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暴力果報很大,說話請口下留德

2020-12-20 千面略懂先生

曾經,一位韓國女明星由於在自己的推特下發布了一些沒有穿內衣的照片,引起了廣大網友的惡意攻擊。

隨著惡評事件持續發酵,該女明星終於無法承受網絡的暴力,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最終,於去年十月上吊自殺,一顆冉冉上升的明星就此隕落,那時的她,正值芳齡。

然而,本以為事情落得如此悲慘結局,網絡上對於她的輿論就應該得到平息。可殊不知,在網絡上對她的指責謾罵變得愈發強烈,甚至有的人說她是在用死亡逃避現實。

一時間,盡顯人性的冷漠和醜陋。從那一刻起,人們便認清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網絡下的人心,險惡無比。網絡暴力,毒害甚深。

網絡暴力是什麼?

網絡暴力其實是指公民通過網絡途徑,向他人,向社會實施「軟暴力」行為。這種暴力行為不同於現實中那種肉體衝突,而是藉助網絡虛擬方式,對他人進行言語傷害威脅。

一般來講,網絡暴力不是由單體決定的,它的形成需要一定規模數量的網民,然後共同在網絡平臺上,發布一些影響社會治安和公共道德的言論。

向「受害者」進行人身攻擊、惡意詆毀,更有甚者會直接將這種傷害行為帶到現實社會中,對「受害者」進行「人肉搜索」,將其身份姓名、家庭住址等個人隱私公布於眾。

這些觸及人類道德底線的做法,會直接影響當事人的生活,甚至更嚴重者還會給當事人帶來精神折磨,逼迫其走向自殺的歧路。

也正是因為網絡暴力所帶來的後果太過於惡劣,所以如今國家明文規定,淨化當下的網絡環境,嚴懲網絡暴力行為,對施暴者追究不同程度的刑事責任。

故此,網絡暴力果報不空,還請各位網民善用網絡,口下留德。那麼作為一個理智的網民,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地使用網絡平臺呢?很簡單,謹記兩句話,就很難出錯了。

01勿以善小而不為

在如今這個隨處可見手機、電腦的「網絡資訊時代」中,五花八門的新聞、信息,無時無刻不在影響這我們的世界觀價值觀,我們很難保證自身的理念不被各種各樣的信息所控制影響。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當一些人看到網絡上的某些點評解說時,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代入感,明明自己不曾經歷過這種事情,卻容易被他人的一面說辭影響了自身對事情的判斷能力。

然後,逐漸在他人的幹涉下,開始「隨波逐流」,成為人們口中所說的「網絡噴子」,不分清紅皂白,就開始發表錯誤的點評議論。

這種現象在如今非常常見,因此,這些網絡公民,其實都是「網絡細菌」的攜帶者,傳播者,更是其中的受害者。

然而,這種趨勢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畢竟時代是無法返璞歸真的,我們也不可能脫離現代社會的節奏,做到獨善其身。

故而,面對當下的網絡環境和資訊時代,我們唯一可以保證且做到的事情,那就是在網絡上約束自己的言行,收斂負能量,去傳播正能量和愛。

古語有云:「善法雖微小,勿輕謂無益,水滴若集聚,漸次滿大器。

即便是再微小的行善之舉,也不要隨便輕視了其中的功德福德,積累點滴的水,最後也照樣可以盛滿碩大的容器。

改變網絡環境,單靠個人力量是無法做到的。但是要想改變網絡環境,也絲毫離不開個人的貢獻。

遇見網絡暴力,作為理智的網絡公民,一定要挺身而出,及時制止。不論我們面對的是什麼,所謂邪不壓正,要堅信,道理永遠都會站在正義這邊。

換個角度來講,或許我們一個人的力量微乎其微,但是如果我們敢於站出來,去面對並且挑戰網絡暴力時,這實際上就是在給那些同樣排斥網絡暴力的網友們傳遞信息。

正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當自己所作所為是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時,自然就會一呼百應,引起同道人士的共鳴,如此改變當前的局面,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總而言之,作為網絡公民,自當謹記「勿以善小而不為」的真理。淨化網絡環境,是每一位網絡公民應盡的職責和義務。

