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了·故宮》:上心了,文創!

2021-03-01 綜藝報

從發現文化符號,完成文創設計,再到最終文創產品的完成,《上新了·故宮》節目組需要面臨如何從故宮1200座建築、9371間房屋蘊含的厚重歷史中抓取合適的文化元素等一系列難題。

5年多研發成就了「故宮文創」的火爆市場,歷史積澱和尋常器具結合而成的「故宮之美」吸引了眾多年輕消費者。11月9日,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將傳統文化解讀與文創產品設計相結合,尋找到了文化節目、故宮符號和衍生產品的全新結合點。

「文化為什麼不能成為產品?」 《上新了·故宮》出品人、華傳文化暨春田影視董事長劉兵認為,通過對傳統文化元素融合現代審美的再創作,讓觀眾了解文化創意產生的過程和產品設計的歷史靈感來源,讓擁有歷史積澱的文創產品進入尋常百姓家,是中國故事的全新講述方式。

2017年至今,傳統文化主題的綜藝節目熱度不斷攀升,已經成為各大衛視和視頻平臺的常客。朗讀、還原、沉浸式體驗……如何用新穎的形式呈現文化內涵,成為此類節目的主要研發方向。

《上新了·故宮》並未將內容主線限定於文化呈現本身,而是將「文創」作為貫穿節目始終的明線。對此,已經致力於故宮文創產品研發5年,截至2017年年底已經開發了1萬餘種文創產品的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節目中直言,做文創不簡單,做故宮文創更不簡單。

「文創產品的意義在於它可以作為蘊含文化符號的實用物品進入普通觀眾家中,《上新了·故宮》則為受眾普及了其中的文化元素和歷史故事。」劉兵認為,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創需要更多的人參與。

2017年,華傳文化與春田影視製作了文化體驗真人秀《非凡匠心》,這檔已經播出兩季的綜藝節目保持了豆瓣8.4以上的評分。基於文化類節目的創作經驗,劉兵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之所以需要力推,根源在於文化元素未能走入百姓生活。此次選擇將故宮作為文創產品的切入點,除了它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在中國歷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故宮自身具備的生活屬性。

劉兵告訴《綜藝報》,「故宮除了是帝王統治天下的政治場所,還是明清兩代統治者生活了近600年的居住場所。」 在乾隆為自己打造的倦勤齋內,濃濃的江南絲竹風情,讓觀眾感受到了清代一帝的另一面。帝王居所內的生活化設計可以讓觀眾跨越時間洪流,一窺清代宮廷的日常風貌。

帝王生活、現代設計與文化故事碰撞後產出的文創產品,順理成章地成為了觀眾熱捧的文化符號。首期節目中,「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周一圍和嘉賓蔡少芬在故宮專家和專業設計師的陪同下,歷經一天發掘,最終推出了一款美什件作品(內含3件產品)。節目播出後1小時,第一批5000件產品以平均每套2000元的價格銷售一空。節目總導演、春田影視CEO毛嘉介紹,隨後的節目中,還將有故宮主題的睡衣等實用性更強的文創產品出現。

「使用才是最好的傳承,購買才是最大的保護。」劉兵表示,「當文化以實用形式走進千家萬戶,使用者可以對其中的文化元素如數家珍,這才是講述中國故事的有效方式。」

近兩年來,「故宮」已經成為流行文化的熱詞。對於成立於1925年的故宮博物院而言,無論是熱度居高不下的文創產品,還是《我為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等熱播節目,「故宮熱」的背後是年輕人對傳統文化和歷史故事的熱情。

劉兵認為,年輕人的喜愛才是《上新了·故宮》相關內容和產品流通屬性的直接體現。「無論是節目還是文創產品,除了要秉承原有的文化基因,還要具有現代的普適價值和市場流通屬性,而流通屬性就體現在年輕人的喜愛上。」

經過多年的發展,文化類節目的呈現手法已經在最初的棚內解讀和體驗式真人秀基礎上,開發出越來越多的模式。但在相關文創產品設計上,卻依然無法擺脫文化元素復刻的限制。無論是傳統服飾技法的再現,古畫的多種載體,還是書法作品的衍生複製,均是現代文創產品普遍使用的設計形式。對於使用者而言,此類產品存在的意義或價值,僅僅是復古符號帶來的審美趣味,使用者很少會去主動了解其中蘊含的文化精髓。

