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哥「俗人讀史」之——蕭克任紅四方面軍第31軍軍長

2021-01-18 一哥於一

紅四方面軍與紅二、六軍團會師後不久,紅二、六軍團改稱紅二方面軍,並加入了原紅一方面軍紅9軍團改建的紅32軍,蕭克改任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陳伯均任紅六軍團改建的紅6軍軍長。而此時,紅四方面軍的第31軍原任軍長餘天雲因與張國燾之間的不睦而墜崖身亡了,暫時代理軍長的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的王樹聲也因病不能帶兵了。恰此時,張國燾為了拉攏紅二方面軍,提出了部隊幹部互調、戰士混編的主張,雖然遭到了任、賀、關、王等人的斷然拒絕,但蕭克在反對張國燾分裂行動上的曖昧,讓張國燾覺得有機可乘,於是在朱德的授意下,蕭克出任了紅31軍軍長,帶領隊伍到達了陝北,與徐海東部會師同心城,也有了將軍「同心同德會同心」的詩句。

蕭克將軍

關於蕭克,張國燾是這樣記述的,「蕭克將軍倒像個文人,愛發發牢騷,但也不堅持己見。」由此可見,由於先前蕭克將軍對紅一方面軍放棄蘇區是「不無誤會以至怨言的」,對於張國燾的分裂活動從一開始是沒有認清其真實面目的,王震、蕭克二位將軍的回憶錄中都說到了這件事,王震說「張國燾派人做軍團長蕭克的工作,封官許願」。蕭克同志回憶說:「當六軍團六月三日在理化南之甲窪,與遠道前來迎接我們的部隊見面時,有的老戰友對我說:張國燾與中央分裂了,責任在中央。我盲目地相信了。我本來對中央根據地的損失和一方面軍在長徵中的嚴重消耗與削弱有些不滿,加上片面地聽信了歪曲事實的說法,就把遵義會議前後中央的領導搞混淆了,曾在一些同志面前對中央表示過不滿情緒,這是錯誤的。但當我見到朱總司令,他誠懇地向我說明了事件發生的經過後,就改變了態度。這是我政治生活中一個最深刻的教訓。」

朱總司令

如此看來,讓蕭克將軍出任紅31軍軍長是經過朱、張共同同意的,不是傳說中的「朱總司令親自點將」,也更不是「張國燾的封官許願」,要知道,蕭克此時可是紅二方面軍的副總指揮啊。

