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戰役第一船 一等功臣「馬毛姐」

2021-02-23 學習時報

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渡江戰役期間,先後有320多萬民工參與支前,籌糧籌船,出人出力,「劃」出了「天塹變通途」的磅礴力量,「劃」出了「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歷史擔當。這其中,年僅14歲的馬毛姐就是傑出代表之一。馬毛姐,原名馬三姐,1935年出生在長江北岸安徽省無為縣馬家壩村的一個貧苦漁民家庭, 1949年4月在渡江戰役中作為年齡最小的支前模範,掌舵運送解放軍戰士率先登陸長江南岸,被評為渡江戰役一等功臣。

隨著1949年4月20日國民黨和談代表拒絕在《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上簽字,和平過江解放江南已無法實現,「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歷史進程已轟然開啟。4月21日,毛澤東和朱德隨即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三野戰軍遵照中央軍委的命令和總前委的《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在西起湖口、東至靖江的千裡戰線上強渡長江,以摧枯拉朽之勢,以雷霆萬鈞之力,迅速突破國民黨軍隊長江防線,勝利登上長江南岸,徹底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妄圖「劃江而治」的黃粱美夢。

對於生在長江邊、日看大江去的馬毛姐來說,與生俱來有著漁家人的膽識、拼勁和韌勁,掌舵划船、撒網捕魚、泛舟大江,自然有著日積月累的磨礪和經驗。因此,在人民解放軍渡江部隊整裝待發、直取南岸的關鍵時刻,這名漁家少女沒有懼怕槍林彈雨的危險艱難,沒有聽從父母長兄阻攔勸說的叮嚀囑咐,沒有靜待人民軍隊踏上南岸的勝利消息,而是「橫下心,撐篙跳上了船」,堅決主動參加渡江突擊隊,響亮回復解放軍戰士「我不怕死」「我會掌舵」「我會划水」,以「一手掌舵,一手划槳」、鮮血直流咬牙堅持的英勇果敢行動,為渡江大軍順利靠岸立了頭功,被華東野戰軍授予「渡江特等英雄」。

打過長江、解放江南,這是革命事業取得最終勝利的必然要求。四月的長江,水闊浪急,冷水襲人,又有國民黨海陸空軍隊立體防線,可謂「天險」加「艱險」。故而,退守江南的國民黨殘餘軍隊雖然戰力不濟、士氣低迷,卻仍舊叫囂只有木帆船的人民解放軍只能「飛過來」。敵人雖然囂張狂妄,卻也不是空穴來風、言辭無據。畢竟,面對滾滾長江和立體防線,人民解放軍唯一能夠倚仗的渡江工具只有被國民黨軍隊譏笑為「經不起一發炮彈的木帆船」。戰場環境極為惡劣,戰鬥條件又極為簡陋。然而,渡江戰役打響時,年僅14歲的馬毛姐,毅然決然選擇和哥哥一起參加被當地老百姓稱為敢死隊的「渡江突擊隊」,用木船載著第一批解放軍戰士強渡長江,為後續渡江部隊打開江南靠岸突破口,其使命也重,其危險也甚。由於哥哥眼神不好,14歲的馬毛姐在渡江過程中要「一手掌舵,一手划槳」,身兼兩「職」、人戰兩「位」。經過40多分鐘艱難划行,在自己肘部被擊中鮮血直流的情況下,馬毛姐依然咬牙堅持、奮力划船,第一個成功把解放軍運到南岸登陸點,並帶傷引領解放軍爆破手掃除南岸敵人碉堡,為後續部隊上岸清除障礙。在運送完第一批登陸部隊後,馬毛姐和哥哥在返回長江北岸時,又從江中救起幾名落水人員,並連續往返3次、橫渡長江6趟、運送了3船人民解放軍戰士到達南岸,為保障渡江部隊過江作出了突出貢獻。

