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群英系列從第四部開始,變化非常大,也是從這時候開始,群英玩家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新穎的玩法比之前的好玩很多,另外一派認為已經不是熟悉的群英傳了,對群英4以及之後的作品完全無感。但是今天不是要討論群英系列的進化史,而是說說從群英4開始,新加入的勢力-倭國女王卑彌呼到底是何來歷。(群英8還沒玩過,暫時忽略)
從群英4到群英7,一般玩群英7的居多,可能一些玩家接觸到的簡體版並沒有卑彌呼這個勢力,甚至是連邪馬臺等城池都是空的。也有另外一個版本是不可以選卑彌呼為君主,這點也不難猜,雖然是遊戲,但總不能讓一個倭國勢力來統一我們國家吧,於情於理都說不通。
但是在繁體版中,是可以選擇卑彌呼為君主的,這設定就比較有意思了,之後再來說說怎麼個有意思法。
選卑彌呼為君主,佔據海外的三個城池,手下將領有9個,隨著時間推移,不停地有倭國將領來投靠,並且還可以通過搜索獲得大量的將領,可以說倭國勢力最不缺的就是將領。
只要玩過有卑彌呼的版本,都知道這個勢力有多強,中後期進入神器時代就不說了,隨便哪個勢力都一樣,但是在前期,倭國勢力絕對是最強的,沒有之一,可以說前期橫掃遊戲中的所有勢力。
先不說倭國將領的屬性,就說說前期在戰場的表現。依靠召喚式神等特性,在前期就可以在戰場上取得非常大的優勢,並且倭國將領大多數都有一個召喚的特性。召喚出來的式神童子等戰鬥力非常強悍,一般的兵種想消滅這些召喚物需要消耗不少的兵源。相信這點大多數玩家都感同身受。
看圖中裡的須佐之男和月度的屬性,感覺非常一般,這好像是因為版本的問題被調整過的。小編的印象中群英7可以無限刷怪那個版本裡須佐之男的武力非常高,而月讀的智力同樣也很高,甚至倭國的許多將領比大多三國的猛將武力都要高,這樣設計真的合理嗎?不僅僅是在群英7裡,其實從倭國加入群英系列中也就是群英4裡,屬性就異常的高,如果按照屬性來對陣的話,95%的三國將領都是被吊打的命運。
那麼這樣抬高倭國勢力的用意到底是什麼呢?增加遊戲的難度嗎?肯定不是,如果只是增加難度的話那可以設定一些更加兇悍的精怪出來。那是否是想通過這種設定來打開日本市場呢?這就不清楚了,如果是的話,那說實話,奧汀就比較噁心了。即使是遊戲,相信只要愛護這個國家,能記住歷史的,都不會允許倭國來統一我們國家。
有時在網上或者現實中,看到或者聽到一些人聊天,總是說國家的種種不是,而國外就是香。其實你有實力,完全可以出去闖蕩或者移民,應該沒人會挽留,不要一邊享受著國家的庇護一邊說是非,真心讓人看不起。這段話有點多餘,大家可以忽略。
回到正題,卑彌呼的來歷,其實很多遊戲中,都有這位人物。是日本彌生時代邪馬臺國的傳奇女王,生卒年大約在159-247年左右。這段時間也是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的時間,難怪很多三國遊戲中,都加入了卑彌呼。關於這位女王的傳說有很多,這裡就不一一說了,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查一下。
但是在玩群英7的時候,發現了她帳下有須佐之男,有月讀和迦具土等,這些在日本都是神,而喜歡火影的人肯定會想,出了須佐和月讀,為什麼單單沒有天照呢?那是否卑彌呼本身就是天照呢?還真有這種說法,卑彌呼和天照是否為同一人有這種推斷,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並且卑彌呼在《三國志·魏書·倭人傳》中也是有記載的。
其實卑彌呼或者說倭國勢力在三國遊戲中登場一點也不會讓玩家反感,反而還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比較反感的就是,為什麼會把一個倭國勢力設計成吊打所有的樣子,這真的合乎常理嗎?如果說設計成神仙或者妖怪供玩家挑戰,那強一些也沒關係,畢竟武將挑戰神魔還是有點差距,但同樣都為地方勢力,憑什麼倭國可以這麼強?是設計不用心還是故意為之就不得而知了。
在搜索卑彌呼圖片中,居然跑出了一張這種圖,這就有點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