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李朝——中華文化輸出的爆炸時代

2020-12-23 史海星辰

前言

在宋朝成立之初,王朝內外的勢力都十分的不穩定,在西南部的交趾地區地區,同樣也並不太平,當時的曲氏在968年建國,在越南史上被稱做丁朝,本來是屬於大唐王朝的,在宋朝拿下南漢之後,丁朝和宋朝就成為了鄰居,此時的丁朝看到了南漢的前車之鑑,於是主動向宋朝納貢稱臣,開啟了兩國關系所謂的自主時代。

但是丁朝成立的根基並不穩固,內亂十分嚴重,搖搖欲墜,之後,黎桓便篡了位,宋太宗極其不滿,於是兩國刀劍相向,爆發了長達十幾年的軍事衝突。

宋太祖

隨著時間的發展,越南的李朝建立了,兩個國家的關係也開始了慢慢的回溫,越南歷史上的李朝是與中國保持宗藩關係最久的一個朝代。

停刀戈,共和平,當宗藩關係確定下來了之後,兩國的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兩國交往日益密切。

確定藩屬關係,調整國家政權

宋朝的文化底蘊影響了李朝雖然在中國歷史上,宋朝一直是積弱的代表,不僅僅因為宋朝重文輕武,但是正是因為重文,宋朝在制度和文化方面十分的發達,在宋朝這一時期,不管是國家政治制度以及文化的輸入,都對越南產生了極為大的影響。

越南在宋朝的影響下,李朝封建社會也開啟了一個新的階段,不僅民族封建制度得到了極大的穩固,而且開啟了越南自主時代。

從上到下改革李朝的官員體系在李朝獨立、政權穩定之後,李太祖李公蘊針對本國情況,開始由上到下的改革國家政治體系。

他當時的做法是向宗主國宋朝看齊,宋朝的宋太祖在獲得了國家政權的穩定,並不需要打仗了之後,就開始將一些武將的權力越弱,畢竟是武定國、文安邦,於是,開始倚重文官。

李太祖李公蘊

在宗主國宋朝的影響下,李太祖同樣也實行了這一策略,穩定政權之後,開始提高文官的地位,改十道為二十四路,每路的官員全部都是文官擔任。

不僅李太祖這樣做,之後李朝的皇帝同樣走上了重用文官的道路,在李仁宗時期設定了文官班和武官班,文武皆為九品,文官以尚書為首,武官以都統為首。

經過幾代皇帝的變革,一個最適合李朝的官員制度就此誕生。

同時,只調整文武官員的權力僅僅是不夠的,還要將帝國的命脈——軍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李朝的軍隊中有騎兵、投石兵和番兵,並且軍隊的所屬權都是由皇帝的心腹親信直接控制,就這樣將兵權牢牢地掌握在皇帝的手中。

和宋朝一樣重視文官,國內儒學盛行

儒臣的地位越來越高宋朝是一個重視文官的朝代,儒學也十分的發達,在宋朝的影響下,此時李朝的統治者就開始發現,傳統的佛學並不能夠很好地幫自己維持統治,而儒學的三綱五常理論和忠孝概念則對維護政權穩定政權有著切實、有效的作用,李太宗即位後,同樣會用儒家觀念鞏固自己的權力。

《越史略》:夏四月,王幸武寧州松山寺,見其頹殿中有柱石欹壓,上慨然有重修之意,石柱忽然復正,因命儒臣作賦以紀其異。

陳勝吳廣

在1043年的時候,李太宗在松山寺"見證"了一個異象,倒下的石柱自己恢復原位,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這種奇怪的現象並不在少數,正如陳勝、吳廣那樣以異像起兵,古代的皇帝們同樣也會利用所謂的"異像"製造祥瑞來維持統治

李太宗見證"異像",並讓隨行的儒臣記錄,由此可見,李朝的儒臣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

