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夏河拉卜楞寺舊照,建築莊嚴巍峨且具有藏民族獨特風格

2021-01-14 歷史舊影

拉卜楞寺,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藏語全稱為:「噶丹夏珠達爾吉扎西益蘇奇具琅」,意思為具喜講修興吉祥右旋寺。簡稱扎西奇寺,一般稱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語「拉章」的變音,意思為活佛大師的府邸。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譽為「世界藏學府」。鼎盛時期,僧侶達到4000餘人。

第一世嘉木樣阿旺宋哲大師創建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五十三年(1714)建立「拉章」(即嘉木樣佛宮),拉卜楞寺在歷史上號稱有108屬寺(其實要遠大於此數),是甘南地區的政教中心,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國最好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

寺院坐北向南,佔地總面積86.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0餘萬平方米,主要殿宇90多座,包括六大學院、16處佛殿、18處昂欠(大活佛宮邸)、僧舍及講經壇、法苑、印經院、佛塔等,形成了一組具有藏族特色的宏偉建築群,房屋不下萬間。

拉卜楞寺宗教體制的組成以聞思、醫藥、時輪、吉金剛、上續部及下續部六大學院為主,在全蒙藏地區的寺院中建制最為健全。聞思學院是其中心,又稱大經堂,有前殿樓、前庭院、正殿和後殿共數百間房屋,佔地十餘畝,為藏式和古宮殿式的混合結構,頂上有鎏金銅瓦、銅山羊和法輪、幡幢、寶瓶等裝飾物。

拉卜楞寺以顯宗為主,著重研習印度佛學家所著的五部大論(《釋量論》、《般若論》、《中觀論》、《具舍論》、《戒律論》)。全寺所有梵宇,均以當地的石、木、土、茴麻為建築材料,絕少使用金屬。整體建築下寬上窄,近似梯形,外石內木,有「外不見木,內不見石」之諺。

各廟宇依其不同的功能和等級,分別塗以紅、黃、白等土質顏料,陽臺房簷掛有彩布帳簾,大中型建築物頂部及牆壁四面置布銅質鎏金的法輪、陰陽獸、寶瓶、幡幢、金頂、雄獅。部分殿堂還融合和吸收漢人建築成就,增蓋宮殿式屋頂,上覆鎏金銅瓦或綠色琉璃瓦。

拉卜楞寺院的建築粗獷大方,古樸典雅,穩堅耐用。大型佛殿頂部,均有銅質鎏金法輪、陰陽獸、寶瓶、勝幢、雄獅等。部分殿堂的屋頂有鎏銅瓦和綠色琉璃瓦。整個建築莊嚴巍峨、宏偉壯觀。雕梁畫棟,金碧輝煌,氣勢磅礴,具有藏民族獨特風格。

1982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個寺廟現存最古老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樣活佛時期所建的佛殿,是位於大經堂旁的下續部學院的佛殿。

