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得去撈五條人了!笑死網友的五條人是如何圈粉無數的?

2020-12-22 騰訊網

熱點資訊▕ 知識分享▕ 專業解讀

訂閱NewMediaLab

廣東省新媒體與品牌傳播創新應用重點實驗室

本期作者

不想淋雨就打把傘

本期關鍵詞

五條人樂隊 | 土酷文化 | 樂隊文化

要說這個夏天最火的一支樂隊,肯定非五條人莫屬了。

作為一支來自廣東海豐縣的方言樂隊,受到地域文化性的限制,五條人在之前並不為大眾所知曉。此次《樂隊的夏天2》為其搭建了一個成功出圈的平臺,也讓這支「土到掉渣」的樂隊頻上熱搜。

「樂夏」第一集播出當天,話題 #被五條人笑死#就登上微博熱搜第一,閱讀量高達9.3億。五條人也趁著這份熱度參加綜藝、接受採訪、發新歌,最近還去了李佳琦的直播間,貢獻了多條熱搜。

在上周六的樂夏改編歌曲PK賽中,就作品而言,五條人改編伍佰的經典曲目《Last Dance》,雖談不上完美,但也擁有強烈的個人特色,將自由、年代感、塑料味詮釋得明明白白。不過還是輸給了福祿壽改編的《少年》,又一次離開了樂夏。

於是#又得去撈五條人了#的話題再次登上熱搜榜,引發大眾關注,圈粉無數。

那麼問題就來了:五條人為啥這麼紅?

五條人到底有什麼魔力?

1. 清晰且獨特的定位:塑料味、市井氣

首輪表演,五條人就展現了他們的與眾不同。從出場到演出結束的採訪,五條人承包了當晚的所有笑點。當導演cue到他們出場時,他們還睡眼惺忪一臉茫然。上場時踏著拖鞋,主唱表示,「穿鞋是不可能穿鞋的,我和我的人字拖不離不棄。」在採訪時,仁科戲稱自己是「農村拓哉」、「郭富縣城」,小聰明不停。

不僅如此,五條人首輪表演就臨時改歌。仁科對樂隊說:到開始表演的最後一刻看我起什麼音就唱什麼。於是,配合默契的樂隊,在表演前最後一秒,聽到仁科起的音,才知道演出的曲目。

臨時換歌之後,五條人絲毫不擔心自己能否晉級,反而是害怕導演被炒魷魚。除此之外,還在深夜發微博擔心導演,親自在知乎對被淘汰進行回答。

帶著鄉村的慵懶和隨意出場,唱歌的時候當眾換歌,拍攝MV躺在沙發上睡大覺,甚至蹬人字拖、穿花上衣上場表演,五條人從出場起就無時無刻都突出他們特有的市井氣息和「農村廉價的塑料味」,他們的真實讓早已審美疲勞的大眾眼前一亮。

2. 直白而「土味」的音樂:旋律講述赤裸裸的真實

受到成長環境與生活經歷的影響,五條人在他們的音樂中融入了濃厚的民間特色,但又不局限於單一的語言形式。他們聚焦於社會邊緣的人和事,從底層生活出發,創作屬於自己的故事。

他們的早期作品《縣城記》、《一些風景》、《廣東姑娘》等極具地方特色,展現出獨特的「土味」風格。出色的作品與表現也讓他們收穫了「華語傳媒音樂大獎最佳民謠藝人」、「最佳新組合」以及「年度民謠唱片」等獎項。

五條人的音樂裡,用社會底層人民的目光,用一種幾乎是野生、粗獷的狀態表達出普羅大眾根本體會不到的小人物不滿。仔細比對他們的音樂會發現,看似散亂的主題下包含著同樣的價值觀,將人間「赤裸裸的真實「掰開揉碎在音樂裡,形成獨屬於五條人的個性。