張國燾

相關焦點

  • 一哥「俗人讀史」之——紅33軍悲壯的歸路
    1933年10月,從1929年起就長期在川東堅持鬥爭、幾經挫折重建的川東遊擊軍同紅四方面軍會合於川東宣漢地區,11月2日,川東遊擊軍改編組成紅33軍。軍長王維舟,政治委員楊克明,副軍長羅南輝,其中軍長王維舟是我黨唯一的入黨(朝鮮共產黨)比建黨還要早的黨員,副軍長羅南輝也是和劉志丹將軍一樣富有傳奇色彩,在軍中有「兵王」之稱。下轄3個師:97師師長王波,98師師長冉南軒,99師師長蔣群麟。
  • 一哥「俗人讀史」之——紅31軍將軍們的人生歸宿
    1934年紅四方面軍在川北擴編時,把原紅73師及地方武裝擴編為31軍,這支英勇的部隊將軍們最終的人生歸宿如何呢?1、軍長:王樹聲 ,開國大將,1905年生於湖北麻城,是我軍軍械裝備建設和軍事科學研究事業的重要奠基人和領導人。
  • 紅25軍與紅四方面軍的歷史淵源
    紅軍時期除了紅軍三大主力之外,還單獨有一支部隊那就是徐海東領導的紅25軍。其實有人說紅25隸屬紅四方面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紅25軍最早創立是1931年10月安徽金寨,軍長:曠繼勳、政委:王平章,當時只轄一個師73師,師長:劉英、政委:吳煥先;1931年11月7日在湖北黃安七裡坪,紅4軍與紅25軍合編為紅四方面軍,隨後紅25軍先後組建了75師與74師1932年11月,紅25軍73.74師隨紅四方面軍向川陝轉移。留下的75師和皖西部分紅軍為基礎,重建了紅25軍。
  • 1935年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後整編為9個軍,軍長都是誰?結局又怎麼樣?
    1935年6月,中國工農紅軍紅1、4方面軍進行了會師,會師後的總兵力達到了10萬餘人。中共中央和軍委為團結紅4方面軍的廣大指戰員,實現北上創建川陝甘根據地的方針,決定對組織進行必要的調整,將軍團改成軍,以與紅4方面軍保持一致。
  • 紅25軍與紅四方面軍是何關係,為何紅25軍出了兩個開國大將?
    熟悉軍史的朋友都知道紅二十五軍隸屬於紅四方面軍 ,但是讓人疑惑的是紅四方面軍主要活動在川陝地區,而徐海東的紅二十五軍卻活動在陝北地區,最後還加入了紅一方面軍
  • 紅21師戰史:師長不滿蕭克當軍長,長徵任性指揮,被俘犧牲
    龍雲,1904年出生於貴州錦屏,參加過平江起義,曾任紅5軍2縱隊中隊長、紅3軍團8軍4師1團團長,參加了長沙戰役、第一至第三次反圍剿作戰和贛州戰役。陳葆元,1902年出生於江西銅鼓,南昌省立工業專科學校畢業,1928年參加紅5軍,曾任紅五軍1縱隊長、紅3軍團5軍3師7團政委,反圍剿作戰期間任後方留守處政委。
  • 梁興初調任38軍軍長後,是誰接替他任47軍軍長的?後授了啥軍銜?
    大家都知道,梁興初是被譽為「萬歲軍」的38軍軍長,開國中將,但他在任38軍軍長之前是第47軍軍長。1949年5月,梁興初調任第38軍軍長,那麼是誰接替他擔任第47軍軍長的?後來授了啥軍銜?接替梁興初擔任第47軍軍長的,是原38軍的副軍長:曹裡懷。曹裡懷是湖南資興人,1909年出生。他雖出身農家,但他的父母一想要讓他讀書,高小畢業就送他縣城裡上中學。在中學讀書期間,他接受到了進步新思想的薰陶,於是經常參加進步組織活動。
  • 他曾兼職第31軍軍長,八大軍區司令員,多數都是他的手下!
    他曾兼職第31軍軍長,八大軍區司令員,多數都是他的手下!王樹聲,原名王宏信,漢族,湖北麻城市乘馬崗人。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軍械裝備建設和軍事科學研究事業的奠基人和領導人。他在1974年1月7日病逝於北京,享年69歲。
  • 紅7軍首任軍長後被授予大將,那麼第二任軍長是誰呢?結局如何?
    紅7軍是一支來自百色起義的部隊,隊伍成員主要來自廣西警備第四大隊、教導總隊和右江農軍。紅7軍成立於1929年12月11日,首任軍長是大家眾所周知的開國大將張雲逸。張雲逸是位老革命,年輕時就加入了同盟會,參加了黃花崗起義、辛亥革命和北伐戰爭。
  • 第15軍從建立到改制,軍長都有誰,是何軍銜?誰任職最長?
    在長期革命歷史中,我軍湧現出來了很多英雄部隊, 比如抗戰時期的386旅,比如在抗美援朝中,打出威名的第38軍,也就是被我們稱之為萬歲軍的部隊,其實在抗美援朝中,不僅湧現出來萬歲軍,還有一個千歲軍,所謂的千歲軍就是第15軍,他們在上甘嶺戰役中打出了我軍的軍威,讓美軍為之膽寒。
  • 紅軍長徵史:策應紅一、紅四方面軍
