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營社區小程序用戶破百萬,從公號轉向社區,給我們的啟示是?

2020-12-23 億歐網

對許多公眾號自媒體來說,小程序是一個用來沉澱自身用戶或者增強變現能力的工具,而有的自媒體則是直接把其當作一個垂直社區在做。在本篇文章中您將看到:

1、小程序社區註冊用戶是如何突破百萬的?

2、小程序社區如何做用戶留存和促活工作?

3、在社區運營上如何運用KOL的力量?

還記得那個微信文章篇篇10萬+、坐擁1000萬家長用戶的「親子類頭部帳號」爸媽營嗎?

私域運營指南(ID:newrankco)在上篇文章《微信篇篇10萬+,家長用戶1000萬,獲多輪融資的親子頭部帳號如何打造私域閉環?》裡討論了他們正在做的事情:首先持續通過公眾號親子文章給小程序社區引流,其次在小程序社區內一方面注重PGC內容資料庫的建設,另一方面注重UGC內容用戶日記的生產和分享,此外還發揮社群的力量,在微信生態內逐漸形成一個用戶運營的閉環......如今他們已小有所成,小程序社區註冊用戶突破了100萬!

藉此契機,我們再次找到爸媽營,以專訪形式和爸媽營創始團隊聊了聊。從優質公眾號轉向小程序社區,對我們很多公眾號來說有哪些啟示?如今又有哪些新趨勢,值得我們思考。

以下是經私域運營指南(ID:newrankco)編輯過的專訪精選內容:

1、爸媽營小程序註冊用戶突破100萬,復盤的話,主要歸結為哪幾個方面的因素?

爸媽營團隊:首先是大環境方面。整個網際網路差不多到了一個時間節點,需要這麼一個專門給爸爸媽媽用的垂直親子生活社區了。在這之前有母嬰社區和K12教育等家長討論應試的社區,但就是缺少一個爸爸媽媽專門用來分享親子碎片化生活的一個社區,而他們確實是有這方面需求的,尤其在孩子大了點之後。

從局部來說,微信公眾號到現在已經有比較多的年頭,育兒和教育在當中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品類,但到了現在公眾號的後期,用戶其實需要一些新的形態,他可能想要看到更多UGC內容,而不是單純的那種由公眾號產生的PGC內容。

當然還有我們團隊自己的努力,我們的產品不斷地在迭代,換過很多形態,也換過很多功能,根據數據不斷測試用戶需求,大概有100多個歷史版本,研發團隊一直都沒有停止過產品的迭代。

2、從引流、留存等更具體的運營角度去分析小程序社區用戶的增長呢?

爸媽營團隊:我們努力讓它形成一個循環。在爸媽營小程序社區裡面,我們會徵集大量用戶UGC內容,然後這個內容會反哺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具體來說,我們會經常策劃各種各樣的親子在線活動。比如在父親節我們有徵集類似《爸爸去哪兒》這種活動,然後在公眾號裡面號召用戶去分享這類內容,比如爸爸帶孩子出去旅行的這種瞬間,視頻、照片、動圖都可以,以日記形式分享在我們社區。

所以相當於是從公眾號引流到我們的社區,同時又把社區優秀作品推薦回公眾號,告訴用戶說這裡有社區這裡有活動。

3、用活動引流是必須的,而爸媽營小程序的社區會策劃各種活動,主要有哪些類別?

爸媽營團隊:有非常多。全部都是圍繞我們的主題,教育、旅行、生活、購物等。比如各種節日,母親節、父親節,兒童節這些都有,然後還有一些大主題的,比如說電影《冰雪奇緣2》放映的時候,我們有相關主題活動。也有各種曬親子照活動。此外,我們還有些社區活動是和品牌聯名合作的,比如樂高、上海迪士尼樂園、皇家加勒比遊輪、天真藍照相等等。疫情期間我們也有諸如「為武漢加油」,鼓勵小朋友戴口罩等活動。總之,各種各樣的主題活動都有。

4、爸媽營的公眾號流量現在還很高,10萬+頻頻,並且末尾在給小程序引流,那是不是說,每天主要就是公眾號推文之後,小程序社區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活躍?

爸媽營團隊:當然我們微信公眾號是會引流過來一部分,但是這個其實沒有高到你想像那樣,因為如果一個社區完全要靠導流才能有流量,那這個社區相當於本身就不存在是吧?

