由18梭船連結而成的浮橋,每天下午5:30,浮橋便會收起來讓貨船從江面上通過,是「過河拆橋」的小能手。


梁橋,拱橋,浮橋及為廣濟橋一體,橫跨在韓江之上,結構特殊,也是世界上罕見。「到潮不到橋,枉費走一遭」,廣濟橋之於潮州就像是長城之於北京一樣的存在。


橋上的21個樓臺各不相同,精雕細琢的中式亭臺多姿多樣,建造也融合了當地民居的特色,在屋脊頭融合了潮州民居的金、木、水、火、土形制,保留了傳統的潮州特色。

@Kimi


夜晚華燈初上,廣濟橋上還擁有如夢如幻的古城燈光秀。古風的景色與現代的技術碰撞,山、水、城完美融為一體,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燈光秀也因此成為潮州的標誌性體驗,在潮州玩耍一定不能錯過。

牌坊街


潮州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在明末清初的時候,潮州有180座古牌坊,但非常可惜,後來大部分牌坊都因保存不當、城市改造等多種原因被拆除了。

@美糖


牌坊街在潮州老城區內,現有23座牌坊,是中國最大規模的古牌坊街,每一座背後都是講不完的故事。


為潮州唯一文科狀元林大欽所建的狀元坊,為四位秉性高潔的進士所建的四進士坊,為明大理寺少卿吳一貫所建的經略邊務坊...數不盡的傳奇都在這裡留下了痕跡。


牌坊街有古香古色的韻味,步行穿過一座又一座的牌坊,就像走過一個又一個歷史長廊的傳奇。

載陽茶館

茶對於潮汕人來說是生命源泉一般的存在。高鐵上,馬拉松比賽裡,堵車的高速路上,不管環境如何,天地間都是喝茶之處,潮汕人對功夫茶的狂熱已經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茶葉顏究所


藏在牌坊街的載陽茶館是體驗潮汕茶文化一定要去的地方。民國風的茶藝小館,還有有潮劇、潮語歌曲的表演,品茶,聽曲,像潮州人一樣慢慢的度過下午。

@茶葉顏究所


潮汕功夫茶講究的是神韻,在載陽茶館裡還需要你自己手扇爐灶燒開熱水,因為對於老潮州人來說,玻璃水壺燒開的熱水沒有靈魂

@茶葉顏究所


茶的衝泡速度要快,在滾燙的茶湯中洗杯,再用蓋碗在茶杯上空盤旋倒茶,整個速度要快,講究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茶葉顏究所


中國好茶有許多,潮汕人偏愛鳳凰單叢茶,茶葉清香持久,回味甘甜。這種潮州特產的茶葉可以算是潮汕人的「思鄉茶」。

來指南貓APP或小小程序,讓旅行設計師為你設計【潮汕文化探秘之旅】


03

揭陽

古香古色的東方美學城市


比起潮州與汕頭,揭陽好像鮮少被人提起,這片神秘的土地卻是廣東省最古老的縣份之一


揭陽還擁有潮汕四市唯一的機場-揭陽潮汕機場,國內大多數的中心城市都可以直達。從上海到揭陽更是單程票價不超過500元,周末打飛的去逛吃逛吃也很合適。

揭陽樓

揭陽樓可謂是揭陽的地標性建築,在市區的東入口處,把守著揭陽的一方平安。

@皮皮Tia


一看到揭陽樓就會讓人想到西安的鐘鼓樓,這種漢代風格的城樓確實在西安比較多見,雄偉壯觀又不失韻味。

設計者從羅馬波波羅廣場獲得靈感,在揭陽樓前的廣場設立了環形的9根文化列柱,精緻的中國元素雕刻表達出揭陽對於東方美學的理解。

揭陽學宮

融匯了千年儒家文化的精髓,揭陽學宮是僅次於曲阜孔廟的全國第二大孔廟。


從宋代到清朝,揭陽學宮培養出了不少科舉人才,也為整個城市增添了文化的氣息。揭陽人大概都有小時候在學宮參拜的記憶,不知道在如此人傑地靈的地方參拜孔子,學習有沒有得到長進呢?


