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殺國度》——網絡時代無隱私,網絡暴力更甚於現實暴力

2021-01-07 天下影視趣評

電影《暗殺國度》整個電影描述了每個人隱私的重要性,當每個人的隱私都暴露出來,會是一件非常的可怕的事情。

麻薩諸塞聯邦塞勒姆鎮,看上去跟其他的美國小鎮沒什麼區別。結果這個小鎮突然就有了一個黑客。宇宙無敵級別的黑客(至少是好萊塢豔照門那級別的),通過種種手段盜取小鎮公民的隱私信息。

先是鎮長的私人「豔照」,身為一個Gay還是受,私下穿女性服裝。政治人物自己展示這些東西沒有問題,可能還能拉選票,但直男形象+好男人+好爸爸人設,在這一波意外的曝光下,徹底倒塌。選民爆炸,輿論倒逼,一直逼到他自殺謝罪。

然後是黑人校長,雖然可能將近數十年都沒有任何黑材料,而且通情達理,對女主角的「藝術」也網開一面,但他年輕時畢竟High過的。 黑人兄弟麼,上個爛學校,玩玩說唱,開個party,抽點,亂來一陣很正常。用他自己的話說,誰沒有迷茫的幾年,誰年輕沒有犯過錯。

但是學生家長不答應,還是將他轟出學校。

對了,警長好像也被掛了黑料,自然要辭職。畢竟在美帝,警長這種行政人員,工資是社區納稅人出的。如果納稅人不樂意,不管你警長多厲害,都要滾蛋的。

如果事情到這裡就結束了,那一切還算完美,中美在這種網絡曝光面前沒有什麼區別。

但是接下來,這位黑客大哥就停不下來了。他可能覺得自己就是上帝了,所以開始給小鎮上的每個人點名曝光,從學校開始……這小鎮可不是大城市,算是個熟人社會,大家串門偷偷搞搞,塗鴉,High藥,互相咬一咬,也算正常。但是如果要搞清楚誰跟誰是睡過同一個人的表兄弟,那對於十六七的青少年來說,就是火藥桶了。

果然… 學校內的八卦,讓很多人都失控了。開始出現了暴力事件。

新警長還沒有,對於事件的管控能力就下降了很多。

但接下來,黑客就開始玩小鎮村民了。綠帽子買一個送一個,外加每個人的黑料。誰看過A片,誰認識蒼老師,誰喜歡看SM的,都點名公布。乾親戚太多,仇人太多,認不過來,本來民風淳樸的小鎮關係崩潰了。

每個人都帶著面具,打著「也許仇人不認識我」的僥倖心理,好讓自己安全點,一些熱血青年一開始組織了一個暴力社團,要懲罰「惡人」,於是就先欺負給自己戴綠帽子的女生。後來,越來越多的社團成員發現自己被曝光了,也是惡人,於是在風口轉型,改為打擊看不順眼的。

恰巧這時,警察萎了。警察的黑料多,所以基本都不幹活兒。公信力支撐的暴力機構,沒有公信力的時候,就跟持槍老百姓沒啥區別了。

社會都亂了,能有暴力維持變態秩序的暴力社團突然就有了大量粉絲,甚至包括警察。畢竟沒有秩序的時候,哪怕暴力社團搞的是變態秩序,那也比沒有秩序好。

於是,暴力社團開始要維穩了!他們要找出是誰曝光他們!

所以刑訊逼供吧!警察有調查記錄的,相關人士洗一圈,總逃不掉的。

戴姆勒是重點嫌疑人,他被練了之後,說是女主角幹的。因為她們家的IP位址在他的監控數據時,出現過。他咬了女主角,說自己跟她說過……她承認。

這當然是編造的。但是這就行了。看過中國近現代歷史的人都知道……所以他們要來獵殺女主角!

女主們還不知道呢,結果遭到突襲,黑人媽戰死,三人被抓,只有真女主角逃命,沒想到遇到的這位daddy不一般啊!想要欺負她。

她在反抗中,成功割喉,成功完成「成就」——血之洗禮。(非常基督教的洗禮感覺)

之後,她就小宇宙爆發了,明明不是練田徑的,轉眼背著各種武器,超越警車,來到前方,槍斃肥胖警察,劫囚車,救下兩名同伴。然後三人又去劫法場,用武器幹掉了暴力社團的所有人……就剩下一個投降的老大…雖然我對此深表疑惑,為什麼要留著這個帶頭的?為了表示自己放得下?有騎士精神? 說話算話?更「Man」?

總之很奇怪,然後開始在小鎮所有婦女恰巧在看的某網站上發視頻/直播,自己起義的口號,姐姐妹妹們站起來!

於是,開始女性起義…

結局…黑客是女主的弟弟,小P孩子,只是找個樂子,玩死全鎮的人。

從另一個方面,則看到是,為什麼那麼多人會害怕暴露隱私,會特別狠黑客,那是因為他們的背棄道德觀的行為。用那句古話「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如果你隱私下面沒那麼多可怕的事,又何必害怕網絡洩露?讓人深思......

