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吳廣起義,為何要打著扶蘇和項燕的旗號?是因為底氣不足嗎?

2020-12-23 照理讀史

列位,歡迎來到照理讀史。

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是做足了宣傳功夫的,比如說為了讓那900個士卒相信,咱的起義是有奔頭的,特別找人在魚腹之中藏了個布條寫著——大楚興,陳勝王。

要用這種封建迷信的做法,讓底下人覺得陳勝是天選之子,我們跟著他我們不叫造反叫起義,我們是有奔頭的。

而且起義之後大家記得吧?司馬遷留下一句話,說陳勝他們假託公子扶蘇、項燕之名,也就是說跟外界宣傳,我們的隊伍是有人帶領的,我們是有靠山的!

誰帶領我們這支隊伍呢?是秦始皇的大兒子公子扶蘇,以及當年楚國的名將項燕,所以我們是有旗號的,我們是正統的,我們不是流寇。

按說我們中國人講究名正言順,你幹什麼事一定要找到一個非常冠冕堂皇的理由,這個是很合理的。

問題是我們細究他託這倆人有點意思,你想一個人是秦朝的大公子,秦始皇的大兒子——公子扶蘇,一個人是戰國末期楚國的名將項燕。

這倆人單獨託任何一個人出來,說你是他的隊伍這都很正常,問題是這倆人怎麼能一塊託呢?秦和楚可是敵國,秦國把楚國兼併了這沒過去多少年,項燕當時死也是很慘的。

你怎麼一託能託這倆人呢?你這樣不會給別的人造成誤解嗎?你到底是秦國的軍隊還是楚國的軍隊?這裡面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決定了公子扶蘇和項燕是可以一起託的。

項燕咱就甭講了,楚國末期的名將,後來的項羽也是他家人,所以在楚這個地方假託項燕之名,會有很多人過來歸附的,會有很多人覺得楚國復興有望了,我們跟著陳勝、吳廣幹是對的。

那麼公子扶蘇呢?以前我們就跟大家分析過,說公子扶蘇的母親,也就是秦始皇的正室夫人,很有可能就是一位楚國的女子。

戰國末期秦楚之間通婚是非常頻繁的,秦始皇還是秦王政的時候,大概十幾歲就應當大婚,那麼那個時候誰負責給他挑選老婆的,只能是他名義上的奶奶華陽太后。

華陽太后本人就是楚國人,所以相信她很有可能也挑一位楚國女子,給自己孫子當老婆,以鞏固自己在宮中的地位。

也就是說扶蘇雖然是秦人,但是他的母親是楚人,這樣陳勝、吳廣假託扶蘇就有了基礎了,我們託的並不是一個秦人的兒子,我們託的也是一個楚人的兒子。

而且公子扶蘇是聲名在外的,大家都認為他是被冤殺掉的,所以陳勝吳廣假託扶蘇項燕之名,一方面對楚國老百姓好解釋,我們是項燕的後人,我們要恢復楚國。

另一方面對秦人也好解釋,我們是公子扶蘇的隊伍,公子扶蘇被人冤殺了,我們是替他來報仇的。

可以想見這樣一個宣傳,秦國的老百姓也好、楚國的老百姓也好,咱不說能馬上歸附過來,起碼心裡對陳勝吳廣不會太反感,你的起義就非常容易取得成功。所以我們說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宣傳還是下足了本錢的!