現在來講,公眾號文章給我們社區導流的比重佔52%,其餘40%多的用戶是通過各種途徑進入、比如轉發給微信好友、比如置頂小程序、常用小程序、搜索等。而且很多用戶不是在我們公眾號裡面去看文章,而是在我們小程序裡面看文章,因為比如好久以前的文章,他在小程序裡面去搜索和調用會比較方便,所以很多時候是當做一個龐大的親子資料庫在用的。

5、社區本身中間有什麼比較大的變動嗎?

爸媽營團隊:

我們親子日記的形態其實差不多是從2019年暑假後開始的,之前全是 PGC內容,平臺上有非常龐大的繪本庫和影視庫,所以當時更像一個工具,比較像親子版的豆瓣,那個時候我們覺得也很好用,用戶的黏性也都很不錯,但是後來我們發現如果用戶他沒想好要看什麼的話,就不太知道怎麼看,所以我們就加入了UGC內容,然後才把真正的版本給定下來。

6、聽說你們最近新邀請了一批KOL入駐社區?

爸媽營團隊:其實這方面我們一直都在做的,但這個月確實來得比較多,蠻明顯的,當然可能也是因為社區比較成熟了,所以邀請入駐的效果就特別明顯。

之所以重視爸媽KOL,是希望在我們的社區裡面有更多好的內容,並且這些內容對於其他爸媽是有幫助的。很多時尚類的平臺是不適合這些爸媽的,她們在那裡可能沒有足夠的歸屬感,因為可能顏值拼不過靚麗小女生所以沒有流量,或者親子生活也沒有那麼花哨,有孩子的日子更多是平平淡淡的小確幸。但是這些KOL到我們這裡她就很有歸屬感,因為大家都是有孩子的,其他爸媽不會因為這個爸媽帥氣漂亮就很仰慕TA,反而當TA教育孩子有方法或者能提供乾貨幫助到更多人,大家會更點讚。所以在我們這裡,很多內容也都是生活化的,不需要炫富,也不用搞笑,她們就覺得這個地方屬於她。

7、在邀請KOL上有什麼偏好?平臺是如何運營和管理KOL?

爸媽營團隊:需要他們提供的內容確實是乾貨的。既不是曬美,也不是炫富,而是對於其他爸媽是有幫助的內容。我們對KOL的分類和其他平臺是不一樣的,在大多數平臺裡面,可能他們只有育兒類KOL這麼一類,但是對我們來說,我們的分類非常細,可能她是一個繪本媽媽,或者旅行達人,有的可能是英語達人,還有的可能是數學教育達人。一方面我們肯定歡迎更多用戶來我們平臺,同時我們非常注重用戶的知識乾貨貢獻,而不僅僅是很多平臺注重的比如顏值這些東西。

我們更多是和他們交流,當我們有各種各樣的活動,我們可能會通知到他們,邀請他們來參加我們的活動,我們也會採訪一些KOL,讓他們分享一些育兒經驗。比如之前在社區上看到的一個用戶,我們也不知道他的背景身份,然後去採訪時發現這個爸爸非常厲害,他帶著女兒在7年裡面大約去了100多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傳分享了1000多張照片,很有心,然後我們去採訪他,發現他是北京的一個導演,其實他拍的照片也不能算美,但是它就非常的有教育意義。採訪稿件發出來之後,包括我們的讀者也都覺得特別的好,我覺得這才是我們社區的價值。

8、在激勵這些KOL持續在社區生產內容上有什麼好的經驗?

爸媽營團隊:日常的活動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方法,你在我們小程序社區看到的那些活動都是有少量獎品的,也都是有評選的,我們會不斷公布優秀作品,這個對於他們來說也相當於一個認可。我們還有大量的產品眾測,我們會邀請他們來測試,免費提供這次測試產品給他們試用,讓他們提供專業意見,這個在其他平臺上也很難有。

但是核心還是她覺得她的內容在這個社區有歸屬感,其他人看了有用,會持續不斷給她鼓勵,比如點讚評論反饋等。對於優質內容和用戶我們也會有一些類似於首頁推薦等支持,給她們更多的曝光。

9、你們的小程序中,PGC板塊,比如資料庫的檢索和應用,和UGC板塊也就是日記板塊比起來,哪一部分更活躍?

