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一位韓國女明星由於在自己的推特下發布了一些沒有穿內衣的照片,引起了廣大網友的惡意攻擊。
隨著惡評事件持續發酵,該女明星終於無法承受網絡的暴力,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最終,於去年十月上吊自殺,一顆冉冉上升的明星就此隕落,那時的她,正值芳齡。
然而,本以為事情落得如此悲慘結局,網絡上對於她的輿論就應該得到平息。可殊不知,在網絡上對她的指責謾罵變得愈發強烈,甚至有的人說她是在用死亡逃避現實。
一時間,盡顯人性的冷漠和醜陋。從那一刻起,人們便認清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網絡下的人心,險惡無比。網絡暴力,毒害甚深。
網絡暴力是什麼?
網絡暴力其實是指公民通過網絡途徑,向他人,向社會實施「軟暴力」行為。這種暴力行為不同於現實中那種肉體衝突,而是藉助網絡虛擬方式,對他人進行言語傷害威脅。
一般來講,網絡暴力不是由單體決定的,它的形成需要一定規模數量的網民,然後共同在網絡平臺上,發布一些影響社會治安和公共道德的言論。
向「受害者」進行人身攻擊、惡意詆毀,更有甚者會直接將這種傷害行為帶到現實社會中,對「受害者」進行「人肉搜索」,將其身份姓名、家庭住址等個人隱私公布於眾。
這些觸及人類道德底線的做法,會直接影響當事人的生活,甚至更嚴重者還會給當事人帶來精神折磨,逼迫其走向自殺的歧路。
也正是因為網絡暴力所帶來的後果太過於惡劣,所以如今國家明文規定,淨化當下的網絡環境,嚴懲網絡暴力行為,對施暴者追究不同程度的刑事責任。
故此,網絡暴力果報不空,還請各位網民善用網絡,口下留德。那麼作為一個理智的網民,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地使用網絡平臺呢?很簡單,謹記兩句話,就很難出錯了。
01勿以善小而不為
在如今這個隨處可見手機、電腦的「網絡資訊時代」中,五花八門的新聞、信息,無時無刻不在影響這我們的世界觀價值觀,我們很難保證自身的理念不被各種各樣的信息所控制影響。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當一些人看到網絡上的某些點評解說時,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代入感,明明自己不曾經歷過這種事情,卻容易被他人的一面說辭影響了自身對事情的判斷能力。
然後,逐漸在他人的幹涉下,開始「隨波逐流」,成為人們口中所說的「網絡噴子」,不分清紅皂白,就開始發表錯誤的點評議論。
這種現象在如今非常常見,因此,這些網絡公民,其實都是「網絡細菌」的攜帶者,傳播者,更是其中的受害者。
然而,這種趨勢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畢竟時代是無法返璞歸真的,我們也不可能脫離現代社會的節奏,做到獨善其身。
故而,面對當下的網絡環境和資訊時代,我們唯一可以保證且做到的事情,那就是在網絡上約束自己的言行,收斂負能量,去傳播正能量和愛。
古語有云:「善法雖微小,勿輕謂無益,水滴若集聚,漸次滿大器。」
即便是再微小的行善之舉,也不要隨便輕視了其中的功德福德,積累點滴的水,最後也照樣可以盛滿碩大的容器。
改變網絡環境,單靠個人力量是無法做到的。但是要想改變網絡環境,也絲毫離不開個人的貢獻。
遇見網絡暴力,作為理智的網絡公民,一定要挺身而出,及時制止。不論我們面對的是什麼,所謂邪不壓正,要堅信,道理永遠都會站在正義這邊。
換個角度來講,或許我們一個人的力量微乎其微,但是如果我們敢於站出來,去面對並且挑戰網絡暴力時,這實際上就是在給那些同樣排斥網絡暴力的網友們傳遞信息。
正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當自己所作所為是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時,自然就會一呼百應,引起同道人士的共鳴,如此改變當前的局面,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總而言之,作為網絡公民,自當謹記「勿以善小而不為」的真理。淨化網絡環境,是每一位網絡公民應盡的職責和義務。
自己主動去傳播一些正能量,給「受害人」予以鼓勵和支持,給「施暴者」予以批評教誨,口下留德,手下留情,先從小事開始改變,最後才能改變大局。
網絡環境在這樣一種博愛精神的影響下,自然就會得到淨化,得以升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