3. 與鄉村文化相融的視覺風格:擊中Z世代審美

五條人樂隊自稱「寧可土到掉渣,也不俗不可耐」,為圍繞這一屬性,刻意將傳統南國漁村文化和現代文化衝擊下的鄉村文化相融,以那些令人無語、無奈甚至想加速逃離的特點製成樂隊標誌和宣傳要點,準確擊中審美多元化的Z世代的獵奇、逆反心理。

比如他們用隨處可見的紅塑膠袋為自己做主題LOGO,這種東西在我國廣大鄉村相當常見,「迎風飄舞」本來是一個象徵現代文明侵蝕鄉土文化的汙染標示,五條人樂隊反將其製作為LOGO和徽章,甚至當成周邊賣,在迎合Z世代獵奇心理之同時,也準確把握了土味審美的要義。

此外,五條人的物料和主題都在持續的升級、迭代,牢牢抓住粉絲的眼球。從最初的故事會五條人,14年的回到海豐音樂會,到15年的大時代歌廳,再到最新的單曲專輯《地球儀》的封面,每一個時期的作品也是都有明顯的差異和特點。

五條人現象級吸粉背後的邏輯

1. 有梗:網絡迷因下的另類話語表達

在首輪演出結束後,由於臨時換歌,五條人擔心導演被炒,所以安慰其說:「你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有空打電話給我」。而這兩句話在節目播出後,迅速成為網絡熱梗。

五條人在節目中土酷的動作,隨意的拖鞋裝扮,以及搞笑的話語都被當成了梗,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體平臺的網友們紛紛模仿其話語,並對其進行源源不斷的二次創作和傳播。微博話題「趕緊去撈五條人」通過病毒式的玩梗傳播,使得話題關注度直線上升。

五條人被貼上了有梗的標籤。輕鬆幽默的話語表達,拉近了和受眾的心理距離,再加上特有的廣普增強了節目的趣味性,和受眾的情感對話更強,從而達到了1+1>2的傳播效果。受眾在接受訊息的同時,自動加入傳播鏈,使得其傳播聲量增強,實現圈粉。

2. 有態度:自嘲與戲謔的「土酷文化」

土酷文化作為青年亞文化的一種,打破了人們對於酷的印象,將其解構重組。反潮流、反常規,它的精髓是以戲謔與自嘲來打破嚴肅,表達真實。這種風格本身就不受約束,是一種幽默且另類的自我調侃。

網際網路的發展,賦予了鄉鎮、三四線城市青年人話語權,他們渴望在話語權一直被壓制的社交場域中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存在,通過表演、符號拼貼來建構自己的身份認同,衝擊著由精英主導的都市話語體系和主流的大眾審美底線。

五條人的整體風格,可謂將「土酷」演繹到了極致。被稱為鄉鎮藝術家的五條人樂隊所映射的這種「非主流」的風格,或許就反映了當代青年的一種態度,即解構一切,對抗主流。雖然土,但是卻得到了大多數青年人的喜愛,鄉鎮化、邊緣化的年輕人在數量上居於優勢,他們所追求的土味文化正形成一種巨大力量,正在從邊緣影響著主流文化。

3. 有故事:喚醒與解構下的集體記憶

哈布瓦赫認為:「集體記憶不是一個既定的概念,而是一個社會建構的概念,在本質上是立足於現在而對過去的一種建構與重構。」

五條人樂隊用80、90年代的街頭廣告風,通俗的方言歌詞以及鄉鎮風格將人們拉入上世紀的回憶,以音樂的形式記錄著城市的轉型和社會裡邊緣人的生活,喚醒人們的集體記憶。比如五條人《夢幻麗莎髮廊》這張專輯,完美還原了廣東海島城市街頭髮廊的樣貌,打開專輯,聽著樂隊歌聲,就能瞬間將你帶回那個年代。

不同於大多描述底層生活作品裡所透出的想要突破這種生活的勵志性,在五條人的歌曲裡,你分明聽得到他們紮根於底層生活並享受著這種生活。他們不帶任何有色眼鏡地描述底層生活,並將這種生活以歌詞的形式呈現給大眾,讓人們看到在中國,還有著一大批人在怎樣生活。