爸媽營團隊:現在全站流量最高的是日記板塊,也就是我們的社區。我們用戶發的日記,會有一個按照時間線連續串起來的這麼一個特色。不像很多其他平臺你發了一篇就一篇。日記它是一天天連貫起來的,你就可以記錄一個小朋友的變化,從他一歲、兩歲、三歲你其實可以不斷地記下去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爸爸媽媽願意不斷去記錄的原因,因為這些經歷非常寶貴,不記下來以後也模糊了,發朋友圈找起來又很不方便。

同時,日記也把我們以前所有整理的親子資源庫都串聯起來了,日記下方是可以插入我們的繪本、書籍和影視資料的,所以日記還可以繼續把其他讀者引導到資料區。

10、日記板塊目前的系統推薦機制是怎樣的?比如會是智能推薦,用戶喜歡哪一類內容,就持續推薦那類內容嗎?

爸媽營團隊:我們其實背後有教育理念在的。比如說如果一個小女孩特別喜歡看迪士尼公主,如果她天天就看這類動畫片,從教育學理念上來說她看Fiction虛構類的內容太多了,很容易分不清童話和現實,也很容易沉浸在童話世界中而有「公主病」,那麼教育學上來說應該怎麼引導呢?就是要讓孩子同時接觸Fiction虛構類和None-Fiction非虛構類的內容。比如,如果一個幼兒園小女孩特別喜歡《冰雪奇緣》,每天幻想自己是Elsa,那正好可以藉此機會,給小朋友看看《美國國家地理兒童版》或者《Discovery》裡面的冰川、冰雪、北極等真實鏡頭,這樣將虛構與現實結合在一起,不僅讓小朋友學到了相關知識,同時也趁著小朋友最感興趣的時候加深了印象,更不容易沉浸在童話世界中。

所以其實是有一個要引導和教育的角度去做這些事情,跟抖音那種給大人的純愛好推薦會有些不一樣。我們正在做一件事情,是把和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專業研究學者一起合作的一套爸媽教育的評測標準體系融到社區最底層去。如果把這個全部完成以後,我們希望未來它是對爸媽能夠有指導意義的,推薦的這些好看好玩的內容,對爸媽也有教育意義的,讓他知道能夠怎麼樣更好的去生活,更好的去和孩子相處,更好地和孩子一起去玩這麼一個社區。我們很努力在做這些,坦率說,從技術上,從人才培養上都挺難的。

11、看到你們社區裡最近還有個新的變動,就是增加了一些達人榜單。

爸媽營團隊:嗯是的,一方面是因為來的KOL越來越多了,確實也需要幫助用戶更快了解對社區貢獻最大的KOL,所以這是一個推薦。另外,KOL內部也需要一定的競爭機制,也可以參考下別的爸媽怎麼做的對吧。這對他們來說,本身也有價值,因為他們知道這個地方是有含金量的。

12、在日記UGC內容生產板塊有什麼運營上的難點?

爸媽營團隊:難點在於不是所有用戶都清楚知道她要表達什麼?或者說她也想不到一定要記錄生活中的一些親子片段。你還是需要去引導她們。比如不斷在特定時間點去勾起她們的一些回憶,讓她在我們平臺上去分享他的那些寶貴瞬間。無論是社區活動還是我們努力在營造的社區氛圍都是朝著這個方向。(比如:母親節給媽媽一個親親)

13、總體上,你們社區運營的思路是什麼?

爸媽營團隊:持續促進用戶貢獻更多乾貨。我們其實是有非常複雜龐大的標籤體系,而且這些標籤是完整成體系的、貫穿孩子成長完整年齡段的,我們在不斷整理這個親子的資料庫,讓更多的爸媽無論有任何的需求和困難,都能夠得到快速的推薦,找到對他們有幫助的內容。

14、您之前提到在親子領域,最難的是人才儲備?

爸媽營團隊:因為以前不存在親子這個行業,只有母嬰行業、K12、OTA旅行等行業。

母嬰最早的那一代,比如紅孩子,蜜芽之類的平臺,一路過來也已經很多年了,當年母嬰那些家長用戶,他們的孩子就已經大了,但是孩子大了以後就幾乎沒有什麼綜合類的垂直平臺和社區給爸媽使用了,也就意味著還沒有很成系統的網際網路公司,所以沒有很多行業內的員工有這樣完整的親子概念(不同年齡、不同垂直品類專業知識、不同爸媽的需求)。

因此比如我們要講教育,就得從K12行業去挖,但是當我把他挖來的時候,他可能懂教育,卻不懂用戶想要什麼,因為用戶不想聽你宣教對吧?幾乎我們所有的人全部都是要從各個垂直領域找來,然後重新培養,把他們原來的那些思維給磨掉,讓他們樹立用戶思維,就是說爸爸媽媽到底是怎麼想的,我們要按照這個群體的想法去推薦給他們內容。

15、對親子行業的未來前景趨勢的看法是什麼?

