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老農豬圈旁種出124斤大冬瓜

2021-01-10 教育信息匯集

9月17日,揚州寶應西安豐鎮南舍村宋莊組69歲的仇立仁,在自家豬圈旁,摘下了一個比普通冬瓜大數倍的巨型冬瓜。經過測量,這個冬瓜長115釐米,直徑25釐米,重達124斤。冬瓜抬回家後,吸引很多村民前來圍觀。

據仇立仁介紹,冬瓜是今年春天種下的,當時挑選了5粒冬瓜籽種植在自家豬圈旁。在種植和管理上和地裡其它蔬菜一樣,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然而獨獨這一個冬瓜長成了巨無霸。初步估算,這個冬瓜可說是每天長將近一斤。如果按一般家庭4口人計算,平均每天食用3斤冬瓜計算,這個冬瓜需要40多天才能吃完。80多歲的鄰居徐老漢表示,他長這麼大也沒有見過這麼大的冬瓜。

據裡下河地區農科所研究人員張英介紹,普通品種能結這麼大的冬瓜,還是比較少見的。出現這樣的情況應該與這株冬瓜的營養、結果數量等有很大的關係。

相關焦點

  • 膠州門衛老夫妻種出51斤大冬瓜 這樣大的冬瓜青島罕見
      半島網10月13日消息  10月12日,在膠州市九龍街道一家工廠看門的老夫妻摘下了自己種出的一個大冬瓜,過磅稱重後重51斤多。晚上,老夫妻叫來了全場職工分食,12個人每人分了一塊。據悉,老夫妻每年留種,連續六年才篩選出如此大的冬瓜。
  • 杭州男子種出447.8斤大冬瓜!網友:好吃嗎
    今年的冬瓜比去年重57斤過去5個月真是日夜看護在沒上秤之前,冬瓜躺在富陽場口鎮紅星村的菜地上,上方放置了一個小型的簡易塑料遮陽棚,層層疊疊的藤蔓纏繞在冬瓜棚上。大冬瓜圓滾滾的,長長的,兩頭勻稱,腰粗肚圓,表皮呈瑩白色,不似普通冬瓜的光滑,而是凹凸不平摸起來有點粗糙。
  • 樓頂上種出大冬瓜
    昨日上午,今年82歲的況清芳老人向記者展示在自家4樓樓頂種的冬瓜。
  • 192斤的大冬瓜,你見過嗎?
    一般情況下,三四十斤就算得上大傢伙了。可是,麗水龍泉市劍池街道和壟村村民周有平最近卻種出了一個冬瓜界的「巨無霸」!他的菜地裡C位出道的大冬瓜足足有192斤,比一個普通成年男子還要重得多……讓我們一起去見識一下!大冬瓜長得有點魔幻,表面有許多凸起的「包塊」「哇!真大!從來沒見過長這麼大的冬瓜。」
  • 嘉善農戶種出150斤大冬瓜
    家住嘉善縣姚莊鎮的農戶王光偉來電說,他種出了一個「巨無霸」冬瓜,噸位槓槓的,一個的重量能頂普通的好幾個。這隻大冬瓜需要兩個大漢才能合力抬起來,因為「胖」,出門都要小心翼翼,重量更是達到了75.1公斤!「大胖子」冬瓜分量重,塊頭自然也不小,「身高」近130釐米,「胸圍」也達到了116釐米。
  • 技術到家 種出100斤大冬瓜
    抬著剛從地裡摘下的大冬瓜,夫婦倆喜上眉梢。據肖成高介紹,他種冬瓜講究技術,使用雞糞、鴨糞等農家肥。用農家肥種冬瓜個頭大、產量高,每個都在30公斤以上,最大的達到50多公斤,畝產量在1.2萬公斤左右。「要種出優質的大冬瓜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 農村大姐,種出1.5米大冬瓜,我看誰還敢說矮!
