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臨終前,僅用4個字,一語道出為何不用趙子龍

2020-12-22 騰訊網

劉備臨終前,僅用4個字,一語道出為何不用趙子龍

劉備臨終前,僅用4個字,一語道出為何不用趙子龍

來將可報姓名?常山趙子龍。三國時期的五虎上將之一,在蜀國是當之無愧的高級將領。戰場上無人能及,被譽為「常勝將軍」!而在民間眾多的傳說當中,趙雲是個很受劉備器重的將軍,堪稱完美,無懈可擊。

不過,真實的歷史中,趙雲不是那麼的受重用。漢水之戰,子龍英勇無比,渾身是膽

」虎威將軍「由此而來。

子龍跟著老大劉備徵戰沙場三十多年,任勞任怨。幾經幾次較大戰役表現的都很好,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戰鬥果實。

不過,僅僅從排名上來看,趙雲的地位等級也就說明了一切。在漢朝三國時期,武將的官職由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護軍將軍、武衛將軍等等。

而趙雲又在排名上不及關羽、張飛、馬超、黃總四人。很顯然以上所說的將軍官位,趙雲並不在其列。實際上,是民間把常勝將軍趙子龍加在了五虎上將當中。其實,趙雲和關羽的官位做比較,至少降低了兩個等級。

相比之下,關羽、張飛、馬超、黃總等人都能坐鎮一方,個人能力超強,率領軍隊作戰指揮都是一把好手。

單單看趙雲的戰績來說,雖然也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但是這些戰役規模都不是很大,稍微一些大的戰鬥都由其他的將軍指揮。

這麼看來,劉備並不很重用趙雲。常勝將軍的名號可不是輕易得來的,長坂坡七進七出無人能及,為何劉備還不能委以重任呢?

帶著這些疑問,原來,劉備在臨終前,說了4個字。「不堪大任」!很顯而易見的事情,在劉備的心裡,趙雲能徵善戰,但不是一個領兵作戰的將軍。也就是說不能指揮大型戰役。

關於對趙雲的這種說辭,包括墨沫都覺得這有些不合適,也很不恰當,憤憤不平的同時,回想起這句話,是否劉備真正屬於「知人善用」而產生懷疑。

是客觀評價、還是一時口誤?劉備的這一種評價很多人都難以接受。不過也絲毫不影響趙雲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及威名。老俗語說得好,人無完人,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嘛。

但,無論如何,在真實的歷史中,趙雲算不上能興風作浪的大人物,也不算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這是一個團隊,相互合作,並肩作戰的結果,少了誰都難成氣候。因為在那個年代,不是單打獨鬥就能打下一片天地的。

正如現在社會一樣,抱團取暖才能夠獲得更大的利益,古代是這樣,如今也是這樣。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些真諦也時刻伴隨著商場、生活、工作當中。誠實待人,坦然面對一切,少一些勾心鬥角,這個世界才會更加的美好。

