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教之惡+校園暴力+人性迷失!這部劇反應的世界比《熔爐》更冰冷!

2021-02-24 最最最韓流

抱歉!韓劇叔現在才把這部劇端上來。

要知道在沒有現象劇的日子裡,這部話題劇早就在韓國國內掀起了如潮評論,而玉澤演入伍又為劇集加了火。

ok!那麼你們一定已經聽說了——《救救我》。

這部劇改編自人氣漫畫《逃出世界》。

原著漫畫從2011年連載到2013年,網絡評分高達9.7,廣受好評。劇集的口碑炸裂,收視隨著口碑的不斷發酵已經超過了3%。

拍出《救救我》的是韓國罪案懸疑劇的扛把子臺——OCN,果然名不虛傳。

事實上這部韓劇光看海報就已經邪氣逼人。

有人說,《救救我》的海報風格和演員站位幾乎就是拿《請回答1988》的模板調了個冷色…沒錯,就是這樣。

海報上的一群人整齊排成三行,面帶微笑,從表面看一派祥和,可背景色調卻昏暗陰鬱到不行。

再仔細看,滿臉微笑的男子悄悄把手放在了旁邊女孩的大腿上,而前排的四位少年蓄勢待發。

所以說《請回答1988》的海報有多溫馨,那麼這部《救救我》的海報就又多讓人不寒而慄。

但別忘記還有另一張海報。

在一片黑暗中,四個少年將女孩圍在中央合力守護,玉澤演手中的電筒射出了一道光正逐漸刺破黑暗。

沒錯,這才是劇集真正的主題,在邪教題材的外衣下,韓劇史上第一部——反邪教劇才是劇集的真義。

很多人在無形中把這部劇和《熔爐》的世界做了比較,但在韓劇叔看來,《救救我》的故事比《熔爐》更沉重,更壓抑,也更絕望。

至少就目前來看,故事發展到中段我們依然看不到一絲破局的希望。

這部劇的評價更是兩極。

有人把它說成神作,「比《熔爐》還好看」成為了最方便的標題;但也有觀眾受不了劇情的不合理和節奏的拖沓,甚至角色的反智。

那麼這部劇到底是不是神作?劇集的好評到底佔了題材多大的便宜?又多大程度將矛頭對準了韓國的現實頑疾?

它是如何做到含沙射影卻又力透屏幕的?

看懂《救救我》需要一些門檻,所以韓劇叔這就來為你揭開這部劇裡藏著的——極度深寒。

先說劇集的「不好看」

故事?悶!

位於故事風暴中心的一家四口因為父親做生意失敗,所以全家遷移,從首爾來到小城市武志郡。

路上遇到了四個穿雨衣的年輕人…這個宛若恐怖片的開局怎麼樣?

在導演的交叉剪輯之下,吃瓜群眾可以看到另一邊一場神秘的宗教儀式正在展開狂歡。

被稱為「靈父」的白髮男子在臺上激情演說,實力演繹用「神力「除病;臺下的一眾信徒頂禮膜拜,癲狂不已。

 

交叉剪輯交代出三組人物,三組人物的三條敘事線交錯前行是標準的劇作模式。

被拯救者是一家四口。

拯救者是鄉巴佬四人幫。

作惡者是以「靈父」為首的邪教組織。

在韓劇叔看來,編導試圖展開的是一個巨大的網,這樣的拍法不可謂不高明。但這樣一個故事的確更適合拍成電影。

因為對於一部劇集來說這樣的設定很難拍出十足的娛樂效果。

而導演金成洙在這裡又犯下了一個明顯的「錯誤「:喪失時間感,這個錯誤也構成了劇集的另一大bug——節奏極慢。

在任何關於「拯救」的戲劇裡,「時間」都必須成為當之無愧的主角。劇集中所有角色都要和時間賽跑。

而時間卻成為了《救救我》裡最大的敵人。

劇集發展到中段後,導演用大量時間展示了邪教的精神控制。

比如說該教有一個叫做救善堂的「集中營」,美其名曰為世人洗淨身上的罪孽。實際上這個集中營裡只有偽善與哀嚎。

對付不聽話的醉漢,管理人員會操起淋浴噴頭猛砸過去,哪裡有半點憐憫?

更可怕的是等級嚴密的制度。

在動人的洗腦下,村民有病不去醫院,警察抓了「罪犯」不送監獄…所有人如痴如狂的只等待「靈父」的拯救。

邪不邪?邪!

