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很少見甚至已失傳,卻曾驚豔了時光的蘇州美食,你知道幾種?

2021-01-09 御品坊美食特產館

蘇州人在吃上面可謂是走心的很,挖空心思就要吃的好,吃出千百種花樣。作為書香門第和仕宦之家的墓志銘的蘇州菜,曾以精細的刀工、地道的火功、漂亮的花色冷盤享譽全國。一旦嘗過,往往一世難忘,味道好極了!時過境遷,食不厭精的蘇邦美食,似乎只流存在了老派影視劇中!還有相當數量的傳統小吃,鮮少露「真身」,只能用「失傳」二字概括。這些老蘇州人記憶裡的老味道,代表的不僅僅是一種回憶,更是蘇州的文化。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些曾讓無數人驚嘆與讚揚的美食。

禿黃油

禿(tei)黃油。禿,音近似忒,是「只有」或「獨有」的意思,是吳語-蘇州話方言,在出蟹後取出蟹膏蟹黃,加上透熟的肥膘末,然後用蔥、姜爆香,再用黃酒燜透,高湯調味,最後再淋上豬油和灑上胡椒粉便成。成品芬芳馥鬱,美豔不可方物,可謂中華美食最高境界。可配製禿黃油撈飯,禿黃油拌麵,禿黃油豆腐等。禿黃油撈飯,白花花的米飯拌上油亮金黃的蟹膏蟹黃。在嘴裡,肥鮮包裹著米粒兒,膏黏黃酥米糯,齒間留香,回味無盡。

說起禿黃油,老蘇州吃客絕對不會陌生。可能前幾年說這道菜,大家還是一臉懵逼,但是現在,似乎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這道菜。蘇州人的大閘蟹太有名的,蘇州人得天獨厚,從來就是想吃就吃,所以吃蟹都吃出了名堂經來。禿黃油本來是一種「存蟹防飢」之法,即得以在蟹季過後仍能享用到反季節的蟹味,而豬油的作用,則是在沒有冰箱的時代起到隔絕和密閉的作用。

吃蟹的方式多樣,像活蟹現拆,拆出蟹肉蟹黃蟹脂膏用蒜姜酒油等炒成的蟹粉,製作出各種周邊產品,如:蟹粉小籠包,蟹粉豆腐、蟹粉獅子頭、蟹粉扒蔬菜等。

禿黃油也是蘇州人吃出來的一種高階美食。禿黃油與蟹粉有所區別,因為費料費功夫,平常人家已經不太會這麼折騰,但是總有老蘇州會回憶說起這道菜,飯上挖上一勺子禿黃油,那香味,整條弄堂都能聞到!

豆芽嵌肉

據說這是袁枚在隨園食單上的一道名菜,是慈禧太后吃過的。豆芽嵌肉,其精細程度簡直可與蘇州刺繡媲美,那麼絕細那麼脆弱的豆芽,竟然要將肉嵌進去,許多人別說沒吃過,就連聽都沒聽說過,總以為是文人墨客閒聊編造出來的天方夜譚。

美食家蔡瀾說豆芽嵌肉這道菜現在已無人肯做。電影導演徐昌霖在《蘇州美食》一文中曾寫到:它的精美簡直是無與倫比的,那如醬的肉末是用針尖一點點嵌進豆芽的細莖之內。

這道菜大部分蘇州人也只在長輩們的嘴中聽到過,而說起這道菜的長輩,也多是只有耳聞,並無真實吃過,可以說是道傳奇的菜餚。

他的製作也是精細到極致的。豆芽要挑肥嫩筆直的,為保證新鮮,從採摘到製作完成不超過三個小時,雲腿蒸嫩放軟用針塞入豆芽杆中。再淋上魚趐南瓜雞蓉熬製的濃湯,雅稱「金銀潤」,配上採芝齋糕點,再泡上一杯蘇州東山紫金庵旁明前「碧螺春」茶。能吃上這道菜的,在當時來說,都非富即貴,而這道菜在如今的蘇州,已經失傳。

