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雜的服飾藝術,臺灣魯凱族土著文學禮服

2021-01-18 叛逆的路路休

與臺灣許多土著人一樣,魯凱以其製衣技藝而聞名。他們的日常服裝是專業製作的,但毫無疑問,這是他們創造最有趣的禮儀服裝的技巧。在這裡,我們來看看創造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服裝背後的過程,以及為什麼它們對部落如此重要。

與臺灣人的風格相似,魯凱族的禮儀服飾絕對是一件編織的藝術品。然而,並非部落中的每個人都有權穿著這樣五顏六色的衣服。作為來自外部的休閒觀察者,遊客可以看到魯凱在為公眾舉行的儀式中穿的最複雜的衣服,但這些錯綜複雜的編織物品實際上是通常只由部落的貴族穿著的地位符號。

在臺灣的幾個部落中,世襲的貴族社會結構極為重要,在魯凱族中,一個人的服飾意味著他們在這個結構中的位置。允許貴族或上層階級穿著最豐富多彩和華麗的編織,而平民必須穿著樸素的衣服。

在全年舉行的許多儀式中,魯凱族人聚集在他們最炫耀的服飾中,其中包括帶有徽章的頭飾,頭巾,裙子和男士和花環的緊身褲,珠寶,禮服和女士的肩飾。所有這些物品都是由部落婦女使用水平織機手工製作的。最近幾代人已經調整了他們的服裝,也使用羊毛和棉,但真正的魯凱服飾通常是亞麻。

製作禮儀服裝幾乎是一種儀式化的過程,男人不能參與其中。如此,如果婦女正在編織,男人必須留在屋外。她們使用的染料來自當地的植物和草藥,交織各種顏色所形成的圖案非常重要。魯凱人尊重雲豹和百步,他們認為這兩者都是他們祖先的精神。但這是一百步,一種原產於臺灣和亞洲的毒蛇,最常見於太陽下的禮儀服裝。蛇紋圖案的皮膚是各種設計和圖案的靈感,通過縫合和貼片刺繡創造。

雖然玻璃珠和珠寶在這個部落的禮儀服裝中佔有突出地位,但現在由於祖先使用過的石頭和珠子的成本和稀缺性,使用塑料替代品更為常見。

不幸的是,這些並不是部落在一個自日本佔領以來發生如此劇烈變化的國家所做出的唯一讓步。過去臺灣政府對此缺乏興趣也導致了島上這個和許多其他部落的艱難生活。然而,顯而易見的是,這些複雜的服裝項目的不斷創造和使用正在做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工作,以引起更多的公眾關注,因此,保護和國家資助一個數量少於13000人的部落,部落的禮儀服裝始終是他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關焦點

