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勇士一樣前進:8個孩子挑戰獨木舟環島

2021-02-07 臺灣電影

「孩子書屋」中的8位孩子,在上個月花了30天用獨木舟完成了環島。「孩子書屋」是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的社區團體,灣哥會在稍後做詳細介紹。7月30號在親友的加油聲中獨木舟衝上了海灘,孩子們完成了環島。「很感動我們做到了」孩子們說,「從海面看臺灣真的很美,可現在只想好好休息。」




「孩子書屋」是對孩子進行多元教育的一個社團。往年暑假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挑戰,目的是為了讓孩子不再害怕和逃避失敗。他們已經不只一次在陸上環島了,今年他們決定走水路。


為了這三十天,書屋花了三年時間準備。準備工作從前年就已經開始。不光是孩子,還有書屋的大人們也一起接受密集的訓練:學習製作獨木舟、各種操作技巧、水下適應、自救、培養團隊默契...

 


◎控船訓練


像人不會生來就能走路,劃獨木舟也需要經過後天訓練。前進後退、左右轉彎都需要一次又一次的練習。

 

◎7月1號早上七點半,11艘獨木舟出發了


八個孩子們的年紀在十來歲上下,同行的還有幾位教練,為了保證行程的安全



◎出發地點:臺東富山漁港


整個行程是逆時針方向,大家全憑自己的雙手,一舟一漿的走完全程。






有這樣近距離接近海的機會很難得,他們遇見山、飄過海、穿過橋。但很幸苦,尤其是初航的時候,會被曬的脫皮,會全身酸痛,會想吐,卻是一種好久不曾有的暢快。


可是第八天(7月8號),颱風登陸。颶風把臺東刮的滿目瘡痍,借老人的話說:活到八十歲,還沒見過這麼強的颶風,吹的像地震。「孩子書屋」的基地也受到破壞,幸運的是人都平安。




◎牆倒了、門毀了、窗破了


孩子們很擔心,都想早點趕回家幫忙,陳爸(書屋創立者)安撫大家說:臺東交給我們,大家克服困難,繼續環島行程,請完全放心。孩子們聽了就堅定了信心,雖然很想回家看看看,但已經出來了,就要把它走完!

 
◎第十八天:臺西漁港


第十八天的時候隊伍已經進入西部海域,這裡和東部的海域不一樣。潮汐的時間不一樣,隊伍需要重新適應新的變化,還要學會在蚵棚中穿越。


航行途中孩子們一路拾了不少海上垃圾,看到了被汙染的海岸,不得不開始學會思考:到底應該怎樣對待我們自己的家園。

 



◎航行中配合越來越默契的團隊



◎第二十四天,環島進入到最後階段





航行進入最後的階段,大家越來越熟悉大海,體力上的負荷也越來越大。孩子們除了學會勇敢和堅毅也應該學會照顧自己的身體。有孩子因為身體不適提早上岸,這不是怯弱的表現,每一個決定都需要勇氣,我們要學會為成長中的每一個決定負責。



◎倒數第二天


就快到了,孩子們已經劃了將近一個月,天天在大太陽下,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被烤焦。



◎終點!




大人小孩們一起完成了旅行,每個人人都被曬的閃閃發光。陳爸希望孩子們在這次獨木舟環島的活動中學會「堅持」和「合作」,熱情的參與生活,也是書屋的理想之一。

 


◎「孩子書屋」創辦人陳爸


「孩子的書屋」是16年前由陳爸(陳俊朗)組織起來的。當時很多孩子沒有辦法得到應有的教育,甚至挨餓,陳爸就決心讓孩子擁有一個該有的童年。「孩子書屋」不賣書,只經營希望和溫暖。每個孩子的心都需要溫暖,需要一個夢想去支撐。內心要堅定,才能自覺、自立,才能站起來,積極的走到社會裡去。


