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四方面軍與紅二、六軍團會師後不久,紅二、六軍團改稱紅二方面軍,並加入了原紅一方面軍紅9軍團改建的紅32軍,蕭克改任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陳伯均任紅六軍團改建的紅6軍軍長。而此時,紅四方面軍的第31軍原任軍長餘天雲因與張國燾之間的不睦而墜崖身亡了,暫時代理軍長的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的王樹聲也因病不能帶兵了。恰此時,張國燾為了拉攏紅二方面軍,提出了部隊幹部互調、戰士混編的主張,雖然遭到了任、賀、關、王等人的斷然拒絕,但蕭克在反對張國燾分裂行動上的曖昧,讓張國燾覺得有機可乘,於是在朱德的授意下,蕭克出任了紅31軍軍長,帶領隊伍到達了陝北,與徐海東部會師同心城,也有了將軍「同心同德會同心」的詩句。
關於蕭克,張國燾是這樣記述的,「蕭克將軍倒像個文人,愛發發牢騷,但也不堅持己見。」由此可見,由於先前蕭克將軍對紅一方面軍放棄蘇區是「不無誤會以至怨言的」,對於張國燾的分裂活動從一開始是沒有認清其真實面目的,王震、蕭克二位將軍的回憶錄中都說到了這件事,王震說「張國燾派人做軍團長蕭克的工作,封官許願」。蕭克同志回憶說:「當六軍團六月三日在理化南之甲窪,與遠道前來迎接我們的部隊見面時,有的老戰友對我說:張國燾與中央分裂了,責任在中央。我盲目地相信了。我本來對中央根據地的損失和一方面軍在長徵中的嚴重消耗與削弱有些不滿,加上片面地聽信了歪曲事實的說法,就把遵義會議前後中央的領導搞混淆了,曾在一些同志面前對中央表示過不滿情緒,這是錯誤的。但當我見到朱總司令,他誠懇地向我說明了事件發生的經過後,就改變了態度。這是我政治生活中一個最深刻的教訓。」
如此看來,讓蕭克將軍出任紅31軍軍長是經過朱、張共同同意的,不是傳說中的「朱總司令親自點將」,也更不是「張國燾的封官許願」,要知道,蕭克此時可是紅二方面軍的副總指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