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完成一處大型蜥腳類恐龍化石搶救性發掘工作

2020-12-24 環球網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12月7日,記者從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委宣傳部獲悉,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院地質遺蹟保護研究室相關專家圓滿完成野外調查及搶救性發掘工作。

本次挖掘開啟了野外打包工作,共計打包77件「皮勞克」。經過發掘初步判定為內蒙古自治區發現的體形最大蜥腳類恐龍化石,不僅保存完整,還包含了該類型蜥腳類同一個體大部分前肢、後肢、腰節部位化石,少部分背脊、尾椎化石,不同個體化石之間還可以相互補充,對此研究基本查明含化石地層的基本信是難得的蜥腳類恐龍化石科研材料,是極具科普展出價值的化石材料。近日,起運呼和浩特進行修復和研究。

據了解,2018年至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院地質遺蹟保護研究室實施的「內蒙古自治區新發現重要古生物化石調查評價及搶救性挖掘」項目工作。下一步,將對本次發掘的古生物化石進行修復研究,並初步鑑定恐龍種屬,以進一步了解化石反映的恐龍生存環境、埋藏時代、埋藏環境,對發展科普事業和旅遊文化具有重要意義。(總臺央視記者 劉曉波 呼和牧仁 通宣員 道日娜)

相關焦點

  • 內蒙古完成一處恐龍化石群搶救性發掘
    新華社呼和浩特12月8日電(記者於嘉)記者8日從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政府獲悉,古生物化石專家近日完成對當地一處恐龍化石群的野外調查及搶救性發掘工作。據了解,這處化石群位於東烏珠穆沁旗額吉淖爾鎮境內。
  • 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發掘確定系蜥腳類恐龍股骨
    化石整體形狀逐漸顯露 12月21日下午2時許,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12月22日,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15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李先生名叫李飛,今年38歲,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古生物專業。李飛家住自貢市大山鋪,距離自貢恐龍博物館約1公裡。
  • 四川自貢新發現恐龍化石將被取出:系蜥腳類恐龍 股骨長1.1米
    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12月23日上午10時,自貢市大安區大山鋪鎮王阿山,幾個男子正圍著21日剛剛發現的恐龍化石鼓搗著什麼。這是恐龍化石的發掘現場,這根蜥腳類恐龍的化石將在今天被取出,送往恐龍博物館。發掘現場,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委員、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員彭光照,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江山等專家,與發掘人員一道,小心翼翼地開展發掘工作。「先要將化石周圍的泥土進行清理,然後用電鎬將旁邊的巖石與化石剝離開來,把化石儘可能地露出來,最後再用工具將小的圍巖清理,取出化石。」彭光照介紹。
  • 四川自貢新發現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發掘工作已有序開展
    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確認是恐龍化石!
    12月21日下午2時許,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
  • 四川自貢發現距今約1.6億年恐龍化石 發掘工作有序開展-中新網
    四川自貢發現距今約1.6億年恐龍化石發掘工作有序開展 (4/4) "← →"翻頁
  • 「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續:專家確認是恐龍化石...
    12月21日下午2時許,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紅星新聞此前報導: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當地博物館已派專家赴現場勘查)。12月22日,紅星新聞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市民散步發現恐龍化石,發掘已啟動
    發掘現場 袁偉 攝影12月23日上午,現場發掘工作正式開始。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委員、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員彭光照,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江山等專家抵達發現地參與發掘和研究工作。視 頻「我們先鏟掉旁邊的泥土,把巖層露出來,然後用電鎬在化石周邊進行開鑿,將化石完整取出。」彭光照研究員介紹,化石保存在含礫砂巖層中,雖然化石和圍巖本身具備較高的硬度,但為了儘可能地保護化石的完整性,整個發掘過程還是需要非常小心。特別是在處理接近化石的圍巖時,就不能用機械了,需要人工清理。
  • 男子外出散步,走著走著發現恐龍化石
