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把我弄死,不然我還是會倒的」,最近一個90多歲的老太太振振有詞的視頻,引起了我們的關注。
到底是什麼事情讓老人受了如此大的委屈,才憤然提出「不死絕對不會改變」的念頭。
原來是這位老太,每天向樓下倒糞水,樓下的住戶對於「氣色重」的糞水怨聲載道,因為不小心就會落到自家陽臺或者門前。所以,上去和這位老太太理論。
老太太一聽這些人是為這件事來的,就怒氣不可遏制,說「因為自己年紀大,走不動,所以只能往樓下倒」,言外之意是「自己絕對不會改正的,因為自己走不動,因為自己年紀大」。
當別人多勸幾句的時候,老太太甚至還激動了,說,「除非你們把我弄死,不然我還得倒」,順便老人還站起來展示自己踉蹌的腳步,以此證明「自己真的走不動」。
老年人行動不便需要得到社會、家庭的關注無可厚非,尤其是這位90多歲超高齡的老人。對於她所說的「身體不好,走不動」也毫無懷疑,可是,既然走不動吧,從床邊到陽臺倒糞水與從床邊到衛生間倒糞水的區別可能並不是很大,最多是少走幾步的問題,可是借著自己「行動不便」少走的「這麼幾步」,就容易讓人對這樣哪怕步履蹣跚的老人絲毫沒有半點憐憫之心。
不禁感嘆:是壞人變老還是老人變壞,在倚老賣老的遮羞布之下,我們的社會到底怎麼了?人心到底怎麼了?
無獨有偶,之前討論的寧波女生公交車讓座事件,因為該女生正逢生理期身體不適,所以也沒有主動向站在她旁邊的老人讓座。可是這老人當眾指責女生沒有教養,沒有給白髮蒼蒼的老人讓座丟了年輕人的臉。女孩無奈之下向老人讓座,並且當眾道了歉。可是,這件事雖然過去了,但是究竟是打了誰的「臉」呢?
一旦,道德被法律輕視,善良被人性收藏。註定不是一個好兆頭,所幸的是,這樣的事情,畢竟還是少數,絕少數,我們看到的大部分,還是真善美。遺憾的是,很多時候我們都抱著「非黑即白」的價值觀,沒有中間地帶,直接把老人歸類為「好人」或者「壞人」。
其實,人性是複雜的。老人更是,經歷過歲月的洗禮和生活的考驗,沒有純粹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比如倒糞水的老人和指責別人讓座的老人,也有著屬於自己的「中間地帶」,或許如果親人晚輩對老人多照顧一些每天幫她收拾妥當,就不用她親自倒了,比如讓座老人旁邊的其他乘客,也能主動讓座,也就不存在與生理期女生的爭執了。
很多矛盾本來可以在「中間地帶」化解,但是每個人心中本來有著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這取決於周邊環境、制度和人激活了哪一面,很可惜的是,往往我們無意間就激活了那「壞」的一面。
在指責老人之前,也許我們看到的是部分老人確實「公德」崩壞了一點,但是這也意味著我們需要思考如何用好的教育、制度、環境去「春風化雨」,把那些偏見和偏執扭轉過來,激活他們心中原本存在的「良善」。再或者,哪怕多一點關心關愛,可能也比無端謾罵來得有用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