自己主動去傳播一些正能量,給「受害人」予以鼓勵和支持,給「施暴者」予以批評教誨,口下留德,手下留情,先從小事開始改變,最後才能改變大局。

網絡環境在這樣一種博愛精神的影響下,自然就會得到淨化,得以升華了。

相關焦點

  • 口嗨?網絡暴力?法律向你說不!
    口嗨終結者語言暴力能要人性命,自古以來便早有一致。對於詆毀、詆毀、網絡暴力,法令自有懲戒手法,但法令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底線,而在這件事上只是依靠底線震懾是遠遠不夠的。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聲響開端呼籲,對於網絡暴力,除了法令保護,更應該從教育的層面加以重視,乃至需求專門開課。要讓在網際網路年代生長起來的青少年,知道什麼是網絡暴力,怎麼保護自己免受網絡暴力的侵害,又怎麼不成為網絡暴力的施加者。
  • 自以為幽默的嘴賤之人,請口下留德!
    你的身邊有沒有一種人,不論你和他熟不熟,每次說話都能插上一嘴,說出的話保證能噎死你。這種賤人總把自己的嘴賤當成幽默,覺得活躍了氣氛,實際是尷尬了別人,快樂了自己。今天去超市給我家小棉襖買零食,遇見高中倆同學,於是吐槽了幾句:我家的小祖宗天天吃零食,都不正經吃飯了。
  • 韓國網絡暴力有多可怕?多位明星死於網暴後,25歲排球女將自殺
    又是網絡暴力,近些年來,韓國網絡暴力事件頻頻登上中國熱搜榜,讓眾人不禁疑惑,韓國究竟怎麼了?2019年10月14日,韓國女星崔雪莉被發現在位於京畿道的家中身亡,同樣年僅25歲,被推測為因為網絡暴力而自殺。據了解,自從崔雪莉因為戀愛退出組合後,就因放飛自我被各種惡評纏身。
  • 拒絕網絡暴力,從我做起。請保持善良,保持理智
    在信息化特別發達的今天,我們每時每刻都處在網絡之中。網絡能夠給人們提供大量的信息,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當然,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網絡是把雙刃劍。在給人們提供大量信息的同時,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發達的網絡系統讓不良的網民有了可乘之機。
  • 王雨馨輕生獲救,再發文控訴網絡暴力的可怕,請善意對待每個好人
    ,王雨馨不得不再次發文,詳細講解了與黃景瑜的過往與自殺的前因後果,控訴網絡暴力的可怕,請嘴下留情。網絡暴力,就是一群心靈扭曲的人的狂歡,會以害人害己慘澹收場,請善待每一個好人。雖然她長得很美,但是很多網民不喜歡她,說她是在賣肉,不是憑演技和實力說話,參演了多部電影的拍攝,卻一直不溫不火,還常常受到網友的指責,說她沒演技。她其實一直都有在很努力的演戲,做節目,可是由於網絡暴力的存在,她一直得不到認可。這個人就是柳巖,柳巖生的一副好身材,顏值在線,可就是有人看不慣她,批評的聲音多了,影響到了名氣的提升,本來可以混跡二線的,現在徘徊在三四線外。
  • 唐龍:「疫情防控」下的「網絡暴力」
    配合疫情防控部門公布出行軌跡本是人人盡力為之的事,可經過網絡的發酵,「暴力」的粉飾,事情竟變得如此的扭曲,可終究網絡不是「暴力」的溫床,「疫情防控」也不是暴力的「擋箭牌」。疫情之下對疾病和死亡的恐懼,是趨利避害的人性使然,這點本無可厚非。但是人類文明的高貴之處是在於我們充滿了憐憫、善良和同情心,我們會對弱者施以援手,會對強者不卑不亢地對抗,對疾病的發病原理孜孜探索,也會為被病痛折磨的患者祈禱祝福。