爸媽營團隊:親子行業接下來3~5年會是一個特別熱鬧的行業,「大家其實都是這個行業的早期工作者。中國0~14歲的孩子有2億左右,按照每個家庭3口人算的話,這個行業佔了近一半的人口。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這方面的一個成熟的垂直社區、垂直門戶或者垂直電商。」所以爸媽營團隊認為這個行業接下來一定會是非常熱鬧的,還會有很多變化和創新。

16、按照你說的這個趨勢發展,爸媽營在其中的競爭壁壘是什麼?

爸媽營團隊:關於壁壘,首先是我們平臺那麼多年積累的品牌、先發流量優勢和整理的全年齡資源,這裡面包含很多思考,是抄不走的。其次是人才,剛才也說了,這方面沒有現成的人才,都是需要進來重新教的,我們培養人才難,別人幾乎也是一樣的,而行業需要大量的親子人才。最後還有用戶心智層面,現在還沒有說親子領域就去哪個平臺,所以我們是佔領了一個心智先機的,而且我們形象也不是個人IP,有公正公立的態度和形象,不僅僅是受媽媽們認可,我們還有30-40%的爸爸用戶,這本身就是非常難得的。我們的爸媽用戶還主要來自於中產家庭,有足夠的消費能力,這樣的用戶幾乎是整個網際網路都在爭取的高淨值用戶,這些都是我們多年積累的競爭壁壘。

17、爸媽營最終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形態?接下來的打算?

爸媽營團隊:我們本身已經有獨立App了,最終就是想把其建設成一個垂直親子美好生活社區,專門給爸爸媽媽用的。

我們離理想形態還有一段路要走,主要會從以下幾個方面繼續努力。第一,就像前面講的,我們和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專業研究人員一起合作的教育框架體系,還沒真正和社區融合,這其實就是技術研發上的一段路要走。然後第二就是社區的成長,還是繼續積累用戶、積累內容,這也是一段路要走。然後第三是把整個產品整合完成以後,進一步去擴大品牌的影響力。

私域運營指南小結:

對於爸媽營來說,公眾號目前是其主要的引流渠道,社區運營上,接下來的主要工作是用戶的留存和日常活躍。這需要多方面的力量,包括社區內優質、豐富、且符合用戶需求的內容,獨特、走心且有益親子關係的活動,通過長期陪伴、互動,用戶之間建立的越來越穩定、健康且緊密的聯繫,以及最重要的——某種社區文化的構建和呵護等。

每一個板塊和元素的建設以及維護都註定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程,需要日復一日,毫不鬆懈的心力投入,讓我們一起圍觀這場實驗......