《上新了·故宮》引入來自中央美院等專業院校的大學生和青年設計師,通過年輕人的視角對傳統文化元素進行現代審美下的再創作,產出符合年輕觀眾喜好的文創產品。節目總導演毛嘉認為,節目為日常無法近距離深入接觸故宮和相關資料的年輕人提供了渠道,同時也為故宮傳統文化元素開通了一條通往年輕人大腦的通道,這是節目的雙向意義。

實際上,《上新了·故宮》的內容著重點也並非產品,而是其背後的文化故事。從發現文化符號,完成文創設計,再到最終文創產品的完成,節目組需要面臨如何從故宮1200座建築、9371間房屋蘊含的厚重歷史中抓取合適的文化元素等一系列難題。

毛嘉透露,節目選擇呈現的故宮文化符號既要考慮大眾的認知度,也要尊重史實,同時還要具有一定的故事基礎。首期「乾隆的秘密花園」播出後,觀眾對頻繁曝光於影視作品的乾隆皇帝有了新的認知。有觀眾感嘆,想不到只會談戀愛的「大豬蹄子」,還有如此勤勉深沉的一面。

劉兵也表示,節目組需要先把來龍去脈講清楚,才能推動文創產品設計進入落地環節,因此每期節目約有80%的筆墨在呈現文化內容,直至節目尾聲才會涉及文化的實用價值,賦予文化生命力。「我們不想將節目做成帶領觀眾參觀故宮的課堂,而是要和他們一起了解故宮的文化,發掘它在當代的傳播意義,並將其付諸於實物繼續留存。」

作為故宮博物院出品的首檔電視節目,每季10集的《上新了·故宮》有著太多故宮印記:首度進入故宮35%未開放區域取景拍攝,多位博物院工作人員參與、出鏡,以及故宮授權推出的全新文創產品。通過這檔節目,將於2020年迎來600歲生日的紫禁城顯得愈發年輕起來。

劉兵告訴《綜藝報》,此次合作和故宮博物院籤署了五年戰略協議,《上新了·故宮》是紀念2020年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故宮博物院建院95周年推出的大型紀錄片《紫禁城》的階段性成果匯報。此後,雙方還會在內容策劃等方面進行更加深入的合作。

節目中基於故宮元素創作的實體文創產品,將以故宮出品的形式進行線上和線下售賣。對於節目中的故宮文創產品和故宮博物院文創旗艦店(簡稱「故宮淘寶」),劉兵認為二者是渠道和產品形式上的互補,而非競品關係。 「《上新了·故宮》是把每個故宮文創產品賦予鮮明的性格和來源,對每項產品進行溯源,並從中尋找到作品產生的文化邏輯。二者更像一對師兄弟,雙方擅長的技法不同,但師出同門。」

在劉兵眼中,《上新了·故宮》所進行的工作是跨越近600年的時間和固定不變的空間,秉承歷史積澱下的文化基因,通過文創產品將故宮搬到我們生活的現實空間中。這種轉移並非文物的轉移,而是通過文創產品打通傳統文化和器物的實用壁壘。「在產品的故事性上賦予600年的時空內涵,我認為它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播意義也更為深遠。」

《上新了·故宮》幕後


「無人故宮」的拍攝技巧


故宮常年遊人如織,但在首期節目中,故宮仿佛被節目組「包場」,無論是空鏡還是大全景,均是一片空曠。毛嘉告訴記者,故宮對節目組提出了兩個要求,一是要保護文物,二是不能影響遊客參觀。節目組一般在早上6點鐘之前就在故宮外等候,8點鐘開館後搶拍開放區鏡頭,之後迅速轉場進入尚未開放的拍攝區。

周一圍還原乾隆

首期節目中,周一圍身著根據史料還原的乾隆服飾,在倦勤齋戲臺邊觀戲邊吟唱,並上演了一幕隔空對話。由於文物保護、拍攝時間限制等原因,這段近5分鐘的片段並非實景拍攝,包括片中戲臺上的表演,均是後期綠幕合成。片中歷史還原環節、出鏡人物的服飾出處均進行了特別標註,每期5套左右的宮廷服飾,需要動用5-10位專業繡工參與。

御貓「魯班」

拍攝「御貓」是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的主意,他在節目中透露,故宮裡有近200隻貓,它們被故宮的工作人員視為「同事」,「因為有這些優秀的『同事』,故宮博物院裡沒有一隻老鼠。」值得一提的是,節目中御貓「魯班」的配音由手遊《王者榮耀》遊戲角色魯班的配音師配製完成。

