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公募行業已行滿22載。作為與行業共成長的同齡人,國泰基金秉持為中國資本市場建設貢獻力量的初心,在投資長跑中力爭上遊的同時,積極倡導價值投資,努力推廣基金投教。
日前,在第一財經的訪談活動上,國泰基金總經理周向勇與投資者分享了明年市場的觀點,強調公募基金以專業專注回饋投資者的信賴。
有的放矢,方能把握機會
針對當下投資者最為關注的新年布局策略,周向勇表示,從全球經濟基本面、A股本身以及債市整體來看,明年資本市場大概率會整體趨穩,這也是國家穩金融的政策要求在資本市場的落實和體現。
周向勇進一步強調,雖然整體上判斷市場是一個「穩」字,但若投資者想要獲得預期中的穩定收益,最重要的是應該了解自己的投資目標、投資需求,特別是自己的投資期限。同時,要了解自身的風險偏好,會動用什麼樣的資金,期望的目標收益是多少,進而在上述基礎上選擇合適的、相匹配的產品。
為此,他根據投資者的不同風險承受能力,作了進一步的細化建議:對於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且投資資金不影響其兩至三年生活的投資者,配置權益類基金是一種較好的選擇。對於風險偏好相對低一點又想追求穩健收益的投資者,則建議這部分投資者可以關注「固收+」產品。對於投資者身邊的零錢,推薦關注貨幣基金,這類基金雖收益不高,但流動性好,存取較為方便。
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
國泰基金近幾年把握了指數產品蓬勃發展的機遇,ETF產品線兼顧創新與完備。在談及行業中ETF近幾年勢如破竹的發展時,周向勇表示,國泰基金在設計ETF產品之初,對國內的投資者進行過深入的研究。在A股市場上有這樣一批投資者,喜歡學習、希望要有一定的參與感、對市場也有一些了解。有鑑於此,將自身定位為「資產配置專家」的國泰基金,陸續推出多隻ETF產品,滿足上述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同時滿足他們的參與感。
需要指出的是,在周向勇看來,在助力投資者理財的過程中,授人以魚重要,更要授人以漁。因此,在大力發展ETF產品線的同時,國泰基金在ETF投資者教育方面亦付出了「十二分認真」的努力。其中,旗下微信公眾號「ETF和LOF圈」可謂其投教建設的集大成者。
「ETF和LOF圈」於2013年開始運營,至今已擁有十萬多粉絲,是行業內最早、最成熟、也是最受投資者歡迎的ETF投教公眾號之一。如今的「ETF和LOF圈」不僅是個自媒體平臺,更吸引了一批ETF愛好者和投資人,形成了較強的用戶習慣和用戶粘性,成為了「授人以漁」的有利工具。
以德為先,知行合一
據周向勇進一步介紹,國泰基金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最核心之處在於用國泰基金不可替代的基因和傳承來鍛造自己的團隊。「除了投資理念的專業培養以外,更重要的一條,從本質上看,選基金產品就是選人,國泰基金用人講究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在所有國泰人的信念中必須以持有人利益為先。
「以德為先,主要看平臺。比如說,國泰人的價值觀是一致的,從大的方面說,國泰人是有情懷的人,大家志同道合,聚在一起做一些長遠來看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從小的方面說,我們極其看重風險控制和細節管理。我也建議大家在挑選公募基金的時候,可以先挑選公司,好的公司裡面才更有可能出好的產品。一家風控嚴格、文化規範、整體業績優秀的公司,推出來的產品不會差。」周向勇細緻闡述了國泰基金篩選人才的標準。
周向勇強調,公募基金是全世界最透明的行業之一,基金經理的專業性與投資能力都是通過每日淨值,完全對投資者公開、可排名的。考察基金經理的時候,歷史業績一定是非常重要的考察指標。因此,他建議投資者除了留意基金經理的收益數據,還可觀察其業績歸因來源,分析季報中重倉股的持倉特點,譬如每個季度的變化調整、換手率是否高等指標。更重要的是,需要判斷基金經理在季報文件中披露出來數據上的投資風格,與其自身的投資風險偏好是否符合。另外,還可比對基金經理在觀點、採訪、路演中的內容,與其在數據上體現出來的信息是否一致。通過上述流程可以判斷出,這位基金經理是不是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風險提示:市場觀點將隨各因素變化而動態調整,不構成投資者改變投資決策或選擇具體產品的法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