相關焦點

  • 拉卜楞寺文物修繕「轉危為安」 管護者不再為風吹雨打而揪心
    他守候多年的「世界藏學府」拉卜楞寺,經過8年系統修繕後「轉危為安」,不再為風吹雨打而揪心。「世界藏學府」拉卜楞寺,經過8年系統修繕後「轉危為安」。圖為六月中旬拍攝的拉卜楞寺。中新社記者 楊豔敏 攝  6月中下旬,拉卜楞寺景區的大街小巷,金碧輝煌的古老建築群,綻放著迷人的光彩;一排排具有濃鬱藏族特色的僧舍錯落有致,寬敞而整潔;不時有前來探秘的遊人雙手合十、閉目朝覲。
  • 作為地名的拉卜楞
    拉卜楞是藏語拉章的變音,意思為寺院最高活佛的府邸。因此,拉卜楞寺所在的地方就被稱為拉卜楞。在歷史上,作為政教合一的拉卜楞寺的勢力非常強大,其屬寺有108座,影響力遍及甘肅、青海、四川等地。因此,拉卜楞作為地名,既指拉卜楞寺的所在地也指拉卜楞寺在政教方面所輻射到的地區。
  • 《千年菩提路》 第37、38集 拉卜楞寺(上下集)
    《千年菩提路》將以寺廟的興衰、人物的命運、不同佛教宗派的法脈傳承為線索,勾勒中國佛教2000年來傳播和發展的歷史軌跡。其主要內容涉及32個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寺廟以及與之相關的大德高僧。公元1709年,一支蒙古親王察汗丹津派出的馬隊將一世嘉木樣迎回了故鄉。在甘南草原的金頂大帳之中,一世嘉木樣舉辦了淨地儀式,宣告了拉卜楞寺的誕生。從此以後,在拉薩千裡之外的甘南草原,在遠離藏文化中心的邊緣地帶,一座佛學高地開始崛起。這是拉卜楞寺的第一座建築——大經堂。三百年間,經過六代寺主不斷擴建,臥象山下已遍布四十八座佛殿、五百多進僧院。
  • 蘭州-拉卜楞寺-桑科草原-郎木寺-扎尕那-花湖-西部牧場-繪唐卡...
    【拉卜楞寺】是全世界最有名的藏密學院,擁有中國最完整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這裡也是電影《天下無賊》中的凡間淨土,有小西藏之稱。在甘南,草場青青。【若爾蓋西部牧場】是一個草原藏民族文化集鎮,是展示和傳承藏文化的基地。在川西高原體驗慢生活,美的自然、心醉,一切都很養眼。在甘南,浪漫醉人。【花湖】四周數百畝水草地就是高原溼地生物多樣性自然保護區。
  • 一個人的西行——朝拜拉卜楞
    得以喘息的機會,在同事的建議下,我們計劃南下區瞻仰藏傳佛教中最著名的格魯派主寺之一拉卜楞寺。一大早從蘭州南上高速出發,沿著來時的路先到臨夏,後走國道前往拉卜楞寺所在地夏河縣。中午時分,到達夏河縣城。縣城沿著一條小河所建,典型的藏族風格建築和諸多的藏族同胞,感受到了濃厚的藏族氣息。來來回回穿梭的喇嘛與各地前來參觀的遊客佔據了這個小小的縣城,各式藏族服飾店鋪和餐廳密密麻麻分布在街道兩旁。
  • 世界藏學府迎來首次大修 拉卜楞寺參觀朝拜未受影響[組圖]
    在經歷了300餘載的風雨滄桑後,「世界藏學府」拉卜楞寺今夏迎來了建寺以來首次大規模修繕工程。中國網 石宇昕 攝影  中國網9月12日訊(記者 石宇昕) 在經歷了300餘載的風雨滄桑後,「世界藏學府」拉卜楞寺今夏迎來了建寺以來首次大規模修繕工程。據了解,這項預耗資3.05億元預計七八年完成的寺廟整體保護修復和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自7月動工以來,並未影響前往拉卜楞寺參觀的遊客和朝拜的信眾。
  • 哈爾濱普照寺:寺院歷史僅有三十幾年,卻是哈爾濱最大的尼眾寺院
    普照寺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燎原街道東大直街3號。寺院佔地面積7000平方米,創建於1985年,1988年落成,是目前哈爾濱市區內最大的一座尼眾道場。哈爾濱市原有多處尼眾寺院,可惜,在「十年浩劫」中,這些寺院均遭破壞。
  • ...朝拜途中的「護身服」——夏河公安交警為朝拜群眾穿上反光背心
    進入12月份,前往夏河縣拉卜楞寺徒步朝拜、拜佛祈福的各地群眾日益增多,部分朝拜群眾在磕頭行進中佔用機動車道,尤其在夜間視距不良的情況下極易引發道路交通事故,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甘南公安交警溫馨提示:近期夏河縣內徒步前往拉卜楞寺朝拜群眾日益增多,請駕駛人在行經王格爾塘至夏河縣城路段時,減速慢行,注意觀察路邊朝拜群眾,尤其是急彎路段,請放慢車速,為自己為他人的安全負責。
  • 1917年四川汶川老照片,汶川文廟檑星門與第二十三世瓦寺土司
    文廟原位於綿虒中學內,乾隆50歲次年建,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木結構單簷歇山式建築,總佔地152平方米,廟通高10米,地震前已拆除並將材料搬遷至乩仙廟,現由珠海市援建組恢復重建。圖為汶川文廟的檑星門,門前還一座小石橋。俯瞰汶川文廟,可以看見文廟宮牆萬仞影壁裡古樹參天,欞星門巍峨的建築群。瓦寺土司,即瓦寺宣慰司,嘉絨十八土司之一。為今四川汶川縣境內。
  • 四川德格,一個藏在深山中的寶藏之地!
    德格縣有康巴藏傳佛教五大教派的祖寺:創建於1179年的藏區噶舉派祖寺八邦寺,為德格土司第一家廟;創建於1448年的康區薩迦派祖寺更慶寺;創建於1685年的康區寧瑪派祖寺竹慶寺;創建於1654年,康區格魯派祖寺更沙寺;以及建於618年的康區苯波派祖寺丁青寺。一、更慶寺康區薩迦派(花教)祖寺更慶寺,更慶,藏語意為「宏大」。
  • 王玫| 一個女攝影師鏡頭中的藏地之美
    為此,王玫以一個女性攝影師的視角,關注藏地遊牧生活和他們的精神世界,關注藏地女性在社會中的角色,並用鏡頭表現她們的勤勞善良,隱忍包容,用影像對人性深層的真善美加以讚頌和對她們的深切關懷,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影像風格。期間表現草原牧場和藏族姑娘平凡生活的作品相繼發表或展出,2013年作品《勞作的女人》《卓瑪》參加甘肅首屆攝影藝術收藏展。
  • 有多少建築真正傳承了英倫風格?
    ——黑格爾 「音樂是流動的建築,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這句話及其形象地道出了音樂和建築之間內在、外在的聯繫,共通的美學信息,以及極其深刻的藝術內涵。 作為擁有500年歷史的英倫建築來說,這一點無疑更為恰當。
  • 中國各大城市的地標性建築
    標誌性建築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每座城市的地標,都具有其獨特的地理特色,更有其文化內涵,能體現一座城市的風貌和味道。在世界範圍內,有埃及金字塔、雪梨歌劇院、巴黎艾菲爾鐵塔、比薩斜塔等著名標誌性建築;那麼,在中國各大城市的地標性建築是什麼呢?
  • 泉州安溪清水巖,清水祖師道場,獨特的民間信俗,精美的寺廟建築
    清水巖始建於北宋,至今已有950多年,內奉中國百仙之一清水祖師,"清水祖師信俗"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清水巖寺是全國首批涉臺文物保護工程之一。進入景區,迎面是一堵照壁,上書「南國蓬萊仙境」一行大字,轉過照壁,豁然開朗,前面一個廣場,對面照壁大書「清水祖師道場」。道場正中,祖師法相莊嚴,背倚青山,結跏跌坐,意態安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