總之,整部電影比較壓抑,或者說情節之間轉接過於誇張,本人感覺而已。

相關焦點

  • 《大數據時代》:當明星遭遇網絡暴力
    那天,網絡上忽然出現了一則涉及陸浩川的隱私信息,有網站揭露:「硬漢明星陸浩川被踢爆是同性戀!」並且曝光了陸浩川和一個神秘男人見面的照片作為證據。這麼勁爆的內容迅速在網絡上炸開了鍋,粉絲們憤怒了,紛紛指責陸浩川是騙子,假裝好男人來吸粉,懷疑他老婆是不是也是被他騙了,甚至高喊陸浩川滾出娛樂圈。
  • 《暗殺國度》預告,講述社交網絡引發的「真實」美國故事
    在今年聖丹斯電影節上創下 1000 萬美元交易紀錄的黑色諷刺片《暗殺國度》(Assassination Nation)今日放出了一版先行預告,它用 22 個關鍵詞讓觀眾瞥見了「100% 真實的美國故事」會是什麼走向。
  • 《暗殺國度》:少女受辱大殺四方,這部血腥R級片爽死了!
    其實,除了導演的炫技部分,影片最想要表達的,還是網絡時代的開放性和個人隱私的重要性。網絡時代充滿浮誇,躁動,空虛,不安。而在這樣一個粉飾太平,帶著假面的網絡時代,人的隱私一旦洩露,就是一場的短暫狂歡而已。不是同情受害人,也不是批判洩露者。而是站在道德高地,自詡正直地進行網絡暴力自我裁決。
  • 評論 | 對網絡暴力、煽動網絡暴力 我們要堅決說不
    無獨有偶,上海女教師也不得不為自己此前毆打醫生的魯莽付出代價,承受網絡暴力的一次次討伐。近來,這樣的案例遠不止這幾個,很多情況甚至是事實還沒有完全弄明白,網上聲討之聲就已經鋪天蓋地,一些自媒體甚至煽動網民進行聲討,支持進行人肉搜索,為網絡暴力推波助瀾。這樣的「以暴制暴」真的合理合法嗎?冷靜以對,我們究竟該怎樣尋求正義?
  • 網絡暴力正在迭代升級
    網絡暴力正在迭代升級。  傳統赤裸裸、「血淋淋」的正面攻擊仍無孔不入;給圖片視頻移花接木的「高科技打法」、寫小作文爆料的文藝打法、用話題引流的人海戰術,升級成為網絡暴力的常見套路;更成規模、更大投入的戰法則是依靠營銷號、KOL和大V,一條龍煽動吃瓜群眾情緒,通過買賣各種熱搜榜單、推薦、關注等偽造「虛擬真相」,讓吃瓜群眾只能看到或聽到經過篩選放大的聲音言論,以此捲入不明情況的路人,達到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的目的。
  • 實施網絡暴力,有人不僅圖爽還圖利
    來源:工人日報圖集新華社發 劉道偉 作閱讀提示資訊時代,每個人都可能是網絡暴力的受害者。從辱罵醜化,到發動水軍造謠煽動,甚至人肉搜索,網絡暴力在不斷升級,有的還形成了組織嚴密的黑色產業鏈。律師表示,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網暴問題亟須更有力的防範和治理。「以後見了我和我的兄弟,必須跪下磕頭」……近日,因為玩手遊打排位賽技術稍遜,林勇(化名)被兩個隊友先是打字辱罵,後又開麥互懟,用詞不堪入耳。在他退出遊戲房間後,還被這兩人反覆拉房間咒罵不止。
  • 成都女孩確診隱私竟遭洩露,疫情殺不了人,網絡暴力可能殺人
    甚至有人說這個女孩的家庭,看著不是很富裕,爺爺聽說還得蹬三輪掙錢,結果她怎麼每天逍遙自在的,出入於各種酒吧呢,再往後流言就更不堪入目了,很多網絡謠言甚至說這個女孩,是不是從事一些特殊職業,所以每天晚上,必須得到酒吧去報到,更有甚者,像以往諸多次事件一樣,沒隔多長時間,這個女孩的照片身份信息,就被人傳到了網上。
  • 織密預防網絡暴力的法治防護網
    【摘要】從網絡賦予網民對話與溝通的那一刻起,網絡暴力便已存在。網絡暴力的傳染性更強、傳播性更廣、危害性也更大,給個人、群體以及社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傷害,甚至是災難性後果。
  • 莫讓網絡暴力掣肘網絡監督
    退一萬步看,即便辛巴售賣的燕窩沒有質量問題,朱琳的吐槽有虛構成本,也沒有任何必要上升至網絡暴力層面。<br/><br/>  3月1日開始實施的《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明確規定:「網絡信息內容服務使用者和生產者、平臺不得開展網絡暴力、人肉搜索、深度偽造、流量造假、操縱帳號等違法活動。」當前,社會對網絡暴力的厭惡程度不低於制假販假。
  • 對待網絡暴力,如何有效處理?
    網絡暴力,大家應該都不陌生。近幾年很多明星都在遭受著網絡暴力,有的人因此患上抑鬱症,也有的明星因為網絡暴力而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大部分人們都擁有很多自媒體帳號,微博、微信、論壇等等,都可以讓大家隨時發表自己的所見所想,但稍不留神,這些自媒體平臺就成為了「網絡暴力」的溫床。
