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常見的伏地挺身「痛點」,針對性改善,助你提高訓練效率

2020-12-28 KM健身2

寧取一銖精華,不獲一石糟粕。大家好,我是KM健身。

伏地挺身是一個百練不厭的健身動作,其動作特性和優點讓它成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自重訓練動作,個人認為沒有之一。當然,這其中夾雜了一些個人的情感,但總體來說,它的使用率確實非常之高,尤其是作為居家健身的動作,相信不少人都有每天堅持做50~100個伏地挺身的習慣。

問題就在於「能做」和「會做」之間,很多人堅持做伏地挺身都會遇到令人苦惱的事情——身體出現「痛點」,比如常見的手腕酸痛,肩關節酸痛等等。

如果你也有以上情況,話不多說,直接進入今天的主題!

伏地挺身常見的5個痛點有哪些?

這些痛點並不會對我們身體有特別大的傷害,適當休息一下就沒事了,但經常做的人會明白,一旦這種痛感出現,意味著今天的訓練就到此為止了,非常影響訓練節奏。

接下來我會列舉一些伏地挺身可能出現的痛點,請大家對號入座。

痛點1:手腕酸痛;

痛點2:肩關節酸、尤其是肩關節前束「頂」的酸脹;

痛點3:肘關節酸痛。

痛點4:腰酸;

痛點5:頸部酸痛;

以上是總結下來出現最多的5個痛點形式,雖然產生這樣的痛感原因都有所不同,但對於想要通過伏地挺身鍛鍊胸肌、鍛鍊手臂肌肉等熱愛健身人士來說,確實非常「噁心」。

如果你也因為這些痛感而感到苦惱,那麼希望我接下來提供的解決辦法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出現痛點的原因以及避免辦法

1、手腕酸痛

腕關節是在伏地挺身中最常見的痛點部位,主要是因為它作為動作的支撐點,承受了身體將近70%的重量。所以手腕酸痛的主要原因就在於支撐點的受力方式出現問題,當我們身體過於前傾,使腕關節壓力向前,並沒有很好的由小臂豎直向下傳導至掌跟處時,而是通過最大化的「屈腕」產生了剪切力,從而造成手腕酸痛。

解決辦法:徒手做時採用掌跟持力,就像我們在臥推過程中,將槓鈴放置掌跟處一樣,而不是讓壓力集中在掌心。另外可以採用拳式伏地挺身或者利用伏地挺身支架進行訓練,如果重心前移想要增加難度,建議可以利用毛巾將掌心墊高而做。

2、肩關節酸痛

肩關節酸痛多指的是肩部前束,即肱骨和肩峰前側的位置。出現肩關節酸痛的主要原因在於肩關節的外展角度以及手掌間距的大小。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當我們採用寬距伏地挺身時,大臂與身體之間的夾角會變大。夾角大,意味著肩關節外展的角度增大,那麼肱骨與肩峰的間隙就會變小,兩者摩擦的機率就會變大,所以我們在做的時候就會出現一些痛感。

解決辦法:調整手掌支撐間距,減小肩關節外展角度,同時身體不要過分前傾。

3、肘關節酸痛

肘關節酸痛其實與肩關節酸痛的原因恰好相反。大家可以試一試鑽石伏地挺身,即超窄距伏地挺身。當我們手掌支撐間距過小時,伏地挺身則由肱三頭肌主導發力,由此可知壓力都集中在了肘關節處。

解決辦法:適當增大手掌支撐間距,同時身體不要過分前傾。

4、腰酸

腰酸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腹部核心過於鬆懈,腰部出現下陷等骨盆前傾的現象。凡是腹部核心沒有收緊的情況下,大多數都會出現腰酸的現象。

解決辦法:脊柱保持自然中立,收緊腹部核心,可以略微抬起臀部尋找腹部的發力感。

5、頸部酸痛

頸部酸痛的原因主要有2點:①肩部沒有下沉,每次在做的時候總是「縮脖子」。②頸部沒有保持中立位,比如抬頭做或者低頭做。

解決辦法:主動放鬆肩部肌肉(斜方肌),試著放鬆並下沉肩部,同時讓頸椎保持中立。

個人建議:做好負荷管理

以上痛點大多都是由於動作不良或者不規範造成,但並不是所有健身過程中產生的不適感都是由於動作本身造成的。其中運動負荷我們不可忽略!

