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開廣告公司好玩嗎?| 兩個廣告人

2021-03-02 Talking Digital


兩個廣告人:Talking Digital實驗性脫口秀節目,

告訴你關於廣告的一切臺前幕後

過完春節都一個禮拜了,

大家應該切換到上班/學習的模式了吧!

開年第一個視頻,

我們請到了香港創業廣告人

Annabella

跟大家分享一下:

在香港開廣告公司是什麼體驗?

還在苦苦搬磚的童鞋,

或是夢想開廣告公司的各位,

趕緊來聽聽過來人的心得。

PART 1



第一部分,我們談了下:

· 為什麼開廣告公司?

· 品牌公司究竟在做什麼?

· 如何從設計公司轉型到品牌諮詢?

PART 2



第二部分,話題拓展到:

· 品牌諮詢有什麼有趣的地方?

· 品牌的起源和主要派別有哪些?

· 為什麼熱愛品牌諮詢?

加入《兩個廣告人》微信群,

請轉發此文章到朋友圈,

並發截圖到後臺,回復關鍵詞「2AM」

本期節目要點

開一家廣告公司,你需要

1. 由衷地熱愛這個行業並從中發掘自己的潛能

2. 明白客戶更深層次的需求並層層落地

3. 打造公司的核心優勢

往期節目回顧

第1期. 如何進4A?

第2期. 廣告公司部門大亂鬥

第3期. 自媒體如何販賣焦慮

第4期. 爆紅,才是自媒體的春夢

第5期. 如何在廣告公司升職加薪

第6期. 如何完成一次高水平的跳槽

第7期. 轉行去網際網路公司是什麼體驗?