    要說最大的冬瓜,那還得看下邊這位68歲的老伯,他種出來的冬瓜,長153cm,寬72cm,重量足足有447.8斤,堪稱世上最大的冬瓜!不過種出冬瓜的老伯卻覺得,這個重量是意料之中的,他每天精心呵護、細心施肥,冬瓜長勢好是正常的,這個大冬瓜的外皮不像普通冬瓜那麼光滑,而是凹凸不平的瘤狀,不過這個是正常的,肉頭厚實,炒或燉菜都好吃!160斤的西瓜,驚呆吃瓜群眾!
  • 七旬老農種出大冬瓜
    77歲的朱星初摸著自己種的大冬瓜喜笑顏開 (記者 歐陽天 攝)湘潭在線7月7日訊(湘潭晚報記者 李兆)家住嶽塘區寶塔街道東湖村東湖路的朱星初老人最近心情不錯。經過3個多月的精心培育,冬瓜莖上先後掛出了9個長度超過1米的大冬瓜。7月6日下午,我們來到朱星初的菜地,看到幾個「身材修長」的大冬瓜懸掛在枝條上。此時朱老正在地裡忙著澆水,雖然已進入古稀之年,但朱老看上去十分硬朗,說起種瓜的心得更是滔滔不絕。老人介紹,今年培育的冬瓜「高個子」很多。
  • 1元1斤順德本地黑皮大冬瓜,現摘現賣!
    「碧江出只雞,黃龍出個瓜」北滘黃龍村種植冬瓜的歷史已有數十載順德出產的黑皮大冬瓜,你們吃過嗎?黑皮大冬瓜1元/斤,快來吃瓜!千盼萬盼終於迎來黃龍大冬瓜的收穫季節六月,是黑皮大冬瓜的收穫季。不過下不完的「龍舟水」讓黃龍村的村民發愁了在這樣的天氣下,極不方便冬瓜的採摘和售賣趁著短暫的晴天,村民們趕緊來到自留地和種植體驗基地,將10個墨綠壯實的冬瓜摘下來擺在路邊,拿著小喇叭,一邊輕拍著大冬瓜,一邊賣力地吆喝,向來往的市民推介黑皮冬瓜。
  • 河北一老頭豬圈神秘丟豬,無奈之下報警,專家聞訊趕到樂開花
    就在20世紀80年代的河北,有一個老頭丟了豬,就在自家豬圈裡丟豬了,這件事怎麼看都覺得神秘和離奇,而他又怎麼也找不到豬在哪,萬般無奈之下,他選擇了報警,專家聽聞這個訊息以後很快趕到,當即就笑開花了。這是為什麼?原來專家在這位農民家發現了一座古墓,而古墓的地點正好位於豬圈下面。
  • 鄞州農民種出超級大冬瓜 個個都是巨無霸
    塘溪鎮東西岙村村民黃健康就種出了一隻「冬瓜王」。本周,他將帶著這隻冬瓜參加寧波「冬瓜王」大賽。昨天下午,記者在黃健康的菜地看到,菜地有6隻冬瓜,每隻都有一米多高。「這個最大,差不多有80公斤,一個人抱不動。」黃健康說,今年是他第一次種冬瓜,沒想到會長得這麼大,「種子是朋友那邊拿的,今年4月種下,平時也沒怎麼管理。」
  • 比青皮大冬瓜更好吃的蠢萌小冬瓜
    菜市場常見的是青皮、黑皮冬瓜,這種冬瓜動不動就幾十斤一個,一個家庭要是買一個回去吃,估計吃不到一半餘下的就會變質爛掉,於是為了方便買菜的「老闆」,賣菜的老闆就跟賣豬肉一樣,現切現賣要一斤切一斤。人類有一種奇怪的審美,不管是什麼東西,動物也好植物也好,只要變小了就會覺得可愛,比如:獅子、老虎、小的時候是萌物,長大後就成了兇猛野獸。
  • 124斤的女生,165cm的身高,人體旗幟和前水平統統不在話下!