開闢科舉制度,大力推行儒學並且在1075年的時候,李仁宗開闢了科舉制度,選拔了人才入朝做官,但是跟宋朝的有所不同,李朝主要考的是書法、刑律、和計算等等。

當學習儒學和政治仕途聯繫在一起的時候,極大地增加人們學習儒學的動力,再加上不定期的科舉考試,也為當時的李朝選拔了大量出色的官員。

次年,李仁宗在京都設立國子監,作為太子和文官學習入學的場所,此後,翰林園、孔子廟相繼建立。並且,在1196年的時候,李高宗還曾下詔尋求賢良之人,足可見在李朝儒學受重視的程度之深。

孔子

儒學的盛行為李朝提供了大量的人才,當時的科舉制度在李朝僅僅是在發展的初級階段,連科舉都是不定期舉行的,稱不上是社會的主導地位,但是它的影響卻極為深遠。

在當時,佔據主導地位的僧侶階層也會通過儒學來參與政治活動,離李高宗時的阮常就是這樣一個學習儒家學說的僧侶,由此可見,當時儒學對於李朝的影響力度可見一斑。

宋朝的文化輸出也在其它領域影響李朝

本國文字的創造和興文風格隨著宋朝文化的不斷輸入,對越南李朝的其他領域也影響頗深。因為在李朝官方的公告或者是科舉考試中,使用的文字都是漢字,就連非常重要的史書、醫書,同樣也會用漢字記錄,即便是現在的京語也保留著大量的漢語詞彙。

在13世紀的時候,李朝就借鑑了漢字,從而創新出一種新型的字體叫做"字喃"。但是,隨著科舉制度範圍的增大,漢字成了成為了每個讀書人必備的技能,漢字在李朝的使用人群並不小,再加上字喃本身又相對複雜,這種字體就沒有流傳下來。

宋朝的科舉制度

在文學方面,漢文化對於越南文化的影響同樣非常的深遠,在晚唐和北宋時期,禪宗和禪師盛行,在越南佛教和禪宗同樣也非常的受歡迎,許多有文化的僧人通常會寫一些七言絕句和五言律詩,並且深受唐詩的感染,文風工整絢麗,散文則樸實無華。

對其他領域的技術傳播隨著經濟貿易的發展,兩國的交流不斷加深,宋代時期的印刷術同樣也被帶進了越南,除了印刷經書之外,散文集、兒童讀物、小說、傳記等,同樣也是他們經常印刷的書籍,印刷術的出現給李朝的文化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醫藥方面,雖然越南的醫學歷史悠久,和朝鮮、日本一樣,他們的醫學依舊是源自於中國醫學。早在隋唐時期,《內經》和《脈經》等重要的中醫著作已經流傳到了越南,李朝還經常來到宋朝採購藥材

後來,在宋朝分裂、社會動蕩的時候,宋朝的大批流亡的人民來到了越南謀生,他們帶去的不僅僅是人力資源,還帶去了先進的藥物和醫療技術越南的醫藥發展再次登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黃道婆織造技術

除了文化方面,宋朝先進的土木工程、水利和製造技術等同樣是李朝學習的地方。在李朝遷都的時候就運用了這些技術,不僅參照了宋朝都城的格局,他們的水利灌溉技術同樣也參照了宋朝的經驗。宋朝的織造技術被傳到李朝後,被李朝賜給大臣,當做官服來使用。

作為藩國,李朝也會存有自己的"小心思"

作為宋朝的藩國,除了能從宋朝學到先進的技術之外,還需要給宋朝派遣使者納貢,自從建立藩屬關係之後,李朝經常會進貢珍珠,象牙、馴象等十分華麗昂貴的裝飾性物品,但是對於宋朝來說,這種物品實在是用處不大。

在李朝朝貢後,宋朝通常會回贈價值遠高於朝貢的物品給李朝,李朝嘗到甜頭後,每次納貢時都會特別的積極,有時候甚至會拿一些大部分人都不認識的長相奇特的物品(動物)來糊弄宋朝。

《東都事略》:宋嘉祐間,交趾貢麒麟二,狀如牛,身被肉甲,鼻端有角,食生芻果,必先以杖擊其角而後食。既至樞密使田況辨其非麟,答詔止稱異獸雲,時以為得體。

在公元1058年的時候,李朝朝貢,自稱帶來了"麒麟",這個東西呢,長得有點像牛,但是身上卻有厚厚的肉甲,鼻子上還長有一對角,並且平時以瓜果蔬菜為食,越南李朝稱之為"麒麟"。