  • 心理學家:有暴力傾向的人喜歡用這幾種方式說話,遇到請注意
    早些年由梅婷馮遠徵主演的《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安嘉和表面上溫文爾雅,實際上卻是一個具有家庭暴力的丈夫,有一次他家暴妻子的畫面被鄰居拍了下來,為了不影響自己的形象和將來的仕途,安嘉和將其害掉,也正是因為這件事讓他走上了不歸路,暴虐再次升級,整個人也變得心狠手辣。
  • 關於網絡發聲和網絡暴力的思考
    但是發現人說話多了,就容易有時候詞不達意,話說不全的時候,從而引發誤會。所以發聲者要謹言慎行。不管是現實生活裡還是網絡上,發表言論要三思。避免因為沒表達清楚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更要避免一時腦熱胡言亂語,最後招致口舌之戰。另外一方面,說話的人還要有一顆包容和之心,凡事看淡之心。要能屈能伸。能正確看待自己。不論別人如何評價,都要有一顆公正的心對待和評價自己。
  • 自媒體時代下網絡暴力的相關分析
    在她自殺後,人們在評論「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的同時,去雪莉前隊友宋茜的微博下評論「雪莉走了,你去了嗎」、「你真冷血」、「你為什麼不發聲」。新一輪的網絡暴力又開始了。人們把在現實生活中無法發洩、表達的情緒轉移到網絡虛擬社會中,化身「鍵盤俠」,發表評論只是為了一時爽快,為自己心中的情緒找一個排洩口,不會客觀冷靜地思考問題。並且人們可以通過搜索自己感興趣的關鍵詞,網際網路技術也會運用大數據來推薦符合其愛好的個性化內容,這樣就把志同道合、價值觀相近的人聚集在一起,這時,情緒就會被放大,網絡變成了人們情緒的垃圾桶。
  • 藝人也是人,請停止網絡暴力
    這讓我想起了喬任梁離世時,他的好友陳喬恩也是因為沒有「第一時間」發微博而被網絡暴力。針對網絡暴力的人或許主要有這樣三種:一、他們的心智尚未成熟如果是自己的親友離去,有多少人會第一時間發社交網絡的呢~我想告訴你們:那個你說著不發消息的人,已經在角落裡哭的不成樣子,請記住藝人也是人。
  • 李晨:網絡暴力,請放過我的善良
    鄭爽勝訴李晨之前在接受雜誌的採訪時也曾說起了網絡暴力對自己的傷害一方已經開始越來越理智,尋找保護自我更有力的途徑,相信網絡暴力對公眾人物的影響,未來會朝著更良性的方向移步。不得不承認李晨是非常有魅力的人,招致到最多詬病的點也集中在和女星的交往上,可愛情這種東西是兩廂情願,而分手的箇中理由都在兩個人之中,其實於旁人來說是無從猜測的。
  • 因緣果報 如影隨形
    由於我們的業障、習氣及環境的影響、誘惑,在我們所思所想中都是貪、嗔、痴、慢、疑;在我們所做所行中都是殺、盜、淫、妄、酒。人們之所以這樣肆無忌憚,就是因為不懂因果,不相信因果。   我們先來看看造作十惡及所得的果報:   一.殺生:將人或動物直接或間接殺害,屬於殺生惡行,此惡行會得多病、殘疾、短命、多禍殃、骨肉分離等果報。
  • 蔡徐坤首次回應全網黑,網絡暴力下,你是曾經的那片雪花嗎?
    這個時候,不論當事人如何解釋,都沒有人會聆聽,他微弱的呼喊與求救都被淹沒在「正義之言」下了。這就是網絡暴力的可怕之處:數量,即是「正義」。明星是公眾人物,但首先也是活生生的人,即使有不足之處,也不應該以「明星就該受得了挫傷」來給自己的網絡暴力行為找藉口。批評可以,但請以一個文明人的姿態,而非一味謾罵。
  • 十善業與十惡業的果報