原作者:李承偉

相關焦點

  • 陳勝吳廣起義,打的旗號是為扶蘇項燕復仇,秦國楚系勢力有多強大
    2000多年前的第一次農民起義,大澤鄉起義開創了中國農民運動的先河,這次規模壯大,直接導致秦朝滅亡的起義卻讓後人百思不解。為何陳勝吳廣領導的楚人暴動打出的旗號卻是為公子扶蘇和楚國將領項燕復仇呢?扶蘇是秦始皇嬴政的太子,秦始皇駕崩於河南沙丘,丞相李斯和寵臣趙高篡改了傳位詔書,擁立了幼子胡亥為二世皇帝,並下詔賜死了太子扶蘇。
  • 聲勢浩大,一度打到秦國無還手之力的陳勝吳廣起義為何失敗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隨著這句起義口號,反秦勢力以燎原之勢迅速在秦國蔓延,可聲勢浩大的「大澤鄉起義」為何以失敗告終?為了擺脫被殺命運,陳勝聯合吳廣,準備奮起反抗,於是在製造迷信思想的輿論局勢下,造出「大楚興,陳勝王」的口號(在魚肚子塞「陳勝王」的布條,假裝鬼狐喊出「大楚興,陳勝王」的口號,這與劉邦「斬白蛇」起義有異曲同工之妙),造出輿論之後借扶蘇(秦國太子,被秦二世胡亥篡位殺害)和項燕(原楚國戰將,王翦滅楚之戰被殺)之名,打著復楚口號揭竿而起,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起義口號
  • 陳勝吳廣起義背後有什麼蹊蹺?
    就在大澤鄉起義兩個月之後,會稽太守殷通把老朋友項梁找來,商量道:「天下大亂啦,秦朝要完了,老子也要起兵,你和桓楚來做我的大將,不是東南有天子氣麼,說不定就應在我身上了。」項梁說:「桓楚在逃亡,不知道他人在哪裡,只有項羽知道。」於是,殷通讓項梁把項羽找來問問情況。項羽進來還沒說兩句話,項梁突然使了個眼色,項羽手起刀落,血光一閃,殷通的人頭已經落地。從這裡也看出,項氏叔侄是有多暴虐。
  • 閱讀與欣賞《史記陳涉世家》之 陳勝起義
    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
  • 陳勝吳廣起義轟轟烈烈,差點打到秦都鹹陽,卻為什麼會迅速兵敗?
    「於是陳勝的威信漸漸地建立了起來。第二天,吳廣故意激怒秦吏。兩個官吏就用鞭子抽吳廣,激起民憤,趁亂,陳勝吳廣殺掉兩個秦國官吏,對著這幫農民兄弟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借用扶蘇和項燕的名號,起兵反秦。短短幾個月,攻佔了很多地方,隊伍也擴大規模,成了非常龐大的一支反秦武裝。後來的劉邦起義用的也是這套把戲。
  • 陳勝起義之謎終揭開,湖北出土秦簡,專家:誤會秦始皇2000年
    在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秦大澤鄉起義,陳勝吳廣以「大楚」為名號,並且還藉助公子扶蘇以及項燕的名號發動這次起義,在起義初期陳勝吳廣還是非常成功的,得到了眾多百姓的支持,但是後面的事情想必大家也清楚了
  • 陳勝吳廣一起起義,為什麼陳勝稱王,吳廣卻被同事殺害呢?
    最終,陳勝吳廣於大澤鄉起義,掀開了打擊暴秦的序幕。 關於陳勝吳廣的這次起義,司馬遷是極為推崇的。史記中的世家一般都是記載諸侯的,陳勝吳廣因為首次反秦,於是被司馬遷載入世家。而在《史記·陳涉世家》中,司馬遷更是稱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
  • 陳勝吳廣起義的聲勢那麼浩大,為何僅僅半年就涼了?
    曾幾何時,語文課本中一篇《陳涉世家》,讓陳勝吳廣起義的故事陪伴了一代學子的青蔥校園生活。那「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氣概,「苟富貴,無相忘」的情誼,無不在一次次背誦與考試中,成了莘莘學子們最難忘的回憶。然而,課本中的陳勝吳廣起義雖然豪情萬丈,可歷史上陳勝吳廣的下場並沒有那麼美好。
  • 扶蘇、胡亥的生母是誰?為什麼《史記》裡沒提秦始皇的皇后是誰?
    這兩年發生比較著名的就是公子成蛟和嫪毐叛亂,然後就是呂不韋被罷相。公子扶蘇第一次出現在歷史書上是公元前212年,這一年秦始皇四十八歲,再有兩年即將領盒飯。這年的公子扶蘇大概不到30歲,因為反對焚書坑儒,被秦始皇貶到上郡蒙恬軍中監軍。歷史資料中沒有任何秦始皇的皇后和妃子的資料,不僅搞不清楚公子扶蘇的母親是誰?
