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相信那些被編織過的成功,年輕人在職場夢想中被消磨的一代

2021-01-12 無釐頭小學弟

網絡時代最不好的一點就是首尾兩端化的極致傳播。

他們告訴年輕人如何地懷揣夢想,努力奮鬥就會成功,網絡上一片歌舞昇平,講述著一個又一個的成功人物或者他們的故事。同時,網絡上傳播著創業失敗,勞累辛苦,996,361,寧願送外賣都不願意進工廠的另一端。他們很少去講關於普普通通的大多數,像父輩一樣辛辛苦苦,兢兢業業,忍受著職場,社會,生活壓力,但卻平凡,安詳,寧靜的一生。雖然大多數人都不願意甘於平凡但實際上又如此過著一生的現實。

編織過的未來生活,絕對不是電視劇寫的王子與公主的那點事。

前不久,因為內衣尺寸不合,新娘堅持不嫁的真實故事,揭示了當下社會家庭關係對於年輕一代的思想轉變和衝擊。彩禮問題幾乎變成了一個社會問題。有房,有車,天價禮金,所謂的未來生活品質統統建立在向另一方索取的基礎之上,這無疑就是一種病態。對於年紀大的人來說,當年的婚姻就是兩個人奮鬥的開始,共同的責任,共同的幸福變成了今天這樣的先決條件。電視劇裡演繹的年輕人基本都「不怎麼上班」,可以成天談天說地,卿卿我我,執著於一句話,一個表情,一個交往,任性,撒嬌,執拗,偏執,仿佛生活沒有其它事情可做。

編織過的未來工作,絕對不是網絡上成功人士那樣輕鬆寫意。

網絡上都是阿里巴巴,騰訊,鍾睒睒,黃錚等成功的案例,如何地激情創業,如何地吸納大筆投資,如何地成為財富榜的前幾位。他們不會告訴你,創業成功是一種小概率事件,你需要懂得資源,人脈,職場,專業,財務,品牌,產品,渠道,銷售,管理等等諸多的方面。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上市、IPO、百萬年薪成了一種必須的成功路徑。很容易讓人忘記職場中需要默默耕耘,普普通通的員工,大部分人並沒有機會或者上升通道成為企業高管,創始人,股東。同時他們必須承受付出超長的勞動時間,忍受各種性格迥異的領導風格和同事部門之間的競爭和擠兌。

編織過的職場夢想,絕對不是憑藉能力和激情就可以達到的高度。

工作的專業選擇,崗位設定,薪資待遇,公司紛繁的管理流程,大大小小的會議,KPI績效考核的指標,莫名其妙地職場價值觀灌輸和衝突,不勝其煩地職場規則,遊戲規則和穿高跟鞋的普拉達裡小人物憑藉的真誠和勤奮上位差十萬八千裡。規則的嚴格執行,領導的個人好惡,臨時起意的心態變化,壓力之下的風起雲湧,人情往來帶來的規則變化,對於普通年輕員工來說,都是難以一時掌握的變化,甚至會產生劇烈的衝突。

編織過的勤奮和努力,未見的就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學校教育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工作中的差別本就很明顯,終身學習怎麼看都是正確的引導。但我們知道正確的廢話和無聊的推導一樣,都是職場中年輕人必須要過的一關。就像一些年輕人一方面在不成熟的思考和經驗缺失的情況下,琢磨著自己的崗位和工作應該如何開展,一方面因為說話的直率和「不懂職場的層級和程序」往往因為一句話,一個姿態受到領導和老油條們的擠兌和數落。別人都沒有下班你為什麼下班?怎麼就你家裡事多,不停地請假?你看別人都能完成業績你為什麼完不成?好好幹,你會有前途的等等許諾之下,明眼人一看便知的邏輯,往往讓年輕人不知所措。

這是慢慢被消磨的一代,在夢想和現實之間掙扎的一代。漸漸地年紀大了,生活的壓力和工作的壓力都匯聚於此。現在的年輕人,必須要看清一個客觀事實,熱情,陽光,真誠,創新是必須要保持的心態,但現實中的故事絕對不是網絡上,電視劇中所呈現的那樣,一切歲月靜好,一切風平浪靜。

