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著幾次都是器材相關內容了,今天換個口味。不過我相信今天發的這些文字幾乎沒人能看到最後,所以把要說的都寫在前面。
首先,感謝大家的支持。最近因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很多工作取消或者延後,沒有辦法只能在家看書。突然想到自己曾經開了個公眾號,不如重新利用起來。於是大家也都看到,詐屍了,暫定每周一、三、五傍晚更新。
其次,關於公眾號的內容主要是攝影器材發展史和寫真史相關。了解這些歷史其實對理解當時攝影作品有著極大幫助。通過對於作品、技術、時代等環境的思考,也能為自己的創作提供思路。
最後,由於我已經脫離國內環境太久,已經明顯跟不上時代了,回國後點個外賣、騎個共享單車都能新鮮好久。為了及時回收反饋並獲得國內相關信息,了解大家想看的東西,我弄了個群,希望大家支持。二維碼見下圖。謝謝。
=====
導讀
從幾年前開始,我變得不太喜歡「攝影」這個詞。本質上來說「攝影」是動詞。而仔細思考一下,「我喜歡攝影」、「攝影愛好者」等,變成對「攝影」這個行為的描述。更進一步說,對攝影作品的欣賞、攝影理論的研究等是很難歸到「攝影」二字的涵蓋範圍內。可能也正因如此,感覺「攝影」一詞變得越來越「攝影」。越來越多的「攝影作品」變成了「拍攝」這個動作行為本身,內容卻乏善可陳。
後來,我在微博上一直儘量使用「寫真」這個詞。當然,這和微博上大多數「寫真」所代表的意義是不同的。雖然這個詞看起來非常日式,但它是不折不扣的出口轉內銷中文詞。攝影術傳入日本時,日本人從唐詩裡面將這個當時用於指代肖像畫的詞挖了出來。
題舊寫真圖
白居易
我昔三十六,寫貌在丹青。
我今四十六,衰悴臥江城。
豈止十年老,曾與眾苦並。
一照舊圖畫,無復昔儀形。
形影默相顧,如弟對老兄。
況使他人見,能不昧平生?
羲和鞭日走,不為我少停。
形骸屬日月,老去何足驚。
所恨凌煙閣,不得畫功名。
崔興宗寫真詠
王維
畫君年少時,如今君已老。
今時新識人,知君舊時好。
贈寫真者
白居易
子騁蛋清日,予當醜老時。
無勞役神思,更畫病容儀。
迢遞麒麟閣,圖功未有期。
區區尺素上,焉用寫真為。
那麼現代社會的「寫真」應該是什麼樣子?寫真評論家渡辺勉1975年出版了一本《寫真とは何か》(寫真是什麼)。我覺得這本書從根本上解釋了寫真的本質。雖然這本書出版至今已經有45年歷史,寫真的載體從膠板變成了矽板,寫真行為的成本和儀式感也趨近於零。但我覺得在大眾寫真文化導致的繪畫主義回潮中仍然具有指導性意義。去年我曾在其他平臺上連載了一部分,既然現在有了公眾號,那麼今年就將這本書翻譯完吧。
水平有限,請您海涵。
=====
寫真並不像繪畫那樣擁有漫長的歷史,1839年8月19日達蓋爾在法國科學院公開發表了寫真技術,是它被公認的源頭。但是寫真卻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取得了非常顯著的進步。如今,不管你喜歡與否,寫真早已滲透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拋棄它的話,現代生活方式也將不復存在。舉例來說,寫真在報導、商業、產業、醫療、教育、印刷、司法、軍事、學術等各個領域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可以說是人類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雖然寫真在各個領域都有非常突出的貢獻,但是寫真表現的創造性、美學表現的可能性、以及造型方面的表現方面,恐怕都沒有得到相應的評價。而且,即便是接受了寫真藝術表現力的人,也會習慣性地以傳統藝術的標準來審視它:並沒有認同寫真獨特的表現力,而是將繪畫的構圖方法和質感追求等作為模仿對象,以繪畫主義來追求寫真表現可能性。雖然這種觀點在如今已經逐漸式微,影響力在不斷縮小,但是在愛好者群體中仍然有著廣泛的市場和認同感。
寫真表現有著非常獨特的創造性,而且不僅僅局限於肉眼所見範圍。即便是平時所見不到的東西,仍然可以通過寫真的途徑表現出來,比如顯微攝影。可以說寫真表現不僅僅擁有超越繪畫的表現力,作為機械藝術來說它還具備獨特的特性和可能性。既然是機械藝術,那麼當寫真表現和機械環境相吻合時,就能展現出其表現力的特質。