@XQ


2萬平方米的揭陽學宮被一整片民居環繞,鬧中取靜。現存21座單體建築,都是古香古色的,紅牆黃瓦,靜謐中透露著莊嚴。


04

汕頭

中西合璧的風情商埠


汕頭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它包容開放,風情萬種。

汕頭老城

汕頭百年前就是繁華的商埠,多種文化在這裡交融升華,老城區內中西合璧的騎樓建築群就是最好的見證。


幾千座僑房都在這裡見證汕頭的歷史,他們曾經是英國商行,汕頭商會,各大公司的辦公地點。建築上中西合璧,巴洛克式的精美雕花讓人眼前一亮。


現在老城區裡多是復古風格的文藝小店,甜品店,照相館,適合用一個下午的時間去慢慢欣賞。

南澳島

蔚藍的海岸,翠綠的森林,這個還少有開發的原生態海島是個不可多得的寶藏秘境。


夏季平均溫度只有27°C,習習清風拂過,又可以看海玩水,南澳島是炎炎夏日不可多得的避暑勝地。


2015年南澳大橋通車之後,可以開車進入這個碧藍色的海島,交通上方便了不少,從汕頭市區自駕只需要1小時。


青澳灣沙灘細軟,海水純粹清澈,可謂是南澳夏威夷。或許正因為它躲過了遊客的喧囂,才得以保存最初的純潔,這裡或許就是你心中那片海的模樣。

05

潮汕美食

驚豔味蕾的美味體驗


美食家蔡瀾曾經說過,「對於一位真正的美食家,潮汕是一個不能不去的地方」。潮汕舌尖上的美味,每一個都足以驚豔味蕾。

牛肉火鍋

潮汕的牛肉火鍋現在已經走出潮汕,開滿了全中國,它講究的就是一個鮮味。新鮮的牛肉經過師傅庖丁解牛的處理,牛身上每一個部位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雪花、吊龍、胸口油...不同部位也都被規定好了汆燙的完美時間。