五條人的故事感,不是強行拗出來的,而是具有龐大的時代記憶和精神內核,具有真誠的生活質感。這種真實性賦予五條人表達故事的情感,在一眾主流中脫穎而出,從記憶源頭上獲取大眾的好感。

在當下各種大同小異的娛樂節目塞滿人們的手機和電腦時,五條人的出現,就像是一匹闖入這個已經衰竭的娛樂形式中的野馬,一頓攪和後不僅未遭批評,反而收穫大批歡呼和關注。「為市井的生活寫歌,為自己腳下那片土地吶喊,為過去的時間寫墓志銘」,五條人好像具有把一切宏大嚴肅的課題,解構成日常普通的話題,然後輕鬆愉快地表達出來的能力。而正是這種能力,揉雜用心灌注的作品和設計,堅守本我的個性,才真正讓「五條人」在這個夏天吸粉無數。

李凌羽 | 文字

陳沐純 | 編輯

羅玉清 | 責任編輯

END

相關焦點

  • 五條人又被復活了,這個夏天是堅持撈五條人的夏天
    音樂綜藝《樂隊的夏天2》如期而至,而節目中最為大家喜愛和熱議的非五條人莫屬。不了解這個組合的朋友可能以為這是一個五人組合的樂隊,實際上主唱就兩個人:仁科和阿茂。阿茂就是茂濤,不過大家習慣喊他「阿茂」。節目中那麼多樂隊,為什麼單單五條人脫穎而出?除了五條人獨特的音樂風格,讓網友瘋狂迷戀的是兩人身上自帶的幽默感。
  • 五條人又雙叒叕回來了!果然是撈五條人的夏天
    是的,五條人又復活了!看《樂隊的夏天》的粉絲調侃這是個「撈五條人的夏天」,五條人每一輪亮相表演都給大家帶來無限歡樂,但同時每一次都被淘汰、被復活,然後再被淘汰……上一輪,他們又被淘汰了!每天投票打撈到底有啥用」,今天《樂隊的夏天》官方微博發出消息——「恭喜@五條人
  • 連40歲大叔都被圈粉!怪路子的五條人,憑什麼大家這麼愛?
    不論是馬賽克改編的《瀟灑走一回》,還是大波浪改編的《愛情買賣》均為真正出圈,節目第七期唯一的一條熱搜來自——五條人翻唱的《LastDance》。搜索框輸入「樂隊的夏天」,第一個跳出來的便是「五條人」,被五條人笑死/作為影迷的五條人等各個熱搜相繼登榜,#又得去撈五條人了#一條更是高達4.7億的閱讀量,豆瓣短評齊刷刷都是在說他們——
  • 《樂隊的夏天》變成「撈五條人的夏天」,這個「土味樂隊」你愛了嗎
    來源:文匯網不看《樂隊的夏天》怕不是都不了解為什麼「五條人」會頻繁上熱搜,而且只要一上熱搜,就是網友們喊著要撈五條人,大家看著糊裡糊塗:五條人是誰?為什麼要撈五條人?#被五條人笑死#、#五條人表情包大賽#、#五條人淘汰#、#五條人復活#、#五條人改編Last Dance#……從淘汰-復活-淘汰……甚至被大家戲稱,《樂隊的夏天》都要變成「撈五條人的夏天」了。
  • 樂夏2:臨場改歌慘遭淘汰,幽默詼諧圈粉無數,五條人最有望復活!
    一是「水木年華淘汰還被罵油膩」,另一個就是「被五條人笑死」,五條人樂隊本來只活躍在歌迷圈子裡,這次通過節目出圈,讓我們認識了一個寶藏樂隊! 初識五條人 動漫圈有一個很多人知道的梗——五條人《阿珍愛上了阿強》。
  • 樂夏2:臨場改歌慘遭淘汰,幽默詼諧圈粉無數,五條人最有望復活
    一是「水木年華淘汰還被罵油膩」,另一個就是「被五條人笑死」,五條人樂隊本來只活躍在歌迷圈子裡,這次通過節目出圈,讓我們認識了一個寶藏樂隊!當時就知道他們很好玩,有正經也有搞笑,他們歌裡的故事很吸引人。熒幕上的五條人本次在《樂隊的夏天》,五條人沒有唱《阿珍愛上了阿強》,沒有唱《廣東姑娘》,也沒有唱《夢幻麗莎髮廊》,臨時換歌《道山靚仔》慘遭淘汰,卻因為太過於幽默圈粉無數。