  • 拒絕網絡暴力,從我做起。請保持善良,保持理智
    有些「鍵盤俠」不明事情真相,盲目的用偏頗的話語企圖讓更多人捲入一場場網絡口水戰中。那些惡毒的言論,如亂箭一般把他人罵的體無完膚,批判著他們認為的事情,超出了對這件事這個人正常的評論範圍,將這種傷害從虛擬的網絡中轉移到了現實生活中,對他人造成了及其嚴重的後果。網絡暴力是一種危害嚴重,而且影響惡劣的暴力形式。
  • 網絡暴力果報很大,說話請口下留德
    網絡暴力其實是指公民通過網絡途徑,向他人,向社會實施「軟暴力」行為。這種暴力行為不同於現實中那種肉體衝突,而是藉助網絡虛擬方式,對他人進行言語傷害威脅。一般來講,網絡暴力不是由單體決定的,它的形成需要一定規模數量的網民,然後共同在網絡平臺上,發布一些影響社會治安和公共道德的言論。
  • 竇靖童談網絡暴力:盤點遭受過網絡暴力的明星們
    5月25日,竇靖童在網上更新長文,明確表達了自己對網絡暴力的看法,此文一出,得到眾多網友的呼應。不可否認的是網絡暴力很可怕,給很多人帶來了困擾,有的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下面藍心帶大家了解下竇靖童談網絡暴力的根源及這些年遭受過網絡暴力的明星們。
  • 科學防疫,拒絕網絡暴力
    網絡的高速發展,衍生了「人肉」這個詞語。在網絡的天網恢恢之下,一切變得似乎沒有了隱私。近日,成都發現了5例確診病例,然而,疫情的源頭還沒有找到,有人卻把防控重點放到了八卦確診病例的私生活上。20歲趙某在確診前去過多家酒吧,她的姓名、身份證號碼、住址全部公之於眾。
  • 自媒體時代下網絡暴力的相關分析
    在網絡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們可以足不出戶,在網絡上了解新近發生的事情、發表自己的觀點。網際網路的發展,讓人們突破時間、空間的障礙,人際交往變得便捷。但由此也誕生了新的社會社會問題——網絡暴力。肆無忌憚、沒有代價的發言讓網絡環境變得烏煙瘴氣。
  • 網絡暴力對青少年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孫悅津  網絡暴力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網絡的發達而產生的一種暴力現象。主要是指網民通過網絡等線上媒體對他人實施辱罵和言語攻擊等暴力行為,是一種「軟暴力」,也可看作是社會暴力在網絡上的延伸。  從網絡發展角度分析,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和網絡媒體的高速發展,尤其是自媒體的誕生,由於人們個體素質的差異性,為網絡暴力的產生和蔓延提供了滋生環境和條件,導致了一件很微小事情會迅速通過網絡蔓延,最後釀成大事件。
  • 網絡暴力導致明星死亡,如何抵制網絡暴力,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在網絡上,人麼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與其他人一起分享知識。但是就是有一些沒有素質的人,利用網絡這個平臺,惡意辱罵詆毀他人。這種情況我們都把它叫做網絡暴力。說起網絡暴力,那可謂人人皆知。很多人都經歷過網絡暴力的辱罵。而那些天天在網絡上扣鍵盤辱罵他人的人在現實裡又會裝出一副良民的樣子。讓人十分的無語。
  • 決不向網絡暴力讓步
    12月14日,「少婦出軌快遞小哥」網絡謠言的受害者吳女士收到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的立案通知書。這是她被網絡謠言折磨4個多月後,收到的最好消息。網絡時代,我們都是網絡人。
  • 洩露確診者個人信息,「發洩式」網絡暴力,檢察官:典型的侵犯隱私權
    成都一位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的女孩以及她在多家酒吧穿梭的行程,成為近期的網絡焦點。不僅她的私人信息遭到「人肉」,而且還被許多網友編成段子搞人身攻擊。此事再度引發人們對於個人隱私保護、抵制網絡暴力等問題的廣泛關注。
  • 太無語了!為上熱門,網絡主播色情暴力「無下限」
    「鬥魚平臺」直播性行為 不雅視頻網絡瘋傳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由於利益驅使,不少網絡直播平臺都充斥著所謂的「勁爆」直播,其中不乏色情、暴力等低俗直播。今年1月10日晚,微博上突然出現「某直播平臺造娃娃」的熱點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