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哥丨文
今天《全面戰爭:三國》發售了,但我想聊的並不是這個遊戲。
而是想探討一下,大家想玩的到底是什麼樣的三國遊戲。
作為被使用次數最多的中國歷史題材,光我玩過的三國題材遊戲至少有五六十個,玩法從RPG到SLG等等,畫面從馬賽克畫質到3D高清無碼,故事從正說反說到戲說,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至於我沒玩過的那肯定更多。
仿暗黑的《趙雲傳》,隱喻十足的《漢之雲》,一騎當千的《真三國無雙》,畫風詭譎的《三國群英傳》,頗具創新的《三國霸業》,當然還有被人推崇備至的《三國志》系列。
這些遊戲都曾火爆過一時,甚至有些遊戲是許多人的心頭之好,但隨著歲月的推移,接觸到的遊戲越來越多,卻越來越難以對某一款遊戲滿意了。
以《三國志》系列為例子。
這個系列最受歡迎的,在國內影響最深遠的,莫過於9、10、11三代,喜歡角色扮演和武將養成的玩10代;
喜歡策略和徵戰天下的,可以選擇9和11,而這兩代又有所不同,《三國志11》獨特的水墨風格以及大地圖直接作戰的模式讓它在遊戲史上堪稱獨一份。
可惜叫好不叫座,慘澹的銷量讓這個系列曾經一度讓人以為不會再出了。
然後十年後的《三國志12》卻讓人大失所望,畫質的提升並沒有帶來玩法的進步,頁遊一樣的操作感以及讓人遊戲尷尬的RTS玩法,使得這個遊戲陷入口碑粉碎的境地。
幾年後的《三國志13》雖然有所改善,但總體來說距離當年《三國志》系列改變國內玩家對策略遊戲觀念的程度,實在差的太遠。
而堅持一直在做策略型三國題材的,卻也只剩下了《三國志》這一家。
除非你要把什麼《率土之濱》之類的也算在策略遊戲中。
至於我為啥不說RPG類型,因為這個類型更加沒法看。
2000前後,國內單機遊戲市場雖然盜版叢生,但是也百花齊放,有些遊戲雖然做的一般,但是很有開拓精神。
《反三國志》《幻想三國志》《趙雲傳》等作品可能在世界範圍水平只能算一般,但很符合國內玩家的遊戲口味,這也催生了一個不錯的互相競爭的環境。
到後來臺灣光譜的《三國立志傳》和《富甲天下》系列,算是大富翁類型與RPG的優秀結合,讓人非常懷念。
可惜生不逢時,現在已經變成了頁遊廠商和臺灣手遊代理商。
但最近的《幻想三國志5》卻讓人一言難盡,我認同他們的勇氣,但對遊戲質量實在沒法表示支持。
RPG的核心在於故事,我們已經有太久沒有看到一個讓人感動或是開心的故事了。
這些廠商沒有明白,十年前的故事改一下主角再講,套路還是那麼幼稚,是會被玩家唾棄的,因為玩家已經長大了。
這一點也同樣存在於其他所有的國產RPG上。
至於其他的,《漢之雲》還算不錯,《雲之遙》則是比較平庸,後來的蘭茵篇才讓遊戲變得完整。
不過遊戲畢竟只是《軒轅劍》的外傳,後來也就沒有了三國的部分。
而當年火熱的RTS則是因為題材的沒落,早就沒有了後來者。
哦,還有個《真三國無雙》,本該算是三國題材的中流砥柱,可惜《真三國無雙8》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口碑大跌。
一時之間似乎沒有了一款能夠讓足夠多玩家感覺到有趣的三國題材遊戲。
雖然手遊頁遊從來沒有缺過,賺的也是盆滿缽滿,偶爾可能有一兩個還湊合的遊戲,但這些距離一個「好遊戲」,還是差得太遠。
玩家似乎變得很挑剔——
策略覺得AI簡單,動作又不喜歡開放世界,RPG嫌故事老套,RTS又怕太難。
但我想其實玩家要求的也不是那麼多——
或許講好一個故事;或是把動作設計做的再優秀一些;策略內容變的更加多變,AI的應對策略增加一些;又或者是將RTS的操作門檻放低。
當年的《傲世三國》雖然優秀,但有點難
只要做到其中的一點,玩家們或許就會買帳。
玩家們的要求確實越來越多,但我覺得問題更多的還是出在沒有那個相互比拼劇本,玩法的環境了。
三國題材目前只在東亞地區的受眾比較廣泛,或者換句話說,除了中日(包括臺灣),目前不太可能有其他地方能夠在這個題材上進行深挖。
但國內的遊戲市場環境讓人無奈,單機都沒人做,更別說深挖了。
而今天的《全面戰爭:三國》算是一個異類,這是一個國內大多數玩家和廠商不曾接觸過,也沒有嘗試過的遊戲類型。
而國人恐怖的購買力也是讓CA以及國內一眾廠商明白了好遊戲的價值。
希望能夠在這幾年看到一個能讓國人滿意的三國題材作品吧。
哪怕是《三國戰紀2018高清重製3D真人聯網對戰版with DLC》呢。
總要有人去做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