    總結起來就是身業有三種——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意業有三種——不貪,不嗔,不痴;口業有四種——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這就是十善業,十善業的反面就是十惡業。十惡業就是貪,嗔,痴,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
  • 請制止網絡暴力,還網絡娛樂圈一個乾淨的環境吧
    不關心娛樂圈的我,因為乘風破浪的姐姐、因為萬茜,無意中暼了網絡娛樂圈一眼,被那顛倒黑白、是非不分、惡意肆虐、言語粗鄙的娛樂八卦文章驚住了,我感覺自己進錯了時空,似乎到了逼死阮玲玉的那個時代!我真希望這個夏天我只記住美好。這段時間我只要上網就能看到各種黑萬茜的文章。
  • 侃侃而談龍泉山拉力賽 網絡暴力下的賽車手們
    前言:我們熱愛賽車,我們的技術確實還有待提升,但面對網絡暴力下的鍵盤車神們,我們要敢於豎起中指,大喊一句,你過來呀!讓我們賽車場上見!龍泉山脈位於四川盆地西部,是成都著名的旅遊景區,同時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位置,三國蜀國為何定都成都,起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這個天然屏障。
  • 《親愛的請放鬆》古力娜扎被指剋死父親,難忍網絡暴力甩頭髮
    近日,她就獲邀上綜藝節目《親愛的請放鬆》大談過去的點滴,直認網絡暴力帶給她好大傷害,壓力大到連講一句說話也要三思而後行,可見當時的她日子是過得不容易。古力娜扎大談網絡暴力帶給她的影響。在節目中古力娜扎回憶起網絡暴力事件,她直言曾一度令她感到好大壓力。在被針對瘋狂指責的那個時候,她一度害怕到做任何事亦要深思熟慮,當時她其實好討厭自己,她說道:我那個時候很不自信,我最討厭的就是我那Z個時候的階段,小心翼翼到我說每句話我都要經過腦子。我就會想,我要說這句話會不會有問題,是不是這句話我一說錯之後,全世界的人都會討厭我。
  • 德化縣出臺10條措施鼓勵外地來德務工人員留德過年!
    2021年春節將至,為鼓勵外地來德務工人員留德過年,減輕人員大量流動所帶來的疫情防控壓力,支持企業穩崗穩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德化縣制定出臺十條措施鼓勵外地來德務工人員留德過年。三、發放節日補貼對春節期間(2021年2月11日至2月26日,下同)留在德化過年的規上工業企業、限上商貿企業、在建縣級以上重點項目的省外來德務工人員,給予每人節日補貼1000元;1月28日至3月8日期間,戶籍居住地為中高風險地區的留德務工人員,給予每人增發節日補貼1000元,由企業統一向行業主管部門申請、發放。
  • 網絡暴力請適可而止,李盈瑩也要吸取教訓!
    這幾天,因為李盈瑩進攻踩線造成了刁琳宇受傷,整個網絡輿論都一邊倒地指責李盈瑩。因為這不是她第一次因為動作不規範造成其他隊員受傷了。李盈瑩壓力很大有記者採訪了一位女排運動員,她表示看比賽看得心酸,但還是維護了李盈瑩。
  • 《演員請就位2》第二期播出 趙薇談網絡暴力引發熱議
    導演趙薇在考核中對每組演員帶來的劇目表演展開專業點評,並針對行業內所存在的網絡暴力現狀表達了自己的看法。趙薇談網絡暴力在本期節目中,尚待考核的演員們共計帶來8組劇目表演趙薇分享拍攝經歷在最後一組考核表演結束後,演員張月談到自己因為林有有一角而遭遇網絡暴力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