所以「子自教、弱相扶、食自耕、屋自造、經自濟、政自治」就是書屋的理想,孩子要自立、團結、勤勞、會管理自己。


這一次的獨木舟環島不是句點,陳爸還有更艱難的計劃:「橫越中央山脈」,灣哥也希望孩子們像勇士一樣繼續前進。



推薦閱讀


這些臺灣民宿,讓你走進童話的世界


這隻影片,讓臺北的美紅到了全世界


到臺灣的「內陸」,看四季的輪迴


相關焦點

  • 備戰環島遊 小方疑中暑四連嘔
    ,令網民表示擔心,認為環島 遊猶如搵命博!他指泳手遊水時出現頭暈非常普遍,有需要時會服暈浪丸:「遊10公裡前食咗薯仔,嘔嘅時候已經遊咗8公裡,因為我食過啲朱古力味嘅energy bar,所以嘔出嚟咪咁嘅色。」並笑言為免引起觀眾不安,上載片段前已把嘔吐聲「滅聲」,又指每次練水都會帶一個繫著其腰部的浮波,內有食水、食物及攝錄機,故兩段片都是自拍。
  • 香港知名藝人環島遊挑戰如期進行 不懼風浪有望提前完成這一壯舉
    在近幾個月來,香港藝人方力申一直在為今日的45公裡環島慈善挑戰做準備,他幾乎是天天都泡在水裡,此前還曾因為泡在水裡的時間太長而眼睛發紅以及因訓練強度太大而在海裡吐了,在準備了這麼久之後方力申終於迎來了今天正式開始的挑戰
  • 45公裡劃手不少於3萬次 香港退役「飛魚王子」完成環島遊
    圍繞香港島一圈,45公裡、劃手不少於3萬次,到底是個怎樣的概念?今天,退役15年的香港「飛魚王子」方力申打破兩年前英籍泳手Simon Holliday2017年11月造出的12.5小時不停站記錄,以10小時43分06秒完成香港環島45公裡慈善挑戰。
  • 吳輝榮全家環島跑步22天 用跑步服事神
    從這次經驗中,他學習承認自己的軟弱和不足,知道人的能力其實很有限。在去年年底,他參加環花東超級馬拉松,連續六天跑完333公裡,這對他的身體和意志力來說,都是極大的挑戰。在跑步過程中,他在禱告中不斷與神對話,加強自己面對生命中各種難題的韌性和態度。
  • 與單車的一場戀愛:女力單車環島
    女孩們常說,戀愛是女人們一生必須的經歷,像是激勵生活的養分,當提不起勁或是少了目標,一場戀愛情讓人重生,無論多久、何時或在何處,戀愛的感覺回味起來總有千百種滋味。這場戀愛不一定是男女間的情愛,它可以愛別人、更可以愛自己,挑戰自己或是喚起心中的不可能,難嗎?「騎實」…上了路才知道難題根本不是在思考的範圍裡!
  • 大鵬所城有個獨木舟博物館,這艘獨木舟,竟是用「陰沉木」製成的
    在廣東省深圳市內的一座博物館中,存放著一件特殊的古代獨木舟。獨木舟的質地極為名貴,居然是一種被稱為「帝王木」的木材,更值得人們驚嘆的,是古人對獨木舟的製作方式。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古人會用怎樣特殊的方式製作獨木舟?
  • 臺灣環島騎行 - 九天,九百二十公裡
    於是一時起意,不顧自己有限的能力和差強人意的體能,想挑戰一下臺灣環島騎行。九天,九百二十公裡,只是沒有現實感的數字,但卻成為了越發鮮活的願望。於是便報名了臺灣「鐵馬家庭」十二月底133T環臺行程,然後踏著晨曦,穿過雲霧,來到了臺北,從此開始了同三十七名環島勇士的,難忘的九天,九百二十公裡。
  • 睡前英語故事:Blue Canoe《藍色的獨木舟》
    小朋友們晚上好呀~今天帶來的繪本是Blue Canoe《藍色的獨木舟》我們一起看一下故事裡出現了多少種實物呢?One blue canoe waits on the shore.一艘藍色的獨木舟在岸上等著。Two hopeful kids wish for fish. 兩個滿懷期待的孩子渴望得到魚。Three bamboo poles ready to go. 三個竹竿準備好要出發啦。
  • 挑戰最危險的交通環島,特斯拉FSD能搞定嗎?
    挑戰最危險的交通環島,特斯拉FSD能搞定嗎?但面對交通環島時,FSD仍然會出現力不從心的狀況。交通環島因為不需要信號燈、減少了交通衝突點、提高了交通安全係數、造價比高架橋便宜等原因,通常被認為優於十字交叉路口,而被很多城市使用。但是也因為沒有交通信號燈,城市車流量日益增加,交通環島對於配備自動駕駛的車輛來說,是一個不那麼友好的交通節點形式。
  • 2020年斯巴達障礙賽羊城收官,3000勇士挑戰極限
    近3000名斯巴達勇士挑戰極限,展現「堅不可摧」的意志。 此外,勇士們還體驗到了體育場賽的專屬障礙,包括首次落地中國內地賽區的新障礙百臂巨人。百臂巨人由近二十個高密度沙袋組成,勇士們從懸掛的沙包中穿過。密集、沉重的沙袋好似萬千勁敵,勇士們突破重圍邁向終點,收穫勝利的喜悅。
