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書屋」中的8位孩子,在上個月花了30天用獨木舟完成了環島。「孩子書屋」是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的社區團體,灣哥會在稍後做詳細介紹。7月30號在親友的加油聲中獨木舟衝上了海灘,孩子們完成了環島。「很感動我們做到了」孩子們說,「從海面看臺灣真的很美,可現在只想好好休息。」
「孩子書屋」是對孩子進行多元教育的一個社團。往年暑假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挑戰,目的是為了讓孩子不再害怕和逃避失敗。他們已經不只一次在陸上環島了,今年他們決定走水路。
為了這三十天,書屋花了三年時間準備。準備工作從前年就已經開始。不光是孩子,還有書屋的大人們也一起接受密集的訓練:學習製作獨木舟、各種操作技巧、水下適應、自救、培養團隊默契...
◎控船訓練
像人不會生來就能走路,劃獨木舟也需要經過後天訓練。前進後退、左右轉彎都需要一次又一次的練習。
◎7月1號早上七點半,11艘獨木舟出發了
八個孩子們的年紀在十來歲上下,同行的還有幾位教練,為了保證行程的安全
◎出發地點:臺東富山漁港
整個行程是逆時針方向,大家全憑自己的雙手,一舟一漿的走完全程。
有這樣近距離接近海的機會很難得,他們遇見山、飄過海、穿過橋。但很幸苦,尤其是初航的時候,會被曬的脫皮,會全身酸痛,會想吐,卻是一種好久不曾有的暢快。
可是第八天(7月8號),颱風登陸。颶風把臺東刮的滿目瘡痍,借老人的話說:活到八十歲,還沒見過這麼強的颶風,吹的像地震。「孩子書屋」的基地也受到破壞,幸運的是人都平安。
◎牆倒了、門毀了、窗破了
孩子們很擔心,都想早點趕回家幫忙,陳爸(書屋創立者)安撫大家說:臺東交給我們,大家克服困難,繼續環島行程,請完全放心。孩子們聽了就堅定了信心,雖然很想回家看看看,但已經出來了,就要把它走完!
◎第十八天:臺西漁港
第十八天的時候隊伍已經進入西部海域,這裡和東部的海域不一樣。潮汐的時間不一樣,隊伍需要重新適應新的變化,還要學會在蚵棚中穿越。
航行途中孩子們一路拾了不少海上垃圾,看到了被汙染的海岸,不得不開始學會思考:到底應該怎樣對待我們自己的家園。
◎航行中配合越來越默契的團隊
◎第二十四天,環島進入到最後階段
航行進入最後的階段,大家越來越熟悉大海,體力上的負荷也越來越大。孩子們除了學會勇敢和堅毅也應該學會照顧自己的身體。有孩子因為身體不適提早上岸,這不是怯弱的表現,每一個決定都需要勇氣,我們要學會為成長中的每一個決定負責。
◎倒數第二天
就快到了,孩子們已經劃了將近一個月,天天在大太陽下,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被烤焦。
◎終點!
大人小孩們一起完成了旅行,每個人人都被曬的閃閃發光。陳爸希望孩子們在這次獨木舟環島的活動中學會「堅持」和「合作」,熱情的參與生活,也是書屋的理想之一。
◎「孩子書屋」創辦人陳爸
「孩子的書屋」是16年前由陳爸(陳俊朗)組織起來的。當時很多孩子沒有辦法得到應有的教育,甚至挨餓,陳爸就決心讓孩子擁有一個該有的童年。「孩子書屋」不賣書,只經營希望和溫暖。每個孩子的心都需要溫暖,需要一個夢想去支撐。內心要堅定,才能自覺、自立,才能站起來,積極的走到社會裡去。
所以「子自教、弱相扶、食自耕、屋自造、經自濟、政自治」就是書屋的理想,孩子要自立、團結、勤勞、會管理自己。
這一次的獨木舟環島不是句點,陳爸還有更艱難的計劃:「橫越中央山脈」,灣哥也希望孩子們像勇士一樣繼續前進。
推薦閱讀
這些臺灣民宿,讓你走進童話的世界
這隻影片,讓臺北的美紅到了全世界
到臺灣的「內陸」,看四季的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