  • 《樂夏2》被五條人圈粉,不是阿珍愛上了阿強,是網友愛上五條人
    如果不知道五條人沒有關係,如果你是一個喜歡過B站的朋友,相信你一定有聽過《阿珍愛上了阿強》這首歌,洗腦中毒的歌詞和旋律,一度成為B站朋友的熱門梗,而這首歌的創作演唱者就是五條人樂隊。在看了《樂隊的夏天》節目後,驚喜的發現,這個給我們帶來歡樂的五條人樂隊,居然也參加了,但是由於他們臨時換了歌,現場沒有歌詞提醒,導致現場的朋友沒有完全他們夾帶著方言的歌詞,從而在第一輪就被淘汰了。
  • 五條人承包了整個樂夏的快樂,觀眾:土得掉渣卻不俗
    儘管樂隊主唱仁科胸有成竹地說:很多人改編翻唱,只是把伍佰唱成二百五,you know?我們今天要把他唱成一千。但卻再一次被淘汰了,網友紛紛接力喊:快去撈五條人,一時間好不熱鬧。有新粉說:因為五條人,愛上了樂夏,沒有五條人少了很多快樂,一定要撈回來。有人說,很多女生都迷上了五條人,雖然土得掉渣,但是讓人感到很快樂。也有路人不明所以,看到大家在喊撈人,以為是抗洪英雄在救人。
  • 打撈五條人是什麼梗 五條人樂隊詳情介紹
    最近很多網友都在說五條人這個詞,那麼五條人是什麼梗?廣東五條人是什麼意思呢?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一起來看看吧。 又得去撈五條人了是什麼梗 在最新的一期《樂隊的夏天2》,五條人在1對1改編賽裡,改編了伍佰的經典單曲《Last Dance》,結果又被淘汰了
  • 《抖音》又得去撈五條人了是什麼梗
    這一個梗就是「又得去撈五條人了」。接下來小編就給各位玩家小夥伴帶來了《抖音》又得去撈五條人了是什麼梗,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看。這一個梗就是「又得去撈五條人了」。接下來小編就給各位玩家小夥伴帶來了《抖音》又得去撈五條人了是什麼梗,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看。 >>>各種梗匯總
  • 三天變現四十萬,五條人跨界玩得野
    五條人開淘寶店,他們的淘寶店,就叫「五條人士多店」。還記得他們的名言嗎?「寧願土到掉渣,也不俗不可耐」,沒想到玩樂隊的也跟潮流玩電商。開業三天,五條人士多店已經擁有1.8萬粉絲。答案很快出現,不管你認不認識,肯定對他們印象深刻,做夢都沒想到五條人以打不死的小強般存在,一再的淘汰,一再的被撈,生生演成「撈五條人的夏天」。小小的一家士多店,販賣著五條人的周邊,其實,也承載五條人的足跡。
  • 五條人走上爆紅之路
    這半年,音樂人過得都不容易,五條人也聲稱"疫情期間把所有錢花光了",讓本就沒車沒房的五條人"雪上加霜",調侃自己是為了"名和利"來到《樂夏2》舞臺,而如今開起淘寶店,也順理成章。從"撈五條人的夏天",到五條人的士多店回溯五條人的"出圈路",幾乎始於一場意外。《樂夏2》第一期,五條人的表現無法不讓人記憶深刻。
  • 《五條人的夏天》