該文章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IHdEo5S90e-Q7qTJS2Npww

相關焦點

  • 從400w到1000w用戶,爸媽營小程序如何玩轉親子生活社區?
    更吸引到優秀品牌合作,至今已經與多個著名品牌合作社區活動。自小程序誕生後,「爸媽營」小程序除了自身不斷成長,還真正使爸媽營成為一個完整的親子生活社區平臺,用戶快速突破1000w。 今天燈妹兒請到「爸媽營」小程序負責人劉宇,為大家解開微信小程序+社區的運營秘密。以下為精彩問答。
  • 爸媽用戶1000萬,獲多輪融資的爸媽營親子社區平臺如何打造私域閉環?
    爸媽營是親子社區分享平臺,裡面集聚了很多爸媽用戶,他們每天在平臺上分享教育、旅行、購物和生活等領域的內容。2017年它推出了官方小程序「爸媽營—親子教育童書旅行動畫」,是面向年輕中產家庭的頭部親子生活綜合服務平臺,目前爸媽營的小程序用戶突破了100萬,總覆蓋用戶達到了1000萬。截至去年3月份,爸媽營已經先後獲得新浪、華映資本、寶寶樹等多輪戰略投資。
  • 上海,流淌著垂直社區的奶與蜜:B站、小紅書、得物、爸媽營的故事
    2018年4月,小紅書聯合贊助了中國首部女團青春成長節目《創造101》,成功破圈,直接助攻用戶突破2億。 社區氛圍對於社區電商至關重要,永遠是先有內容消費,再有商品消費。小紅書的成功與上海的消費主義文化盛行有著無比密切的關係。
  • 上海,它流淌著垂直社區的奶與蜜:B站、小紅書、得物、爸媽營的故事
    2018年4月,小紅書聯合贊助了中國首部女團青春成長節目《創造101》,成功破圈,直接助攻用戶突破2億。社區氛圍對於社區電商至關重要,永遠是先有內容消費,再有商品消費。小紅書的成功與上海的消費主義文化盛行有著無比密切的關係。
  • 上海它流淌著垂直社區的奶與蜜:B站、小紅書、得物、爸媽營的故事
    2018年4月,小紅書聯合贊助了中國首部女團青春成長節目《創造101》,成功破圈,直接助攻用戶突破2億。社區氛圍對於社區電商至關重要,永遠是先有內容消費,再有商品消費。小紅書的成功與上海的消費主義文化盛行有著無比密切的關係。
  • 2019阿拉丁「神燈獎」揭曉,爸媽營獲小程序「年度最佳內容獎」
    文章轉自阿拉丁12月19日、20日,由專業小程序統計平臺阿拉丁和阿拉丁指數主辦的小程序從業者年度盛會——"2019全球小程序生態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爸媽營小程序憑藉在技術領域、教育領域的探索和成績榮獲「年度最佳內容」大獎。
  • 對話35家優秀小程序創始人,萬字長文讀懂疫情下小程序網際網路一線動態
    小程序+電商/服務/零售等構建的一系列新場景,都是這個生態中場景細分和場景激活的必然結果,支撐著小程序網際網路能夠成為一個全新時代。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所談論的「小程序網際網路時代」應該有三大特徵:第一是場景高度細分;第二是通過工具使用的激活;第三是重新定義的用戶生活方式。
  • 【開營啦】服務設計創新實戰營VS城市社區領域
    團隊小組協作方式輸出概念方案(5人一組)備註說明:因創新實踐營不同於常規服務設計課程,如果超過限定人數我們將採取篩選方式選擇上課人員本期服務設計創新實踐營我們將基於真實城市社區商業項目需求,本次城市社區營造服務設計創新實踐營我們將系統學習服務設系統專業工具方法,應用服務設計思維方法走進社區,從不同維度洞察社區系統、了解社區人群需求、與社區各方利益相關一同共創解決方案、在社區場景下構建解決方案概念原型進行系統測試,形成最終社區系統解決方案(可能是一個產品、一個服務系統、一個新的商業模式、一個空間甚至是一套視覺系統等),另外,本期創新實戰營優秀團隊概念方案將有機會在社區項目中進行落地
  • 社區自創小程序 居民「打卡」報健康
    比如,大興區清源街道棗園尚城社區,返京人員掃描二維碼每日線上「打卡」健康情況;高米店街道香樂園社區,推出線上H5、微信小程序等智能化手段,見屏不見面,登記返京人員信息。大興區清源街道棗園尚城社區是以小營村為主體的11個村的回遷社區,共2154戶,5558人,其中流動人口1566人。社區對於返京人員的健康監控工作採用了線上打卡的方式。
  • 爸媽營發獎發到手抽筋!