但我們通常對「好看」的要求是故事曲折精彩,人物有稜有角。

可本劇進行到現在,情節重複壓抑,人物性格模糊,劇情就一個字:逃。可逃到現在…女主也只是在第三集面對虛空,喊出了一句無力的「救救我」。

這些可能是編導有意的反套路,但這樣的反套路對於觀眾來說,無異於一場耐力的考驗。

所以這恐怕也是該劇空有話題度,卻難成爆款的原因。

那麼是不是劇集就真的一無是處?當然不!將劇集救回來的和讓觀眾困惑的都是劇集的「好看」。

劇集的好看

正來自於故事的悶和故事的慢

某種意義上說,這種不好看成為編導給觀眾設下的一個局。苦盡才能回甘。那些常見的好看的商業片伎倆幾乎通通放棄。

懸疑劇常見的角色反轉?沒拍;警匪劇常見的警方調查引發張力的場面?沒拍;愛情劇常見的生離死別的絕地愛情?還是沒拍。

導演在很大程度上去除了劇集的故事性,因為他拍的情境讓你能設身處地地感受到——邪教之惡。

其實每集開場字幕都會寫出——「劇中出現的宗教,事件和人物均為虛構」

但虛構的邪教卻能在劇情的緩慢推進中,讓你感受到失去孩子的母親的絕望,親手想為孩子報仇卻被打趴下的父親的絕望與瘋狂…

或許是因為編劇完完全全從真實個體的視角出發,所以觀眾才會懂得,為什麼這些曾經清醒善良的人們會改變。

這部劇的好看還來自於編導構建的強大的敘事張力。別看它慢,但是劇力正在三條故事線的徐徐交織中一點點滲透出來。

劇集中的三條線之一女主線——暗藏校園暴力與邪教威脅。

女主的哥哥由於腿腳不靈便,再加上性格懦弱被當地的流氓學生欺負。除了言語上的羞辱之外,他更被要求露出下體,拍照恐嚇。

更過分的是…女主為哥哥做出的反抗只能迎來更殘暴的虐待。

所謂的高中老大為了展露威風,把女主哥哥帶到了樓頂,女主跑上來解救。結果卻被流氓學生要求「拍攝脫掉尚美的衣服的照片」作為饒過女主的條件。

看到這些哥哥毅然選擇了跳樓自殺,一個家庭就此崩潰。

這就完了嗎?別急!之前緩緩鋪就的邪教線瞬間上線。

要知道任何試探和引誘都比不過慘劇造成的悲傷,哥哥死後,女主的四口之家瞬間成為邪教的土壤。

她的母親瘋瘋癲癲,而她的父親則將妻子安排在救善院,不讓女主送她去醫院。

更過分的是…父親竟要將女主送給「靈父」。

那么女主的人生就這樣完了嗎?第三條線少年的拯救正式開始!

這四個少年的家庭雖然都不那麼完美,他們甚至被視作無業游民,但這幾個小夥子依然充滿熱血和陽光,依然會守望相助。

其中的小哥東哲看到學校裡的人欺負女主的哥哥後站出來制止,卻因此被有權有勢的校園惡霸被反咬一口,送去少年感化院。

我們的男主會這麼坐視不理?才怪!玉澤演的角色就是撬動全劇的那根槓桿,深入虎穴也要救女主出虎口。

但是四個少年能夠對抗早已和邪教組織沆瀣一氣的小鎮黑勢力嗎?

不難看出,在三條線索背後牽引的那個人正是導演。政治與宗教,性與暴力,權力與陰謀此起彼落,幾乎從未停止過。

導演金成洙如同那個溫水裡煮青蛙的人,將水溫慢慢調高再調高,直到讓整個故事接近沸騰。

導演還時常將電影手法運用到劇集中,比如說表現一家四口入魔和女主羊入虎口的運鏡,用光,場景設置,幾乎與恐怖片無異。

在導演的鏡頭下,事件的親歷者不可能看清全局。

故事所有的懸念無一不是從有限視角出發的。但觀眾卻知道,遠方一定有一枚炸彈等待著引爆,那就是,女主與四個少年反擊的時刻。

在韓劇叔看來,靜水深流的恐怖和不動聲色的張力,正是劇集最大的藝術特點。

最後,韓劇叔要說的是《救救我》的「主旋律」——人性與邪教的對抗。

當鏡頭對準道貌岸然地禱告,卻將手伸向少女裙擺的「靈父」時,你就知道《救救我》裡的的邪教,有多可惡。

 

邪教最恐怖的不是等級森嚴,也不是暴力懲戒,甚至不是思想控制,而是人心愚昧與人心恐怖。

那些村民都是心甘情願被邪教擺布,到死都將什麼新天國擺在嘴邊。

而那位邪惡至極的所謂「靈父」可以隨時上演空手掏癌症細胞的把戲,對醉漢潑過來的茶水不慍不怒,甚至可以為村民清洗失禁後的內褲。

這位說謊捕獲人心時,在七情上面,絕對演技派。

過去的韓劇習慣了塑造英雄

可《救救你》中一眼看不到英雄

在這部劇裡,我們看到的是邪教之惡,是人心蒙蔽與人性之冷,以及反派巨大的魅惑力。

但…這就是全部嗎?玉澤演飾演的少年難道不是正在深入險境,對抗邪惡?