煠紫蓋

煠紫蓋酥香鬆脆,歷史上跟松鼠桂魚、響油鱔糊、碧螺蝦仁等蘇幫菜一樣名傳四方,特別適合夏天食用。這道菜需要先把燜肉切成薄片,越薄越好,然後滾上蛋液,放到油鍋裡加工,這樣就成了。

聽聽簡單,要做好卻不容易:油鍋的溫度低了蛋液就會化掉;高了肉皮就會四處爆裂,不成型。然而不知什麼原因,這道百年名菜漸漸變得無人問津。如今只保留在虎丘正源菜館,蘇州其他飯店的菜譜上都找不到這道菜,所以幾乎沒人知道。

湯麵餃

湯麵餃從前又叫「燙麵餃」,湯麵餃春分上市,立夏前後落市,是典型的時令小吃。湯麵餃作為蘇州的傳統小吃,會做的師傅越來越少,1970年以後漸漸失傳。

做湯麵餃,麵粉要燉熟,再用開水和面,這樣麵餃皮才滑爽Q彈,有勁道。筍要時鮮筍,煮熟後切末,去辛辣味。老蘇州還一定要折12個褶子,代表12個月,一年團團圓圓。

三蝦豆腐

三蝦鮮味獨特,豆腐潔白滑嫩,蝦腦鮮紅鮮香,蝦仁柔滑鮮嫩。三蝦豆腐是夏令佳餚,也只有每年夏天河蝦上市的時候,才能湊齊蝦仁、蝦子、蝦腦,這也是河蝦一生中最意氣風發的光景。小暑過後,將蝦腦、蝦仁和蝦子分別取出,分開三部分,加高湯,筍丁和豬腿肉以豬油熱炒而成,蝦殼煮湯。

這道菜最考蘇幫火工技藝。豆腐經過特別加工,在點鹽滷的時候嫩老程度要把握得精準,燒時才不失形,但是吃口又極為細嫩。

早期的豆腐,為靈巖山僧人所制,其自淨、細嫩與眾不同,配上三蝦,色、味俱佳,而這道菜因為製作工序太過複雜,已經沒有什麼地方會專門去原味的製作了。

西瓜雞

西瓜雞實質是清蒸雞。西瓜與雞共蒸,瓜的清香滲入雞肉,雞肉又能保持原有的鮮嫩。西瓜雞處理西瓜很講究,瓜要大小適中,頂端處橫向切開,將瓜瓤挖盡,在西瓜表皮上刻花,冠雲峰、虎丘劍池、寒山寺鐘樓等。將清蒸好的童子雞裝入西瓜皮囊中,蓋上瓜蓋,便可上桌。

這道曾在蘇州持續風靡四五十年的名菜,因只能在夏天吃,且必須當天烹煮當天吃,不能貯存又無法攜帶,因此知道的人還真不那麼多。

白什盤

白什盤,顧名思義是一盤不用任何調色的白炒的什錦菜。以蝦仁、雞片、蹄筋、木耳、香菇、筍片、魚片等多種原料混炒,講究白湯白炒原汁原味,沒有濃濃的調料,也沒有刺激的辣味,而是和蘇州的氣質尤其符合,無論色澤和口味都清新新鮮。相對於前幾道菜,這道白什盤還算是活躍。這道菜清淡、雅致,曾使不少外地客慕名而來,很多人都說,這道菜,就如同蘇州一般,吃出了亭臺樓閣,小橋流水的安逸感。