山犀

但是這件事被樞密使田況拆穿:什麼麒麟,這不是山犀嗎?糊弄誰呢,真當我們沒見過?直言指出了李朝的弄虛作假的欺騙行為。李朝除了會弄虛作假之外,並且還喜歡進貢一些宋朝不僅用不到,收下了還很頭疼的東西,說的就是馴象

對於李朝來說,象可是個好幫手,但是對於宋朝來說,這裡壓根兒就沒有用到它的地方,還十分的擾民,之後,宋高宗就制止了李朝納貢訓象的行為。

由於李朝每次進貢的物品,基本都是華而不實的,對宋朝大部分都用不上,並且還要費心力去維護的東西,同時還要回贈價值更高的東西,但是,出於從大的時局方面考慮,李朝和宋朝的藩屬關係還是持續了將近900年。

結語

總的來說,宋朝和李朝建立藩屬關係之後,兩國貿易交流極為頻繁,在貿易行為上,兩國交易互換貨物為主,而在文化交流方面形式就多種多樣,越南的漢詩雖然發展的較晚,但是經過長時間的沉澱,寫出的詩和中國文人沒有很明顯的區別,從"文化沙漠"變成"文獻之邦"。

因為和中國接壤,學習先進文化要比日本方便得多,並且日本能寫漢字的人或官員僅僅佔據很小一部分,在歷史上,被稱作「南天小中華」的越南的經濟文化水平遠超古代日本。

李朝的政治制度、文字、文化、醫學以及技術等方面,時刻受到宋朝的影響,給李朝的政權的穩定打下了基礎。

雖然宋朝在歷史上是重文輕武的朝代,但是它以發達的制度和科技水平影響了周圍藩國,在越南李朝進入自主時代之後,深受中國文明渲染是不可忽視的,即便在後期脫離了宋朝的管制,但是,學習中華文明、制度文化的腳步依舊沒有停止,一直到法國入侵越南之後,漢字、漢詩的生存空間所剩無幾,以至於現在的越南人大部分不懂詩。

