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地心引力》就是一部講述發生在太空一場災難的電影。劇情極其簡單、卻以其空前的真實而震撼音效與視效一舉奪得了奧斯卡最佳混音、最佳音效剪輯、最佳原創配樂獎,不可不說其聲音設計的確爐火純青又富創新性。讓我們在優質的觀影器材上面重新尋找電影聲音設計的獨特性,重拾影音器材發燒的樂趣吧。
1、低頻音效與振動
導演在談及這部電影時說道:- 「聲音對於敘事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太空中是無聲的,所以畫面上對應的聲音是通過轉化來完成的,太空人所聽到的聲音是通過接觸物品,由身體的振動來傳播的,所聽到的聲音都像被蒙上一層東西的感覺,與現實中的體驗會很不一樣」,而這種傳播方式帶來的具有沉悶質感的聲音也被該片的音效團隊帶到了螢屏。
例如,瑞恩在國際空間站的外殼上尋找艙門時,她每次抓住一根欄杆,觀眾都會聽到有一個沉悶的、具有振動感的低頻音,藉此來表達這種通過太空衣傳遞出的這種奇特的非音樂性聲音。這種聲音還出現在她在太空梭解開降落傘的過程中,低頻的隆隆聲伴隨著呼吸和心跳聲,顯得極為明顯與真實,尤其是當衛星碎片再次襲來,緊張的氛圍電子樂與這種沉悶壓抑的低頻音的組合不斷刺激著聽眾的鼓膜,令人感到焦慮而抓狂。
此外,由於太空的真空環境,在這部電影中我們是無法聽到真正的爆炸聲和撞擊聲的,但在影片0:52:22處ISS因為衛星碎片的撞擊而爆炸及1:16:52處「天宮」解體爆炸時,我們卻分明聽到了一個代表爆炸脈動的音效,同時也聽到了ISS各部分猛烈撞擊以及太空梭連續划過太陽能電池板時發出的極具振動質感的音效,這種真實感極富聽覺震撼力。
2、心跳與呼吸
由於這部片子從頭到位幾乎是女主角瑞恩一個人的表演,因此影片中針對她個人的生理與情緒反應的聲音,除了她的語言,就是她的呼吸與心跳。這種呼吸與心跳也不僅與故事情節呼應,也充分營造出了女主角內心世界的焦慮緊張與恐懼、和浩瀚太空的靜謐。
影片12分15秒處,從瑞恩被固定在機械臂上不斷旋轉直到從機械臂脫離在太空中獨立打轉,她急促的呼吸聲一直伴隨著整個過程,充分體現了她感到孤立無援時內心的緊張與恐懼。而影片31分05秒處,瑞恩在千鈞一髮之際抓住了科沃斯基,背景音樂中開始出現了明顯而急促心跳聲,與情節的緊張融為一體。這種心跳聲在此處的呈現,不僅是屬於瑞恩或科沃斯基中任何一方的,同時也屬於作為第三方的觀眾,它極其自然地把觀眾帶入了情節,為科沃斯基的命運而捏把汗。當科沃斯基主動解開繩索,悠揚而悲壯的大提琴代替心跳。
3、通過聲效設計增強觀眾的角色代入感
《地心引力》音效處理的經典之處,還在於聲音對於觀眾聽覺體驗的代入感,即聲音的方位和主客的轉換。當觀眾的聽覺由第三視角突然被切換到第一視角時,聲音的真實感就會加倍,對人物和情節的體驗也會更加直接。導演曾說:「觀眾們在電影院裡的體驗是通過電影獨有的語言,我們通過工具來創造這種語言,聲音也是一種語言,當你聽到來自不同方向的聲音,這個時刻,你的體驗會被帶到另一個空間,去外太空的經歷」。
例如影片19分10秒,畫面由瑞恩的客觀鏡頭切換到其主觀鏡頭,聲音的呈現就表現為瑞恩的聽覺體驗,隨後鏡頭又由主轉客,19分33秒再次由客轉主;又如,36分34秒,瑞恩在ISS上攀爬的過程中,客觀鏡頭轉換為瑞恩的主觀鏡頭,同時聽覺角度轉換,她竭力而痛苦的呼吸聲被突然放大。如此鏡頭視角反覆切換的同時,聽覺體驗也不斷切換,使觀眾暫時脫離作為旁觀者的第三人視角而去經驗角色的經驗、感受角色的感受,這種特別的觀影體驗極為真實,也極為震撼。
點擊閱讀原文連結,跳轉觀看『中文字幕Soundworks Collection』《地心引力》聲音製作特輯
昌業音響成立於1994年,秉誠著「誠實、專業、友善」的經營宗旨,多年來一直為廣大發燒友服務,提供優質正價的音響器材,同時也是國內音響界首家實行明碼實價的總代理商。昌業音響於香港及廣州共設有三間直營實體試聽店,總試聽面積超過300平方,多個視聽室可體驗不同國家品牌的音樂理念,讓消費者有更便捷寬鬆的聆聽時光。多年來承蒙各界朋友的支持與厚愛,昌業音響累積了寬廣且雄厚的客戶基礎,並與全國各地的音響經銷商建立長久且深厚的經營網絡。致力於提高服務的質素,昌業音響旗下銷售的器材均提供長達兩年的免費質保期,兩年過後仍提供免人工費用的維修服務。回顧發燒音響過去二十幾年的變化,可謂是天翻地覆,昌業音響依然在不斷進步成長,引進國內外的新器材,並於第一時間於各大音響展及音響論壇奉上評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