編輯:蘇紫汀  

「致敬初心 響應時代」 湖南衛視與中國電視相伴成長

解密紀錄片《王朝》:如何打造動物版「權力的遊戲」

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註明來源,並附上原文連結。更多資訊請登錄手機版「綜藝+」m.zongyijia.net

相關焦點

  • 《上新了·故宮》: 上新了,上心了
    《上新了 · 故宮》,一檔大型文化季播節目,11月9日21:05在北京衛視首播、愛奇藝獨播。播出後,一片喝彩,好評如潮。首播臺、網雙平臺榮耀登頂:電視端收視率全國第一,網際網路熱度值全網第一。它為什麼這麼火?筆者以為,《上新了·故宮》之所以引發關注、熱議和點讚,關鍵原因在於用心體現文化創新。同樣的故宮,不一樣的解讀。
  • 《上新了·故宮》出熱門文創,青年力量為故宮文創「上新」助力
    自從大型文化季度節目《上新了·故宮》啟動以來,它已經產生了一系列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爆炸性文化創意,並且正在播出的第三個季節特別召集了來自國內大學的設計專業學生。 通過文化創新和創新為紫禁城注入永恆的青春力量,使紫禁城的文物可以融入千家萬戶。節目播出後,學生們的創新和年輕的文化創意設計贏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 北京衛視《上新了·故宮3》文創設計獲網友點讚
    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自開播以來,出品了一系列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爆款文創,而正在熱播中的第三季更是特意召集了國內眾多高校的設計學子,通過文創上新為故宮注入生生不息的青年力量,讓故宮文物融入千家萬戶。節目播出後,學子們創新且年輕態的文創設計,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 《上新了·故宮》豆瓣評分8.4,文創IP如何找到「走紅」方式?
    在本周播出的第二期節目中,新開發的文創產品#暢音暢心系列睡衣#也在今日登陸微博熱搜。數據顯示,兩天內暢音暢心系列睡衣在「上新了故宮」的淘寶眾籌頁面,獲得了超過67萬眾籌資金,遠遠超過了五萬塊的目標金額。
  • 禮物說 X 上新了·故宮文創,打開這份來自故宮的禮物~
    2020年不僅是紫禁城建成600年,還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上新了·故宮》第三季正在熱播中,各位故宮博物院的老師和盡職盡責新品開發員們,一起為大家探秘了許多歷史的文物寶藏。禮物說也和上新了故宮文創合作,為大家挑選了許多新奇好物,作為禮物不僅有分量,而且非常有新意哦~參考價:59元7.0¥h1jJcmNjDZi¥https://m.tb.cn/h.4eDNn7完整複製👆上面淘口令,打開手機淘寶即可領取
  • 「故宮文創」來普陀了?
    摘要:「紫苑文化」本次入駐普陀正是意在聯合故宮文創的巨大品牌效應,結合網際網路平臺渠道打造文創IP設計交易中心。企業將在普陀發展新型文化IP業態,在中國文化深厚的基礎上增強文創業態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生命力,為國內文化品牌提供文創IP建設、數位化策展及文化交流的運營服務。
  • 4位有顏有才的小姐姐為故宮文創「上新」啦!
    4位有顏有才的小姐姐為故宮文創「上新」啦!>紅牆映日,滿目光華2020年恰逢紫禁城建成600年《上新了·故宮》第三季歸來以全新的面貌慶祝其光華歲月《上新了·故宮》近年來引領文化風潮使故宮文創屢屢成為爆款來自我校設計學院的學子——李曼雪、梁樂爾、陳羽宣、朱樂其以文化賦能文創成功助力故宮文物煥發生機!
  • 北京衛視《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定檔 集結青年力量為故宮文創「上新」助力
    現場,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北京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餘俊生,《上新了·故宮》節目總製片人、華傳文化暨春田影視董事長劉兵,《上新了·故宮》節目總導演毛嘉,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代表鄧倫、魏晨等,共同見證了《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的「上新」時刻。
  • 北京衛視《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定檔 集結青年力量為故宮文創「上...
    現場,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北京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餘俊生,《上新了·故宮》節目總製片人、華傳文化暨春田影視董事長劉兵,《上新了·故宮》節目總導演毛嘉,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代表鄧倫、魏晨等,共同見證了《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的「上新」時刻。