近年來,一道「白什盤」可謂風頭日進,大有儼然而成蘇幫菜代表之勢,但有趣的是,這道聲名遐邇的「傳統大菜」,在眾多的地方文獻中卻始終鮮有其身影出現,甚至在坊間的口口相傳中,這道菜到底該稱作為「白食盤」、「白什盤」還是「白十盤」,一向都難得統一。著有《姑蘇食話》等多部蘇城美食著作的王稼句先生的意見頗具見地:最初應該是「『白食盤』,起意應出於舊時菜館中一道特有的風景線,但這個『白食』和蘇州人損人的『吃白食』意境全然不同,更多的是含有善意的一個戲謔稱呼。」

黑官膳

黑色的餃子、粽子、花生、麵條、雞爪…所有的菜都是黑乎乎的,像是在墨汁裡浸泡過一樣。趣味橫生的烏米文化展還原了曾經失傳70多年的民國官宴——黑官膳。黑官膳即用烏飯樹葉浸泡的原料做出的菜餚,黑官膳最早出現在國民黨統治時期,在國民黨高官中流傳開來。宋美齡也愛吃黑官膳,抗日戰爭爆發後,黑官膳就此消失。

這些菜主要是利用烏飯樹的葉子染黑的。「老南京人都知道『四月初八吃烏飯』,正宗的烏飯就是用烏飯樹的葉子搗爛了浸泡糯米,再經過九蒸九曬才做成的。烏飯樹在南京叫「南燭」,也叫「青精樹」。它的汁具有一種特殊的清香,而且還有明目補腎的效果。

蘇州木瀆盛產烏米樹,兩三斤新鮮樹葉才能搗出一小碗原汁。將搗出來的原汁倒入上等糯米後,需浸泡一兩天,蒸出來的烏米飯才清香持久,甜糯催津,這就是黑官膳的原料,好在後人苦心鑽研,讓這道消失了70多年的民國官宴重新出現在了世人面前。

糖油山芋

糖油山芋,創始於1821年的黃天源。以前一到山芋上市,那店裡便會在沿街處支起用紅糖或黃糖煮的「糖油山芋」一大鍋,由於製作工序多等原因,糖油山芋已經消失多年。

傳統糖油山芋講究的是師傅手下「細功夫」,選用紅心山芋,放在塗上了一層菜油的生鐵鑊子裡,再加水文火燜燒,並加入飴糖收膏起鍋裝盤。

凍雞面

春有三蝦麵,夏有楓鎮大面,秋有蝦仁蟹粉面,冬有凍雞面,以原料時鮮、製作精細為特色的「蘇州一碗麵」名聞遐邇。

凍雞面是蘇州傳統冬令面代表品種,由於製作工藝繁瑣,散養的草雞、初加工的浸、漂、洗、焐的火候、調料的濃度……一碗麵從準備到出鍋要花近10個小時,十分講究,再加上老一輩麵點師隱退等多種原因,蘇幫面傳統品種、製作人才出現「斷代」,凍雞面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漸漸退出江湖。所以對於凍雞面老輩的食客可能還聽說過,後生一點的絕對是聞所未聞。凍雞面在朱鴻興齊門店「重出江湖」,聽說能「吃到了小時候原汁原味的味道」,有機會一定要去試試看。

灰湯粽

大家一定都吃過肉粽、豆沙粽、紅棗粽、慄子肉粽、蛋黃肉粽、、、、、、。但是,吃過灰水粽的一定不會多。今天要講的是已經失傳的蘇州特色的名點:灰湯粽。黃天源自創立開始,灰湯粽就是店裡的明星產品,但解放後就沒再賣了。已經失傳60多年,只有70歲以上的老蘇州才聽說過它。現在葑門橫街還有賣,在葑門橫街中間一段,早上才有,去的晚了買不到。

它曾經是蘇州的明星小吃,用秸稈灰浸的水(灰汁)拌入糯米包粽子,粽子包得比一般粽子松,打開的時候是不成形的。煮熟後是黃色的,入口比一般粽子綿軟。粽子的顏色為棕灰色半透明,吃起來不蘸白糖,而是澆上一種特製的糖油,甘美滋潤,甜而不膩,色香味俱佳,那股子特別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