第8期. 你不知道的面試秘訣

節目也在喜馬拉雅同步上線,

點擊「閱讀原文」,就可以關注咯

相關焦點

  • 哎,我們這一代廣告人
    而在此之前,恩師說的這個「功夫」至少得15年,因為在此之前的幾年,奧美就靠兩個AD和一個總經理撐著,這兩個AD和總經理都早已過而立之年。當時我還只是個孩子,15年對於一個孩子實在有些太長,但是抱著對廣告這行的敬畏,我還是踏踏實實的幹了一年,那會的月薪可能還不如現在的稅額,我也不知道當時我是怎麼活下來的。
  • 比稿女王、開廣告公司的「林黛玉」...廣告圈十大女神!
    但是發現了嗎?我們提到的大多都是男性廣告人,其實廣告圈裡也有很多優秀的女廣告人,只是相對而言,優秀的女性廣告人並不那麼被大家熟知。馬可婷的心裡,就有一張名單,上面寫著那些在行業路上曾對自己有啟發或影響的女神名字。
  • 這有一份廣告人逃離指南
    編輯導語:廣告行業,門檻兒低,需求量大,於是廣告人越來多。曾經「不做總統就做廣告人」的光輝理想逐漸暗淡,在網際網路營銷衝擊下,尋求轉型或者已經轉型的廣告人與日俱增。今天,本文作者就圍繞這個話題,總結了一份廣告人逃離指南。
  • 經營廣告公司要量化思維嗎
    經營廣告公司要量化思維嗎?講到量化思維,很多廣告公司的經營者或者業務領導由於專業背景或者其他原因,覺得量化只和財會相關,只要聚焦把業務做好了,把作品做好了,公司自然就做好了。因此,當我們在運營一家「感性」的廣告公司時,管理者也需要有一些「理性」思維,幫助公司成長。作為啟發,講兩個關於公司運營的「量化思維」的例子,一個關於現金流, 一個關於可持續增長。一、流動資金周轉率:不是賺多少,而是帳上有多少。
  • 非把廣告公司整成富士康才滿意?——70後廣告人的自白
    說這幫孩子都跟機器人似的,天天傻啦吧唧地盯著電腦發呆,沒想法,更說不上創意,機械作業,你拿來單子我就做,你喊改我就改,你說logo大點我就大點,跟他媽流水線上的工人似的,哪像我們當年那麼好玩。對啊,我就想了,這尼瑪是為毛呢?
  • MCN與廣告公司攻防戰
    擺在傳統廣告策劃與代理公司前面的路似乎被決定:要麼轉型,要麼被現有的MCN機構不斷蠶食市場份額。事實真是如此嗎?更多公司選擇MCN機構做營銷吳花在一家日用品企業廣告部工作,企業以生產電動牙刷、電吹風機等為主。
  • 她教會李誕,廣告人不是蠅營狗苟才能賺錢
    一晃25年過去,青澀女孩,已成廣告人頂禮膜拜的文案女王,而後又隱沒在江湖,任傳奇隨傳說飄搖。1、隱形大佬如果不是李誕和許知遠對談時,主動聊起林桂枝對他的影響,知道這三個字的新一代廣告人,可能會如中年廣告人的頭髮——日漸稀少。
  • 廣告人段子大全!
    最後他問,車錢夠嗎?● 在漢口路ecadi店門口,看到一女生打電話,邊哭邊罵:「你是個騙子,你根本一點都不愛我」,然後又聽到撕心裂肺的一句:「你和我在一起就是為了讓我幫你寫設計說明書」● 小維是一家廣告公司的美術。同事經常因為要拍攝圖庫出差去一些景區,可他總輪不到這樣的美差。在反覆向總監申請之後,總監終於開口,「這個案子需要去一次黃石公園,回去準備一下周一出發。
  • 4A公司充滿危機感,他們卻說這是廣告的黃金時代 CBNweekly封面故事
    跳槽到帶著「digital光環」的公司成了廣告人一個熱門的選擇。在這些所謂的新興公司待過哪怕半年,再跳的時候就帶著黃金標籤。「當時就處在這麼一個激進浮躁的digital狂熱期。」蘇若菲說。她還記得當時團隊做了一個案例,後來拿了很多獎,但拿獎的原因是在微博上請了一個非常有話題性的人,用一個有爭議性的話題做了一個好玩的試驗。
  • 廣告公司需要什麼樣的網紅?
    目前我們又在孵化兩個號:古裡奧,講述一個奧美社交運營總監的日常。大量做social的心得和故事,有苦惱也有感動,非常真實。前幾天有一篇文章:《親愛的朋友,你知道雙微運營一年至少需要100萬嗎?》,道出了大家做social的共同苦衷。
  • 2020年廣告人的自我修養
    我想應該是廣告行業。廣告行業本就是仗著甲方吃飯的,可是今年這年景,哪有那個甲方是如魚得水的,所以,廣告人變更為捉襟見肘了。於是,我們來探討一個問題:2020年,廣告人究竟需要如何進行自我修養。首先,請廣告人練就好心態。
  • 傳統廣告公司不行了嗎?網際網路公司幾乎承包了所有廣告爆款
    曾經都是4A公司創意總監的江畔和許稼逸,在2014年合夥創立了獨立廣告公司意類廣告,如今它也時常被人歸入「本土創意熱店」之列。2016年,這家只有十幾人的小型廣告公司,接到了第一份大客戶的訂單:淘寶二樓的「一千零一夜」項目。 淘寶市場部當時已經有了一個很大膽而出奇的想法,就是要在深夜開一檔美食類節目。
  • 屈臣氏這條廣告的2分40秒處,道出了每一位廣告人的辛酸
    在看屈臣氏這支廣告之前,有必要把導演的這句話先拿出來分享,然後,再來看片子, 你會有更多感觸。這種感觸,分兩層。 一層是站在廣告人的角度;而另一層,是站在女孩的角度。 前有方太勝加長跑十八年一起」開小灶「,讓大家走進廚房,將愛升溫;後有網易嚴選一本正經勸導大家不要看廣告的套路玩法。 這不,三八婦女節之際,很多品牌主必然要借勢造勢,當然也難住了不少想做三八營銷的品牌主們。 屈臣氏就是其中一個。廣告公司在上海,後期在臺北,客戶在廣州。
  • 張國榮:「我對拍廣告,比拍電影更挑」
    視頻/張國榮代言大家樂在廣告裡,三個活力四射的小朋友在餐廳裡唱唱跳跳,活力四射的樣子頗有TFBoys年少時的既視感。年輕俊朗的張國榮被撞到,於是轉身對著鏡頭展顏一笑,唱出「為你做足100分」的廣告詞。這是張國榮為好友黃霑的餐廳「大家樂」所拍,由香港廣告傳奇人物紀文鳳創作,黃霑本人亦參與其中。沒錯,就是那個後來寫出《滄海一聲笑》、和金庸倪匡蔡瀾並稱「香港四大才子」的黃霑。黃霑一向與張國榮交好,全香港的知名藝人都被他批評過,唯獨鍾愛張國榮,還特意寫了文章《我好中意 Leslie》(Leslie為張國榮英文名)。
  • 能看懂 LxU 這支動畫的人,你還相信廣告嗎?
    李奧貝納的這句名言,也逐漸像課本上的廣告理論一樣,雖然說得沒錯,但似乎有點跟不上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和市場,難免顯得有些過時而無用。現在的廣告人還有多少高度?他們還在伸手摘星嗎?除了成為品牌的幕後英雄,廣告人在社會上又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 100位圈內大佬,寫給廣告人的實操聖經!
    那時候,我偶然看到32位廣告人分享的創意之道,每一篇都是當下知名廣告人的親身實戰,我從中了解知名廣告公司的服務流程和服務標準,知道了什麼是好作品,知道了怎麼去創意知道了如何頭腦風暴等等,讓迷茫的我,多了一份安定做廣告的信心,總之,如獲至寶毫不誇張。
  • 怎麼聯繫抖音投廣告 香港公司可以投抖音廣告嗎
    怎麼聯繫抖音投廣告呢,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士運營是最合適不過了,所以,廣告主們可以把廣告運營交給靠譜的第三方代理商,一起來看看香港公司可以投抖音廣告嗎
  • 爸爸,下輩子希望你不再是個廣告人
    依稀記得那是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每次開家長會都是媽媽去,我在外面望著媽媽單薄的身影,想起爸爸那偉岸高大的身軀,眼淚在眼眶裡打著轉兒。就在開完家長會的路上,媽媽拉著我的手,我忍不住問她:「媽媽,為什麼別人的爸爸都可以來,我的爸爸卻不能?」她說:「爸爸要賺錢養家啊,不然怎麼給你買新衣服和好吃的呢?」「我不要新衣服,我不要好吃的!我要爸爸!」爸爸,你知道嗎?
  • 智威湯遜的消亡與廣告帝國的坍塌
    他在廣告行業近三十六年的工作經歷中,智威湯遜是他工作最久的一家4A廣告公司。這位著名新加坡廣告人,曾先後效力於智威湯遜臺灣、東南亞及大陸辦公室,後來成為智威湯遜中國區主席兼北亞區首席創意長。今年8月,陳耀福正式離職。收購併購的動作在廣告行業內並不稀奇,但當故事主角變成了業內一線老牌智威湯遜,多少帶有一個時代落幕的意味。智威湯遜毫無疑問是許多廣告人心中宗教一般的存在。
  • 好玩 日本廣告中的粵語歌
    前段時間有個非常有意思的日本廣告進入了香港人的視野,因為想不到日本廣告作品會用粵語歌填詞,更加想不到的是旋律參考了在香港耳濡目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