    第六位:爸媽營社區用戶 @小綠芽little seeds第十位:爸媽營社區用戶 @攝影師小天爸「我最喜歡的事兒,就是帶著你到處旅行>爸媽營社區用戶 @千裡馬寶媽帶著女兒一起做普拉提,工作之餘,還曬出了她家近日的減肥餐。
  • 社區團購席捲線下零售:又一家便利店推出線上賣菜小程序
    僅在連鎖便利店行業,目前孵化出的社區團購平臺便有:興盛優選(芙蓉興盛)、考拉精選(新高橋)、蘇小團(蘇寧小店)、美宜佳選(美宜佳)、蜂超市(便利蜂)等等。而據廣州赤焰信息了解,近日,安徽的鄰幾便利店也推出「菜姐菜市」小程序,以今天下單明天自提這種典型的社區團購賣菜模式,上線果蔬肉禽蛋水產海鮮全品類生鮮。
  • 當我們討論社區團購時,我們到底在討論什麼?
    社區團購真的只能聚焦於低價,與用戶體驗、差異化等特徵毫不搭界嗎?如果真是如此,那社區團購就會變成一種非常沉重、長期利潤率有限的「零售生意」,而沒有什麼「網際網路成分」了。這顯然不是網際網路公司和投資人所期待的;這樣一片江山根本沒有必要打下來,甚至根本打不下來,因為用戶只顧價格、毫無忠誠度。
  • B站破圈路上的平衡術:一個社區產品的自我修養
    10年前,剛成立的B站是一個以「彈幕」和「二次元」為標誌的小眾網站,被不少人認為是小眾圈層內的狂歡 —— B站會在小範圍內獲得認可,但不會吸引大多數人。而近一兩年,B站開始了破圈行動,從「最美的夜」跨年晚會,到昨天與毛不易合作的《入海》,一系列舉措幫B站喚起了「小眾」之外的大範圍感知,曾經的「小破站」開始在主流文化中佔據更重要的位置。
  • ...居委會、百合春天社區、德錦裡社區、海頌園社區、秀欣園社區開講
    東麗區圖書館《津麗大講堂》聯合天津市社科聯《理論超市》、天津圖書館《海津講壇》特邀天津公安警官職業學院心理學教授劉援朝、天津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李海濤、天津中醫藥大學教授王秀蓮於11月16日、11月17日、11月18日、11月19日分別在新泰道居委會、百合春天社區、德錦裡社區、海頌園社區、
  • 貓咪社區app官網下載_貓咪社區軟體官網下載_18183軟體下載
    貓咪社區官網下載是一款非常好玩的軟體,喜歡此類風格的用戶可以體驗一下哦。貓咪社區官網下載特色系統:喜歡這種風格軟體的用戶們,不妨下載貓咪社區官網下載暢玩一下吧!
  • 社區團長月收入可達6位數!小社區到底藏著哪些大商機?
    業內人士認為,流量型網際網路企業,在用戶增長到達一定階段後,必須尋找新的流量增長點。集聚大量用戶的社區成了「流量新大陸」,針對社區人群的便利店、生鮮電商、前置倉等各種業態此消彼長,最近,社區團購再度成為了主戰場。
  • 「社區團購」 攻城掠地,藥店的機會!
    新零售能否落地實施,最終還是歸結到人身上,如何讓整個藥店接受新零售模式,從產品思維轉向用戶思維才是關鍵。在傳統藥店經營過程中,原有藥店人員中思想固化、創新意願不強的員工,將成為新零售落地的阻力。藥店目前唯一的一大優勢,就是面對面的服務,能讓顧客感受到我們的服務溫度。所以如何開展有溫度的服務,成了我們抓流量的重點,其中重中之重是抓「社區居民」之私域流量。
  • 我們覺得B站的社區氛圍好,好在哪裡?
    當用戶在進入新的社區獲取新的身份的過程中,也會傾向於表現出符合社區氛圍的行為,受到良好社區氛圍和公眾監督的約束,新老用戶共同表現出維持現狀傾向——即抱緊小破站。當友善的內容成為了主流,就會進一步強化用戶認知,用戶和社區產品運營方一起共同努力,使得社區的氛圍越來越好。2.
  • 以用戶認同為目的,如何構建自循環的社區文化?
    雖然這些只是單純的卡通頭像,但是在有些用戶的解讀下每一個頭像都代表了暗藏下的性格,以至於引發了不小的反映。最近Soul推出了捏臉功能,這使得用戶可以充分的理想化自己的社區形象不至於被過度解讀標籤化。 我認為運營者在社區中應減少存在感,並且以弱小的形象展現給用戶。例如:運營者可以將社區中的ID取名為「小XX」「XX娘」類似動物和女性化的形象,會不會讓用戶更加容易接受和寬容。 輿論場上是講情不講理的,在面對突發事件時道理是說不清楚的,大家只會在乎感情。
  • 【爸媽營分齡影音庫】
    使用我們的小程序,可以記錄你家的看片片單!友情提醒:因為是動畫電影,觀看時間大約在1個半小時左右,孩子小的,建議一部分成3段觀看,注意護眼!下面是爸媽營社區裡,一位4歲孩子的媽媽分享的孩子觀後感,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