居功不恃功,有功不表功,未必每個人能夠做到,更未必每個人能夠始終做到。功勞面前,榮譽面前,能否淡然視之、坦然應之,是個長期而現實的考驗。在這方面,馬毛姐為我們樹立了先進榜樣和典型模範。無論是革命時期,還是和平年代,她始終保持著謙虛、低調、謹慎的樸實作風,表現出革命者一貫的可貴本色。渡江戰役勝利後,馬毛姐被華東野戰軍授予「渡江特等英雄」稱號,榮立一等功,受到當地群眾的廣泛讚譽。但是,馬毛姐並沒有以功臣自居,而是樸素如前、勤勞如前、真實如前,開完慶功表彰會後就回田間勞作、江邊打魚,平凡依舊。在受到毛澤東親自邀請參加1951年國慶慶典並參加毛澤東家宴後,按照當時她的條件和情況,可以選擇留在北京讀書,然後在北京工作。但是,馬毛姐還是回到家鄉上學讀書工作,工作單位經歷了麻紡廠、針織廠、被服廠,個人職務擔任過車間主任、工會主席、黨支部書記等,始終兢兢業業、恪盡職守、慎終如始、不改本色,保持著實事求是、樸實無華、真實親民的工作作風和職業操守。從工作崗位退休後,馬毛姐經常義務到機關、學校、工廠等單位作革命傳統報告,進行紅色革命文化教育,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引導年輕一代牢記黨和國家歷史、珍惜今天幸福生活、不斷創造美好未來,彰顯了一名革命功臣、優秀黨員的崇高精神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責任擔當和使命意識。