相關焦點

  • 劉備臨終前對諸葛亮說的那句話,大家其實都理解錯了
    一蜀漢章武三年(223)4月,白帝城。病榻上的劉備終於等來了從成都匆匆起來的諸葛亮,病了好幾個月,病情越來越重,之所以沒有輕易撒手人寰,是因為還有一件大事未了,劉備閉不上眼。臨終前,劉備向諸葛亮進行了那場著名的託孤,其中有這樣幾句話:「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 呂布臨終前大喊六個字,可惜曹操沒當回事,否則三國歷史將不存在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一聽到這句歌詞人們就會想到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國,而一談起三國,人們勢必會想到曹操、呂布、劉備、孫權等人。這呂布是三國第一猛將,漢末群雄之一。他的家鄉在五原郡九原縣,也就是現在的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那塊地方。
  • 劉備死後,為什麼諸葛亮一直屢戰屢敗?姜維臨終前終於說出了老實話
    但是道出另外一人,絕對是無人不知,此人便是諸葛亮生平最後一個對手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作為對手的司馬懿是如何評價諸葛亮的呢?據史料記載司馬懿如此評價諸葛亮「諸葛公,真乃天下奇才也」沒錯兒,這正是司馬懿查看蜀軍軍營之後,對諸葛亮作出的高度評價。作為對手,司馬懿的話絕對可信!既然諸葛亮有能力,懂謀略,知兵法,但為何在劉備死後,諸葛丞相卻屢戰屢敗呢?
  • 趙雲臨死前大喊4個字,諸葛亮聽後恍然失色,劉禪聽後無地自容
    相信不少看過三國的人都知道,趙雲趙子龍雖不是三國之中最厲害的武將,但是提起他的膽氣卻沒有人比得上的。就連劉備都對他說道:「子龍一身都是膽也」。銀制盔甲和銀制頭盔,一柄龍膽槍如入無人之境,單槍匹馬進入曹軍救回了阿鬥,趙雲一次又一次地建立軍功,但是讓人比較費解的一件事是,這麼優秀的一個英雄在臨終前喊了四個字,使諸葛亮聽到了以後臉色突變,也讓後主臉上無光。
  • 「吾乃常山趙子龍也」聽起來霸氣無雙,卻是個錯誤!古人的名與字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我覺得最霸氣無雙的一段莫過於趙云為救阿鬥,於敵陣中殺了個七進七出,最後喊出一句「吾乃常山趙子龍也」,盪氣迴腸,令人神往。然而電視劇只是為了讓人矚目,真實情況是,趙子龍不可能說出這麼沒水平的一句話。五虎上將趙雲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
  • 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何屢戰屢敗?姜維臨死前的一句話,道出了實情
    而在正史中,他也非常厲害,無論是治國理政還是戰場較量,他都表現得非常出色,但是自劉備死後,他卻幾乎是屢戰屢敗,這是為什麼呢?實際上姜維臨死前說的一句話,道出了實情。諸葛亮劉備死後,留給諸葛亮一個搖搖欲墜的蜀漢,不過諸葛亮治國能力確實出眾,僅用了數年便讓蜀漢起死回生,重新走回了正軌,而且他還在這幾年中大力發展民生、經濟、軍隊,為蜀漢重新打造了一支強悍的軍隊,使得蜀漢有能力再次對外出徵。不過在之後的北伐戰爭中,諸葛亮卻是損兵折將,屢戰屢敗,令人遺憾。
  • 武神趙子龍第1-2集劇情介紹
    ;青釭劍乃絕世利刃,光武帝劉秀用它平王郎定赤眉,中興漢室;此兩柄劍自東漢伊始便貢奉在宗廟中,被視為護國神器。  東漢末年,社會動蕩,朝廷之中先後經歷了外戚專權、宦官亂政等一系列亂象,朝廷之外黃巾並起,烽煙遍地,地方諸侯、豪強、山賊趁機作亂,大漢江山風雨飄搖。  外戚董卓挾持少帝企圖篡位奪權,趙安、李全欲護少帝逃走,但少帝稱董卓害他全家,他已了無生念,臨終前把倚天、青釭兩柄護國神器交由兩位校尉保管,相信他日神器定會輔佐明主重振漢室江山。
  • 為何諸葛亮臨終前,會大喊「龐德公救我」?龐德公究竟是誰?
    諸葛亮受劉備之請出山後,一路幫助劉備,從一無所有到建立強大的蜀漢帝國。從劉備再到他的兒子劉禪,諸葛亮始終竭盡全力,一直到自己離世。歷史上,諸葛亮臨終前,為何會大喊「龐德公救我」?這個龐德公究竟是何人呢?作為蜀漢之相,諸葛亮並沒有依靠高高在上的官位,什麼事都交代給下屬。
  • 劉備死後,為何諸葛亮一直屢戰屢敗?姜維臨死前終於說出了老實話
    但是道出另外一人,絕對是無人不知,此人便是諸葛亮生平最後一個對手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作為對手的司馬懿是如何評價諸葛亮的呢?據史料記載司馬懿如此評價諸葛亮「諸葛公,真乃天下奇才也」沒錯兒,這正是司馬懿查看蜀軍軍營之後,對諸葛亮作出的高度評價。作為對手,司馬懿的話絕對可信!既然諸葛亮有能力,懂謀略,知兵法,但為何在劉備死後,諸葛丞相卻屢戰屢敗呢?
  • 趙子龍單騎救主是真的嗎,前半部分是真的,後面是假的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說起趙雲,我們都知道是三國時期著名的將領。