    部隊在興隆鎮休整期間,仍未得到黨中央和紅一、紅四方面軍的消息,省委開會決定,再在西蘭公路上鉗制敵人半個月,接不到中央,再去陝北。紅二十五軍離開興隆鎮後,從8月17日開始沿西蘭公路東進,一舉攻克隆德縣城,殲守敵第十一旅第二團第一營大部,活捉敵縣長和保安團長,並以繳獲的部分衣物被服救濟貧苦百姓。
  • 號稱十萬、實為八萬的紅四方面軍最後都去了哪
    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並稱為紅軍的三大主力,紅四方面軍以鄂豫皖蘇區部隊為主力,於1931年11月在湖北黃安七裡坪成立,徐向前為總指揮,起初下轄2個軍,兵力4.5萬人,因為作為勇敢,批揮得力,部隊發展很快,在紅軍時期殲敵88萬人,遠超其它兩個方面軍,為大三主力之最,這樣的戰果,也充分說明了徐向前的軍事才能。
  • 紅四方面軍參謀長李特被錯殺九年後 老母親蹲在路邊打出橫幅找他
    1927年轉入列寧格勒託爾馬喬夫軍事政治學院學習,1930年回國後被派往鄂豫皖蘇區,任中國工農紅軍第25軍副軍長。1932年10月隨紅四方面軍主力向西轉移,1933年7月後任紅31軍參謀長、紅四方面軍副參謀長、參謀長。1936年11月任西路軍參謀長、軍政委員會委員,率部轉戰河西走廊,失敗後率部打遊擊,後到新疆。
  • 1935年6月懋功會師,有4位將領調到紅四方面軍工作,他們都是誰?
    比如說在1935年6月18日,紅一方面軍到達了四川懋功地區,在這個地方與前來接應的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這次勝利會師就是著名的懋功會師。在懋功會師之後,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進行部隊整編的同時,也進行了深入的交流,當時紅一方面軍有4位將領被調到紅四方面軍工作。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當時調到紅四方面軍工作的4位將領都是誰?他們後來被授予了什麼軍銜?一、張宗遜。
  • 王維舟:紅33軍軍長,八路軍旅長,為何未授銜
    在紅四方面軍的歷史中,曾經先後有十餘位將領擔任過軍長。在這些將領中,有開國元帥徐向前,開國大將王樹聲,開國上將許世友、王宏坤,開國中將程世才等人,也有革命先烈餘天雲、曠繼勳等人,亦有紅九軍軍長何畏這樣的離隊失蹤者。
  • 紅22師戰史:政委王震帶隊衝鋒,獲三等紅星獎章
    1932年9月,為加強與江西蘇區僅一江之隔的湘贛蘇區的武裝鬥爭,上級決定將湘贛蘇區的三個獨立師合編為紅8軍,並派蕭克、蔡會文來擔任軍長、政委。 其實早在1932年3月,上級就要求湘贛蘇區成立紅8軍,但由於兵力和幹部嚴重不足,只能暫時將湘贛獨立1師和獨立8師合稱為紅8軍。部隊不設軍部,由實力較強的第1師指揮機構充當軍部,但兩個師實際上也各自活動。原定軍長李燦在赴蘇區任職途中被捕遇害,代理軍長的原獨立1師師長李天柱、原紅軍學校校長馮達飛則都在蕭克等抵達前負傷離隊。
  • 1949年-1985年,第14軍的軍長都是誰,當時他們的的年齡是多大
    解放戰爭時期陳賡兵團更是東徵西討,立下赫赫戰功,1949年軍隊改編的時候,陳賡擔任二野第四兵團司令員,當時第四兵團一共下轄三個軍,分別是第十三、十四和第十五軍,每一個軍都是精銳之師,比如第15軍後來在朝鮮打了一個上甘嶺,第十三軍軍長是瘦子周希漢等等,今天我們來說說第十四軍。
  • 紅軍有一、二、四方面軍,為什麼唯獨中間空了「紅三方面軍」?
    1930年4月15日,鑑於當時部隊壯大得非常快,中央決定按地域組成三個軍團,5月紅軍代表會議又一次進行調整,組成四個軍團,即紅3、4軍為紅1軍團,紅2、6軍為紅2軍團,紅5、8軍為紅3軍團,紅11、12軍為紅4軍團。沒過多久紅一、二、三軍團相繼成立,唯有紅四軍團相距較遠,溝通不便。
  • 紅24師戰史:蕭克棄用的紅軍師長,愛打小報告,最後成叛徒
    8軍,蕭克、蔡會文擔任軍長、政委。其中原湘贛獨立3師改編為第24師,師長戈勇,政委胡楚父,下轄第70、71兩個團共460餘人,其中70團長桂興(1934年叛逃),71團長陳松嶽(1955年大校)。 戈勇,出生年月不詳,廣西人,紅7軍總指揮李明瑞起義前所辦的南寧教導大隊的學員,後參加百色起義,曾任紅7軍連排長。
  • 解放軍的王牌第38軍,改編為集團軍之前,歷任軍長都有誰呢?
    有著「萬歲軍」之稱的部隊是原解放軍第38軍,這一支部隊是在抗美援朝中打出了軍威,當時38軍在第二次戰役中擔任穿插人物,它們成功拖住了美軍,給全局作出了巨大貢獻。時任志願軍司令員的彭老總,親自發電嘉獎,並在嘉獎電的最後親筆寫下「第38軍萬歲!」,從此「萬歲軍」名揚四海,《誰是最可愛的人》就是根據38軍下面一個團的事跡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