現在我們吃到的粽子都是人工鹼煮成的,而灰湯粽在浸米、煮粽都用的是天然鹼水,也就是用稻草、艾草、蠶豆殼或豆秸燒過的草木灰製成的,所以煮出來的粽子更軟糯可口,這是現代的人工鹼比不上的。

水晶湯糰

據說,水晶湯糰已經失傳九十年以上了...水晶湯糰大如核桃,較一般湯糰稍小,餡心主料是豬油白糖,皮子為水磨糯米粉,皮薄餡大,湯糰先放鍋裡汆至金黃時,個個透明如水晶。

舊時玄妙觀三清殿後曾有一處3000平的小吃天地,各種美食琳琅滿目,水晶湯圓就是其中一個。核桃大小、餡料是豬油白糖,皮是水墨糯米粉,皮薄餡多。吃起來需要先咬破一小口吃裡面的湯汁,而現在早已嘗不到這樣的水晶湯糰了。

兩面黃

兩面黃是一種蘇州傳統的麵食名吃,曾被稱為「麵條中的皇帝」,價格不菲。解放後就很少供應,消失已有二三十年,近年來在蘇州老字號餐飲界再次興起。

兩面黃的吃法也很講究,吃之前記得要翻個身,這樣才能吃出「外脆裡嫩」的最佳狀態,一碗麵配一碗蛋絲湯,一碟油,上來之後,喝口湯,再撈口面,一定會讓你回味無窮。

相關焦點

  • 這些快要失傳的美食,將會是舌尖的遺憾!
    蘇州人在吃的上面特別喜歡挖空心思,而蘇州菜曾以精細的刀工、地道的火功、漂亮的花色冷盆享譽全國。一旦嘗過,往往一世難忘,味道好極了!但時至今日,還有相當數量的傳統小吃,沒有再露「真身」,我只能用「失傳」二字概括。無論是美食,還是美食背後的故事都是一出難得的好戲。
  • 不要讓這些地道的蘇州老味道,就此從你的嘴裡消失...
    無論是美食,還是美食背後的故事都是一出難得的好戲。在已爛熟的瘦肉上取下一縷縷線一樣的肉絲來,穿上引線(縫衣針),然後將帶著肉線的針刺進已焯過的豆芽裡,引線從豆芽的頂頭穿到末尾,鮮美的雞肉絲或火腿線就留在了豆芽中。這工藝對一般人來說實在太難,但對於學過蘇州刺繡的人來說,並不算什麼難事。
  • 第一次來蘇州,帶你吃遍蘇州美食,一份來自蘇州本地人的美食攻略
    意思就是說,蘇州和杭州一帶的風景優美、繁華富庶,能夠與天堂相媲美。蘇州屬於典型的江南水鄉,這裡的特色不僅有古典優雅的蘇州園林,還有穿著旗袍坐在一旁的蘇州女子,更有讓人垂涎欲滴的蘇州美食。
  • 藏在蘇州的祖傳美食你吃過幾家?吃貨表示第一家就懵逼了……
    更多關於蘇小小,請加微信:suxiaoxiao333商務合作,請加微信:6260660▁▁▁▁▁▁▁▁▁▁▁▁▁▁▁▁祖傳美食!蘇州的美食有很多,尤其是這幾家,祖傳好幾代卻依然能把美味留住,還屹立不倒。
  • 《都挺好》大結局了,這些隱藏的蘇州美食你還不知道?
    在吃瓜之餘,想必大家也注意到了它的取景地就在蘇州!說起蘇州,是不是只想到水鄉和園林呢?但其實這裡還有超多美食不容錯過哦~蘇州人的愛吃、會吃、講究吃,恐怕江南別處難比。這次Lonely Planet就帶著大家一起探尋蘇州的地道美食,保證你頓頓不重樣!
  • 被這部紀錄片驚豔到!原來蘇州的美食早已火遍全國
    再配上一杯由烤乾的青豆、芝麻、桂花醬為輔料的燻豆茶,拉上幾個好友嘮嘮嗑,愜意的下午時光就這麼開始了,要知道這一帶的燻豆茶也是小有名氣的。同樣在《萬物滋養》裡出鏡的,還有蘇州的葑門菜市場。每逢時令美食上市時,菜市場總是熱鬧非凡。