    【「健身食課」百家獨家文章】124斤的女生,165cm的身高,人體旗幟和前水平統統不在話下!女生體重過百沒有前途?身高165,124斤的她,健身男:毫無抵抗力導讀:很多人覺得去健身房才能健身,在家裡就不能好好鍛鍊?!原因有的說,家裡的器械太少,或者說去健身房才能很好練,這都沒錯,不過有的人想說沒去健身房就不能好好健身就有點勉強了。
  • 毛不易,從160斤瘦到124斤,公布懶人減肥法,你也能做到
    從毛不易第一次出現在《明日之子》,再到他參加各種節目,他變得越來越從容,越來越自信,但是唯一不變的一點就是,他的體型一直是比較胖的,體重也一直在160斤左右。
  • 番茄姐愛上大冬瓜,門當戶對人人誇(上)
    好了,那好,請上門女婿新郎官上轎了...起–—轎;——音樂走起,客未走,席沒散,四下新郎尋不見,尋呀不見,尋呀不見哪,急猴猴,新郎官,鑽進洞房把蓋頭掀,蓋頭掀,哎呀哎呀哎呀哎呀呀呀呀呀……我的那小乖蛋哎我的那小乖蛋……哥、哥這倒插門女婿長得挺帥氣,是啊帥氣是帥氣咱哥幾個抬個大冬瓜一個字「累」,這轎子沒抬多遠就累得我氣喘籲籲的,是啊,三哥,三哥……累的都快走不動了把音響調到最大提提精神、
  • 揚州釣友釣到一條15斤「米級」大黑魚
    揚州釣友又釣到了一條「米級」大黑魚。記者昨天從邗江區釣魚協會獲悉,4日中午,該協會會員馬明喜在邗江區的某片野生水域中釣上了一條體長超過1.2米、重量超過15斤的大黑魚。這也是揚州「路亞」愛好者繼去年11月在邵伯湖畔的一個野塘裡釣起一條「米級」大黑魚之後,再次釣到超級大魚。「漂亮的大黑魚釣得爽歪歪!」
  • 這裡清塘捕魚超百萬斤,吃魚頭、醃鹹魚是揚州人的最愛
    清塘網到的魚   寒冬季節,揚州有清塘(也叫幹塘)的習慣。記者昨天從高郵湖漁業公司了解到,在2020年清塘的最後一網中,拉了30多萬斤魚。從12月以來,他們清塘拉網的魚總計超過百萬斤。   清塘往往在冬季   揚州的養殖漁業,規模大,種類多。冬季,正是各養殖塘口清塘的季節。   高郵湖漁業公司行政人事部副部長吳光聖介紹,冬季清塘的魚類主要是青魚、草魚、鰱魚和鱅魚,也就是俗稱的「四大家魚」。   「我們在高郵湖養殖的魚,主要是鰱魚和鱅魚(俗稱『花白鰱』)。」
  • 老農給出的答案很扎心
    於是,我向我們村的幾個老農求證我們村種植山楂樹的「歷史真相」。老農們告訴我說,你不要相信報紙上的「瞎話」!山楂樹之所以能夠紅極一時,許多農民不就是上了「報紙的當」嗎?三十多年前的報紙上也是這樣報導的,說什麼地方靠種植山楂樹發了家,致了富等等,所以,我們村才種植了山楂樹,但結果呢?種出的山楂根本沒人要。
  • 31歲英語教師,從124斤瘦到92斤,僅靠一份七天食譜
    大家好,我是一名中學的英語老師,自從我大學畢業開始工作之後,體重每年都會增高,身材也變得越來越差,甚至連很多以前的衣服的穿不上了,每每照鏡子的時候,我就會非常的懊惱和焦慮,直到去年暑假,我在同事們的鼓勵下開始減肥,最終通過我的不懈努力,成功從124斤瘦到了92斤,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減肥經驗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