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木舟,加拿大的「全地形工具」

2020-12-27 環球網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朋】獨木舟被加拿大人譽為民族象徵,它是如今被稱作「第一民族」的加拿大印第安原住民曾經普遍使用的生產、生活工具。這些獨木舟用整段大樹的樹幹挖空製成,可以用於平靜、開闊水面的漁獵和運輸,也可上溯湍急、狹窄的高山河流,穿越險象環生的淺灘峽谷,深入人跡罕至、交通不便的地方。加拿大地處高緯度,境內遍布高山險谷、密林荒原,獨木舟這種「全地形工具」(如圖),自然也顯得格外重要。

各地獨木舟有差異

正因為獨木舟是特別適合加拿大的原始交通工具,因此不論是險峻的河流峽灣、密布的河湖,還是山海相連的大西洋沿岸,當地原住民部落大多使用獨木舟,普遍應用在生產、生活當中。

加拿大獨木舟有其共性:船身必定是整根樹幹掏空,製成頭尾一模一樣的形狀,以便於在激流、峽谷中隨時逆行;製作工藝中必然包括樹幹挖空後注入熱水和燒得滾燙石頭的步驟,目的是讓樹幹軟化,便於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狀。

但各地地形地貌不同,獨木舟的材質、大小還是有差異的。東北部和北方哈德遜灣一帶,獨木舟既要在寬闊平緩的河面上行駛,又要在沿海使用,因此做得比較大,一般使用樺木建造,最大的獨木舟可以載運足足兩噸的貨物。18世紀初英國探險家老邱吉爾正是依靠這種大型獨木舟,才得以在陸路不通的哈德遜灣沿岸、如今曼尼託巴省的邱吉爾城建立毛皮交易據點,隨之而來的蘇格蘭人也才得以在東方的湖畔、如今安大略省的威廉堡建立龐大的毛皮貿易中轉站。如今在威廉堡號稱「加拿大活歷史」的歷史公園中,遊客們可以現場領略原住民手工製造獨木舟的場景。

為獨木舟設博物館

東南部聖勞倫斯河流域當年河面開闊但水流湍急,有多處不便航行的激流、淺灘、瀑布和急彎,這就需要獨木舟堅固輕巧,當地原住民部落用柏木、雲杉、樺木和樹脂製造出船身小巧、船體平滑、首尾微翹的獨木舟。這種獨木舟適應性強,「魁北克省之父」、法國探險家尚普蘭正是依靠這種獨木舟,才得以克服聖勞倫斯河上著名的「拉欣激流」,抵達聖勞倫斯河上遊地區的。為此他曾在1603年寫道:「唯有獨木舟可以幫助我們克服大河小溪,到達所想到達的各地。」

即便在鐵路、公路和大型輪船興起的19世紀,甚至20世紀,獨木舟也在廣闊的加拿大內陸佔據重要地位。1850年起在安大略省彼得堡興起的大規模獨木舟製造業,直到1930年前後仍然十分繁盛,全加拿大造船人口中25%是彼得堡的獨木舟製造者。如今時過境遷,獨木舟已不再是主力運輸工具,當初聚集在這裡的造船力量,後來據說大多轉入遊艇製造領域,但彼得堡仍是加拿大唯一的獨木舟博物館所在地,吸引了眾多獨木舟愛好者。

西部太平洋沿岸多激流峽灣,許多地方甚至要人拉肩扛,避開不能划行的水域,加上更多用於捕魚,而沒有太多運輸需要,因此這裡的獨木舟多用香柏木製作,且船身更小,一些獨木舟的船底是圓的,而不是平的,這樣在遭遇激流時更容易保持平衡。

「比加拿大國家更久遠歷史」的代名詞

如今在全加拿大,「獨木舟文化」都被各地「第一民族」部落當成自身傳統的象徵,也被加拿大各地政府和文化圈人士視作「比加拿大國家更久遠歷史」的代名詞,獨木舟被陳列在溫哥華等地國際機場的到達或出發大廳中最醒目的位置,出現在溫哥華冬奧會開幕式現場,也出現在上海世博會的加拿大展廳。

但有趣的是,由於大多數「第一民族」部落如今已不再製作「100%原汁原味」的獨木舟,因此如今加拿大各地陳列的獨木舟大多是威廉堡人製作的,也正因為如此,歷史上風格迥異的各地獨木舟,到如今越來越顯得「撞臉」了。

現在在加拿大各地,獨木舟仍然十分風行,不論城市裡的公園湖沼,還是人跡罕至的山谷溪流,都不時能看到它們的身影,只是許多獨木舟從材質到樣式都不再那麼「古樸」,甚至也未必真的是用「獨木」製作,只是還被習慣性地叫這個名字罷了。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回歸傳統,發現木製獨木舟的好處:工藝性強、有傳統和歷史感、輕便。尤其是傳統的製作過程,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加拿大皇家鑄幣局為了慶祝建國150周年,打造了紀念性流通硬幣,其中2加元硬幣的圖案主題是「精神之舞」,畫面為北極光下兩個人劃獨木舟。作者稱這組畫面象徵著加拿大古老而生生不息的本土精神,並得到廣泛認同。這枚「精神之舞」的誕生,充分表明了小小獨木舟在加拿大人心目中的地位。

