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達捐錢修建的戲臺塌了

2020-12-26 騰訊網

2019年春天我和朋友們去尋訪山西省忻州市莊磨鎮連寺溝村鐵梁橋

時隔一年之後,

這座金元時期的石拱橋變得煥然一新,

並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我們來到鐵梁橋的時候,

經老鄉介紹,

在距離連寺溝村南邊不遠的地方還有一個「坡頭村」,

村裡有古廟和戲臺,

於是我們返回時專程前去探訪。

‍圖中1號是鐵梁橋所在地,

圖中2號是連寺溝村

圖中3號就是坡頭村。

據老鄉介紹,

這個不起眼的小山村裡,

絕大部分的村民竟然都姓「」,

說起來,很可能與我還是同宗同源,

也都說祖先是從晉東南襄垣縣遷徙而來。

村中現存古廟兩處,

但都經過嚴重的修繕,

古樸之風已經不復存在。

圖中1號位於村後山上,是一座新修繕完的始建於金代,重修於明清的古廟,

圖中2號就在村口,進村即可見到,是個清代小廟。

這就是地圖上的1號廟,

剛剛修繕未久,

油漆色彩還十分飽滿豔麗。

這是地圖裡的2號廟宇,

雖然進不去門,

但從窗子向內張望,

梁架構造極其簡單,

山牆都是用紅磚砌成的,

無論從文物還是審美來看,

都沒什麼價值了。

但在這座廟的對面尚存一座清代老戲臺,

卻是極具滄桑味道。

黃圈為廟,

紅圈為戲臺

此戲臺為面闊三間進深四椽的懸山頂建築,

在左右兩側又凸出兩個小間,

給戲臺正面做出一種近乎於歇山頂的效果。

戲臺屋頂這種高聳的正脊,

圓潤的曲線,

寬大的博風板,

粗獷的建築風格,

正是晉北地區尤其是忻州一帶清式建築的顯著特色。

但當時戲臺也已經極度殘破,

所有的屋簷全都糟朽脫落,

好像丐幫長老一般。

戲臺的左右及後部原有土坯牆,

當時也是多處倒塌,

大有衣不蔽體之感。

戲臺旁邊就是村裡的垃圾堆,

感覺戲臺就好像垃圾堆中體量最大的一件。

當時看戲臺內部梁架仍大致完好

並沒有外觀上那麼破敗,

感覺至少身子骨還是硬朗的,

其構造做法也頗有古風。

由於當時天近黃昏,

朋友急著開車回太原,

我不便留下,

因此並沒有畫這座戲臺,

誰知此一遊竟成永別。

戲臺內牆和梁枋上還有半個世紀以來的多次演出題記,

在晉省許多地方的古戲臺上都曾見過此類的墨書,

都是戲班子來演出時題寫,

從演出劇目到參演人員以及角色分配和劇團名稱、演出時間,

不經意間就成了寶貴的一頁史書。

最近的一次演出時間在1996年5月13日,

也已經是23年前的舊跡了。

坡頭村雖然有兩座寺廟,

卻是僅有這座戲臺還頗具古風,

很是打動人。

小廟旁邊的草叢中扔著一塊清代斷碑,

上面全是村人捐資修建廟宇的明細帳,

細看時竟然還有「連達」的名字,

不過這個清代的連達看起來也不寬裕,

捐款為「九百文

朋友們在碑上看到了「連達」,

皆呼我竟然穿越至今了。

因為看不見碑的另一面,

無法得知刻碑時間,

按碑刻風格估計,

這應該是一塊清代中期的碑,

我個人感覺應該在乾隆朝前後,

這也基本就是戲臺的創建年代。

這廟和這戲臺的建造中,

也有「連達」所捐的資金呢!