四個少年之間的守護,難道不是危局中的一股暖流嗎?

還有陷入絕境的女主在魔窟中三年依然保持清醒,伺機逃脫,以死相抗,難道不是勇氣的亮光?

這部劇的編導正視人性之惡,也正視人性之善。因為沒有黑暗,就沒有光明。邪教再邪,也敵不過少年人的正氣。

 

玉澤演演出了少年的志氣與陽剛,他的角色如同一道光,朝著黑暗深處堅定不移的照過去。

徐睿知演出了少女的絕望與勇氣,她在絕望中的以死相抗,成為擲向黑暗深處的一枚石塊。

 

而男二禹棹奐則演出了冷漠外表下的溫暖。為了幫助女主而惹上牢獄之災,出獄更不以身犯險深入邪教。

他成了一把探入黑暗的刀刃。

這些少年人用表演從角色中各自生出一束光,或許微弱但遲早要捅破黑暗。

某種程度上來說,《救救我》是ocn劇集裡,最黑暗,最壓抑也最絕望的一部。

觀眾不忍目睹的邪教暴力背後滿是沉重的鬱結,角色從掙扎到迷茫,從迷茫到恐懼,從恐懼到絕望,從絕望到反抗,考驗的是編導也是觀眾。

一方面,我們像角色一樣體會到邪教之惡帶來的恐懼甚至噁心;』另一方面,我們又看著玉澤演這樣的少年,一步步站起來給邪惡致命一擊。

在邪教之惡,校園暴力與人性迷失的三重暴擊下,這部劇被導演和編劇拍得比《熔爐》更冰冷。

但韓劇叔相信這個故事的結局一定會迸發出人性之善,少年之光和良知復甦的火花,也一定比《熔爐》沉鬱在胸的結局要暖。

《救救我》的故事的確不完美,可它是真情實感的值得一看,就如同這個光明與黑暗並存的人間。

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可當你望向光明的時候,光明也自然而然的如影隨形。

邪教讓人鬼迷心竅,這沒錯。但人們的心,也是打敗邪教最好的武器。

令韓劇叔欣慰的是…在最新集裡,女主終於開始智商上線。

她不僅假裝迎合靈父的意思,還說了一段靈父一直對他們宣導的救贖之言。然後馬上啟動救人計劃。

看來玉澤演說的「可以宣洩的結局」值得期待。

那麼何不與韓劇叔一起,看看玉澤演這群少年,怎樣將光明照進黑暗裡去?

----

大家對這部劇的看法是什麼呢?

(應上面要求,開了個微博給大家做互動,有什麼想說的想抱怨的都可以找我哦!來吧一起玩耍!閱讀原文裡是我的微博主頁 @_柚哥_ )