@Charlene


下鍋燙熟的肉片,再蘸上潮汕沙茶醬,你會驚訝的發現,一頭牛身上不同部位的風味與口感竟然也能如此不同。

蠔烙

在潮汕的街邊隨處可見賣蠔烙的小店。新鮮的生蠔去殼取肉,先將地瓜粉溶解於水,拌蔥珠倒入油鍋中煎炸,在加上新鮮的生蠔肉與蛋液,煎至表皮酥脆。

@manman


內裡柔軟,外皮酥脆,配上沙茶與魚露的蘸碟,入口層次豐富,這就是市井小吃的高級美味。

魚生

日本刺身魚片肥厚,而潮汕的魚都是薄如蟬翼的薄片配菜也是多種多樣,蘿蔔絲,金不換,炸花生,酸楊桃等等,蘸取普寧豆瓣醬特製的醬料,脆甜的味道在口中蔓延開來。

@豬豬piggy


除了魚生,潮汕還有龍蝦生,墨魚生,海魚生等等,食材的新鮮是一切生食美味的法訣。

潮汕甜湯

潮汕人喜甜,夏季一碗清涼的甜湯也能祛除暑燥。甜湯在潮汕人心中是白月光一般的存在,也不難理解為什麼與樂隊同名的五條人廣味糖水鋪也火了。

海石花糖水 @一米八~


海石花是潮汕人從小吃到大的童年回憶,還有仙草熬成的草粿,糯米製成的鴨母捻,沒有什麼鄉愁,是一碗潮汕甜湯解決不了的。

來指南貓App或小程序,讓旅行設計師為你設計【潮汕美食之旅】


潮汕的市井不僅是情懷,也是藝術。在潮汕的旅途中,你一定能找到那份最打動人心的小鎮情懷。


留言告訴指南君

你關於潮汕有哪些記憶

相關焦點

  • 「不高級」的五條人,是這個夏天本土音樂的爆發
    五條人的四名成員在樂夏的舞臺上這是一個怎麼樣的樂隊呢?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了:「這個五條人到底有什麼特別呀?」相信有看過樂夏的人,都忘不了五條人的第一個舞臺——他們即興換歌,在無舞美、無歌詞板的情況下演奏了一首海豐方言歌曲,《道山靚仔》。
  • 《樂隊的夏天》糊了,土味上頭的五條人卻爆了
    《樂隊的夏天》(以下簡稱:樂夏)無疑是這個夏天為數不多的一點「燥」。播出至今,雖然沒有第一季那麼驚豔,但第二季還是讓我們認識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土味」樂隊——五條人。因為「無視」規則,畫風清奇地自稱「農村拓哉」、「郭富縣城」,節目播出後五條人毫不費力登頂了熱搜第一,成為了第一期的最大爆點。但由於太過於隨心所欲,五條人首期就被淘汰了。
  • 《樂隊的夏天》火了五條人!他們的老家是個不輸潮汕的寶藏小城
    五條人又來炸場子了!自從第二季《樂隊的夏天》播出後,「五條人太好笑了」被網友們牢牢地打在了熱搜榜上。說不定再過兩期,我們又能在樂夏的舞臺上看到農村拓哉和郭富縣城了~五條人的市井氣裡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汕尾不得不說,五條人真的太廣東了!拖著拖鞋、一口廣普、這兩人渾身上下都淌著廣東人愛吃愛玩、自得其樂的樂觀勁兒。
  • 被《樂夏》淘汰的五條人直播帶貨,都快把李佳琦整瘋了
    要說這個夏天最火的一支樂隊,肯定非五條人莫屬了。綜藝、採訪、發新歌,最近還去了李佳琦的直播間。要知道李佳琦的直播間可不是誰都能去的,之前去過李佳琦直播間的明星,大都是擁有高流量和話題度的明星。我有預感五條人會火,但沒想到已經火到這種程度了。
  • 「被五條人笑死」登上熱搜,更多人在他們的音樂裡痛哭
    賈樟柯的早期電影曹寇的小說五條人的敘事民謠這些都是從縣城的土壤裡長出來的奇異之花從25號開始,兩個廣東海豐人嗖嗖嗖登上熱搜第一,沒看過《樂隊的夏天2》的朋友打開熱搜一臉懵
  • 五條人樂夏一輪遊,不是五條人的遺憾,而是樂夏的遺憾
    但在我心中,無論有沒有贏得綜藝,五條人都是當下中國最好的樂隊之一,不能在樂夏中看到他們更多的展現不是五條人的遺憾,而是樂夏的遺憾。(白相:玩耍)在樂夏播出之前,我對五條人最大的擔心和疑問在於他們歌中那些生猛、野性的一面是否能在節目中被展現。然而五條人又一次打破了我的常規想像,以他們獨特的方式完成了一場五條人式的表演。行走江湖的目的就是為了行走的快樂,而不是成為蓋世英雄的聲名,也正是這種真誠和勇氣,成就了五條人的魅力。
  • 五條人再野,野不過他們家鄉海陸豐
    節目播出後一小時就以220萬「被五條人笑死」的熱搜衝上微博排行榜第一,各種表情包層出不窮,讓此前不知道「五條人」為何物的大老爺們很是驚訝,甚至讓與樂隊同名的一家廣式糖水鋪莫名收穫一波關注。  樂隊其實數來數去就倆人,最多時候也就是三個,之所以叫「五條人」是因為聽起來就人丁興旺,而且如果去走穴,大概率主辦方會開五個房間,發五個盒飯,海陸豐人心思淳樸,五個盒飯就是小幸福。  但事實上,這個看似為了在家鄉舉辦音樂會而隨心所欲取的名字,源自他們曾經看過的一部牛X電影,杜可風首次執導的《三條人》。
  • 為什麼都在撈「五條人」,這支樂隊長在熱搜上?
    如果說這個夏天屬於樂隊,屬於音樂,那麼其中的快樂一定少不了五條人。五條人樂隊每一期登場,都會伴隨著熱搜,讓人懷疑他們是長在了熱搜上的樂隊。在她們面臨沒人選擇的尷尬境地之時,五條人的仁科突然拍了一下茂濤的大腿,就這樣與福祿壽成組。
  • 靠搞笑上熱搜第一?我們打了電話給《樂夏》五條人,哈哈哈哈哈哈