匆匆看過此戲臺後隨朋友返回太原,

進城後天也完全黑了。

當時還想著再去山西時把這戲臺畫了。

今年朋友們幾次前往鐵梁橋查看修繕狀況,

回程時又一次拐進坡頭村,

卻發現這裡已經空空蕩蕩,

戲臺蹤跡全無

他們把照片發給我,

我仔細看了又看,

除了遠山未變,

戲臺旁邊的破拖拉機也一點未動,

戲臺卻消失得乾乾淨淨了。

老鄉說是一場大雨後垮塌的,

村裡已經把殘骸清理了。

其實在山西廣大農村中,

有著太多這樣年代較晚,

結構簡單,

文物等級不高的古建築,

它們正在日益凋零,

逐漸從大地上消失,

就像風燭殘年的老人一樣,

每一次見面都值得我們珍惜。

相關焦點

  • 【煙臺故事】芝罘區域內的四座老戲臺
    抗戰爆發後大多數廟宇被毀,戲臺也隨之不存。現在芝罘區域內還有四座老戲臺,分別為陽主廟戲臺、天后宮戲臺、天后行宮戲臺和毓璜頂戲臺。陽主廟戲臺陽主是中國古代社會神靈崇拜的產物。過去齊地有八神,分別為天主、地主、兵主、陰主、陽主、月主、日主、四時主,分別掌管天、地、戰爭、陰、陽、月、日和農桑四季,陽主就是掌管人間水旱瘟疫的神,為了崇祀這位神靈,春秋時人們就修建了陽主廟。陽主廟為道教建築,坐落在芝罘山西南麓的向陽坡地上,三面環山,一面通海。廟宇周圍環境優雅,古柏挺直參天,老槐虯枝盤旋,大的柞樹有兩抱粗。盛夏時,四周一片濃蔭,使古廟顯得莊嚴肅穆。
  • 江南最大戲臺——楊子安戲臺完成油漆彩繪,「十一」將演大戲喜慶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楊子安村戲臺當日下午,記者來到楊子安村戲臺前,只見這座昔日木本色的戲臺,被朱紅色、金黃色及各種彩繪裝飾一新,將這座雄偉高大的戲臺襯託得更加富麗堂皇。走近一看,除去朱紅色柱子外,所有橫梁上的雕刻,就連雕刻的外框的波浪、祥雲,均被刷上金色,放眼望去,金光閃閃、熠熠生輝。走上戲臺,藻井、橫梁的雕刻、屏風上的圖案,也被刷上金色。可以說,給人整體感覺是富麗堂皇、做工精細、效果良好,對面一同完成油漆的老年協會與之遙相呼應,相互添彩。
  • 《赤伶》背後的故事:方寸戲臺唱的是愛國情懷
    方寸的戲臺上便見他水袖柔婉,崑腔曼妙,那一聲聲叫好聲中,深情的演繹了那些敢愛敢恨不惜血染桃花的李香君,然而家國破碎,山河飄零,誰能倖免?是夜,小縣城內一片寂靜,映襯著戲院裡燈火通明,日本人都坐在戲臺下,喝著酒,吃著肉,放肆談笑。霎時,鑼鼓拉響,戲幕拉開,好戲開場。臺上唱的,是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臺下坐的是豺狼虎豹,惡鬼當道。
  • 陳佩斯舞臺喜劇《戲臺》
    《戲臺》境內巡演各地上座皆滿,很多地區在開演前一個月票房便已售罄,上海、南京、深圳、鄭州、蘇州等地甚至連加座票也很快一搶而空。在北京,《戲臺》共演出了9輪,有觀眾就看了9遍。南京站售票率、上座率均達百分之百,演出大獲成功後媒體紛紛稱讚:"四千南京觀眾被陳佩斯迷倒!""《戲臺》在南京只演兩場太不過癮,還想再看上幾遍!"在山城重慶,"重慶大劇院大劇場內座無虛席","陳佩斯巔峰之作,掌聲笑聲不斷!"在上海,演出引發了社會各界熱烈討論。"《戲臺》在劇本和表演兩個方面無可匹敵!""可以肯定的是,陳佩斯是一名'真正的人民藝術家'!"
  • 戲臺