  • 錢靜 | 臺灣原住民喜好什麼顏色的服飾?
    ,原住民創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飾物文化,其服飾藝術中帶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傳達出原住民的生活觀、價值觀及宇宙觀。三、臺灣原住民服飾之色彩分析臺灣原住民族群在其衣服、裝飾品中,對於顏色的選用,大多數族群有自己的喜好與習慣,根據搜集到的臺灣各博物館收藏的原住民族群服飾藝術的資料[1],我們將各族群服裝紋飾中使用的色彩整理如下表:表1 臺灣原住民各族群傳統服飾中慣用的色彩族別平埔
  • 臺灣屏東舉辦魯凱族珍藏木雕展見證時代縮影
    華夏經緯網8月25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魯凱的家是會說話的藝術品,木雕刻痕傳承族人文化,牆柱上線條更刻畫著生活裡的美好;屏東縣與霧臺鄉公所魯凱文物館合作,將族人珍藏的木雕作品一次呈現,盼透過藝品傳承文化,也藉此看到每個時代的縮影。
  • 漫畫帶你看 → 臺灣原住民風俗與服飾!
    阿美族的語言阿美語為臺灣南島語言的一種,是目前臺灣南島語言當中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之一。阿美族是母系社會,家族事務是以女性為主體並由女性負責,家族產業之繼承以家族長女與其他女性為優先。家族/氏族多指母系一族。在部落中,有關部落的大小事務則是由部落男子所組成的年齡階級負責統籌規劃與執行。總人口約18萬餘人,是臺灣原住民中人口最多的一族。
  • 臺灣插畫師協會 用漫畫形象帶你看遍臺灣原住民風俗與服飾
    阿美族的語言阿美語為臺灣南島語言的一種,是目前臺灣南島語言當中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之一。阿美族是母系社會,家族事務是以女性為主體並由女性負責,家族產業之繼承以家族長女與其他女性為優先。家族/氏族多指母系一族。在部落中,有關部落的大小事務則是由部落男子所組成的年齡階級負責統籌規劃與執行。總人口約18萬餘人,是臺灣原住民中人口最多的一族。
  • 臺原住民魯凱族樂當「山林遊牧民族」
    臺原住民魯凱族樂當「山林遊牧民族」 2001年08月14日 08:41:47  來源:   人民網香港8月13日電臺灣消息:在臺灣大大小小的山脈中,活躍著一群專業的造林工人
  • 算上臺灣16族土著,56個民族還是56支花嗎? 臺灣大陸大不同之【原住民上篇】
    臺灣原住民中人數最多的族群。「百步蛇」是魯凱族的守護神。百合花是魯凱族的聖花,是獵過五隻公山豬的勇士或貞潔的女生才可以戴的。噶瑪蘭族是蘭陽平原已知最早的原住民。臺灣最神秘的部落之一。拉阿魯哇族是2014年6月26日由官方承認的第15個臺灣原住民族。據《臺灣方志》之記載,稱為內憂社或內悠社、美瓏社、上四社群等。16、卡那卡那富族萌萌的服飾示意圖▼
  • 【臺灣名家】林添福攝影作品賞析 · 臺灣原住民肖像
    由於歷史的原因,大陸對臺灣原住民高山族僅有籠統的概念,對原住民知之甚少。
  • 臺灣屏東 面海賞花燈 雲霧探部落
    臺灣人最愛逛燈會了。搭上燈會的熱潮,這次來到臺灣南部,一個從未踏入的國境之南──屏東。說起屏東印象,不只是「墾丁、「恆春」而已,而是同樣靠海的大鵬灣。全臺魯凱族人1萬人,這裡就聚集了3500人。由於時代變遷,許多族人也外移城市找生活或升學了。魯凱族居住的建築,是擁有600年歷史的石板屋。雖然後期多經過改建,但每戶建築設計、藝術雕刻及門戶擺設,都神氣展示祖先們創下的豐功偉績。勇武善獵的魯凱族祖先,後代居住的建築就會雕上野豬頭顱的造型。每種不同造型,象徵著每戶族人在部落裡的地位象徵。
  • 清代服飾| 皇帝禮服
    清代帝王服飾是中國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服裝之一,其紋樣等級森嚴,圖案繁縟華麗,不但是帝王至高無上地位的象徵,更是皇權思想在服飾中的濃縮。 今天我們來聊聊清代皇帝禮服。清 代 乾 隆 皇 帝 朝 服 像 軸北 京 故 宮 博 物 院 藏按照《大清會典》的分類,清代皇帝服飾分為禮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戎服等,這些服飾分別穿用於祭祀、朝會、節慶、節日、巡行、日常閒居等各種不同的場合,既有其禮儀面,也具有實用性。
  • 明星大咖匯聚華人禮服陝西分公司---綻放中華傳統服飾文化新時代...
    7月30日,華人禮服陝西分公司成功舉辦弘揚中華傳統服飾文化的盛大旗袍主題沙龍活動。,惟真讀書會創辦人王心玫,北京弘德女子學院西安分院子萩,著名攝影師趙洋、文波等省內外文化藝術屆知名人士、行業翹楚共30餘人蒞臨華人禮服陝西分公司共同體驗分享、交流研商中華傳統服飾文化的時代魅力和發展大計,催人奮進。
