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任曉寧 6月至今,央視已經多次點名直播亂象,政府監管部門也多次對直播平臺約談查處,涉及的平臺不僅有不知名小平臺,還包括直播上市公司。
當下,新一輪直播大整治正在進行中。多位直播公司人士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近期管理部門的要求比之前更加嚴格。7月7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通報7起網絡直播平臺傳播淫穢色情低俗有害信息典型案件,涉案人已被警方抓獲。此前的6月初,國家網信辦、全國「掃黃打非」辦會同最高人民法院等8部門啟動為期半年的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範管理行動。
直播亂象種類繁多,大型平臺上有不規範的廣告、涉嫌低俗的內容。一些中小直播平臺行為更惡劣,一批涉黃直播平臺死灰復燃,在近期浮出水面。
國家網信辦通報說,疫情期間,全國大多數網民上網時長明顯增多,有的直播平臺利用這一時機,為追求流量、吸引眼球,任由主播穿著暴露、言語粗俗、行為惡劣,通過「送福利」、低俗表演、下流動作等方式吸引用戶進行高額打賞,甚至誘導未成年人進行充值打賞,所涉及的舉報案例數居高不下。
一位直播公司中層告訴記者,涉黃直播平臺主要通過微博、QQ等社交平臺推廣,並且,背後的黑灰產團隊還會使用人拉人、人傳人的傳銷方式,通過培養種子用戶,進一步擴大用戶範圍。這種地下直播APP「非常多,不是一兩個,是一大批。」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早在4年前就關注直播行業。他告訴記者,直播行業剛剛崛起時,亂象比現在更多。經過幾輪治理,行業跑出一些大公司,審核要求趨於嚴格,與幾年前相比,「不是一星半點的強。」當前,涉黃直播主要是不知名中小直播平臺,但這些平臺伺服器大多在國外,如何治理,目前仍是難題。
大平臺存在低俗亂象
近期被主流媒體及監管部門點名的名單中,一些已經上市或估值百億美元以上的大型直播平臺,也多次被點名。
7月5日,央視報導,一些知名的直播平臺為提高直播流量,經常打「擦邊球」。比如鬥魚是一家以遊戲直播為主的直播平臺。然而,部分主播與網友互動時,聊天內容並不是遊戲,而是詢問粉絲存款數,並要求粉絲花兩萬塊錢加主播私人微信。
央視也批評了快手。在快手直播間,名為四平阿廈的主播擁有1200多萬粉絲,經常在晚上黃金時間進行直播,直播過程中,演出人員不但動作誇張、故弄玄虛,還經常爆粗口。
朱巍曾經看過幾次四平阿廈的直播,每次觀看人數都在10萬+以上。他的感覺是,四平阿廈就像一個人把平時嘮嗑的內容搬到了屏幕上。「在現實生活中的低俗,可能是你的個人習慣。但在屏幕上,當有10萬人甚至幾十萬人觀看的時候,如果你沒有能力去管住自己的嘴,那可能沒有權利去做直播」。他認為,主播也應該有職業要求,「跟社會責任一樣,一個人的影響力越大,對他要求越高,否則可能會有德不配位的情況。」
快手起家,就是依靠草根文化、老鐵文化,當直播已經變成經營行為時,會面對更高的標準要求。當前,快手已經是一個日活3億的平臺,朱巍提醒快手,「平臺要明白,自己不是靠低俗留住老鐵的,也不是靠爆粗口贏得老鐵的,」他建議對於不合規主播,平臺儘快規避,否則,「這些主播有可能會給平臺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記者在快手搜索四平阿廈,目前已經搜不到。搜索欄下顯示「無相關內容」。