    牆與戲臺間有十多米的距離,演戲時上邊搭上蓬布就是演員換裝候場的後臺。戲臺四周是南山青白的花崗巖條石壘砌,中間是黃粘土夯實,上邊撒上細細的砂子,平坦而又結實。四角各有一根七八米高的戲杆,演戲時四角繫上繩子,幕布掛上去,圍裹出一個方正閉合的舞臺。看電影時銀幕便掛在前邊兩根戲杆上。右側戲杆頂部常年架著一隻鋁製的高音喇叭,平時各種通知從這裡廣播,開會或演戲時便哇啦啦響,隔著幾裡路都能聽到。
  • 留在故鄉的戲臺
    對於戲臺的印象皆來自幼年,因為那個時候戲臺是在一片空地上自行搭建的,都是一些臨時性的工程,演完就扯拆,所以戲臺對我而言,就像是一個移動的宮殿。那個時候看戲是一件特別熱鬧的事情,村莊內外都顯得格外的蓬勃有力。在山西戲臺作為一種文化特色,一直吸引著許多人的目光,諸多品砸不盡的典故都通過戲臺這個平臺得以傳播,所以可以說戲臺是我們最初的啟蒙老師。戲臺原來是在瓦窯村莊大盤中間,那片寬闊地段一直作為一個村莊舉辦大型活動的場所,每次都人滿為患,很是熱鬧。我對看戲這件事很投入,因此對戲臺的感情也變得很愈發強烈。
  • 很多人只有電視上看過戲劇,更不知道戲臺原來還有這般講究
    讓每個看戲的人都自有滋味,樂平戲臺的種類有很多。有祠堂臺、萬年臺、宅院臺等等。戲文中唱著仁義禮智信。戲臺的建造則是大方莊嚴。長久以來。戲臺在村民們心中有著極為特殊的地位。就像是當地鄉民的精神紐帶。唱戲呢有時候他不簡簡單單只是娛樂。因為過去古代的教育,很多是靠戲曲來傳承的、傳遞的。比如說戲曲裡有《三娘教子》,戲曲裡大量的歷史故事。
  • 原作中,達茲那修建的大橋被命名為什麼 火影忍者6.24微信每日一題...
    原作中,達茲那修建的大橋被命名為什麼 火影忍者6.24微信每日一題答案時間:2020-06-24 20:09   來源:川北在線綜合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原作中,達茲那修建的大橋被命名為什麼 火影忍者6.24微信每日一題答案 火影忍者6月24日微信公眾號每日一題的問題大家看了嗎,知不知道答案選什麼呢
  • 陳佩斯的戲臺人生:我們是明著較勁
    —— 陳佩斯北京喜劇院開門大戲,被譽為2015年中國舞臺劇重磅製作之年代喜劇《戲臺》,時隔一年再度復排,即將於今年9月20至21日登陸廣州大劇院,連演兩場。身為本劇導演的陳佩斯及主演楊立新通過電話,前後接受「A咖時間」獨家專訪,為《戲臺》造勢,揭開它的前世今生。
  • 戲臺上寫的「虛終事實」是什麼意思?
    在生活節奏快的恨不得讓人們赤著腳跑才能追上的今天,有些鄉村記憶恐怕只能離我們越來越遠,年輕氣盛的你也許連體驗的機會都沒有了,譬如鄉村戲臺。鄉村大戲臺是那個時代男女老少的嚮往,是人們不約而同匯聚的地方,每年聽兩臺大戲成了那時人們的奢望。
  • 「把捐錢當成最大的愛好」的人,還記得嗎?
    他的衣服、家具、車都是縫縫補補修修用好多年,連破了的蚊帳都是一補再補。他兒子陳國慶回憶說,當時自己連多買條領帶都被罵浪費,每天最多揣著5塊錢上班, 也不讓陳嘉庚也不讓他坐順風車。兒子交了女朋友,他發現那姑娘喜歡跳舞,就拒絕了這門親事……那麼,他都把錢用哪去了呢?
  • 戲臺上的「權力」:電影《白鹿原》權力的生成與消亡演繹
    戲臺上的「權力」能夠輪番上演,實則早已預示昏暗「祠堂」所代表的宗社權力的消亡。據史料記載,1926年豫西臭名昭著的鎮嵩軍在閻錫山的支持下進攻陝西,圍困李虎臣、楊虎城駐防的西安城,久攻不下,便圍而不打,時間長達8個月之久。白鹿原屬溫帶季風性氣候,小麥種植屬冬小麥即冬種夏收,楊排長收的軍糧應屬於夏糧。
  • 奇蹟暖暖月下戲臺怎麼搭配 奇蹟暖暖月下戲臺滿分搭配_蠶豆網新聞