  • 《史記》24 陳涉起義
    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
  • 陳勝為何一定要除去吳廣?司馬遷《史記》說出原因,年輕人要牢記!
    我們所開始了解陳勝和吳廣的故事是從他們大澤鄉起義開始的。當時他們到大澤鄉後,接連大雨擋住了要去的道路,按照秦律,應當斬首,他們便發動戍卒起義,打著"大楚興,陳勝王"的口號,準備反秦。
  • 世人皆知陳勝吳廣起義失敗,但你知道他們怎麼死的嗎?
    前言 秦朝末年,秦始皇死後天下大亂,階級矛盾異常尖銳,各地農民起義頻繁。陳勝吳廣起義軍成為了反對秦王朝統治的第一股軍事力量,但是卻虎頭蛇尾,起義最終失敗了。陳勝吳廣都被殺了。 那麼你知道這二人是怎麼死的嗎?是死於戰場嗎?
  • 《陳涉起義》司馬遷
    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
  • 陳勝:那個說要共享富貴的人最後眾叛親離
    陳勝果斷將哥們誅殺。陳王只有威嚴,哪有不堪的往事。 陳勝嶽父和大舅哥來投靠已經為陳王的他,陳勝以普通賓客的禮節接待,氣得老丈人就差一口老血噴薄而出。小子,你如此傲慢,肯定不會長久。拂袖而去。 從此,那些與陳勝親近的故人也逐漸散去,留下陳勝一人在那深邃的宮殿之中稱孤道寡。
  • 秦始皇駕崩後,如果扶蘇當了皇帝,會開創「大秦盛世」嗎
    趙高為何留中不發呢?主要是他和扶蘇不合,他擔心扶蘇繼承大統以後,對自己不利。趙高如果扶持胡亥的話,胡亥昏庸,更容易控制。丞相李斯害怕秦始皇的死,會引起天下大亂,所以對秦始皇的死,封鎖了消息。 後來,趙高說服胡亥,又說服李斯。
  • 「國漫談史/人物誌/公子扶蘇」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公元前241年,公子扶蘇出生於鹹陽,為秦始皇長子。扶蘇其名來源於《山有扶蘇》,「扶蘇」是古人對樹木枝葉茂盛的形容,出於《詩經》,香草佳木之意。年少時的扶蘇機智聰穎,天生一副悲天憫人的慈悲心腸,素有賢名,崇尚儒家思想。
  • 大澤鄉起義後,陳勝吳廣為何死於部下和車夫之手?兇手結局也不好
    提到陳勝、吳廣,耳邊至今仍然迴響「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陳勝的這句話不僅拉開了秦朝滅亡的序幕,同樣也拉開了之後漫漫幾千年農民起義的序幕。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陳勝建立的大楚,卻在短短六個月時間內便煙消雲散,吳廣、陳勝兩人也相繼被害。
  • 陳勝為何一定要殺吳廣?司馬遷《史記》道出原因,年輕人要牢記
    吳廣和陳勝,就像張耳和陳餘一樣,是個歡喜冤家,不過張耳陳餘他兩的感情比吳廣陳勝還要深厚,但就是這樣兩助插刀的好兄弟,最後還是反目了。吳廣和陳勝是從大澤鄉開始起義的,他們一開始總搞神弄鬼,像什麼「大楚興,陳勝王」,還支愣動物,不過動物不肯幫忙,只好找人學狐狸叫「天亡大秦」之類的。
  • 為什麼陳勝的張楚政權只存在了六個月
    於是,兩人琢磨著出個計謀,利用迷信鬼怪之事煽動勞工情緒,為自己稱王起義作輿論準備,隨後吳廣假裝醉酒羞辱軍官,陳勝在軍官失控時配合吳廣拔刀刺殺軍官。兩人開了個頭,其他勞工紛紛揭竿而起,響應陳勝的起義。就這樣,大楚興,陳勝王。公元前209年,「張楚」政權誕生了。
  • 世人皆知陳勝兵敗被人殺害,但鮮有人知道,吳廣下場更加悽慘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公元前209年,在一個暴雨夜裡,這句話從一個農民口中說出,從此掀起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率領900名百姓揭竿而起,旨在推翻暴秦統治。陳勝、吳廣率領軍隊先後佔領大澤鄉,攻下薊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