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經緯網8月25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魯凱的家是會說話的藝術品,木雕刻痕傳承族人文化,牆柱上線條更刻畫著生活裡的美好;屏東縣與霧臺鄉公所魯凱文物館合作,將族人珍藏的木雕作品一次呈現,盼透過藝品傳承文化,也藉此看到每個時代的縮影。
過去魯凱族沒有文字,部落孩子看著長輩木雕作品,藉此了解上個世代發生的事。(林和生攝)
活動策展人納凱兒指出,過去魯凱族沒有文字,多是用雕刻記錄每個時期的故事,一代一代進行傳承,但明確的階級制度,規定只有貴族以上才能從事雕刻,一般平民只好關起門來創作,不少作品都深藏在族人家中,家戶彷佛就像一座木雕博物館。
為舉辦此次木雕展,事前特地田調訪查,了解藝術家們對文物、傳統工藝的想法,一進到家屋發現,不同文化意涵的珍藏、創作,都承載著他們的故事。
納凱兒說,在魯凱族部落,木雕、石雕都是生活一部分,大街巷弄隨處可見且各有特色,讓整個部落瀰漫著藝術氣息。
此次集結16位藝術家、共30件作品,木雕工藝師巴勤發打趣地說,展出也是要讓外人知道,山上的人不是每天沒事做,而是透過自己的方式在進行文化傳承。(高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