  • 漢武帝臨終為何將賜死紅顏知己?漢武帝道出六個字,值得世人深思
    漢武帝臨終前為何賜死紅顏知己?漢武帝道出六個字,值得世人深思漢武帝是華夏文明史上的一位賢明君主,漢武帝既能文又能武,漢武帝在蓄勢而發中懂得審時度勢並為華夏文明是創造了別樣的輝煌。你還記得當初那個贏得河西走廊使用權的霍去病嗎?
  • 曹操曾對二人分別有4字評價,答案顯而易見
    比如他在評價三國時期兩位猛將呂布和趙雲的時候,分別用4個字評價,不但言簡意賅,且一語說破二人的差距。 要知道,單單許褚這員大將就鮮有敵手,連趙子龍也只能和他打個平手,就別說和許褚同一級別的典韋以及其他幾位一流戰將了,而到了呂布這裡,許褚只戰了20回合就有些吃不消,如不是曹操及時派出其餘5將助陣,恐怕後面就沒有許褚什麼事了。
  • 曹操麾下一奇才,一眼看出劉備的為人,用22字預言劉備一生
    相對於給世人留下奸詐印象的曹操,劉備在民間的名聲,要好的多——提到劉備,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便是「仁義」二字。當然了,有一部分讀者,也會提出相反的意見,認為劉備並不仁義,僅是虛偽罷了。那麼,劉備到底是一個仁慈的上位者,還是一個虛偽的梟雄呢?當時曹操麾下的一個臣子,僅用一句話,便揭開了答案。這個人是誰呢?他又是怎樣一針見血的,評價劉備的呢?
  • 劉備不愧為一代梟雄,一生不用趙雲,直至逝世前才告知趙雲緣由!
    仿佛就像碰到了伯樂,但是這還不足以讓趙雲第一次看見劉備,便會相信他願意做他的下屬。而且劉備也沒有準備給趙雲權利。其實好多人都不知道劉備心裡是怎麼想的,這麼厲害的人都不重要他,劉備是想重用什麼樣的人,其實是因為這兩個原因。首先,他懂得仁義的重要性,正是時刻銘記仁義二字,才能讓諸葛亮等人對他死心塌地。
  • 校長教師之家:劉備死前說了6字,諸葛亮嚇出冷汗,趙雲卻沒聽懂其含義
    66歲的劉備一把年紀,加上過於哀痛二弟雲長,又因為戰敗而羞愧,最終在白帝城病倒了。這位劉先主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他於是特地從成都請來了諸葛亮進行臨死前的託孤。諸葛亮是整個蜀國的擎天之柱,可以說,如果沒有他的盡力輔佐,就沒有劉備的蜀漢政權。劉備臨死前雖然身體虛弱,但他的頭腦卻非常清楚。因此,劉備當著一些重臣的面對諸葛亮進行了最後的叮囑。
  • 為何劉備一死,諸葛亮打仗就從沒贏過,姜維臨死前道出緣由
    劉備三顧茅廬請其出山相助,共謀大業,足以看出諸葛亮的才略過人。三國時期英雄人物輩出,足智多謀者更是層出不窮,司馬懿就是其中之一,但是論能力與才智,那麼其不能與諸葛亮相媲美。歷史上,曹魏與蜀國之間的戰爭,兩國對陣,針對諸葛亮的計策,司馬大將軍儘管學富五車,但是也只有死守的份。諸葛亮那麼,諸葛亮就真的這麼厲害嗎?
  • 為何劉備一死,諸葛亮打仗就從沒贏過,姜維臨死前道出緣由!
    劉備三顧茅廬請其出山相助,共謀大業,足以看出諸葛亮的才略過人。三國時期英雄人物輩出,足智多謀者更是層出不窮,司馬懿就是其中之一,但是論能力與才智,那麼其不能與諸葛亮相媲美。歷史上,曹魏與蜀國之間的戰爭,兩國對陣,針對諸葛亮的計策,司馬大將軍儘管學富五車,但是也只有死守的份。諸葛亮那麼,諸葛亮就真的這麼厲害嗎?
  • 司馬懿臨終前,留下4字遺言,孫子忘記了,最終成為千古罪人
    現在,司馬懿臨終前,勸誡身邊的兩個兒子,要善於治理朝政,以後無論做什麼決定,幹什麼事情,都要慎重,再慎重。司馬懿說完之後,就去世了。尤其是最後4個字「慎之!慎之!」,司馬懿在臨終前,還是不放心自己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怕他們兩位重蹈曹爽的覆轍,被發動一次類似於高平陵之變的政變,誅滅九族。
  • 三國趙雲排名僅次於呂布,為何卻一生不被重用?劉備死前說出原因
    凡是讀過或看過與三國相關影視作品的人,都能如數家珍般地說出幾個自己心目中的真英雄。關於這些英雄戰力的劃分,在民間還流傳著一句順口溜: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想必只說姓氏大家就可以猜到對應的是哪一位名將了。在這之中,就有筆者十分喜愛的一位將軍,那便是白衣白馬,手持亮銀槍的趙雲趙子龍。
  • 司馬懿識破了諸葛亮的空城計,為何不攻?死前17個字道出了真相
    或許這其中隱含了什麼司馬懿不為人知的秘密,據說他也是在自己臨死前道出真相,俗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大概那就是當年空城計的源頭。 當年西蜀因為諸葛亮錯用馬謖,導致街亭的失守。緊接著,曹操又派遣司馬懿趁熱打鐵,讓他將蜀軍一網打盡。 迫在眉睫之時,諸葛亮卻急中生智,想出一個空城計。只見他「鶴氅綸巾」,並悠閒地在城門上撫琴。而城中呢,只有十來個人打掃。可是就在司馬懿大軍趕到時,司馬懿看到如此情景,卻上了當,於是還沒有出兵就撤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