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堅定發展信心,加快恢復產能,加強供應鏈管理,聚焦主業加大研發力度,做好智慧財產權保護,努力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這是2月29日市委主要領導到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簡稱「深汕合作區」)調研企業復工復產達產工作時,對深圳市顯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顯控科技」)的寄語。
日前,筆者再次來到顯控科技實地探訪發現,企業在員工尚未完全返崗的情況下,已順利實現達產,產能甚至比疫情發生前還增加了20%。這一向好成績的背後,得益於顯控科技打出的復工復產達產增產的系列「組合拳」。
穩步滿負荷生產產能提升20%
顯控科技位於深汕合作區先進位造集聚區內的時尚品牌產業園,是一家研發生產人機接口、伺服驅動器等產品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月22日復工以來,企業已有75人名員工返崗,返崗率為80%。
讓人意外的是,雖然人員並未完全到崗,但企業復工復產後的產能卻在持續提升中。「所有生產線穩步滿負荷生產,目前已順利實現達產,產能甚至比疫情發生前還高。」顯控科技董事長宋斌介紹。
據悉,疫情防控期間,除了生產原有產品外,顯控科技還為口罩機、防護服等防疫物資生產企業提供人機界面、可編程控制器等自動化控制核心部件,平均日產量2000多套,產能較疫情發生前增加了20%。
「機器代人」+激勵機制把時間「搶回來」
作為一家科技型公司,顯控科技高度重視技術研發,不斷探索「機器代人」的生產模式,減少對普通勞動力的依賴。「我們有15年的研發經驗,所有技術100%自主研發。復產後,我們還進一步對生產線進行智能化改造,充分利用機器代替人工操作,提升效率。」宋斌說。
此外,科學有效的管理和完善的激勵機制也是企業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為解決復工復產後訂單激增、庫存不足的問題,顯控科技將員工分成兩班輪流上崗,讓設備充分「跑」起來;強化「多勞多得」的激勵機制,充分保障員工利益;工人不足時,公司管理人員也實行了及時頂崗、補崗制度,全力保障生產。
正是這一系列的「組合拳」,讓顯控科技在抗擊疫情的非常時期,有效滿足了客戶需求,也讓企業在復產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就實現了產能躍升。
搶灘國際市場「把因疫情造成的損失搶回來」
疫情發生後,顯控科技第一時間為防疫物資生產企業提供核心技術支持,加入了「戰疫企業」的大軍。由於科技含量高、質量上乘,其產品頗受國際市場青睞。但是權衡之後,顯控科技果斷決定優先供應國內市場,同時著手布局國際市場。顯控科技認為,待國內疫情過去、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的需求相對飽和後,國際市場將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我們的產品在俄羅斯和中東有良好的基礎,未來我們將進一步調整方向,推出拳頭產品,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把因疫情造成的損失搶回來。」
「我們完全有信心在做好疫情防控和保證生產安全的前提下,挖掘企業自身潛力、提升產能,努力保訂單不流失、保市場不縮水、保信心不洩氣,爭取完成增產50%的全年目標。」宋斌說。
事實上,顯控科技是深汕合作區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有力達產達效的生動案例之一。全區企業沐浴著深汕惠企暖企「硬十條」的「春風」,鼓足「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幹勁,衝破疫情的陰霾,奮起直追、迎頭趕上,再一次詮釋了「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深圳精神!
【記者】陶清清
【通訊員】羅瑜 蘭俊
【作者】 陶清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