快手之外,虎牙、鬥魚也被央視點名批評。6月8日,央視報導,遊戲直播平臺虎牙、鬥魚在學生網課頻道中,推廣網遊廣告,給青少年帶來不利影響。
朱巍認為,虎牙、鬥魚當時的行為是違反廣告法的,與快手主播涉嫌低俗性質不同。但因為該事件涉嫌未成年人,也是平臺需要特別注重的地方。
其餘大平臺的不規範行為目前也存在。6月23日,國家網信辦會同相關部門於近期對國內31家主要網絡直播平臺的內容生態進行全面巡查,經查,虎牙直播、鬥魚直播、嗶哩嗶哩等10餘家公司存在傳播低俗、庸俗內容等問題。虎牙、鬥魚再一次被點名。另外被點名的也不乏大公司的子公司,CC直播背靠網易,花椒直播背靠360,西瓜視頻背靠字節跳動,全民小視頻背靠百度。
涉黃中小平臺死灰復燃
與大平臺相比,不知名中小平臺的涉黃直播行為更加惡劣。這一直播亂象,影響最大的是假冒網約車司機的假冒「性侵」直播案。6月11日,有匿名用戶舉報涉嫌網約車司機的人在車內「性侵」,之後被證實為一個地下直播平臺星戀直播的表演事件。這起事件,為正在死灰復燃的涉黃直播平臺亂象揭開了一道口子。
根據中國掃黃打非辦公示的內容,今年以來,國內各地查處了44款傳播涉淫穢色情、嚴重低俗庸俗內容的違法違規網絡直播平臺。這些平臺大多不知名,但性質惡劣,查處的直播包括「啵比直播」、「蜜桃直播」、「么妹直播」、「金魚」網絡直播、「皇冠直播」、「嗨夠直播」、「UP直播」、「月愛直播」等。
「亂象太多,涉黃、亂打賞等是最嚴重問題之一,」一位接近監管部門的人士說。
掃黃打非辦今年已查處多個違規小直播網站。在遼寧丹東市,張某某等8人利用「小姐姐」網絡直播平臺進行淫穢表演,吸引觀眾刷禮物和充值,每日在線觀眾達數萬人,涉案金額達20餘萬元。在浙江台州,「金魚」網絡直播平臺每日組織百餘名網絡主播進行5000場次以上的淫穢色情表演,並安排專門人員對平臺進行維護。有的主播不僅在平臺上進行淫穢表演,還向大額打賞人員進行一對一淫穢表演或發送淫穢視頻。還有直播軟體聚合了200餘個淫穢色情直播平臺,註冊會員200餘萬人,總訪問量5000餘萬次,直播平臺均24小時進行淫穢直播……
一位創辦過直播公司的人士告訴記者,很多中小直播平臺靠色情噱頭吸引人,運營者很賺錢。據他所知,這種不知名小網站很多,涉嫌賭博、色情、詐騙等,但伺服器大多在國外,用戶被騙了,也根本無法挽回損失。
除淫穢色情內容外,還有主播言語粗俗、行為惡劣,通過「送福利」、低俗表演、下流動作等方式吸引用戶進行高額打賞,甚至誘導未成年人進行充值打賞。有的直播平臺主播向網民兜售三無產品、假冒偽劣商品等。有的主播散布謠言信息,傳播封建迷信,從事網絡詐騙。
亂象一直有,為何屢禁不止
直播涉黃,並非今天才有。一位經歷過千播大戰時期的直播公司中層向記者回憶說,在四五年前,直播平臺行業都是小公司競爭時,很多不規範行為。當時,直播內容和應用市場上,低俗、色情、擦邊球的問題都很大。
之後,千播大戰結束,國家對於直播行業的管理政策也越來越緊,違規直播平臺逐漸沒有了生存空間。在當前的應用市場,已經無法再搜索到涉黃違規直播APP。
但與此同時,涉黃直播APP又找到了另一條生存之路:通過微博、QQ等社交平臺推廣。上述直播公司中層舉例說,比如現在很多人不用QQ了,有黑灰產專門團隊利用這一點,撞庫獲得大批QQ密碼,偽裝用戶在QQ空間發出消息,吸引好友下載。
黑灰產團隊還會使用人拉人、人傳人的傳銷方式,通過培養種子用戶,進一步擴大用戶範圍。
另一位直播上市公司人士告訴記者,當前涉黃產業鏈已經非常完善,不僅僅包括直播,短視頻、圖文等形式都有。背後的利益團隊會一步步教用戶怎麼下載、安裝,怎樣使用VPN,詳細告知步驟。
涉黃產業鏈背後,是一門成本很低但收益很高的生意。幾位直播從業者告訴記者,此次被查封的這些不知名APP,技術成本非常低,最快1天就能上線。並且,APP的伺服器一般都在國外,即使查處並封掉某個APP,低廉的製作成本,讓他們又能快速上線新的APP。「封掉『蜜桃直播』,可能立刻上線『紅桃直播』,很快的。」