  • 不要讓這25樣地道的蘇州老味道,從你的嘴裡消失...
    但時至今日,還有相當數量的傳統小吃,鮮少露「真身」,只能用「失傳」二字概括。無論是美食,還是美食背後的故事都是一出難得的好戲。那些快失傳在世間的美食,是可能永遠追不回來的遺憾…在已爛熟的瘦肉上取下一縷縷線一樣的肉絲來,穿上引線(縫衣針),然後將帶著肉線的針刺進已焯過的豆芽裡,引線從豆芽的頂頭穿到末尾,鮮美的雞肉絲或火腿線就留在了豆芽中。這工藝對一般人來說實在太難,但對於學過蘇州刺繡的人來說,並不算什麼難事。
  • 浦東這些「非遺」美食 你都知道嗎?
    據樂遊上海,浦東的美食,你第一個能想到的是什麼?是三林本幫菜「老八樣」、皮酥肉嫩的周浦羊肉,還是清香滿口的高橋鬆餅?「舌尖上的浦東」精心遴選了6種浦東特色的非遺美食,涵蓋冷菜、熱菜、點心等多個種類,讓大家在大快朵頤的享受中,感受特有的歷史與民俗。這些讓人食指大動的美食,你都吃過哪些?
  • 【技高一籌】您知道中國十大名面嗎, 失傳抻面絕活再現江湖!
    明晚,美食達人孟凡貴、高級麵點師姜波、演員張大禮和歌手汪正正做客BTV文藝《春妮的周末時光》。
  • 90年代那些驚豔了時光的女明星!(你知道幾個?)
    那時候沒有美圖,沒有精緻的妝容,卻深入人心,今天就來盤點一下;90年代那些驚豔了時光的女明星!(你知道幾個?)1.黎姿黎姿,1971年10月1日生於香港,演員、流行音樂歌手,為前無線電視(TVB)旗下女藝人。《古惑仔》裡面的「小啞巴」還記得嗎?
  • 上篇 | 2017蘇州新開的50家人氣餐廳,你拔草了幾家?
    蘇州這家小清新風格的雞店,讓我第一次知道了什麼叫認真做雞,淡淡香甜的椰汁,翻滾沸騰著的雞肉,好吃到上天,一口湯就能鎖住我的胃!宮廷用餐氛圍你感受過嗎?古色古香的裝飾,暗色的燈光仿佛一下把人拉回千年時光。當然菜品也非常美味!不愧是宮裡御貢的,美滋滋~
  • 肯德基少見的4種「良心美食」,量大便宜還美味,其中兩種已下架
    肯德基少見的4種「良心美食」,量大便宜還美味,其中兩種已下架!自從肯德基進入到我們中國的市場中之後,就一直是備受歡迎的,尤其是受年輕一族和小孩子的喜歡,平常在飯點的時候我們去肯德基,可能都找不到座位,可見它的火爆程度。
  • 2017蘇州美食圈裡的10大不可思議!
    人在江湖走,總能遇到些不可思議的事兒,像老闆娘這樣靠「嘴」走天下的人,自然知道不少蘇州美食圈裡的奇聞趣事。「某韓料店在燒烤一條街上堅持10年」、「賣了50年牛肉麵的最老服務員」、「20多年執著於米飯餅的倔老頭」、「一家可以吃到西漢時期同款火鍋的烤肉店」...
  • 即將失傳的中國名菜