  • 妻兒命喪獨木舟,甘迺迪家族的詛咒是真的嗎?
    他說基迪恩和梅夫正在踢踢足球,皮球落入水中,於是他們乘獨木舟拿到皮球。他認為,獨木舟是被潮水或風吹到海灣的。戴維·麥克基恩(David McKean)說,冠狀病毒促使這對夫婦尋求更多空間讓三個孩子玩耍。他寫道:「我們當時在切薩皮克灣的梅夫母親凱薩琳所擁有的一所空房子裡進行自我隔離,希望給我們的孩子們比我們在華盛頓特區家裡更多的空間。」
  • 臺灣寶島騎車看——單車環島紀行
    跟Clement認識20年了,一起走過絲路及媽祖進香(單程,臺中大甲到嘉義新港,4天3夜,170公裡),對長途徒步很有信心,但對環島單車行還是有點忐忑;另也考慮到「臺灣三大鐵」,我爬過三次玉山,狗爬式的我就先不挑戰湧渡日月潭了,倒是單車環島,值得努力一拼。
  • 攜新作來南京分享寫作心情,85後作家獨木舟:創作過程中我更像一個...
    「創作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更像是一個旁觀者」獨木舟說道。 當主持人問到獨木舟是否會代入到角色中進行寫作,獨木舟回答道「我更像是個旁觀者,出世地看著這些角色經歷生活中的點滴,只有這樣,我才能更好的創作,更好的塑造角色。」現場的很多讀者在讀過書後,都對書中的「空空」代入感極強,認為仿佛在書寫她們自己的故事。這也正是獨木舟的作品能夠廣受歡迎的原因,她用自己的創作構思,塑造出豐滿的角色。角色躍然紙上,也讓讀者們感同身受。
  • 看5歲小蘿莉如何挑戰《美國忍者勇士》中的「通關女超人」
    2009年12月,美國NBC推出《美國忍者勇士(American Ninja Warrior)》,分為6個賽區,總共100位選手參加比賽,贏得比賽的選手將獲得50萬美元的獎金,並獲得「美國忍者勇士」的稱號。
  • 勇士追逐者的身份,是全新的挑戰,勇士的目標是什麼?
    勇士追逐者的身份,是全新的挑戰,勇士的目標是什麼?目前肯定的一點,這個賽季,奪冠依舊是勇士的主要目標,但是因為湯普森受傷,勇士會制定一個最低目標,但是奪冠,依舊是勇士的目標,只是這個目標,並不是衡量勇士這個賽季成功與否的唯一衡量標準,目前來看,他們最新的目標應該是進入季後賽,因為目前很多人質疑他們能夠進入季後賽!
  • 四千斯巴達勇士終極挑戰22個障礙項目
      9月10日,2017英菲尼迪斯巴達勇士賽青島站在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德生態園開賽,來自世界各地的4000位斯巴達勇士集結向22個障礙項目發起挑戰。
  • 平均年齡81歲老人騎摩託車13天環島1139公裡,告訴你人為什麼要活著
    短片故事源於一次重逢——5位年過80歲的老人,相聚在昔日好友的追悼會上,對著大家年輕時候在海邊的照片,勾起了他們騎摩託車環島旅行的夢想
  • 80後媽媽挑戰「一打三」帶3個孩子玩遍臺灣,最年長孩子未滿4歲!
    本來打算趁育嬰假帶孩子環島,卻因老三報到而打亂了計劃。但她不放棄,環島計劃改為分次踩點進行。一打三又沒交通工具的她,如何辦到?陪伴每個父母和小孩,成為更好的自己。讓每位父母、教育工作者,都有能力,以生命滋養另一個生命,帶領孩子,走向海闊天空的未來。
  • 獨木舟,加拿大的「全地形工具」
    各地獨木舟有差異正因為獨木舟是特別適合加拿大的原始交通工具,因此不論是險峻的河流峽灣、密布的河湖,還是山海相連的大西洋沿岸,當地原住民部落大多使用獨木舟,普遍應用在生產、生活當中。加拿大獨木舟有其共性:船身必定是整根樹幹掏空,製成頭尾一模一樣的形狀,以便於在激流、峽谷中隨時逆行;製作工藝中必然包括樹幹挖空後注入熱水和燒得滾燙石頭的步驟,目的是讓樹幹軟化,便於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狀。但各地地形地貌不同,獨木舟的材質、大小還是有差異的。
  • 騎車環島,去5個地方做8件事你會愛上臺灣
    可能你會和我剛聽到這樣的玩法時的一樣的驚訝?騎著自行車環島?我體力不行,我可能會死;騎車環島可能給我一個月我都騎不到吧,等等...租用自行車:有一個蛙咖啡,他的主人曾經環島,為想環島沒有車或者不方便把車帶去臺灣的人提供單車,僅需支付1000或1500臺幣的清潔和維修費用,需提前在網站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