相關焦點

  • 馬毛姐14歲助解放軍渡江,建國後偉人讓她在北京讀書,她婉拒
    這些都解決了,沒有船和橋也不行。江邊的漁民們和船工們,都來出謀劃策。漁民們教戰士們造船,還選出了500名水手,教大家划船、遊泳。3個月內,10餘座浮橋橫架在江面上,2500艘木帆船也完工了,渡江即將開始!1949年4月20日夜,渡江戰役正式打響。百萬雄師從無為縣白茆洲出發,「渡江第一船」將從這裡啟程。當天晚上,先出發的是幾艘突擊船。
  • 雄師過江,探尋鏡像裡的「渡江戰役」!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渡江戰役勝利70周年
  • 渡江戰役:將革命進行到底
    渡江戰役五前委雕塑,左起:粟裕、鄧小平、劉伯承、陳毅、譚震林。渡江勝利紀念館提供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總統府。新華社原記者鄒建東攝(渡江勝利紀念管提供)寒盡春生,站在長江和秦淮河交匯的三汊河口,眼前有一片醒目的紅。那是南京的渡江勝利紀念館主廣場上「千帆競渡」的群雕,靜中有動,立於歷史的江河之上。
  • 精彩諜戰片《策反》:上海渡江戰役打響前要策反誰?
    《策反》是在塘溪取景拍攝,於2018年上映的諜戰懸疑片,主要講述渡江戰役前夕,為了確保渡江勝利,解放上海。在中共上海地下黨開展了策反國民黨部隊起義和上海愛國商人對渡江戰役的支持,由此發生了一系列中共地下黨、國民黨保密局以及船王之間驚心動魄的故事。
  • 泰州市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暨渡江戰役勝利70周年
    本報訊(記者  葉桂華)今年4月23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紀念日,今年又是渡江戰役勝利70周年。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我市社會各界昨天齊聚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隆重舉行升國旗儀式,共憶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時代精神,凝聚建設「海軍誕生地 渡江英雄城」的強大力量。  市委副書記、市長史立軍致辭。
  • 渡江戰役紀念館即將免費開放 具體時間及詳細公布
    歷時三年多的建設,外形猶如一艘巨型戰艦的渡江戰役紀念館,即將揭開「面紗」。昨天上午,從渡江戰役紀念館工程建設匯報會傳出消息,4月20日渡江戰役紀念館將開門迎客,進入試開館階段,免費向市民開放。除了試開館的時間確定外,受到市民關注的4D電影院正在緊張施工。
  • 渡江戰役前,北方最後一支起義的隊伍,他們是由誰率領的呢?
    1949年4月20日晚,第二、三野戰軍發起渡江戰役的同時,北方太原戰役也同時進行,事實上當時對太原的軍事進攻,很早就已經開始布置,從1948年10月開始,隨著解放軍的不斷進攻
  • 「鐘山風雨起蒼黃」:中華民族今天開始一場新的「渡江戰役」!
    (渡江戰役歷史圖片)往事越經年。今天,誦讀毛澤東同志氣勢磅礴的七律,我們仍能感受到歷史的搏動。渡江戰役後的中國大地上,發生了哪些什麼巨變? 「在屈從者面前,命運是扼住咽喉的手;在徵服者面前,命運是自己腳下的路。」從渡江戰役後,書寫歷史的筆,被中國握得越來越緊。 民族解放,一夢百年。自鴉片戰爭始,一百零九年來,中國人民第一次成為自己命運的掌舵者。
  • 「百萬雄師」渡江之前的驚險故事
    1954年6月,上海電影製片廠推出了由沈默君編劇、湯曉丹導演、孫道臨主演的驚險故事片《渡江偵察記》。該片講述了渡江戰役前夕,解放軍某軍偵察連李連長(孫道臨飾演)帶領偵察班偷渡江南,在江南遊擊隊密切配合下,深入虎穴探明敵人江防部署,協助大軍取得渡江戰役勝利的故事。影片中,面對敵人重重包圍,李連長臨危不亂,用報話機尋呼軍部首長:「黃河!黃河!我是長江!我是長江!」
  • 青樹坪戰役,小諸葛名不虛傳,四野剛渡江就被桂軍打殘一個師
    渡江戰役之後,二野,三野,四野先遣兵團橫渡長江天塹,一舉擊破國民黨軍重兵防守的長江防線。1949年5月,軍委命令將四野1949年度作戰任務擴大為進軍並經營中南地區豫湘鄂贛粵桂六省。而在當時的中國各省中,實力最強悍的就是白崇禧的桂軍。
  • 富德生命人壽合肥中支舉辦第十四屆客戶節——渡江戰役紀念館紅色...
    活動當天,公司內外勤帶領著客戶來到濱湖新區的合肥渡江戰役紀念館。一張張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一個個震撼人心的歷史故事,生動展現了中國解放軍的艱辛與堅毅,讓客戶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了烈士先輩為國家為民族犧牲一切的偉大品格、忠貞不渝的革命情懷。此次客戶節活動行程緊湊、意義非凡,合肥渡江戰役紀念館之旅給客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解放戰爭:三大戰役結束後,解放軍為什麼又等了3個月才渡江?