相關焦點

  • 全地形坦克履帶越野滑板車,將簡單粗暴詮釋得淋漓盡致!
    這就是不久前,加拿大高科技企業 BPG Werks 生產的一款可在雪地、沙灘、坑窪等各種複雜路面行駛的全地形履帶越滑板車——DTV Shredder 更重要的是,這輛全地形「坦克」滑板車適合各種複雜路面!
  • 《模擬人生4》即將加入新職業與地形編輯工具
    《模擬人生4》即將加入新職業與地形編輯工具 時間:2018-10-03 15:27:29 來源:3DM編譯 作者:druiber
  • 這個千年古縣,還是中國獨木舟之鄉、舟姓發源地
    獨木舟發掘現場在古息大地上,哪是生產獨木舟的地方呢?月兒灣就是古息國生產加工獨木舟的中心區域。近年來在月兒灣先後發現有記錄的獨木舟兩艘,沒有記錄的有4艘。獨木舟發掘現場我在想有過這麼多的獨木舟發現,就有加工生產獨木舟的工具。
  • 湘湖邊,世界上最早的獨木舟明日歸來
    一開場,便是考古發現——跨湖橋遺址是怎麼被發現的,這次專門動用了一個單元的篇幅,把三次發現的全過程說得清清楚楚。而新增的第五單元,講的是文明的交融。也就是說,跨湖橋人把他的兄弟姐妹都帶出來了。跨湖橋遺址目前共發現了14種木材,其中9種木材的「樣品」,釘在牆上,每種木材可以做成什麼工具,一一對照,比如桑木用來做弓、柄、鏟、杓、盤等等,而松木,適合做舟、板、錘、梯等等。跨湖橋人知道利用木料的心材,可以防止木器開裂,做出更高硬度和韌性的器物,利用漆的特性可以對木材進行裝飾和修補。
  • 一條獨木舟引發的遐想
    因為工具的局限,做舟時間必長,故有女眷同行解決一些問題,此地必須臨江,舟成不用搬抬太遠,且江邊有合適做舟之木材一定要鐵力木方可,據前人經驗其木硬不怕普通碰撞,且油性足不會滲水,油性足還有另一好處。一群人安頓好居所,第二天一早進林選定木材,用斧頭開始砍伐,數天後樹倒,再按所需長度砍斷。
  • 加拿大推出「單兵坦克」狂野坐騎,所有代步工具在它面前都得跪了
    能躺著就不坐著能坐著就不站著出門有代步工具就堅決不走路然而作為一名認真的「懶癌患者」雖然這些代步工具同樣能讓你瀟灑浪出長街十三裡但浪得千篇一律總會少了那麼一點個性和野性▼DTV Shredder江湖人稱「單兵坦克」是一款履帶越野滑板車由加拿大 BPG Werks 公司推出▼
  • 淺談我軍國產「山貓」全地形突擊車
    國產「山貓」全地形車 近年曝光的「山貓」全地形車是解放軍裝備的一款輕便靈活,越野能力極強的小型全地形突擊車。國產「山貓」全地形車,是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研製的一款全地形車。外形尺寸與微型轎車相似,在動力裝置為一臺柴油機,8*8驅動,封閉式船型車身,具備浮渡能力,浮渡時使用車後的螺旋槳前進。該車最大載員6人,擁有數個貨架,最大載重量可達一噸,足夠攜帶一個班的戰鬥物資。
  • 大鵬所城有個獨木舟博物館,這艘獨木舟,竟是用「陰沉木」製成的
    在廣東省深圳市內的一座博物館中,存放著一件特殊的古代獨木舟。獨木舟的質地極為名貴,居然是一種被稱為「帝王木」的木材,更值得人們驚嘆的,是古人對獨木舟的製作方式。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古人會用怎樣特殊的方式製作獨木舟?
  • 生物能源驅動,造價低廉,解放軍裝備全地形獨輪「雞公車」亮眼
    近日,一組解放軍某部武裝越野拉練照片引發了軒然大波,一種古老的全地形運輸裝備再次發揮餘熱,成為了戰士遠距離行軍的好幫手,這就是該歷史上最重要一種交通工具:獨輪雞公車。有網友戲稱,這是全球結構最簡單、造價最低廉,而且是中國獨創,擁有智慧財產權,採用生物能源驅動的一種全地形運輸裝備,甚至具備國際領先水平。不過,獨輪雞公車的確看起來過於簡陋,但是並不意味著在現代戰爭中沒有作用,解放軍戰士能利用這種裝備也不丟人。與很多人想像的不同,現代化戰爭仍然難以完全摒棄步兵長距離徒步作戰,在一些叢林地帶、土地和高海拔地區行軍面臨著單兵負重問題。
  • 【歌曲】Blue Canoe 藍色獨木舟
    在我藍色的獨木舟上。 I』ll bring my ukulele along,So I can sing a few songs,And see what I can see.我會帶上尤克裡裡,這樣我就能唱幾支歌,看看周圍的風景。
  • 俄國版烏尼莫克,北極圈的大腳怪Burlak全地形車