相關焦點

  • 邪教+校園暴力!這部7.7高分的韓劇,為何比《熔爐》更現實?
    曾經網上也有很多人吐槽韓國,作為一水之隔的鄰國,開卷考試都不會抄?只能說,膚淺的評判說明你真的還未看懂韓國的國情。《救救我》單從這部電視劇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一個絕望的呼喚,是誰在呼救?從海報上,可以看出整個色調如此詭異陰森,而坐在中間白頭髮老人,臉上笑容更讓人不寒而慄。劇中的女主角,林尚美,一個尚未成年的少女,她有一對恩愛的父母,還有一個雙胞胎哥哥,在外人眼中,這是一個多麼和諧美滿的家庭。
  • 《蚯蚓》韓國真實事件改編,揭露校園暴力,人性之惡,難以想像
    但是拋開對真實案件的憤恨之情,單從電影角度來看,《蚯蚓》是不是過於套路、過於獵奇、過於放大殘忍,忽視冷靜克制了呢,是不是只要拍攝校園性侵犯案件,都要把貧富階層分化、校園霸凌、學校冷漠、求助無門、以暴制暴作為賣點了呢,何況這部《蚯蚓》又把這些痛苦的因素疊加放大,犯罪類型片痕跡過濃。
  • 臺版《熔爐》,願這樣的「人性之惡」不再有
    以校長為首的教職工對孩子們長年實施暴力與性侵,新來的美術老師(孔劉 飾)和人權組織成員友真(鄭裕美 飾)聯手揭露事件真相,最終震驚了整個社會。《熔爐》上映後引發了社會震動,韓國立法機關因此修訂了《性暴力犯罪處罰特別法部分修訂法律案》,後來被稱為「熔爐法」。《熔爐》也成為了一部真正意義上「改變國家」的電影。
  • 《熔爐》裡被性侵的小女主再演校園欺凌!韓劇又一次勝了國產青春片?
    文:柚子等了又等,中關村二小校園欺凌事件的校方最終結論是——「過分的玩笑」。
  • 《熔爐》裡被性侵的小女主再演校園欺凌?果然韓劇又一次戰勝了我們的青春片…
    不得不說,韓劇比我們的國產劇更敏感的察覺到了校園暴力的痛點,比我們更有勇氣直面校園欺凌背後的殘酷現實。所以這部劇為什麼要叫做《所羅門的偽證》?校園暴力的真正可怕之處在於人性之惡與平庸之惡那麼你真的以為,這部劇說的就是少年人與成人社會的對抗嗎?成人社會一團糟,而少年人才是拯救社會的希望?惹!
  • 《聲之形》:荒唐的劇情,帶你走進校園暴力的惡
    這部電影講的是校園暴力以及人性回暖,可在我看來,作者可能根本就沒經歷過,甚至沒見過校園暴力,只不過通過一些道聽途說以及自己的臆想創作了這部電影。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我並不幸運,我的童年就是在校園暴力裡度過。
  • 《豬玀之王》暴力與惡[全劇透]
    不管是誰使用暴力,別人對我,我對別人,都不優雅,不溫柔,都有傷害產生,會帶來仇恨。所以我反對暴力,不想暴力。我想電影裡的眼鏡慶民和平頭鍾碩同樣厭惡害怕暴力。比我更不幸的是,他們經常遭受校園暴力,被一幫壞學生專門拿來欺負取樂。沒有人告訴眼鏡慶民和平頭鍾碩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都沒有盡到教育,引導和保護的責任。回想我的學生時代。
  • 日本驚悚恐怖片《冰冷熱帶魚》,喪屍變態男的赤裸暴力!
    題材,只關注某些畸形、破碎、扭曲的東西,像是《愛的曝光》裡的邪教,《戀之罪》裡的情色犯罪;演員,從來不選知名的,喜歡往死裡調教新人,推演員簡直沒得說,譬如染谷將太、滿島光、安藤櫻等;表達,性與暴力是他電影的常客,血漿在裡面肆意揮灑
  • 《冰冷熱帶魚》:性、謊言、暴力,尺度大到沒法截圖!
    但這都不是終點,最可怕的是,信介也被洗腦,讓信介的內心產生了變化,過去的溫文爾雅蕩然無存,從小心謹慎唯唯諾諾,變成嗜血暴力。所以《冰冷熱帶魚》家庭片的外表下,藏的不是脈脈溫情,而是人性之惡。片子本是改編自一個真實事件——發生在90年代的琦玉愛犬家連環殺人事件。
  • 《總有一天》你會走向光明,這部電影比《熔爐》更揭示人性
    午間茶點被同伴擠兌,只剩下吃渣渣的份。哥哥被打,弟弟被逼爬高。一個善良的男孩告誡他們生存之道。這樣昏暗冰冷的日子周而復始。哥哥好不容易熬到了15歲,等到了理想中的「總有一天」,希望憑藉優秀的表現帶著弟弟離去。然而,校長卻以他優秀的佳績強制他留下,哥哥徹底瘋了,他颳了校長的車。
  • 《我們與惡的距離》:一部直面人性的劇;豆瓣評分9.5
    這部劇不僅榮登Google臺灣熱搜排行第一名,更是成功引爆了大眾的討論和關注。在豆瓣,一舉拿下了9.5的高分。口碑好到爆炸,甚至可以說是今年到目前為止,評分最高的華語劇。這部劇通過一起無差別殺人案件(沒有特定下手目標,隨機挑選被害人的殺人事件),完全把人性中的善與惡,痛苦與矛盾撕開。