中越自古聯繫頗深,一直保持著密切的交往,雖然李朝在名義上是自主獨立的,但是從制度到文化,從文字到技術方面,無不效仿宋朝,可見受中華文化輸出影響之深遠。

參考文獻: 《越史略》 《東都事略》

相關焦點

  • 越南古代到底有沒有國號,為何現在直接叫「李朝」,「阮朝」呢?
    中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有國號,比如漢、唐、宋、大元、大明、大清等地(元、明、清三朝都是雙字國號),而受中華文明影響,中華周邊漢文化圈的國家通常也有國號,而古代和中國聯繫最緊密的兩個地區就是朝鮮半島和越南了,這兩個地方都是中國的藩屬國。
  • 東南亞歷史:越南歷史上第一個國家李朝
    公元1009年,前黎朝軍隊殿前指揮使李公蘊取得帝位,才建立了越南歷史上第一個鞏固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李朝。公元1010年,李公蘊將首都從華閶遷至大羅城,並更名為升龍(今河內),1054年改國名為大越。李英宗時,南宋孝宗於淳熙二年(1175年)賜以「安南國王印」,中國封建王朝開始正式承認安南為一個獨立國家。李朝在中央設文、武大臣,稱兩班。
  • 葉少飛:越南李朝的儒術、讖緯與科舉之關聯
    越南李朝重視佛教,但以儒術治國,君主好讖緯祥瑞,臣民僧俗皆投入其中。儒家力量長於政事,又以讖緯的方式與佛教在神秘領域抗衡,在李朝的國家政治生活中佔據了重要地位。越南在10世紀自主建國後,政治級別由原來的地方政權上升為國家政權,但制度典章的完備尚有一個發展階段。丁朝(968-980)和前黎朝(981-1009)制度疏略,尚在草創之中;李朝(1009-1225)國祚長久,制度文教臻於完備,是越南歷史的穩定和發展階段。
  • 文化輸出任重道遠,曾被國劇霸屏的越南觀眾:有些劇沒以前好看
    說起受中華文化影響最深的國家或者地區,不少人第一反應都會是朝鮮由於本文的重點不在於普及歷史,因此關於越南文化的介紹就到此為止越南的副總理和文化部長在跟代表團的官員們簡單寒暄後,就捧著鮮花徑直找到趙薇合影。另外和國內一樣,直到現在《西遊記》和《還珠格格》依然是越南電視臺每年暑假的必播節目,果然神劇到哪裡都是神劇。據統計,在2003到2010年這8年間,在越南每年引進的海外電視劇中,國劇的總量達到了40%。而具體到越南國家電視臺,這個比例則超過50%。
  • 越南古建築:儒家文化圈曾經輝煌的見證
    順化皇城,在越南阮氏王朝時期(1802~1945)一直是越南的統治時期,建於阮福映統一越南後。阮朝嘉隆四年(公元1805 年)開始大規模擴建整修,建成現存規模歷經數十年。皇城整體建築大致呈坐北朝南方向,建築式樣基本上是仿照北京的紫禁城(故宮)建造的。
  • 走近李朝,尋白磁之美
    從李朝的作物中,我們更能感受到朝鮮獨立的美。若要看清李朝藝術的本質,就必須了解時代的推移變化和儒教的背景,由此才能知曉李朝窯藝之美,將其命運委任與怎樣的方向。過去的東方是唐宋文化下結為一體的東方,在那一時期,即使政治劃分出國界,文化上卻無此分別。無論是所追求的真理還是表現形式的美感,都是朝著同一個方向。
  • 越南廢除漢字:不僅是歷史的「割裂感」,更是這個民族永遠的傷疤
    我們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從上古流傳至今都未斷絕,經歷了數千年的歷史激蕩,仍然在世界展現著最閃耀的光芒。中華文化自古以來,在整個東亞文化圈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不管是韓國還是日本,或者是東南亞國家,都能找到中華文化的影子。
  • 最軟弱的王朝,被越南殺害二十萬人,為安撫越南,主動割地給越南
    越南李朝知道消息後,決定先發制人,1075年11月越南李朝打著反對「青苗法」拯救宋朝百姓的旗號,由越南李朝大將軍李常傑率領20萬大軍兵分兩路入侵宋朝廣西,越南李朝軍隊一路勢如破竹,宋軍大敗,李朝軍隊相繼攻陷了欽州和廉州,殺害宋朝軍民10萬!
  • 李朝龍華醫學診所面世
    2019年9月2日,「李朝龍華醫學診所」在白雲區政府和區衛健局及廣州民營科技園管委會
  • 為什麼越南人有那麼多姓阮的?
    真正的小中華在當代,很多網友將古代日本或者古代朝鮮視為小中華,但是,論起和中國的相似度,最為相似的,其實是古代越南。比如,古代中國的天子集權制度,古代日本並沒有效仿,天皇的權威度完全不能和中華天子相提並論;古代朝鮮奉行「兩班制度」,階級固化十分嚴重,但是古代華夏,從隋唐以後實行科舉,階級固化並非古朝鮮那樣。反而古代越南,和中國的相似度十分之高。並且,越南也是歷史上最晚放棄使用漢字的國家。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歷史上,中越關係十分緊密。