    誰能想到,《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最先火出圈的不是歌,而是兩個廣東靚仔的幽默脫口秀。火到什麼程度?直接衝上微博熱搜榜第1位,同時坐擁4條熱搜。一時間,靚仔的金句刷爆微博朋友圈:「有空打電話給我」「你一定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剛好我們有空,就打了個電話給五條人樂隊的仁科,聊了聊《樂夏》、為什麼要「找死」,書、音樂、電影以及他們的創作。
  • 優酸乳兌酒精:反客為主的五條人,與作為資本掮客的樂夏
    「流浪歌手要遠離家鄉一萬年/到電視機裡去表演/主持人他根本不會跳舞/但他還是帶頭跳起了秧歌舞……詩人可以將災難寫成歌謠/皇帝可以把將軍變成太監/將軍也可以唱出動人的歌謠/皇帝也可以把詩人變成太監/我們都知道,如何讓陽光曬著臉/我們都知道,如何讓工作變得有效」——五條人《秧歌舞》
  • 五條人:你們的「塑料味兒」真的很重
    >首輪淘汰的五條人,像開通了微博VVVIP一樣,住在了熱搜榜。即使五條人唱了一首誰也聽不懂的歌,但他們是快樂的,我們跟隨著他們也是快樂的,那就夠了。正如仁科說的五條人的logo是一個塑膠袋,是因為你走到哪裡都看得到,它在生活的各個角落。民謠,就是這樣一種音樂,走到哪裡都可以唱,每一個故事都可以成為一首歌,民謠與生活原本就是密不可分的。帶著煙火氣,市井氣和敘事性,講述著關於我們身邊的點滴。
  • 五條人承包了整個樂夏的快樂,觀眾:土得掉渣卻不俗
    有新粉說:因為五條人,愛上了樂夏,沒有五條人少了很多快樂,一定要撈回來。有人說,很多女生都迷上了五條人,雖然土得掉渣,但是讓人感到很快樂。也有路人不明所以,看到大家在喊撈人,以為是抗洪英雄在救人。,因為五條人說這些話的時候根本不覺得自己是有意要搞笑,特別憨。
  • 五條人:你們的「塑料味兒」真的很重!
    首輪淘汰的五條人,像開通了微博VVVIP一樣,住在了熱搜榜。即使淘汰,卻深受馬東以及觀眾的喜愛,一夜爆紅。從上臺表演到投票結束全程15分鐘左右的時間,五條人就徹底出圈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講真,聽他們的歌,我連歌詞都沒聽懂,就是覺得怪有範兒的。
  • 五條人上熱搜那天,主唱仁科正在作家張曉舟家裡看齊澤克
    出身廣東小鎮的五條人樂隊因為「土味」被人記住。五條人用他們的舉動讓《樂隊的夏天》突然成了一檔爆笑脫口秀。本文作者認為,表面上玩世不恭的五條人,其實是在用嚴肅的態度思考公共議題,而這是稀缺的。撰文丨宗城在《樂隊的夏天》現場的五條人樂隊。「可以土到掉渣,不能俗不可耐。」
  • 被淘汰兩次的五條人,不出意外將再次被撈回「樂夏」舞臺
    可能在《樂隊的夏天》開播之前,沒有人會想到這個夏天會成為五條人的夏天,儘管五條人也曾擁有自己固定的樂迷群體,並且曾受到中國地下民謠大佬李志的高度認可,但五條人一開始的命運仍舊不是搖滾樂迷們最關心的話題。
  • 五條人:寧願土的掉渣,也不俗不可耐
    誰也不會想到,周末如期而至的《樂隊的夏天》,最大的爆點竟然是五條人樂隊的搞笑動圖。節目播出後,五條人的相關視頻片段迅速刷屏社交網絡,「被五條人笑死」的話題也迅速登上了熱搜第一。這個將樂隊logo放在塑膠袋上的樂隊,這個「土到掉渣」的樂隊,唱著塑料感的音樂,關注著城市市井的故事,連火的方式,同樣如此市井。
  • 五條人換歌,水木年華首場淘汰,這季樂夏有點「猛」
    剛開播兩期,五條人火了,因為他們開唱前一刻突然換歌,給所有人來了個猝不及防,最後卻安慰導演說:「你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水木年華淘汰了,《青春再見》只獲得了專業樂迷的4分,到底是不是中年油膩,在網上爭吵了一輪又一輪。這季樂夏,有點「猛」。來源:視頻截圖。
  • 「土到掉渣」的五條人樂隊,究竟有什麼魅力霸佔整個夏天
    第一次接觸五條人,是因為一個微博熱搜這都能上熱搜?五條人的兩位主唱仁科和茂濤,都是來自廣東海豐這個小城鎮,兩人相識於2004年的「海豐原創音樂會」上。其實對於五條人自己來說,他們在這個舞臺上的使命早就已經結束,他們演了自己想演的歌,展現了一支不拘小節的樂隊特立獨行的行為準則,還交到了朋友。
  • 塑料味兒的搖滾,土酷的「走鬼」五條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睿最新一期的樂夏上,五條人復活了。說起來,《樂隊的夏天2》第一次出圈還是因為「被五條人笑死」這條熱搜,原因是五條人樂隊上場後臨時換歌,導致現場的燈光、舞美、字幕都跟不上,樂迷聽不懂歌詞,導演組崩潰。
  • 笑死網友的五條人是如何圈粉無數的?
    | 土酷文化 | 樂隊文化 要說這個夏天最火的一支樂隊,肯定非五條人莫屬了。 「樂夏」第一集播出當天,話題 #被五條人笑死#就登上微博熱搜第一,閱讀量高達9.3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