  • 4位有顏有才的江大小姐姐為故宮文創「上新」
    紅牆映日,滿目光華,2020年恰逢紫禁城建成600年,《上新了故宮來自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的學生李曼雪、梁樂爾、陳羽宣、朱樂其,以文化賦能文創,成功助力故宮文物煥發生機。江南學子滿滿的青春氣息與600歲厚重的紫禁城文化激烈碰撞,一種奇妙的有機反應就此發生。
  • 《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定檔下周六,聯手青年設計師開發文創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記者從故宮博物院獲悉,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定檔10月24日。《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將著重突出青年設計力量,集結全國設計類高校學子、優秀青年設計師,共同為故宮文創上新助力。
  • 山東:孔子文創、泰山文創等如何像故宮文創一樣火
    近年來,以故宮文創為代表,國內掀起了一股「文創熱」。山東是文化資源大省,擁有孔子、泰山、黃河等全國知名的文化IP,應如何借鑑國內先進經驗,乘勢而起、打造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孔子文創、泰山文創、黃河文創等特色品牌?學故宮,學什麼故宮文創是近年來「文創熱」的典型代表。
  • 鄧倫與故宮再續前緣!又上新了,故宮
    《上新了故宮》第三季開播啦!我們的故宮倫又回來了。作為第一檔在故宮博物院拍攝的綜藝,在第一季的時候便引爆了話題。每一期都會由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走進故宮,通過不同的主題來感受這座神秘而又莊重的古老皇城,尋找文創靈感,跟設計師們一起設計出故宮的文創新品,讓故宮文化「活」起來。
  • 臺北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啟示
    臺北故宮與 90 餘家臺灣本土以及國際知名廠商合作,目前已推出了近 2400種文創商品,單是 2014 年文創商品就收入 11 億元新臺幣,已超過 10 億元新臺幣的門票收入。臺北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在品類上可以分為四大類:流行趣味產品、飾品配件、創意文具、家居用品。臺北故宮文創產品在品類上包含廣泛,品種豐富、偏重與應用價值高的生活用品,藝術復仿品較少。
  • 故宮,又上新華章-《上新了·故宮》第三季
    《上新了·故宮》不僅要展現故宮強大的文化生命力,更要以年輕視角和文化創意載體,融合充滿創意的好奇心與想像力,全民大開腦洞,徵集各類設計Idea,挖掘每個人心目中的「故宮」,讓年輕力量賦予故宮新生的文化活力。
  • 《上新了·故宮3》首播 詮釋故宮生生不息魅力
    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於近日首播。「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張魯一、聶遠,成功解鎖紫禁城六百年生生不息的印記,讓人「大開眼界」的節目內容備受好評。而高校學子打造的兩款個性迥異的文創新品,則延續了故宮六百年的魅力,得到網友的一致好評。
  • 探尋不為人知的故宮寶藏,《上新了·故宮》第二季升級上新
    故宮》第二季「上新」,以更加新鮮、趣味的方式,向觀眾呈現故宮不為人知的故事。看片會上,總導演毛嘉從硬核內容、題材廣度、文創模式、嘉賓陣容、呈現技術五個方面介紹了新一季《上新了·故宮》的亮點呈現,她感慨道:「如果你不把根系扎到最深、蔓延到最遠的地方,你是無法從如此龐雜的歷史範圍內抽取出我們想要表達的清晰脈絡的」。
  • 《上新了·故宮》鄧倫魏晨蔡明尋找故宮裡的當代魯班
    中國工匠師祖魯班的傳說,可謂是家喻戶曉,但你知道故宮裡隱藏著的當代魯班是誰嗎?本周六20:30,《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第八期,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魏晨、蔡明,將尋找故宮裡的當代魯班,體驗故宮修復工藝和勘測技術。
  • [消息]北京衛視《上新了·故宮3》打造萌趣貓抓板文創引網友搶購
    「兼顧了大眾性、學術性和知識性,這季真的讓人大開眼界」,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自開播以來便備受好評,斬獲了豆瓣8.9的高分。
  • 敦煌九色鹿、故宮夜宴圖 3000多件文創亮相首屆四川省文創大會
    故宮展出的數位化成果《韓熙載夜宴圖》首屆四川省文創大會將持續3天,其中包括全國文化和旅遊創意產品及四川文創精品推介、「天府文創大賽」、「四川文創集市」線上開市線下授牌、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創意產業聯盟年會、文創交流路演等系列活動,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