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上第一國:三國遊戲中常見的邪馬臺國,到底是個什麼國家?

2021-01-15 浩然文史

2017年日本寶冢歌劇團上映了《邪馬臺國之風》的歌劇,故事講述了距今1800年前的日本,即公元二世紀左右,日本出現了第一個國家——邪馬臺國。虛構了男主角邪馬臺國的武彥在與敵國的戰爭中淪為孤兒,在大陸移民李淵的教導下,不僅學會了知識,還會了兵法、武藝。武彥獨闖天涯無意中搭救了少女麻那(就是卑彌呼,巫女,後來邪馬臺的國王),二人產生了一段悲情。故事雖為虛構,但它的確反映了2世紀日本的一些真實狀況,在日本颳起了一陣邪馬臺國探究之風,歷史上的邪馬臺國究竟什麼樣?


2世紀左右的日本發展水平極低,要想了解當時的歷史,不僅中國人,就連日本人紙上文字方面都只能看中國的史書,這是中國人值得驕傲的。中國史書最早明確把日本(當時叫倭國)列到傳裡,脫離地理部分的是《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倭人條》,需要明確的是《烏丸鮮卑東夷傳》是個東夷各國各族的大傳,裡面還有鮮卑、三韓等等。《烏丸鮮卑東夷傳》裡面關於倭國的記錄大概2300字左右,除介紹當時日本本土的情況外,也涉及到當時中日交往的內容。


有些日本人為了抬高自己故意宣傳,把其稱為《三國志·倭人傳》(以下無特殊表明的《倭人傳》皆指《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倭人條》),好像陳壽都把他們單獨列傳了,這純屬給自己臉上貼金的做法。但是沒辦法一旦宣傳開了就成為了固定形態,所以現在都習慣上稱為《三國志·倭人傳》。另一本書《後漢書》,雖然看朝代順序上先有東漢再是三國,但範曄是南朝人,《後漢書》成書比《三國志》晚,《後漢書·東夷傳》的內容還有許多是因襲《三國志》的,但仍不乏為了解當時日本列島的好材料。


日本列島久隔大陸,長期不沐王化,發展水平遠遠低於大陸(中國和朝鮮半島)。當中國已經進入兩漢大一統的帝國,日本剛剛進入部落聯盟國家。《漢書·地理志》記載「夫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雲」,百餘國應指數目多非確數,國就是各個小部落。他們積極向大漢帝國朝貢目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地位,以大漢皇權的承認為依託,在和其他部落競爭中產生優勢。


《後漢書》記載「舊百餘國,漢時有朝覲者。今使役所通三十國」,到了東漢就三十多個國家來朝貢,這是為什麼?因為部落戰爭,大吞小,所以數量減少,佔有相當數量領土的部落聯盟國家產生。在這種部落野蠻混戰的情況下,離大陸(朝鮮半島)最近的北九州諸部落,因地理優勢受到大陸先進生產力、政治制度的影響,社會得到了發展,終於產生了日本歷史上第一個被明確記載的國家——邪馬臺國。王金林先生說:「(邪馬臺國)首先步入階級社會,建立了國家機器」。


公元一世紀末二世紀初在北九州出現了新興國家——邪馬臺國,它統治著北九州的很多個小國(部落)。《三國志·倭人傳》「尊卑各差序,足相臣服」社會民眾上「下戶與大人相逢道路,逡巡入草。傳詞說事,或蹲或跪,兩手據地。」 ,可見邪馬臺國建立了等級、上下、尊卑秩序,已經有小國臣服於邪馬臺,平民向大人下跪的貴賤差別。


被明確記載下來並有事跡的邪馬臺國國王是卑彌呼,此人是女子。《後漢書·東夷傳》「桓、靈間,倭國大亂,更相攻伐,歷年無主,乃立一女子名曰卑彌呼……共立為王。」這句話我們可以分析出兩點:其一,卑彌呼之前邪馬臺國還有國王,而且應該是男王,因日本列島還未完全擺脫母系氏族公社的殘餘,對母系神權仍有畏懼,所以有男王而國內不服,才「更相攻伐」。其二,部落內部的戰爭,階級社會剛剛成立,是所謂英雄時代,國家已成為某姓私財,都想成為首領,所以「互相攻伐」。但多年戰爭無結果,只好找了一個代表神權、足以威懾平民的女子卑彌呼當國王。找卑彌呼的原因,《倭人傳》說:「(卑彌呼)事鬼道,能惑眾。」卑彌呼應該是巫女或神婆出身,能憑藉一些超自然現象迷惑民眾,所以立她為王。