努力,奮鬥,學習,上進,無疑都是正確的,但盲目地去相信,超前消費,超前擁有,盲目地努力就會成功這無疑是幼稚的。

相關焦點

  • 郭德綱:在職場很「衝」的那些年輕人,最後都會混成這副模樣
    記得郭德綱在一次節目中給年輕人的點評和忠告:30歲之前可以各種狂,30歲之前不狂沒出息,但過了30歲你還狂就肯定沒出息。初生牛犢不怕虎,年輕人有點脾氣是很正常的事。雖然會在多年以後,會有人在進入職場後,變得收斂,變得八面玲瓏,學會適應職場的人際交往。但在初期,大部分年輕人是不容易將脾氣收放自如的。但這些「衝」是要有本錢的。【職場避免情緒化】「衝」不完全是壞事,可能會有堅持己見後的項目成功,也可能或有拍案而起後的另起爐灶,竟也風生水起。
  • 李盛國:用指尖編織夢想的竹編藝人
    靈巧的手,粗糙的手,智能的手 都在勞動中創造著價值 …… 今天讓我們帶大家一起去探尋:用指尖編制夢想的竹編藝人——李盛國。 4月23日上午,當記者來到76歲的會同民間手工竹編技藝第七代傳人李盛國自己開辦的傳習所時,他和往常一樣,早上起床後便和女兒一起在傳習所開始研究製作精美的手工竹編製品。
  • 薯片科技創始人李伊專訪——在直播行業編織夢想
    相對廣大傳統行業,直播行業是年輕一代突破社會經驗、年齡和人脈的限制,快速實現夢想和經濟自由的最佳途徑。」「這是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對娛樂行業最深刻的改變。讓廣大年輕人從臺下的看客,從一個只能給別人點讚、鼓掌的觀眾,有機會成為內容的創作者,分享者,成為臺前的演員。薯片科技未來的願景,就是順應這個歷史趨勢,實現自我奮鬥的目標。」
  • 職場人士必看的幾部勵志類電影,讓你離成功更進一步!
    職場啟示:永遠記得,你的名字不是「弱者」。《伊莉莎白鎮》,該影片講述了一個經歷事業重創的年輕人在得知父親去世後返家的途中所遭遇的種種經歷,由此對人生有了全新的感悟和認識的故事。職場啟示:這麼做行不通,一定有別的辦法。失敗只是表明沒有成功而已。無論是多麼慘痛的失敗,其實都不是世界末日。很多時候,我們應該學會放下——放下那些令我們感到絕望無助的情緒。
  • 《無懈可擊之藍色夢想》導演解構職場夢想(組圖)
    藍志偉表示,與系列劇的前兩部相比,《無懈可擊之藍色夢想》更注重描寫普通人的生活和奮鬥歷程。職場上多數人都並非生來就是精英,更多的人是從小職員做起,一步步向著目標去努力,這部劇就是拍給努力奮鬥的年輕人的。這次《藍色夢想》的主人公都是一些平凡的人。藍志偉說:"男主人公徐浩廷,出場時候就只是一個每天渾渾噩噩混日子的人,他在「被加入」廣告公司之時,幾乎什麼都不懂,有點類似於傻小子闖天關。
  • 在職場中,請不要做頭「驢」
    在職場中,請不要做頭「驢」這不禁讓我想起一個小時候看過的故事:上級領導老虎下山視察,看到其他動物都在玩,而只有驢在拉磨。老虎頓時讚不絕口:「有這樣勤奮的員工,是我們動物王國的幸事!」在公司,領導把你請過來是解決問題的,而不是來製造問題的。請不要「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也不要拿著沒有功勞還有苦勞這種話來說事,或者用來推卸責任。你忙不忙碌並不重要,你的老闆看重的是你把工作做好了沒有。與其超負荷的工作,還不如靜下心來,反思一下自己問題,明確一下目標,這樣,比安心在公司做頭驢強多了。
  • 那些給20多歲年輕人的忠告
    許多人經歷了一生擁有著自己的處事智慧,今天我們來結合盤點那些,年輕人真的需要知道的道理。1,父母給你的忠告,一定是為了你好,但是未必所有的都適合你,因為年代的變化不同,你想要的與他們未必步調一致。5.真的喜歡一個人了,不要去感動ta,而是要靠吸引。這一點真的很重要!!6.無論你經歷了什麼樣的打擊,不要輕言放棄生命。因為你過段時間回頭看,真的不算什麼事,過來人親身體會。7.所有的一切,都是從一件小事開始的,這句話意義很大,希望每個人都懂得。8.社交的本質就是利益互換,你需要明白這一點,但是也要珍惜那些真正的朋友。
  • 職場新人的入門忠告,不要不懂裝懂,成為職場中最不受歡迎的類型
    一、新人如何在職場立足1、和你的助手多談談。學會與他人溝通,尤其是你的助手。不要害怕和你的助理表達你的意見,因為他是你現在職場上和你接觸最多的人,也是你工作中最信任的人之一,他會給你帶來很多你不知道或者不清楚的東西。記住一切都要自然,沒有人喜歡拘謹的人。
  • 40歲離職老員工,給你提個醒:職場中,不要試圖用苦勞去感動老闆
    現在公司都是些朝氣蓬勃的年輕人,說來可笑在公司勤勤懇懇15年了,優秀員工都沒拿到過,老闆還總說「公司離不開你,要給年輕人機會,能者多勞……」現在想想都是毒雞湯。作為公司的技術人員,有多少人該叫我師傅,公司遇到無論大小的技術問題,熬夜加班解決的是我,升職加薪的確實新老的員工,漸漸地我發現能力永遠比不過「能說會道」。
  • 特斯拉CEO:給年輕人的五個成功秘訣