    但是敢聲稱自己是全地形車的就必須得拿出點真本事。不僅僅是有錢人的大玩具,全地形車也擔負著在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地方工作的使命。許多科研工作者都生活在這些氣候惡劣的地區。想找到哪裡並不容易,人跡罕至也沒有公路,這時候就該全地形車出場了。
  • 寧波特警全地形突擊車亮相街頭
    據悉,這是公安部、省公安廳關於開展全警實戰大練兵的一項重要舉措。 據了解,寧波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在完成了為期一周的全地形突擊車特駕培訓後,列裝配發的兩輛全地形突擊車駛上街頭,正式加入巡特警武裝機動加強型巡邏執勤工作。
  • 作家獨木舟:多讀書,才能不隨波逐流
    獨木舟與南寧讀者大合影(主辦方供圖)  ■本報記者黃璐燕   時隔五年,作家獨木舟推出全新長篇小說《此時不必問去哪裡》,昨天下午,她攜新書來到南寧舉行新書讀者見面活動。這部作品在創作手法和人物設置上,突破獨木舟以往的風格。書中通過兩個平凡女孩空空和寶音的故事,和讀者探討了當下年輕人在愛情、理想、生活中不知如何選擇和平衡的困惑,引起讀者共鳴。   籤售會開始前,獨木舟接受了媒體的採訪,她說希望此書能成為讀者心中光束。   主人公角色不討喜卻生動真實   獨木舟,本名葛婉儀,「85後」女作家。
  • Baja的最愛 百路馳全地形T/A KO2輪胎
    百路馳前些時間推出了旗下全地形輪胎:T/A KO2,該輪胎作為系列中第二代產品,最大的進化在於提升了輪胎得耐用性、增強輪胎側壁強度以及改進底部花紋。    根據資料表明,百路馳全地形T/A KO2輪胎在胎壁部分的強度增加了20%,選擇更厚以及向外擴展的胎肩,以減少側壁再收到壓力時的變形。非常有趣的是,為了證明新的設計是否有效,設計團隊開發了全新的測試方法。
  • 像勇士一樣前進:8個孩子挑戰獨木舟環島
    不光是孩子,還有書屋的大人們也一起接受密集的訓練:學習製作獨木舟、各種操作技巧、水下適應、自救、培養團隊默契... ◎控船訓練像人不會生來就能走路,劃獨木舟也需要經過後天訓練。前進後退、左右轉彎都需要一次又一次的練習。
  • Shimano新款Rx8自行鎖鞋 Gravel全地形武器?
    炫目的顏色,出跳的光芒,RX8可能是Gravel全地形武器,能夠在任何地形戰鬥。RX8 配色方案從聖麗塔的普裡克利梨仙人掌得到啟發,這種仙人掌源自於美國南部沙漠地帶。這款鞋的設計理念:不管路在哪裡,探索永不止息。
  • 在溝壑泥沼、林地雪原之上如履平地的BVS10「北歐海盜」全地形車
    軍用全地形車,一種可以在複雜地形上行駛或者用於執行特殊任務的具有高通過性專用車輛。按照其運行方式可分為輪式和履帶式兩種,其中的履帶式全地形車一般多採用兩廂式車體,以鉸接式傳動連接,也有部分車輛使用全液壓傳動。這種車輛非常適合在雪地、沙漠、泥沼、叢林或者山地地區使用,具有機動靈活、越野和運輸能力強等特點。
  • 【水庫釣】皮划艇獨木舟釣魚注意事項
    國內水庫釣魚,資深釣友會使用獨木舟,我們需要注意四點。 船尾槳手划動船槳主要為了支撐獨木舟船體平穩,以使船體運行與船頭槳手的划動節奏一致,並且在船隻駛至險情四伏的區域時得以穩住,向前用力划動以避開緊急情況。 三、改變負載,調整划槳動力 逆風船行駛時,應調整一下負載,使獨木舟稍微處於頭重狀態。船頭前緣沉入水中更深,從而使得船不易因頂頭風而偏離航道。而稍輕的船尾隨著風力的推動順勢前行。
  • 杭州市蕭山跨湖橋遺址博物館:世界上最早的獨木舟
    以及獨木舟製作和駕駛方法 本期主講人 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獨木舟 這就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獨木舟出土時的真實場景
  • 睡前英語故事:Blue Canoe《藍色的獨木舟》
    小朋友們晚上好呀~今天帶來的繪本是Blue Canoe《藍色的獨木舟》我們一起看一下故事裡出現了多少種實物呢?One blue canoe waits on the shore.一艘藍色的獨木舟在岸上等著。Two hopeful kids wish for fish. 兩個滿懷期待的孩子渴望得到魚。Three bamboo poles ready to go. 三個竹竿準備好要出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