邪馬臺國是奴隸社會。國內階級劃分為「大人」「下戶」「生口」三類。大人就是國家官吏,從卑彌呼到基層官吏都是這一階層,他們有諸多特權,如居宮室,有奴隸,寄生下戶過活。下戶就是氏族社會的一般公社社員,他們是自由民,有居室。職責是男耕女織,按時交稅,但男性們可以 「下戶或二、三婦」(《倭人傳》)娶多個妻子。生口就是奴隸,他們被當做禮物,如《倭人傳》記載曹魏景初二年(239年),卑彌呼向曹魏「所獻男生口四人、女生口六人」。關於邪馬臺上供給曹魏的生口記載比比皆是,生產力低下沒有什麼貴重特產的邪馬臺國,對外交往只能送奴隸。


生活上,邪馬臺國以農業為主,《倭人傳》:「種禾稻」「人性嗜酒」,可見當時已經有足夠的糧食。產「異文雜錦」"國國有市,交易有無」還可以「乘船南北市糴」。


邪馬臺國建立了統治下戶、奴隸的國家機器。首先,自上而下建立行政機構。唐代張金楚《瀚苑·倭國條》記載:「分職命官,統女王而列部」。其管理從中央到地方,共七級。最高國王,下輔臣。但是卑彌呼的輔臣是男弟。《倭人傳》「有男弟佐治國」,而卑彌呼卻是「自為王以來,少有見者」。有些像現在說的虛君政治,國王統而不治,只負責祭祀,真正的政務有男子男弟負責。這也是因為上面說的,卑彌呼巫女出身所以把她立為傀儡,蠱惑平民。


中央一級皆冠以「大」字,主要是:「大率」檢察諸國;「大倭」統管貿易;另有「大夫」,此官的職責據《倭人傳》:「自古以來,其使詣中國,皆自稱大夫」,可見是專門出使中國的官。


邪馬臺國地方成分複雜,因為是部落聯盟,有的還保留國王,加之日本無文字,官名是寫成漢字的口語。如:瀰瀰、瀰瀰那利、多模、卑奴母離等等。


關於邪馬臺國諸多問題中最重要的一點是,邪馬臺國究竟在哪?這個問題到現在其實也沒完全搞清楚。目前比較常見的有兩種說法。一種是「九州說」,認為邪馬臺國在九州;另一種是「畿內說(或叫大和說)」,認為邪馬臺國在日本本州島中部的畿內(大和)地區。


九州說的觀點主要有這樣幾個證據:1.離大陸近,這是最重要的論點。2.光武帝賜給倭國的金印在九州島發現。3.從《倭人傳》記載的地理方位、裡程都無法證明其在畿內地區,只能從中日古代文明傳播的路線就近考察,只有北九州合理。4.後來畿內生產力突然發展,產生大和國家,但那是在邪馬臺後100多年的事。5.大陸王朝賜給邪馬臺國的銅鏡多在九州發現。


但畿內大和說也有自己的一套論據:1.《倭人傳》記載的裡程無誤,根據其裡程,明顯超過了北九州。2.畿內在四、五世紀生產力突然超過了九州成為當時日本最先進的地方,必然是因為外力。3.日本一方認為卑彌呼就是神功皇后(日本人吹噓她最大的功績是侵略朝鮮,這是日朝關係史上最早的日本侵朝戰爭),所以邪馬臺在大和。4.如果邪馬臺在九州,為何還要在不遠的地方設大率,所謂大率是檢察九州的檢察官,「設一大率」「檢察諸國」「諸國畏憚」(《倭人傳》),證明九州離統治中心遠。