  • 越南勞工輸出政策與社會發展政策相結合
    作者透過移工出國的文獻資料和田野經驗,描會了勞動輸出作為國家政策的形構,以及它為農村帶來什麼樣的發展型態,並以共同體現觀點進一步討論越南特有的家庭農村文化特徵,以及團結的生產是如何有益於勞動輸出政策的推動。
  • 越南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李天馨
    首先說明一點,越南王朝作為中國的附屬國時,其君主在國內是稱「皇帝」的,而對宗主國中國則稱「安南國王」,這與朝鮮王朝君主對內對外都稱「王」不同。影視劇中的李昭皇(左)李天馨(1218年—1278年),又名李佛金,是越南李朝(1009年—1225年)第九位,也是最後一位皇帝,同時是越南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前任皇帝越南李朝惠宗的次女,初稱昭聖公主,自幼深受越南李朝惠宗喜愛,其姐是越南李朝惠宗的長女順天公主,已嫁給外戚陳承之子陳柳為妻,因越南李朝惠宗無子嗣,立其為皇太女。
  • 李朝:從村支書到「包工頭」
    在坪子社區,黨支部書記李朝正在例行「訓話」,對每天出工的注意事項進行提醒。李朝擔任坪子社區黨支部書記,創造了鵬程管理區的「幾個最」:33歲,他是最年輕的黨支部書記;大專畢業,他是學歷最高的黨支部書記;全力幫助群眾增收,他是最具有經商頭腦的黨支部書記。如此優秀卻甘心選擇了回村工作這條路,家裡人曾經給他扣上了「不務正業」的帽子。
  • 越南古代官職制度完全脫胎於中國,甚至還設置了明清混合的機構
    縱觀越南自立後歷史,可以看出越南各代官職制度都是模仿同時期期的中華官制。越南這種模仿主要是為了穩定政權,也是表面越南不遜色於中國。越南阮朝的烏紗帽越南李陳時期模仿宋朝制定官職制度越南自丁朝自立以後,國家建立自然以建立官員職務制度為首要,所謂「體國經野,設官分職」為治國之首務。
  • 越南到底有多喜歡抄襲中國,山寨中國電視劇,連西遊記都不放過?
    越南為什麼和中國這麼像? 雖說如今越南人對中國的文化輸出買單,但離開螢屏,他們對中國文化的態度一直不太友好。整個國家一直都在努力做到「去中國化」,常常舉行反華遊行。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秦朝至一千多年以前,越南北部和中部地區基本處於中原王朝的管轄之下,越南歷史稱之為北屬時期。而在十世紀之後的五代十國,由於中原分裂割據,越南趁機擺脫中國而獨立,並先後建立了丁朝、前黎朝、李朝、陳朝等封建國家。
  • 日本文化一直深受中華文化影響,那麼科舉制傳到日本後有何變化?
    中華文化是東亞文化中最璀璨的存在,他的博大精深深深的影響了華夏周邊的文明,科舉制度是中華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人才在時代的局限性下的儘可能的公平的選撥,科舉內容的選擇,科舉人才在政治上的運用,華夏的科舉制度被周邊大量的國家運用。
  • 介紹越南的華閭長安城:統一王朝起點,名氣甚至超過西安的長安城
    在全球範圍內,越南的長安的名氣甚至超乎西安市的長安,華閭長安城是越南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王朝的首都。下面照片就是越南華閭長安城的舊址。自從有越南這個國家的1000多年的歷史上面,自始至終紅河三角洲就是越南的核心。寧平省是越南紅河三角洲最南側的一個省份,它的位置如下所示。
  • 越南歷代建國皇帝多少中國人後裔 第一大城市還是華人建立
    中國五千年文化歷史,炎黃子孫繁衍生息。不光在華夏大地有十三億龍的傳人,在全球各地也有這數千萬的華人。本期小越講華人歷史系列為大家講述全越南華人的歷史。東南亞國家華人比例講到歷史的時候,華人的歷史一定是繞不開的。
  • 河內市文廟-國子監成為春節熱點,中國和越南兩國共有的文化傳承
    2020年春節期間,越南河內市有數千人在文廟-國子監求字,河內市文廟-國子監成為了越南在春節期間熱點。來到河內市文廟-國子監的,大部分是越南的莘莘學子,在這裡進行求字,體現了當代學子仍然尊重中國大儒孔子,將其視為傳統文化的象徵。
  • 《楚辭後語》:李朝時期文人摹寫範本
    縱觀韓國現存大型文學總集《韓國文集叢刊》及其續編可以發現,《楚辭後語》所錄29位作家的52篇作品中,有24篇被朝鮮李朝時期文人摹寫,其中還不包括迎送神曲、琴操和憑弔等應用型文體;被擬作者18人。摹擬對象的選擇不僅反映普遍的接受心理和傳播條件,也呈現出個人乃至社會的時代風向和價值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