  • 時隔44年,這部「校園暴力」恐怖片依然經典
    他真正想要表達的,是對於人性本質的關注與拷問,是對於美國社會中種種令人擔憂的現實狀況的反映與揭示。換句話說,毀滅從來都不是目的,而是用來反襯對於人性之善的寄望的手段。《魔女嘉莉》校園暴力,始終是我們不可迴避的社會問題之一。每每談論到此,總會產生「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的爭執。
  • 這部國產劇,拍出了真正的校園暴力
    校園,一直是「美好」的代言詞,那青澀充滿稚氣的臉龐,天真爛漫的笑容,無不給人勾勒出一幅充滿陽光的畫面。可在這些美好畫面的背後,其實還隱藏著一些陰暗角落——校園暴力。儘管學校、社會不斷在宣傳校園暴力的危害性,但校園暴力依舊屢禁不止。2019年,一部《少年的你》霸屏網絡,頻頻登上熱搜榜,成為那時熱度最高的電影。它之所以熱度這麼高,是因為它讓我們看到,什麼是校園暴力。
  • 這部國產劇,拍出了真正的校園暴力
    校園,一直是「美好」的代言詞,那青澀充滿稚氣的臉龐,天真爛漫的笑容,無不給人勾勒出一幅充滿陽光的畫面。可在這些美好畫面的背後,其實還隱藏著一些陰暗角落——校園暴力。《少年的你》劇照2015年至2017年間,光最高人民法院刑事一審審結案件裁判文書統計,就有將近3000起校園暴力事件。儘管學校、社會不斷在宣傳校園暴力的危害性,但校園暴力依舊屢禁不止。
  • 鄭爽那難以啟齒的人性之惡,全在這部電影裡展露無遺了
    像極了人性之惡的一面。而有這樣一部電影,它既道出了鄭爽代孕棄養的人性之惡,也道出了一個身體缺陷的孩子的悲哀,更道盡了人性的眾生相。今天,柴叔就跟大家聊一聊這部8.7豆瓣分的影片——《天堂的顏色》。哈希姆愣住了,當日思夜想終於變成現實時,他第一反應不是去救河水湍急中的兒子,而是在木橋上觀望了好一會兒;直到良知提醒了他,他才跳下河去救兒子穆罕默德,卻為時已晚,穆罕默德已然沒了呼吸。
  • 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
    《釜山行2》在韓國又爆了,這部殭屍片又再次回歸到了觀眾的視線,於是又重刷了這部電影,這部片子對人性的揭露刻畫無論是我看了多少遍都會有所觸動。我常說一部好的電影一定是導演的價值觀的輸出,鏡頭是他觀察世界的方法,所以我想《釜山行》的導演延尚昊一定是一個心裡極度相信善良,勇於承認人性的黑暗的人。
  • 豆瓣9.1高分電影《狩獵》,講述人性之惡的黑暗寓言
    ,人性之惡滋生在許許多多我們看不到的陰暗角落。如果說《熔爐》所展現的人性之惡是腐爛的、血淋淋的傷口,那麼《狩獵》所反映的人性之惡就是深深扎在皮膚裡的一根刺,你看不見,但卻能清楚地感受到痛苦。《狩獵》這部電影的男主角名叫盧卡斯,是一家幼兒園的老師,他個性溫和善良,受到小朋友們的一致歡迎。
  • 電影社區丨這十部關於校園暴力的電影真的是觸目驚心!
    校園暴力,一直是社會密切關注的話題。這樣的事情正在許多地方發生。今天區長為大家推薦十部豆瓣高分的校園暴力電影,這些電影的目的是使我們重視此類問題,以及學會避免此類情況再次發生。電影《告白》的並非一場日式純美之戀,而是一場震人心魄對人性陰暗超常規的揭露,中島哲也一黑到底對何為「惡」的呈現是那般殘酷予人深思,慢鏡頭與唯美畫面的交織皆為將一切美好打破,罪與罰以暴制暴極度的渲染,陰暗的心魔營造了最好的驚悚。社會就是這樣,我比你強,就可以騎在你的頭上,在人類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有多少《蚯蚓》還在乎掙扎著存活。
  • 真人真事改編,這部9.5分華語第一神劇暴露了人性最大的惡
    前段時間,臺灣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火爆朋友圈。 它在豆瓣上拿下了今年華語電視劇最高的9.5分,遠遠超過《都挺好》的7.8分。劇裡展開了一場人性的博弈。人性的善與惡在糾纏,制度與情感在搏鬥。 故事從殺人兇手李曉明被判死刑說起。
  • 相比《熔爐》和《素媛》,這部韓片更讓人傷感和治癒
    最近十年,韓國電影以現實主義題材在世界影壇中脫穎而出,很多韓國的電影對中國來說是禁片,有著我們所忌諱的政治、暴力、情色,但是究其內裡,藝術價值也是不容忽視的。幾乎所有的社會熱點事件與社會問題,都能在近年的韓國現實題材電影中找到呼應,比如《熔爐》、《素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