    那個夏天是屬於五條人的,剩下的全都是虛無。五條人樂隊在2009年成軍,在11年後讓人感覺是橫空出世。這本身就是個很好的問題,為什麼是五條人?為什麼會是五條人?為什麼他們不在這圈那圈?為什麼這圈那圈的人聽到他們的名字很意外的樣子?以及,為什麼是廣州?「仁科的普通話都不標準呢」,有人說。
  • 五條人|音樂界與設計界的全能型選手?
    五條人著實在這個夏天火了一把,隔三岔五的出現在微博熱搜。從一出現,獨特的樂隊風格與「樂隊喜劇人」般的表現立刻圈粉無數。在三次淘汰後,又被粉絲投票復活,網友稱這是「撈五條人的夏天」。他們的音樂像是在講述著最平凡又最特別的生活故事。這樣的音樂是小眾的,卻表達了大眾的。歌曲中會摻雜著普通話或是海豐話,故事也大都發生在海豐,你不一定來過海豐,甚至不曾聽說,可是聽完歌,會有種想去海豐看看的衝動。
  • 《樂隊的夏天》五條人又被淘汰了,只是還會有多少觀眾去撈他們?
    記得在《樂隊的夏天2》第1期播出後,五條人很快就出圈了,因為仁科的表現實在太有趣了,加上樂隊的作品比較接地氣,所以有不少路人觀眾被五條人圈粉了。不管節目裡演的啥,反正把五條人撈回來就對了,而劇情也很配合地走,兩輪比賽的正賽,五條人都輸了,結果兩次加賽,他們又復活了,遺憾的是,這一次輸給了Mandarin。
  • 還在撈五條人的路上?先來一起看看五條人塑料感演出海報設計
    在第一場演出結束後,仁科和阿茂代表樂隊們在臺上發言,完全超出普通人意料的有趣對話直接讓他們圈粉無數。在廣東的城中村裡,處處可見走鬼(流動攤販)、站街女,狹窄的過道裡橫立無數商鋪,潮溼的空氣裡有時混雜著很多味道,讓人印象深刻,這些都可能是出現在他們歌曲裡的主人公和畫面。
  • 這不是樂隊的夏天,這是撈五條人樂隊的夏天呀!
    唉,果然是五條人,兄弟們繼續撈人吧,這不是樂隊的夏天,這是撈五條人的夏天呀!農村拓哉仁科一開口就要被他自信的口音笑死了,No Problem, just do it !晚上有空記得給他打電話,反正他也睡不著,哈哈!五條人經過《樂夏》憑藉搞笑,火出了圈,邀約採訪不斷,李佳琦、新京報都邀請了他們,實火呀!
  • 我和五條人聊了一個下午,笑死了……
    滾圈大多人信奉情懷,以時間打動人。五條人信奉宇宙,和事物原本的規律。宇宙中藏著最高級別的浪漫,五條人的思想裡也藏著最原始的哲學。02.搞笑,不是故意的「五條人太好笑了!」《樂夏2》第一期播完,好多朋友這樣說。有的人好笑,你很明確知道他在搞笑;五條人好笑,可能是一種幽默的天賦,和他們寫的歌詞一樣。有位博主這樣評價五條人:「五條人的創作簡練、準確、赤誠。這完全是天賦。
  • 我和五條人聊了一個下午,笑死了……
    人們喜歡用「搖滾」一詞形容樂隊,但五條人是「混不吝」。某種程度上,這個詞在樂隊圈的語境裡比「搖滾」還搖滾。就像阿茂說的:「那種感覺來了,就剎不住。」滾圈大多人信奉情懷,以時間打動人。五條人信奉宇宙,和事物原本的規律。宇宙中藏著最高級別的浪漫,五條人的思想裡也藏著最原始的哲學。02.
  • 《樂隊的夏天》|五條人再次被淘汰,但他們的做法很「五條人」
    五條人又雙叒叕被淘汰了!在《樂隊的夏天》的舞臺上,這是他們第3次被淘汰了,昨天看到熱搜,有的網友表示,這不是上次的事嗎?不,這周他們再次被淘汰了!有真的應了網友的那句話:這不是《樂隊的夏天》,這是撈五條人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