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初學佛法的人不知道怎麼修行,他們接觸了佛法以後也知道要多做善事,不要做惡事,可是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呢?在很多人的眼裡善就是幫助貧窮困難的人,幫助貧困兒童,或者是別人遇到危險的時候幫助別人等等好事;惡就是做違反法律的事情,殺盜捋掠等等壞事。以上就是世間人對善惡的認知。
善與惡的標準佛法和世間法是不一樣的,那麼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呢。在世間法裡面的善惡都是比較籠統的,都只是事上的描述,在理上沒有明確的表達,可以說是比較籠統,大概,沒有準確表達出來的。
佛法裡面就有系統的歸納,總結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一般來說,佛法中的善是指十善,惡是指十惡。佛法是把理論總結出來,而不是在事例上做描述。十善是指不貪,不嗔,不痴,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出家眾是不淫),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
總結起來就是身業有三種——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意業有三種——不貪,不嗔,不痴;口業有四種——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這就是十善業,十善業的反面就是十惡業。十惡業就是貪,嗔,痴,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
我們下面來看一下什麼是十惡業:
1,殺生:就是殺害眾生的生命,包括人和動物等等有情眾生的生命,墮胎也屬於殺生,而且是殺害自己最親的人,因為子女來投胎都是跟父母有緣的才會來投胎。所以墮胎的罪也是比較重的。
2,偷盜:以非法佔有別人的財物,沒有經過別人的同意就佔為己有,不管價值高或者低的東西都是一樣,別人沒有同意就拿走佔為己有就是屬於偷盜行為。偷謂詐騙潛竊,盜謂強劫豪奪,偷竊強奪人家的財物,叫做偷盜。
3,邪淫:就是與自己的配偶之外的人發生性關係,在家居士是不邪淫,可以有正淫,正淫就是跟自己合法的配偶發生性行為。出家眾是不淫慾,正淫與邪淫都不行。
4,妄語:就是說謊話,虛言,假話,誑惑他人。
5,兩舌:就是挑撥是非的話,向兩邊,說是談非,令他鬥諍,挑撥別人起爭鬥。
6,綺語:即花言巧語,輕浮無禮,說不正經的話,導人生諸邪念,或出言戲弄,胡亂開口,以為取樂,都叫做綺語。
7,惡口:詛咒別人的話,謾罵,毀謗侮辱別人的話,惡言惡語。
8,貪:就是慳貪,慳是自己有財物而不肯布施,貪是不屬於自己的想通過各種方法獲得,或者是看到好的東西就想擁有它。慳貪的人追求各種財色,名利,五欲六識享受,因此而造下種種惡業。
9,嗔:就是嗔恚,遇事不順,埋恨於心,發怒於形。甚至脾氣爆發,可導致殺害惡罵種種災禍。常人說:「火燒功德林」,這句話是說做了很多的功德,如果嗔心動怒,功德就會被燒光了。
10,痴:就是愚痴,無明,沒有智慧。不明事理,不信因果,不辯是非,善惡,沒有正知正見。
十惡業的反面就是十善業,學佛從什麼地方開始學,就是從五戒,十善開始學。五戒十善做好了,就算你不學佛不求生淨土,來生也不會墮落到三惡道受苦,五戒十善做好了就得人天福報。
我們學佛首先就是要斷惡修善,如果你不斷惡,你每天念佛誦經持咒都沒有用,沒有斷惡只修善就像一個漏水的水缸,你放多少水進去都會漏完。所以修行第一步就是斷惡修善,很多人會說,我沒有做什麼惡事啊?這裡的惡是指十惡業,把十惡業轉為十善業,業障消除,福報,智慧自然來。
如何轉十惡業為十善業?
一、不殺生而慈心於仁,不惱害眾生,放生。
二、不偷盜而知足常樂,以布施對治。
三、不邪淫而貞良守禮,修梵行對治。
四、不妄語而誠實無欺,說誠實言。
五、不兩舌而無爭是非,說調解柔和語。
六、不惡口而出言慈和,說柔軟語。
七、不綺語而言說有禮,說質直語。
八、不慳貪而慈心布施,以不淨觀對治。
九、不嗔恚而慈忍積福,以慈悲觀對治。
十、不愚痴而多聞增智,以因緣觀對治。
十善與十惡的果報
上品十善感召三善道之天道的果報。
中品十善感召三善道之人道的果報。
下品十善感召三善道之修羅道的果報,阿修羅道除了修十善還夾有嗔心,爭鬥,嫉妒在裡面,所以感召阿修羅道。
上品十惡感召三惡道之地獄道的果報。
中品十惡感召三惡道之餓鬼道的果報。
下品十惡感召三惡道之畜牲道的果報。
造十惡業的眾生命終墮落到三惡道遭受苦難的果報,惡業的果報受完以後投胎到人道,由於生前惡業的感召,到人道投胎做人以後還要受餘報。
過去生殺生業重的人為人感得短命,多病的果報。
過去生偷盜業重的人為人感召貧窮,共財不自在的果報。
過去生邪淫業重的人投胎做人感得夫妻不貞良,得不如意眷屬的果報。
過去生妄語業重的人投胎做人感召常被人誹謗,為他人狂惑的果報。
過去生中綺語業重的人投胎做人感召言無人受,語不明了的果報。
過去生中惡口業重的人投胎做人感召常聞惡聲,言多諍訟的果報。
過去生中兩舌業重的人投胎做人感召眷屬乖離,親族不和的果報。
過去生中慳貪業重的人投胎做人感召貧窮,心不知足,多欲無厭的果報。
過去生中嗔恚業重的人投胎做人感召相貌醜陋,經常被他人惱害的果報。
過去生中愚痴業重的人投胎做人感召生邪見家,其心諂曲的果報。
所以修行要用十善業的標準來衡量,身口意三業清淨才能智慧開啟,道業增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