  • 臺灣原住民您曉得麼
    其實除了A-Lin,臺灣還有很多為臺灣娛樂圈奉獻的原住民歌手們哦。張雨生、張惠妹、徐若瑄、張震嶽、動力火車、蕭敬騰、羅志祥、範逸臣、温嵐、紀曉君等~原住民五官輪廓深邃,帥哥美女輩出,而且直爽開朗的性格更是深受大家喜愛,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原住民的部落生活。
  • 最真實的臺灣原住民生活,看完這篇你就都知道了!
    目前已知的臺灣原住民族群有阿美族、排灣族、泰雅族、布農族、魯凱族、卑南族、鄒族、賽夏族、達悟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等。美濃客家民俗村裡的原住民都是清朝時從梅州、汀州、漳州各地奔往求生的客家人,他們在臺灣艱困的環境中開墾,兩百多年間衍生出許多獨特的傳統技術與藝術。在這裡可以欣賞到多種傳統藝術,也能買各種精緻的伴手禮。
  • 最慘金鷹女神宋茜,禮服遭群嘲後,又被曝禮服疑似抄襲手遊服飾
    然而爭議還沒過去,宋茜就因為禮服顯胖登上了熱搜,本來榮獲金鷹女神是一份很大的榮耀,本該受到大家的讚美的,宋茜真的是最慘金鷹女神了,所有一切都被這件禮服給毀了,不僅顯胖還被曝禮服的設計涉嫌抄襲某遊戲服飾。
  • 巴洛克、洛可可時期的藝術風格和服飾特點
    回顧服裝發展史,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文化地域,有著不同的服飾形態。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政治形態和宗教文化等因素都會對服飾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在上周,來自運營中心範奎恩事業部的趙瑩瑩就分享了西方服裝發展史上的兩個時期:巴洛克和洛可可,分別介紹了巴洛克、洛可可時期的藝術風格和服飾特點。
  • 臺灣最美的服裝與歌聲 , 盡在原住民部落裡..
    ★排灣族Paiwan排灣族最引人注目的是華麗的服飾。除了服飾之外,就屬木雕最為世人稱道。最常見的雕像為人首與雙蛇,其次為裸身人像、動物及蛇紋、菱紋等。另一種是一項身體藝術,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刺青。表現於女子的手背,男子的前胸、後背。凡是村落中的貴族或有特殊功績,由頭目賜予裝飾身體的權利。人口約6萬多人。居住在屏東縣的8個山地鄉與臺東縣大武太麻裡鄉。
  • 唐代皇后穿什麼禮服?通過皇后禮服變化來看唐朝後宮女子服飾變化
    服飾是人類生活的必需品,同時也是社會文明最直觀的標誌之一,它是一面透視鏡,展現著整個社會、民族的風貌,揭示出一個時代的心路歷程。處於其中的唐朝女子服飾因其開放大膽、結I麗奪目的特色無疑成為中國服飾史中最為華彩的一章,唐朝幅員遼闊,各地女服亦獨具特色,但其精華盡在集萬千寵愛的後宮之中。
  • 維多利亞時代——貴族服飾特點
    最初貴族這個詞伴隨著人類社會階級的起源發展而來,時尚的發展的根源也是科學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演變產物,今天跟大家說說最初的貴族服飾。在早期亞述、古埃及、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中,服飾都是靠簡單的方法將編織物覆蓋和包裹在身體上,在適當的位置用扣針扣住。我們從狄俄尼索斯的雕像上積極可以看到早期古羅馬服飾的特點。以及古老的常春藤頭冠。
  • 設計理論丨群體精神的美學價值——大陸民間美術與臺灣原住民美術的永恆魅力
    之所以稱之為陸橋,是因為淺灘曾經在過去某個時期出露海面,成為連接大陸與臺灣的「橋梁」),它們都在述說著海峽兩岸不可分割的聯繫或關係,都在訴說著兩岸民俗文化中的中國藝術故事。如福建土樓至今仍在影響著人們崇文重教的觀念與傳承著儒家精神(圖 1),臺灣魯凱族服飾中的百步蛇圖騰與人頭像圖騰仍在傳頌著本族群的光榮歷史與族群精神(圖 2),等等。這些都是血緣宗法制度影響傳統文化的具體體現。圖1 福建土樓
  • 中國古代服飾之美:漢族中最高等級的禮服——冕服
    中國講究傳統禮儀之大,所以被稱為夏;而同時有著服飾之美,故稱華。而衣服最初的意義就是在於遮羞,是文明之始,也是「禮儀」的最初的產生。在中國古代的服飾中漢服應該是現在大街小巷上經常能見到的一種,而在漢服中有一種最高等級的禮服——冕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