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臨終前,僅用4個字,一語道出為何不用趙子龍
劉備臨終前,僅用4個字,一語道出為何不用趙子龍
來將可報姓名?常山趙子龍。三國時期的五虎上將之一,在蜀國是當之無愧的高級將領。戰場上無人能及,被譽為「常勝將軍」!而在民間眾多的傳說當中,趙雲是個很受劉備器重的將軍,堪稱完美,無懈可擊。
不過,真實的歷史中,趙雲不是那麼的受重用。漢水之戰,子龍英勇無比,渾身是膽
」虎威將軍「由此而來。
子龍跟著老大劉備徵戰沙場三十多年,任勞任怨。幾經幾次較大戰役表現的都很好,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戰鬥果實。
不過,僅僅從排名上來看,趙雲的地位等級也就說明了一切。在漢朝三國時期,武將的官職由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護軍將軍、武衛將軍等等。
而趙雲又在排名上不及關羽、張飛、馬超、黃總四人。很顯然以上所說的將軍官位,趙雲並不在其列。實際上,是民間把常勝將軍趙子龍加在了五虎上將當中。其實,趙雲和關羽的官位做比較,至少降低了兩個等級。
相比之下,關羽、張飛、馬超、黃總等人都能坐鎮一方,個人能力超強,率領軍隊作戰指揮都是一把好手。
單單看趙雲的戰績來說,雖然也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但是這些戰役規模都不是很大,稍微一些大的戰鬥都由其他的將軍指揮。
這麼看來,劉備並不很重用趙雲。常勝將軍的名號可不是輕易得來的,長坂坡七進七出無人能及,為何劉備還不能委以重任呢?
帶著這些疑問,原來,劉備在臨終前,說了4個字。「不堪大任」!很顯而易見的事情,在劉備的心裡,趙雲能徵善戰,但不是一個領兵作戰的將軍。也就是說不能指揮大型戰役。
關於對趙雲的這種說辭,包括墨沫都覺得這有些不合適,也很不恰當,憤憤不平的同時,回想起這句話,是否劉備真正屬於「知人善用」而產生懷疑。
是客觀評價、還是一時口誤?劉備的這一種評價很多人都難以接受。不過也絲毫不影響趙雲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及威名。老俗語說得好,人無完人,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嘛。
但,無論如何,在真實的歷史中,趙雲算不上能興風作浪的大人物,也不算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這是一個團隊,相互合作,並肩作戰的結果,少了誰都難成氣候。因為在那個年代,不是單打獨鬥就能打下一片天地的。
正如現在社會一樣,抱團取暖才能夠獲得更大的利益,古代是這樣,如今也是這樣。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些真諦也時刻伴隨著商場、生活、工作當中。誠實待人,坦然面對一切,少一些勾心鬥角,這個世界才會更加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