    將其拆開後分別品嘗不同食材,冰肉豐腴甘香,鴨腸很有嚼勁,讓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塊。因做法相當考究,如今已鮮有餐館再推該菜。這道菜同樣是因為原料有肥豬肉,被人們認為不健康,近來已十分少見了。川菜往往以「食材普通,調味出眾」著稱,如果你知道或吃過川菜中的「山珍海味」,如魚羊肚燴、肝油海參、繡球魚翅、紅燒鹿筋、清燉鹿衝,那麼你絕對是一位大神。如果你知道三色雞淖、菠餃白肺、烤酥方、桃酥雞糕、軟炸扳指都是什麼,那麼你要麼是專業人士,要麼就是「食神」。
  • 這些蘇州小眾博物館,你知道幾個?
    聽說,認識一座城市就一定要去逛逛它的博物館不同於蘇博的包羅萬象小眾博物館著眼於獨特的主題向你訴說蘇州的韻味在蘇州千萬不要錯過這些小眾博物館很多人來蘇州旅行總會去蘇州博物館人人都知蘇州博物館出名但是這些小眾的博物館卻也以不一樣的魅力
  • 吃遍這些老字號,才算真正的蘇州「美食家」!
    ,那你對陸文夫一定不會陌生。四十多年的蘇州生活使他的作品帶上了濃重的蘇州色彩,粉牆小巷也早已成為他筆下的文學符號。其中,《美食家》這部小說最是廣為人知。小編近日重讀,更覺妙趣橫生。朱自治這個老牌資本家將四、五十年代的蘇州美食吃了個透,蘇食的精細、講究這本書中展現得淋漓盡致。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陸文夫筆下的蘇式傳統美食吧。
  • 蘇州的三月,就是吃麵的季節啊!這些小眾麵館你都知道嗎?
    而一碗炒肉麵的靈魂,也是在於面裡的幾種時鮮美味:豬肉、蝦仁、黃花菜、木耳、筍丁、扁尖……多種味道在舌尖上爭奇鬥豔,卻又不失平衡。蘇州的三月,正是吃麵的季節!除了一些經常提到的老字號,蘇州的街頭巷尾還藏著一些小眾麵館也值得去拔草。這些小眾麵館你都知道嗎?
  • 蘇州誠品,這些你都知道嗎?
    誠品董事長吳清友宣布,誠品書店蘇州旗艦店將於2015年5月開業。關於開業時間一直眾說紛紜,直到吳董事長的鄭重宣布,給了廣大粉絲一劑定心丸。【未來美好的效果圖】蘇州誠品只有書店嗎?兩棟高樓是精裝湖景公寓,命名為「誠品居所」,建築面積超13萬平方米,誠品書店、誠品文創商場等商業項目則安置在附屬的三層商業裙樓內。這是誠品首度跨界涉足住宅地產。誠品書店董事長吳清友曾在公開場合稱,蘇州店是誠品的二次創業,「新的旅程」。
  • 即將失傳的中國傳統名菜
    將其拆開後分別品嘗不同食材,冰肉豐腴甘香,鴨腸很有嚼勁,讓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塊。因做法相當考究,如今已鮮有餐館再推該菜。這些講究的細節,一環緊扣一環,可惜功夫多且考究,現在已很少廚師會做,也很少酒樓食肆會推出這類功夫繁複但賣不起價錢的菜式。
  • 蘇州這11種爆漿美食,讓你幸福感爆爆爆爆棚!
    卡仕達泡芙,冰淇淋泡芙,鮮果泡芙……一口咬下去,享受奶油在口腔爆開的滋味,別提多滿足了!用勺子劃開一個小口,濃鬱的巧克力濃漿像火山熔巖一樣流出。不論是視覺還是味覺都非常驚豔,吃上一口,簡直不要太滿足。用勺子輕輕一戳,色澤柔亮的蛋黃就流了出來,要是配上一份意面啊,簡直可以登上心動美食榜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