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北京市「掃黃打非」辦公室指導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對「抖音」平臺進行約談,對其傳播淫穢色情低俗信息行為作出頂格罰款的行政處罰。
經查,「抖音」平臺中個別主播在直播中存在性挑逗、性暗示和抽菸、說髒話等行為,部分直播間評論彈幕存在低俗內容;個別主播直播的遊戲未經審批,且含有血腥、暴力、恐怖等內容;部分主播和平臺用戶通過發布微信號、二維碼等方式引流到其他平臺進行違法違規活動。經執法人員勘驗取證,相關內容屬於「宣揚淫穢、賭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危害社會公德或者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文化執法部門依法對「抖音」平臺運營公司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作出行政罰款的處罰,責令立即改正有關違法行為,並要求該公司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內容管理,對發布色情內容及引流信息的用戶堅決予以封禁。據統計,2020年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舉報中心共接到反映涉「抖音」平臺傳播色情低俗信息的舉報線索900餘條。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負責人指出,任何國家的法律都不容許把人的醜行、惡行當作網絡流量和賣點。大型網際網路平臺用戶數量龐大,動輒億計,一旦有害內容公開傳播,將會產生極其惡劣的影響。對大型網際網路企業加強內容監管,是為了促使其在法治軌道上更加健康發展,有利於規範網絡傳播秩序,構建良性競爭的大環境。
監管部門及時敲響安全管理的警鐘,就是要提醒網際網路企業時刻不能忘記內容安全的主體責任。網際網路企業既要講發展,也要講責任。唯有正視不足、知過改過,才能匹配企業應有的發展質量、規模和影響,才能行穩致遠。
以下為中國紀檢監察報「給直播亂象敲響警鐘」文章:
1月8日,全國「掃黃打非」辦通報:近期,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北京市「掃黃打非」辦指導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對抖音平臺進行約談,對其傳播淫穢色情低俗信息行為作出頂格罰款的行政處罰。全國「掃黃打非」辦負責人指出,對大型網際網路企業加強內容監管,是為了促使其在法治軌道上更加健康發展,有利於規範網絡傳播秩序,構建良性競爭的大環境。監管部門及時敲響安全管理的警鐘,就是要提醒網際網路企業時刻不能忘記內容安全的主體責任。「我不能露臉,我要過了10萬訂閱才能露。」2019年7月25日,鬥魚主播「喬碧蘿殿下」在連麥直播時「意外」發生「蘿莉變大媽」的「翻車事件」,平時用來遮擋臉部的圖片不見了。事後,儘管一位花費10萬元刷禮物的男粉絲註銷了帳號,喬碧蘿卻在話題傳播發酵中收割了大波流量,粉絲數暴漲。這場鬧劇引人深思。喬碧蘿本是一名普通的遊戲女主播,一番炒作下來,人氣遠超往日積累。後經平臺調查核實,該事件系其斥資28萬元,自主策劃、刻意炒作。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網絡表演(直播)分會將其列入主播黑名單,封禁期限5年。不需要身份證,甚至不需要任何資料,一臺手機就可以實現網絡直播。低門檻的網絡直播讓普通人具有快速躥紅的可能,但直播平臺上諸多問題的出現讓其成為眾矢之的。
