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06字,閱讀約需2分鐘
導語:中國有句古話叫做"遠親不如近鄰",其中意思相信很多人也都明白,當家庭出現問題時,最先提供幫助的通常是鄰居,而對於遠在外地的親戚來說,就算是有那份心,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現在很多地方都是樓房,鄰裡之間的關係也不如過去密切,但和諧共處的關係,也是另一種溫馨。
據澎湃新聞報導,浙江杭州某小區,住了一對90歲高齡的夫婦,子女都不在本地生活,只有兩個老人相依為命。老年相伴本來是件令人羨慕的事情,但住在老人附近的鄰居,卻是天天苦不堪言,連自家的窗戶都不敢亂開,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小區中有高齡老人,本來做鄰居的時常關照點也正常,但對於該小區的業主來說,跟這樣的老人住在一塊卻十分遭罪,這是因為其中90歲的老太太,每天都朝樓下倒糞水,而且是10年如一日的進行,住在她樓下的業主,基本上都是非常崩潰的。
據了解,老太太家中只有她和老伴兩人生活,多年前老伴因病癱瘓,日常生活也就全靠老太太一人操持。這對老人家住在4樓,他們的兒女偶爾也會來看望,順便幫老人做做家務,這其實也沒什麼,但最讓小區住戶忍不了的是,老人天天從4樓往下扔排洩物,弄得1到3樓整天都是臭氣燻天。
據2樓的業主回憶,自己某次在陽臺拿衣服的時候,直接被糞水澆到頭上,其他人也表示根本沒法在樓下多停留,就害怕排洩物突然從天而降。樓下住戶在安裝了雨棚後,臭味依然難以消散。在跟老太溝通時,她情緒十分激動,表示除非自己死了,否則還會繼續往下扔東西,聯繫到老人兒女時,對方也說是管不了母親,對此鄰居們也是有苦說不出。
無獨有偶,湘潭一小區的必經之路上,也被潑上了各種液體,小區趙先生有次在經過時,直接就被倒了一身水,其他鄰居也表示看到過有人在樓上倒水,上前制止時對方還聲稱家裡水管堵住了,沒辦法才倒在樓下的,為此住戶們多次向物業反應,但對方卻遲遲沒有給出解決方案,發出的聲明也略顯單薄。
結語:小區是住戶們共同的家,只有小區環境溫馨乾淨了,大家在忙碌的工作之餘,回到家才能享受溫暖和幸福。小區的優雅環境,離不開每個業主的努力,為了營造出良好的生活圈,每個人都應該有負責任的意識,哪怕無法做出太大的貢獻,但減少噪音、文明遛狗、注重衛生這些日常中的小事,也能夠給小區環境做出貢獻,提高大家的生活質量。
部分消息來源:澎湃新聞
編輯/責編:劉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