涉黃直播APP一般通過會員或打賞獲得收入。上述直播公司人士告訴記者,這些APP背後也有「算法」,當某個直播間觀看用戶越多,會自動提高排名。但這些高排名內容,一般都是非常不好的內容。
6月11日發生的假冒網約車司機直播事件,就是獵奇的一種。根據鄭州市公安局發布的通報,犯罪嫌疑人以網約車司機迷奸女乘客為噱頭,公開進行色情表演,吸引他人觀看。
早在4年前,2016年,全國掃黃打非辦就查處過一批網絡直播平臺涉「黃」案件,今年疫情期間,由於直播流量上升,涉黃直播又開始冒頭。
「地下直播APP非常多,不是一兩個,是一大批。」上述直播公司中層對記者說,比如這次被查處的小姐姐直播、蜜桃直播,即使作為業內人士,他此前一個都沒聽過,「說明這個肯定是地下的,而且肯定是非主流的。」
幾位直播公司人士也希望,能儘快治理掉這些涉黃平臺。「就是因為這些東西存在,大家才會對直播的印象變得不好,這是需要整治的事情。」
當前涉黃直播平臺主要藉助社交平臺推廣、傳播,那麼,社交平臺有沒有可能提前查到並封禁?
朱巍告訴記者,社交平臺很難做到。「平臺如果全面查的話,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平臺要對一些私密的聊天、群等進行監控,這樣就涉嫌侵犯人的隱私了,以及公司商業機密,這就太可怕了。」
對於直播平臺而言,管理平臺上的內容,是應盡的責任。「直播是面向公眾的,他不存在男女朋友這種私密的、隱私的環境,所以對聊天室、直播間的監控是理所當然的,也是法定要求的。」
平臺用戶越多,責任應該越大
上述出現問題的平臺,目前正在整改或被關閉。記者了解到,一些平臺停止主要頻道內容更新、暫停新用戶註冊、限期整改、責成平臺處理相關責任人等處置措施,並將部分違規網絡主播納入跨平臺禁播黑名單。被通報的涉黃直播平臺,犯罪嫌疑人被抓,平臺被封禁並進行罰款處罰。
上述創辦過直播公司的人士認為,對於直播亂象,100%杜絕也不太可能。原因是,主播人數太多了,某個主播突然臨時性「抽風」了,也很有可能發生。他舉例說,比如最近《時尚芭莎》一條微博惹了眾怒,「專業度這麼高的媒體都可能犯二,更何況主播。」
對於大型直播平臺,他覺得,關鍵在於標準的制定和審核的嚴格。
與前幾年相比,大型直播平臺對於內容審核嚴格度明顯上升,尤其已經上市的直播公司,大多應用了AI技術即時審核。朱巍建議,技術審核和制度保障、人的審核要結合起來,「少了任何一環都不行。」
無論是大的直播公司,還是小的直播公司,都應該遵守同樣的法律法規。不過,大平臺資金能力、用戶規模很大,社會影響力也更大,朱巍告訴記者,大平臺的審核標準,更應該跟得上業務擴張標準。
對於快手大V「四平阿廈」事件,有人不以為然,認為老鐵文化無傷大雅。朱巍不贊同這個觀點。他告訴記者,當前有一批大V主播誕生於5年前草莽時代,在直播日漸規範化的當下,這些主播可能不再適合平臺,反而形成負擔。對於這些主播,他建議平臺規避風險,「沒有他們,其實對平臺來說並非是流量的減少,而是流量的平均」,「這對平臺的長遠發展是好事。」
對於屢禁不止的涉黃小平臺,他認為,查平臺、查人是兩個關鍵。「要把線上和線下的處罰結合起來,不能只線上處罰、封號,否則這些人出來還幹這個。」今年以來,涉嫌犯罪的「金魚」網絡直播平臺、「小姐姐」網絡直播平臺等數十名犯罪嫌疑人已經被警方抓獲,案件在進一步偵辦中。不過,對於伺服器甚至運營者人在國外的現象,幾位直播公司人士告訴記者,目前依舊沒有更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