    最近玩奇蹟暖暖這個遊戲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的新活動月下戲臺這一關怎麼搭配?玩家只有選擇了正確的搭配才能獲取滿分的獎勵,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蠶豆網帶來的奇蹟暖暖月下戲臺搭配推薦了,感興趣的玩家接下來就跟著我一起來看看本文吧。
  • 大麥年度舞臺劇榜單出爐,《戲臺》成評分最高話劇
    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演出行業基本停擺,在這個特殊的年份,12月29日,大麥2020年度舞臺劇榜單出爐,獲得9.4分的《戲臺》成為年度最高分話劇。《戲臺》講述了一個京劇戲班戲臺背後的故事。除延續陳佩斯一貫受歡迎的喜劇風格,全劇也有含蓄而犀利的諷刺,並因為大量京劇元素的加入,充滿濃鬱的傳統文化韻味。
  • TA說丨《戲臺》就像如來佛
    由其編劇,陳佩斯、楊立新主演的舞臺劇《戲臺》一經亮相便贏得碰頭彩,嚴謹的結構、高遠的立意、對舊時戲班掌故的信手拈來,加之兩位主演分寸恰當的表演和嚴絲合縫的配合,共同造就了這部舞臺之上的體驗鮮活的戲劇作品,同時也勾起了許多人對這位「閒散王爺」的好奇心。
  • 《紅樓夢》: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不禁想起孔尚任在《桃花扇》裡寫道的那句經典唱詞: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不下百餘十乘.連前面各色執事,陳設,百耍,浩浩蕩蕩,一帶擺三四裡遠.京城達官貴人,王侯將相皆來送殯,連各個王爺也紛紛設祭,「第一座是東平王府祭棚,第二座是南安郡王祭棚,第三座是西寧郡王,第四座是北靜郡王。」其中地位最高的北靜王府都與賈府有「世交之誼」。秦可卿出殯場面之壯大、氣派——「一時只見寧府大殯浩浩蕩蕩,壓地銀山一般從北而至。」
  • 紫禁城最大戲臺不是漱芳齋而是它,此戲臺唱戲不輸演唱會
    那作為紫禁城第一大戲臺,專門進行為宮廷進行戲曲表演的戲臺有何特殊之處呢?下面就來看一下。暢音閣一共有三層簷,從上而下依次是福臺、祿臺、壽臺。每一層的地板也是另一層的吊頂,活動空間都比較大,總共可以容納幾十甚至上百名人員。而暢音閣與其他戲臺相比,最特殊之處則是可以「上天入地」。那如何進行呢?
  • 淺析故宮戲臺和皇家戲劇生活
    引言在故宮外東路寧壽官區域內,有一座高達三層的樓閣,這就是清代宮中最大的戲臺-暢音閣。寧壽宮這組建築,是清朝第四代皇帝乾隆準備在當政六十年後,退政做太上皇帝時養老用的官殿。這組自成體系的宮殿群,建於乾隆36年至41年。
  • 《戲臺》已搭好 明日開鑼!
    陳佩斯 · 執導/主演楊立新 · 聯袂主演毓鉞 · 巔峰劇作陳佩斯喜劇作品展演 話劇《戲臺》明日開鑼!2015年《戲臺》首次亮相,這樣一部廣受好評的年度好戲,至今已創造了票房神話,因加座而產生了售票率超100%的記錄,累計演出超300場。
  • 「忻州古建」忻府區肖家山戲臺
    忻府區肖家山戲臺梁興國肖家山戲臺,位於忻府區董村鎮肖家山村中靠南,戲臺坐南向北,面寬三間,進深五椽,六檁後廊式結構,卷棚頂,清代遺構。據戲臺檁記記載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前瞻兩株古槐遮天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