卑彌呼的統治並不穩定,她「居處宮室樓觀,城柵嚴設」可見防衛森嚴,不僅怕下戶們的反抗,還有敵國狗奴國的威脅。絕境中她找到了好辦法,向大陸求救,主動稱臣納貢。當時日本沒有什麼王權、神國思想,跟隨離自己最近的三韓部落的步伐是最明智的。加之,司馬懿平定了遼東之亂,曹魏恢復了在朝鮮半島的勢力,這一恢復必然震動了九州。而且卑彌呼的進貢之路也順暢了,主動稱臣不僅取得主動權,還能借曹魏的勢力壓制國內、國外不安勢力,一舉多得。


卑彌呼的稱臣讓曹魏很高興,卑彌呼獲封「親魏倭王」,成為中國的外臣。外臣的義務是稱臣納貢,中國的義務是保護外臣不受侵害、維護外臣的統治安定。果然不久「倭女王卑彌呼與狗奴國王卑彌弓素不和,遣使詣郡,說相攻擊狀。遣塞曹櫞張政等……為檄告諭之。」與其說張政是告諭他們兩國不要戰爭,不如說曹魏派給了邪馬臺國一個軍事顧問。張政還代表天朝立了卑彌呼的女兒壹與為王。可見朝貢的好處。


1.陳壽:《三國志·東夷傳》,中華書局1982年


2.汪向榮:《邪馬臺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


3.孫朋朋:《從<後漢書>與<三國志>看早期中日交往》,《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年第期


4.王秀文:《日本古代女性王權的產生及其文化形態》,《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11年第6期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為方便讀者粉絲們交流,我們建立了【微信粉絲群】,大家可以添加【sdsdfzh】為微信好友,申請加群。這裡有更多的青年學者和歷史愛好者,大家可以暢聊感興趣的歷史話題。

同時,我們也有qq資料群,群號:856649920,群內有大量文史類電子資源分享。

本號作者以文史類博士和青年學者為主。我們的宗旨是: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有深度。歡迎長按二維碼關注。