    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恐龍化石 專家:恐龍股骨可能性大,已啟動發掘
    12月21日,四川自貢市民李先生在散步時意外發現恐龍骨骼化石,當即報告自貢恐龍博物館。12月22日,自貢恐龍博物館相關專家初步查看後確認,這是一具距今約1.6億年的蜥腳類恐龍的骨骼化石。(紅星新聞此前報導:「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續:專家確認是恐龍化石 發掘工作已有序開展)↑發掘現場 袁偉 攝影12月23日上午,現場發掘工作正式開始。
  • 男子外出散步,無意中發現了1.6億年前的恐龍化石
    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男子外出散步,走著走著就發現了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原標題:四川自貢新發現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發掘工作已有序開展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李先生介紹,家住自貢市大山鋪,距離自貢恐龍博物館約1公裡。21日下午,和家人散步走到環湖路邊,看到一處被挖開的山坡,在坡腳位置,有一塊長條形石頭,顏色明顯與周邊不同。
  • 走進「恐龍之鄉」,在「千裡草原」赴一場白堊紀之約
    體形最大、保存完整,包含同一個體大部分前肢、後肢、腰節部位化石,少部分背脊、尾椎化石……近日,古生物化石專家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完成對一處恐龍化石群的野外調查及搶救性發掘工作,初步判斷化石群中有內蒙古自治區已發現的體形最大蜥腳類恐龍化石。
  • 福建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 已發掘至少八種恐龍足跡
    工作人員在清理龍巖上杭龍翔村恐龍足跡群化石現場。新華網發(上杭縣委宣傳部供圖)  新華網福州1月12日電(蔣巧玲 劉默涵 肖和勇)福建省首次發現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化石,發現地點位於龍巖市上杭縣臨城鎮龍翔村,已發掘至少八種恐龍足跡。  福建省政府新聞辦1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龍巖市副市長黃慶輝通報了相關情況。
  • 大山鋪最新發現的恐龍化石「出山」了
    民間有句俗語:「四川恐龍多,自貢是個窩」。12月21日,自貢又發現一處恐龍化石點,這也是本地發現的第161個恐龍化石點。23日傍晚,這塊恐龍化石被成功挖掘,安全運回自貢恐龍博物館。12月21日下午,從事地質古生物研究多年的市民李飛在大安區大山鋪鎮王阿山散步,經過一處因施工被鑿開的巖壁時,發現巖壁下端有些異常,似乎是恐龍化石。隨後,自貢恐龍博物館專家在現場確認這是一塊蜥腳類恐龍化石,長約1.1米,距今約1億6千萬年。
  • 四川自貢現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系市民散步時發現
    四川自貢現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系市民散步時發現 央視新聞客戶端12月23日消息,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
  • 內蒙古發現36種恐龍,它們如何被發現的?這幾大發現堪稱世界之最
    三、建設化工廠時,發現一副恐龍骨架1985年,在錫林郭勒盟的查幹諾爾的一處建設工地上,人們在建設一個大的化工廠時,發現了一副恐龍骨架,內蒙古博物館當即派人進行發掘採集。這條恐龍全身骨骼的70%均保存良好。
  • 古生物研究專家散步巧遇恐龍化石 為自貢第161個恐龍化石發現點
    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12月21日下午2時過,陽光明媚,家住自貢市大安區大山鋪鎮的自貢市民李飛和妻子二人,趁著午後的陽光,來到附近王阿山散步曬太陽,這裡也是一處正在建設的施工現場。沿著湖邊走到一處被鑿開的巖壁時,從事了15年地質古生物研究的李飛下意識地望向巖壁的露頭。「哎呀!這好像一根恐龍的腿骨化石喲!」發現巖壁下端有些異常,李飛急忙走近細看,發現眼前正是一塊恐龍化石。據專家事後考證,這確是蜥腳類恐龍化石,距今大約1.6億年左右。12月23日,自貢恐龍博物館專家將帶著專業設備前往現場進行發掘,以確定周圍是否還有相關聯的骨骼化石。
  • 【圍觀】男子外出散步,走著走著就發現了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路邊一處斷崖上的剖面,顏色和輪廓與周圍有所不同。因為職業的緣故,自己意識到這可能是個化石。」12月21日下午,家住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大山鋪附近的市民李先生同家人外出散步時,偶然在路邊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
  • 新鮮「出爐」的恐龍化石 來看專家講解
    化石鑲嵌於一處凹地的小山坡坡腳,走近觀察可以看到,其形似一根殘缺的長骨頭,顏色以紫黑色為主,中心位置呈偏淺的肉紅色,長約110釐米左右。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委員、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員彭光照,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江山等專家在現場參與發掘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