號稱品牌燕窩,實為風味飲料糖水。就是這樣的假冒產品,卻在直播間賣出57820單,銷售金額達1500餘萬元。2020年12月23日,廣東省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知名主播辛巴旗下公司罰款90萬元,銷售企業罰款200萬元。直播亂象,不僅僅停留於網絡營銷。疫情期間,虎牙推出「一起學」欄目,其網課視頻下方含有大量遊戲廣告,可直接跳轉遊戲頁面。鬥魚在教育板塊中,同樣存在醒目的遊戲廣告。2020年6月10日,地方網信辦依法約談處置虎牙、鬥魚等10家網絡直播平臺,直指部分遊戲類和秀場類直播平臺存在低俗內容,藉助網課渠道推廣網遊等問題,要求相關平臺分別採取停止主要頻道內容更新、暫停新用戶註冊、限期整改、責成平臺處理相關責任人等處置措施,並將部分違規網絡主播納入跨平臺禁播黑名單。國家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內31家主要網絡直播平臺普遍存在內容生態不良現象,其中包括色情低俗內容、網絡賭博等亂象。同時,一些平臺留言互動、彈幕和用戶帳號註冊疏於管理,違法違規信息層出不窮。有的直播平臺利用疫情期間網民上網時長增加的時機,通過低俗表演等方式吸引用戶高額打賞,甚至誘導未成年人充值打賞。北京朝陽法院曾披露,有未成年人一個月打賞7000餘元,更有甚者,一年內打賞65萬餘元。「眼下,一些網絡直播平臺暴露出泛娛樂化、內容雜亂、虛假營銷、直播門檻低等亂象。」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張旻說。艾媒諮詢一項調查顯示,中國網民對在線直播平臺的內容評價普遍較低,77.1%的網民認為直播平臺存在低俗內容,90.2%的網民認為直播平臺的整體價值觀導向為一般或偏低。種種網絡直播亂象,危害匪淺。從內容看,一些直播平臺出於逐利目的,對內容缺乏有效監管,使得一些不宜公開的內容公之於眾,破壞了健康的網絡環境。從主播與受眾的關係看,為完成平臺分配任務,一些主播挖空心思迎合受眾趣味,打賞機制促使他們使盡渾身解數慫恿粉絲「刷禮物」,不少受眾付出大量金錢。一些網絡直播展示低俗、惡搞等不良內容,部分受眾沉迷於此無法自拔,特別是對正處於價值觀形成階段、缺乏鑑別力的青少年而言,更讓人憂心。「流量為王,做短視頻當然最看重流量啊!粉絲喜歡看的東西,就是你生產內容的方向。」以分享日常生活為賣點的短視頻達人「兔牙仙仙在努力」告訴記者。有流量,才有收入。創作者在直播或短視頻平臺可以通過信息、廣告、粉絲打賞、付費、電商運營等方式實現多維度變現。「兔牙仙仙在努力」表示,自己成為短視頻達人的契機,是一條隨意拍攝的短視頻意外登上了系統推薦頁,吸引了第一批粉絲。「一個月的打賞結算下來,足有5000多元。」這當然得建立在流量基礎之上。「一個視頻哪怕內容再豐富、做得再用心,如果沒有觀眾,統統白費。一些創作者為了賺快錢,會用惡搞、扮醜、譁眾取寵的方式吸引眼球,也不乏有人會打『擦邊球』。」短視頻的節奏極快,短短15秒中,如果前3秒不夠吸引人,用戶可能就會划走。直播亦然。這麼多人同時直播,怎樣讓大家看到自己?和普通的歌舞才藝相比,惡搞、低俗、炒作等內容,似乎更容易吸引粉絲,一些創作者因此極力追求帶來強衝擊的感官刺激,只為讓人多停留幾秒鐘。「作為網絡文化的產物,短視頻兼容了碎片化接受情境和感官化內容形態兩種特徵,迎合了受眾填補閒暇時間的需求或獲取感官刺激的心理。」深圳大學傳播學院教授常江認為,一些用戶追求感官衝擊,一定程度上滋長了低俗內容的傳播空間。「低俗視頻、低俗直播肯定是違規的。用戶一舉報,平臺就會封號,但是一個號被封、換一個繼續的大有人在。」一名網紅經紀人在採訪中表示,為了吸引創作者,短視頻、直播平臺幾乎不會對用戶註冊設置門檻,「一部手機+一個帳號,普通人也可以月入過萬」的「變現傳奇」,吸引了大量「淘金客」。此外,一些「網紅機構」手握多個平臺帳號,以此降低被封號的成本。在資本的推動下,部分視頻平臺瞄準「流量就是收益」的盈利模式,在內容審核上降低要求,對低俗內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暗中鼓勵。用戶瀏覽中,注意力大多被哪些視頻吸引,停留時長多久,點讚評論了哪些內容,都會被平臺系統算法記錄下來。為了「投其所好」,算法會儘量多地給用戶推送同類型的作品。電商直播成增長最快的網際網路應用
但消費體驗仍有待提升
如何有效加強網絡直播監管
是國際社會普遍面臨的難題
落實平臺責任及保護未成年人是重點
話題互動
你對抖音平臺被罰款怎麼看?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看法如有收穫,歡迎「分享 」
「點讚」「評論 」
看完本文有收穫?請轉發分享給更多人
歡迎大家關注另外一個有趣的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