同時我們也略備薄酬,歡迎廣大文史愛好者惠賜稿件,具體投稿要求可在公號首頁點擊「聯繫我們」查看。

投稿郵箱:haoranwenshi@163.com。

相關焦點

  • 三國時期向魏朝貢的卑彌呼在《九州劫》中竟是「天照大神」的原型
    月半叔帶你品歷史,玩遊戲,你們的月半叔又來了提起三國時期,人們總會想到魏蜀吳三國戰戰和和的紛爭,除此之外,在史書中依然記載了一部分外交事務。而其中最為有名的就是邪馬臺國向曹魏朝貢的事跡,我們今天的主角就是當時邪馬臺國的統治者——女王卑彌呼,相傳就連"天照大神"都跟這位女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今天就讓月半叔帶大家來捋一捋這其中的故事吧。要談及卑彌呼就要先從邪馬臺國聊起,這到底是個什麼國家呢?
  • 日本人為何如此熱愛三國 | 福岡《三國志展》觀後記(之一)
    而日本《三國志展》特別之處在於,他們用這220餘件(組)三國文物把三國故事從頭到尾講述了一遍,每一個人們熟悉的三國人物和三國事件,他們都不放過,人們記憶中的三國與文物呈現出的三國世界產生了奇妙的疊映效果。也就是說,日本人不是簡單陳列文物,而是最大限度地找到文物和三國故事中的結合點,讓文物來講故事。
  • 日本遊戲中的三國情結
    然而,奇妙的是,這個世界上,還有另一個國家,他們幾乎和我們一樣熱愛著這一段本不屬於他們的歷史。事實上,他們甚至可能比我們更加熱愛三國——所以在他們不大的國土曾林立存在過超過一百個三國迷俱樂部,他們開發了最早的三國題材遊戲,他們甚至制定了三國知識等級考試……  這個國家,自然就是與我們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
  • 日本神秘女皇卑彌呼,具有非凡的才能,臣民很難接觸其本人
    在日本歷史上,曾經湧現出了許多傑出的女性,尤其有一位才能卓著的女王,連日本的史料都無任何記載,但是她卻在日本的國家進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下這位日本最神秘的女皇——卑彌呼。還有朝鮮半島編撰的《三國史記·新羅本紀》,對於卑彌呼的記載來源於已失傳的《舊三國史記》和《花郎世記》,並參考《三國志》。而日本沒有任何有關卑彌呼的史料記載。這就是目前有關卑彌呼的最早一批文獻資料,然而在這些文獻資料中,對於卑彌呼的記載也只是聊聊數筆,很難詳細了解到卑彌呼的具體情況。
  • 中國和日本是在什麼時候開始交往的?
    中國和日本是一衣帶水的近鄰,兩國之間有著2000多年友好往來的歷史。早在漢武帝在位時(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中國已經和日本有了交往。《漢書·地理志》中說:「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雲。」這是中國史籍中關於日本的最早記載。
  • 【卑彌呼】日本彌生時代邪馬臺國女王的傳奇
    本期要為大家分享一部比較另類的日本歷史題材文藝電影。來自1974年,講述日本歷史上著名的邪馬臺國女王故事的電影【卑彌呼】。      話說大約在中國的曹魏時期,日本社會還處於比較早期、原始的狀態。當時有個邪馬臺國,因為和中原先進文明曹魏互通往來,因而在日本當時來說文明程度相對比較高一點,他們信奉唯一的太陽神。
  • 日本人到底有多崇拜中國?
    ↑↑嗶哥想吐槽一下:這完全就是個日本武將造型啊……近幾十年來隨著日本動漫的高速發展,三國題材的動漫更是層出不窮。她就是日本前身「邪馬臺國」的女王這也是迄今止唯一一次,日本作為中國的附屬國存在!日本也在那時,大規模接受中國文化。所以嗶哥只想用這個表情包↓↓
  • 淺談正史中的神秘女王卑彌呼
    今天談的這個人物是個日本人——卑彌呼,卑彌呼這個人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陰陽師》、《三國殺》、《古墓麗影》,《三國群英傳》《愚者信長》、《驚爆遊戲》等作品中,所能看到卑彌呼的存在,那麼歷史上的卑彌呼又是個怎樣的人呢?
  • 此國與中國類似,歷史上也曾出現過南北朝與戰國時代,還自稱中華
    然而仔細扒一扒日本這個國家的歷史後,我們可以發現原來這個近鄰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甚至還有中國後裔的可能。據說,日本起源於中國秦朝時期的徐福東渡,而且這個國家後來還出現過南北朝以及戰國時代,與中國歷史非常相似,還自稱「中華」。
  • 日本人對三國有多偏執?不僅拍了各種電視劇,還把三國遊戲玩出花來!