那麼,我們就要以機械藝術的觀點,來具體思考一下寫真的特質。首先來說,眾所周知寫真是通過相機和感光材料呈現出來的。也就是說寫真的流程是:通過相機拍攝到的影像,反映到膠片上,然後在印畫紙上呈現出來。完成這一系列步驟後才可以稱之為「寫真表現」。
當然,將來雖然可能會有別的科學手段,但是就現階段來說除此以外別無他法。不過正因如此,「特質」也分為了相機的特質和感光材料的特質兩方面。首先,我們來說一下相機的特質。眾所周知,寫真的特徵是它能夠將實際存在的場景以視覺表現還原,這一點我們通常稱其為再現性或者記錄性。而且這種「再現」是通過「相機」這種機械手段來實現,不僅十分準確、精細,而且誰都可以輕鬆操作。這是在寫真發明以前完全令人無法想像的表現手段。
另外,從再現性(記錄性)這一點擴展開來,有一點十分值得注意:「再現」總是和被攝體在時空上同時進行,僅在「再現」的瞬間才能實現。這對再現性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條件。當然,在寫真發明初期,光學和化學技術並不像如今這樣先進,所謂「瞬間」也長達二三十分鐘。如今這種1/10000秒級別,肉眼都無法跟上的速度,已經讓寫真表現和過去大相逕庭。不過從本質上來說,仍然還是一樣的。
接下來我們將前面介紹過的東西再整理一遍。簡單來說,以相機這方面寫真表現來說,寫真表現通過相機這種機械為媒介,能夠將實際存在的事物再現出來。再現手段和事物在時空進行變化的同時發生,而且準確、精美,誰都能夠輕鬆實現。
雖然三番五次詳細闡述它的特點,但恐怕這是誰都心知肚明的客觀事實。
確實,這個特點盡人皆知,只不過是平凡的事實。但是正因為它過於平凡,反而會被人所遺忘,或者因為是理所當然的道理而被輕視。所以,我才會三番五次的重申這一特點,將它置於面前,正視它的存在。在正確地認識它的基礎上,才能尋找寫真的獨特表現力和認真對待寫真。如果不這樣的話,在進行表現創作時,很容易遇到各種各樣的坎坷。舉例來說,就是我們經常遇到的構圖挑刺兒問題。
至今為止,仍然有相當一部分寫真家在寫真的構圖套上黃金分割、三角構圖等名頭。這樣將繪畫的構圖方法來原封不動挪到寫真中來的人不在少數。但是這一點恰恰是忽略了寫真的特點,可以說是大錯特錯。
繪畫通過肉眼和手協作,有條不紊地作業將作品表現出來;寫真表現則是相機這一機械將被攝對象的瞬間再現出來。二者差別如此之大,繪畫的構圖技法不可能原封照搬到寫真表現當中。如果是寫真的話,一定要考慮到前文所述的特點,再考慮構圖。雖然這裡只列舉了構圖這一個很小的例子,但也可以看出只有認識到寫真的本質才能貫徹它的表現特點。如果僅僅將其平凡付之一笑,則會偏離寫真的路線。
看到這裡,想必會有人會產生了一些疑問。寫真表現完全通過相機的機械性來實現,並沒有給人的想法、直覺、情感等因素融入的空間,因此寫真表現並不存在創造性。雖然這個觀點經常被提出來,但它明顯是錯誤的。寫真是通過相機精巧的機械結構呈現出來,是一種機械地表現不假,但是操作相機的人會通過選擇將創造性導入到表現中去。舉例來說,被攝體和光線的選擇、景深範圍、拍攝距離、快門速度等方面,都是拍攝者,也就是作者的意識和目的來決定的。雖然和繪畫相比,寫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制約,但是仍然提供了可供選擇的餘地。因此可以說:決定最後表現的並非是相機,而是人的主觀意識。
另外還有一種觀點是:在相機的機械性中,最重要的就是「再現性」。這可以說是寫真的本質性特徵。更進一步可以說寫真是一種現實主義表現。
如果僅僅是如此來理解的話,那麼在現實主義表現中沒有能夠超越寫真的表現形式了。然而現實並不是說表現形式比較寫實就可以被稱為現實主義,現實主義描述的是藝術創作方式的問題。即便是在寫真家當中,也有人直接把寫真的再現性簡單地解釋為現實主義。這一點很容易讓人對寫真的理解產生混亂。那麼寫真和現實主義的關聯在哪裡呢?前面已經說到了:寫真是通過機械的相機作為媒介,通過人的主觀意識創作出來的。
寫真表現存在主觀和機械兩方面的特性,將二者進行調和並統一便能擴展寫真獨特的創造性,機械藝術獨特的美感也會隨之產生。回顧過去,那些名垂寫真歷史的業績無不是在認識和尊重相機機械性能的基礎上,展現作者獨特才能而獲得的。
=====
長按關注,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