    要知道著名的渡江戰役是49年4月才發動的,在戰機如此珍貴緊張的時候,解放軍為什麼要晚3個月才渡江? 首先,過江不是過家家,需要進行極其周祥的準備工作,其複雜程度甚至不亞於打一場淮海戰役。
  • 渡江「小船」的磅礡力量
    來安、炳輝、嘉山等縣抽調民工組成4個遠徵擔架團和2個挑子團、3個挑子營隨渡江大軍南下繼續支前,歷時長達2個月。   籌措船隻船工   要把幾十萬大軍運過洶湧的長江,足夠的船隻是保障順利渡江的重要戰略物資。第23軍軍長陶勇曾一語道破:「過江全靠船,船是命根子。」
  • 首部巨幕4D電影《渡江突擊隊》開拍
    記者了解到,渡江戰役紀念館將於4月20日開館,屆時,市民就能切身感受渡江戰役的艱險和震撼!渡江戰役紀念館開館在即63年前,在東起江陰、西至湖口的千裡長江上,爆發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參戰人數最多的一次戰役——渡江戰役,加速了解放全中國的歷史進程!而以鄧小平同志為首的渡江戰役總前委就駐紮在合肥瑤崗,百萬大軍橫渡的千裡江面,皖江就佔了八百裡!
  • 呂蒙:戰役大成功戰略大失敗的白衣渡江(武廟七十二將系列)
    一一次戰役的勝敗是孤立的,只有從戰略全局中考量才能真正體現它的價值。有的戰役,贏得很漂亮,但從戰略全局來看,卻是沒有一處「勝筆」。比如說,三國時期呂蒙白衣渡江爆關二爺菊花的這次戰役。從戰役角度來說,呂蒙幹得極其漂亮,也是他軍旅生涯最輝煌的一戰,但從戰略角度來說,直接導致了孫劉聯盟的破裂,之後孫劉交兵,即使後來和解,也再也回不到當初的信任了。今天就來說說呂蒙。二經常有人討論「東吳四英」——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的高下。大嘴的觀點是——戰略角度:周瑜、魯肅不相伯仲,陸遜次之,呂蒙再次之。
  • 《連環畫傳奇》「精品回放」(二)《渡江偵察記》——顧炳鑫繪畫
    創作的第一部連環畫作品是:1949年創作大眾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小經理》;迄今為止共創作100多本連環畫作品;從事連環畫的時間為40餘年,連環畫《渡江偵察記》在全國第一屆連環畫評獎中獲繪畫二等獎。據顧炳鑫的兒子子易說:「1954年,顧炳鑫接受了連環畫《渡江偵察記》的創作,他到原作者沈默君家裡與其交談,了解故事的背景和渡江戰役的方方面面,去渡江戰役故事的發生地——長江燕子磯,還到當時部隊和農村體驗生活,搜集了很多素材,包括武器、裝備、服裝,做了三個月的案頭準備。當時參戰的戰士看過之後說:『你畫的解放軍太像了,包括服裝綁腿都一模一樣。』」
  • 金剛川渡江一役
    金剛川渡江一役 發布時間:2020-11-17 09:55 星期二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 《渡江偵察記》故事,老電影也有浪漫愛情,兩位元帥親自指導
    本文將從另一個角度說一下《渡江偵察記》的故事。在下部隊採訪過程中,沈默君採訪到了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1949年4月份,在渡江戰役打響之前,華野27軍曾經派出一支三百多人的偵察部隊偷渡長江,在江南地區轉戰半個月,向江北報告了大量敵情,並有力策應了渡江戰役。
  • 《渡江偵察記》故事,老電影也有浪漫愛情,兩位元帥親自指導
    相對來說,誕生在1954年的《渡江偵察記》裡卻擁有一段比較完整也比較浪漫的感情戲,這在當時的戰爭電影裡是極少見的。《渡江偵察記》之所以敢這麼拍,當然是有「後臺」的,有兩位元帥對該片給予了親自指導,甚至片中李連長和劉四姐愛情戲的源頭還是陳毅元帥提出的。本文將從另一個角度說一下《渡江偵察記》的故事。
  • 我軍避而不談的金門戰役始末
    10月19日,第十九軍劉雲瀚部(下轄第十三師、第十四師、第十八師)奉公署命改駛金門22日晚抵達金門,因接駁效率不彰,直到24日晚才將部隊一半接運上岸。最先在壟口登陸的人民解放軍二四四團面臨裝甲部隊死傷慘重,二五一團在古寧頭突破登陸,二五三團在在湖尾登陸,突破防線,這時人民解放軍葉飛將軍接到登陸成功報告,以為勝利在望,但是由於不熟悉潮汐漲退的關係,結果造成了搶灘船隻全部因為退潮所以全陷在沙灘上動彈不得。國民黨海軍掃雷二零二與南安二艇於三時左右在古寧頭西北海面,猛烈轟擊擱淺的人民解放軍船隻和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