    畢竟日本人改編那麼多次三國了,拍出個喜劇片也是合情合理的。除了動漫作品,日本對三國的喜愛還體現在遊戲上——策略遊戲《三國志》系列和割草遊戲《真·三國無雙》系列在遊戲史上也可以算赫赫有名。因這兩大遊戲系列而揚名立萬的日本光榮遊戲公司,自80年代的紅白機世代便開始製作三國相關的遊戲,將三國作為公司重要的 IP來經營和打造。更為中國玩家所知的可能還要數卡普空在1992年推出的《吞食天地2赤壁之戰》,作為最多支持4個三國角色協同作戰的團隊通關遊戲,幾乎中國所有的街機房裡都有它的身影。
  • 戲說三分事,風花卅年中 閒話日本遊戲中的三國情結
    然而,奇妙的是,這個世界上,還有另一個國家,他們幾乎和我們一樣熱愛著這一段本不屬於他們的歷史。事實上,他們甚至可能比我們更加熱愛三國——所以在他們不大的國土曾林立存在過超過一百個三國迷俱樂部,他們開發了最早的三國題材遊戲,他們甚至制定了三國知識等級考試……  這個國家,自然就是與我們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
  • 戲說三分事,風花三十年年, 閒話日本遊戲中的三國情結
    今時今日,三國題材已經成為了國產遊戲廠商最愛的IP,想知道我們究竟有多麼熱愛三國?打開任何一款手機遊戲市場,滿眼充斥著的「三國」、「主公」便可以作為明證。然而,奇妙的是,這個世界上,還有另一個國家,他們幾乎和我們一樣熱愛著這一段本不屬於他們的歷史。
  • 日本人為什麼如此痴迷三國?
    第一部《英雄的黎明》留下的同名bgm也被《天龍八部》使用過,可以說非常經典。(漫畫《監獄學園》)除了動漫作品,日本對三國的喜愛還體現在遊戲上——策略遊戲《三國志》系列和割草遊戲《真·三國無雙》系列在遊戲史上也可以算赫赫有名。
  • 為什麼日本人如此痴迷三國?
    如果你愛玩遊戲,很可能玩過或者聽說過日本遊戲公司出品的三國題材遊戲。這篇文章,就將主要從影視劇和遊戲角度,看看日本人對三國文化有多痴迷。2019年5月份時候,作為CA最新的「全戰」系列作品,《全面戰爭:三國》讓這家英國工作室在國內聲名大噪,本來中國玩家就對三國題材有著獨特的情懷,自然紛紛掏出錢包,買買買了。
  • 最懂「三國」的國家,竟然不是中國
    此外,日本有——世界上銷量最大的三國漫畫書世界上投資最大的三國動畫片世界上第一部在電視上播放的三國木偶劇世界上第一款三國題材的商業遊戲……文學:日本史上最早的一本完整翻譯的外語小說有評論家稱讚道,「江戶文學中沒有能與《通俗三國志》比肩的作品,至少小說中一個也沒有」。1939年,「日本大眾小說第一人」吉川英治,採用「本土化」的手法創作出《三國志》,成為「國民級」通俗小說,至今仍是日本人的必讀書。
  • 為什麼國產三國遊戲,一直在走日本的老路?
    如果要問中國人最喜歡哪一段古代歷史,漢末三國會成為當之無愧的第一。只要數一數三國題材衍生的文學、影視、遊戲的數量,就已經無出其右。
  • 【文化】戲說三分事 風花卅年中 閒話日本遊戲中的三國情結
    打開任何一款手機遊戲市場,滿眼充斥著的「三國」、「主公」便可以作為明證。然而,奇妙的是,這個世界上,還有另一個國家,他們幾乎和我們一樣熱愛著這一段本不屬於他們的歷史。事實上,他們甚至可能比我們更加熱愛三國——所以在他們不大的國土曾林立存在過超過一百個三國迷俱樂部,他們開發了最早的三國題材遊戲,他們甚至制定了三國知識等級考試……這個國家,自然就是與我們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吉川英治的《三國志》系列三國亂世,大廈將傾,秩序更迭,英雄輩出。
  • 雖然全戰三國火了 但三國遊戲依然是個難題
    但這兩家遊戲界「老炮兒」看上去依然沒有能夠完全做到駕馭三國題材,沒有能夠討好熱愛三國的中國玩家,這其中最大的原因也是顯而易見的:作為一個國民級別的題材,三國的受眾實在是在大了。造成的結果就是每個三國玩家都有著屬於自己對三國題材的需求與見解:你想要史實風格的,什麼服飾、年號、兵器考究一樣不能差,做不到就是垃圾三國遊戲;我想要演義化的,一騎當千、金戈鐵馬、英雄美人全都要,什麼我的呂布被小兵叉死了?
  • 我們到底要的是怎樣的三國遊戲?
    B哥丨文今天《全面戰爭:三國》發售了,但我想聊的並不是這個遊戲。而是想探討一下,大家想玩的到底是什麼樣的三國遊戲。作為被使用次數最多的中國歷史題材,光我玩過的三國題材遊戲至少有五六十個,玩法從RPG到SLG等等,畫面從馬賽克畫質到3D高清無碼,故事從正說反說到戲說,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 它是這個世界上最懂"三國"的國家,而中國人應為此汗顏!
    此外,日本有——世界上銷量最大的三國漫畫書世界上投資最大的三國動畫片世界上第一部在電視上播放的三國木偶劇世界上第一款三國題材的商業遊戲……文學:日本史上最早的一本完整翻譯的外語小說1689年,日文譯本《通俗三國志》問世,這是日本史上最早的一本完整翻譯的外語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