    第四,不要盲目跟隨潮流:物理學研究的第一條原則,不要以模擬方式來推理,應該從最根本的真理開始思考。第五,年輕人,現在正是你們冒險追夢的時候:年紀愈大,要承擔的責任愈多。職場福音:年輕人有理想,渴望成功,是值得欣賞和鼓勵。
  • 為什麼我建議年輕人不要再來深圳了?
    ②很多想拼想幹的有夢想的年輕人,由於深圳靠近香港,所以相對來說更加包容,而且很多新科技還有新的思想會最先在這個地方進行試點,這樣來這邊不管你有什麼樣的想法,都會在這個地方找到跟你一樣的一群人,所以這是一座充滿想像力的城市。
  • 年輕人深陷「喪文化」,不相信明天會更好,原因是什麼?
    原因來自以下兩點:01錯誤的認知剛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本來有著滿腔熱血,帶著自己的夢想進入職場,而事實並不是年輕人想像的那麼簡單在職場呆的時間久了,很多年輕人發現自己的處境越來越尷尬,為了可以為自己找到好的機會,不少年輕人整天沒日沒夜的加班,可最終也沒能換來一次機會,但隨著時間的增長,年齡卻越來越大了,這讓他們的心裡充滿了恐慌。
  • 職場新鮮人/年輕人穿衣全攻略
    一件好風衣可以把你襯得精神許多倍,而且能穿好多年,請大膽地把人民幣給花下去!就買基本款,啥都沒有最多有條腰帶的風衣就好,最適合職場穿著。那些個什麼闊型的、繭型的、韓範兒剪裁的,甭考慮了。千萬別以為職場不能穿A字裙,年輕人的職場需要A字裙,不是鉛筆裙!A字裙是職場可愛活力的保證之一,是與老鳥區分開來的重要標誌。其中傘裙是最好的選擇,別太短,最短到膝蓋上方大腿中下部就好,否則太輕浮。
  • 臺灣20位頂尖女性的成功筆記「夢想不設限!」
    然而女性在職場上有無限的可能,只要善用女性的特質與智慧,將每次的挑戰,都當作是自我淬鍊的歷程,一定可以打造自己生命精彩的扉頁。」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暨總顧問丁菱娟亦認為:「高階職位女性較多的企業,可為企業注入多元性的思想,進而提升長期競爭力。因此,在職場上,女性更需相信自己的可能性,了解『做』的力量,就會看到夢想沒有那麼遙遠。」
  • 電視劇《三十而已》,引領年輕人在職場再出發
    最近都市情感劇《三十而已》正在上海衛視熱播,第34集播演的是王漫妮、顧佳、鍾曉芹三個閨蜜好友一同到顧佳的茶園小聚,她們坐在長滿茶樹的山腰,暢談未來的人生之路,雖然她們還很年輕,但也都嘗試過生活的酸甜苦辣,她們在一起相互鼓勵,更加堅定了走好人生路的信念,面對遠方的大山,她們共同發出:「三十,重新出發!」這一奮發向上的心聲。
  • 請不要戴著美顏濾鏡看年輕人,更不必諂媚
    我是一名80末的80後,不知道如今是否還算年輕人?還能否過五四青年節?不知是否有資格評判如今的年輕人,特別是95後、00後?人老了總是能回憶起很多事,想起很多曾經的「事件」,當然在如今看來已成為「歷史」的一些事件。遙想起當年,在某一段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在那個網絡剛開始盛行的年代裡。
  • 職場中,不會溝通的年輕人,與人相處要注意這幾點,別出錯!
    職場中,不會溝通的年輕人,與人相處要注意這幾點,別出錯!職場不是兒戲,現代社會下,網絡化的語言和職場生活的緊迫,有效正確的溝通方式在職場中更為重要。特別是千禧一代,在網際網路時代的衝擊下,這種情況更加泛濫。
  • 一些年輕人正在沉默中經受職場霸凌
    看到陳潔在工作中被消耗,父母多次勸她辭職。最疲憊的時候,陳潔曾考慮過請個長病假。   「賺錢多少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工作中要有個好心情。」陳潔發現,這條標準已成為離職和調崗同事的共同追求。   但目前,陳潔還不想離職。大學畢業後,她一直供職於這家單位,從生產一線到二線,又競聘到現在的職能部門。陳潔不想放棄自己在單位多年的打拼和心血。
  • 池井戶潤:請相信,正義將永不落敗
    成為作家的夢想,順理成章地在池井戶潤的心中,佔據了一席之地。成年之後,考上名校慶應義塾大學文學部的池井戶潤,仍然沒有放棄閱讀和寫作。但迫於巨大的就業和生存壓力,他修習了法學部學位,最終得以在令人豔羨的三菱銀行工作。然而,幾乎每天24小時馬不停蹄、不斷重複的枯燥工作,讓他幾乎失去了生活的樂趣。在銀行工作7年後,他毅然離職,去學習感興趣的稅務,會計知識,也做過打火機,設計軟體來謀生。
  • 影視:三個年輕人的夢想,陳可辛執導,青春勵志《中國合伙人》
    「夢想是什麼,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拿破崙有句名言: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說的就是每個人都要有夢想,人生都要有追求。《西紅柿首富》中,沈騰飾演的王多餘,大呼誰還有夢想,男女老少熱情相擁,足以說明夢想誰都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