做好負荷管理是避免健身動作產生不適感的重要手段,每天做200個伏地挺身和每天做50個伏地挺身對身體的刺激是不一樣的。運動健身講究循序漸進,每個人對於運動強度的要求不同。說句實在話,自己幾斤幾兩隻有自己更了解。所以想要安全且高效的鍛鍊身體,不僅僅要學會動作的要領,更要學會合理的給自己安排訓練計劃。

總之,在健身過程中做好負荷管理對於避免身體出現痛感非常關鍵!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了,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我們下期再見!

#冬天會養生健康不踩坑#

相關焦點

  • 做伏地挺身時出現手腕痛,手肘痛,腰肩痛,說明你需要做這些改善!
    很多小夥伴都知道在家庭訓練當中,做伏地挺身是對訓練手臂跟胸肌最好的動作,幾乎每個人都做過伏地挺身,但是不少人的做法卻都存在差異。雖然伏地挺身看似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動作,但並不是你隨隨便便就能夠完成,並且能夠靠它來持續幫助自己強身健體的。因為有很多小夥伴在做伏地挺身的過程中,都出現了手腕痛,手肘痛,肩部痛,腰痛等情況。
  • 怎麼樣才能提高伏地挺身能力?
    伏地挺身是手臂推伸發力動作,做好這個健身動作,不僅是靠臂力,還主要牽涉到胸部和肩部協同發力,也就是說,要提高伏地挺身能力,就需要肱三頭肌、三角肌和胸大肌的合力。所以只要認真練好上述的三處肌群,才能有效提升伏地挺身能力,順便說一下,做伏地挺身的鍛鍊也有側重或針對性,如,有側重胸大肌或肱三頭肌的偏弱的練法,這樣訓練過程就會隨之變換體式、調整姿勢去做,而不是盲目做動作。
  • 伏地挺身,一個黃金健身動作,幫你提高肌肉含量,強壯體能
    伏地挺身這個黃金健身動作,可以撐大你的胸肌嗎?相信很多人都不覺得做伏地挺身可以撐大胸肌,認為伏地挺身這個動作這麼簡單,撐大胸肌只能通過大重量的訓練,如果你也這麼想那你就錯了。堅持每天300個伏地挺身,真的可以改善你的胸部肌肉,讓你的胸部更為挺拔。
  • 伏地挺身的好處不只練胸,常見錯誤與問題分析,避免損傷正確伏地挺身
    那麼,進行規律的伏地挺身訓練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好處呢?規律的伏地挺身訓練可以有效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在伏地挺身過程中,我們需要憑藉自己的力量撐起整個身體,能夠最快捷、最準確地反映神經和肌肉功能。規律的伏地挺身訓練還可以提高自己的平衡能力與支撐能力,可以改善中樞神經系統,改善關節的靈活性,韌帶的牢固性,肌肉的粗壯及彈性,同時能加速血液循環,增大肺活量,促進生長發育,提高運動能力。
  • 7個在家做的自重力量訓練,幫你燃燒脂肪,保留肌肉練出好身材
    7個動作訓練,感受肌肉被虐的整個過程。2、力量訓練可以很好的促進有氧運動的進行例如: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有氧運動——跑步,想要減少受傷機率,訓練者不得已要提高雙腿的肌肉力量,這時我們的力量訓練就要發揮它們的優點,針對性地對雙腿肌肉最大化的刺激,目的不僅提高雙腿的肌耐力,同時讓自己的跑步質量提升到一個高度。
  • 伏地挺身做對了嗎?3個動作細節分析,糾正錯誤姿勢提高鍛鍊效率
    通過這篇文章你學到的知識有哪些?1、伏地挺身的實效性表現在哪幾方面?2、如何做一個標準的伏地挺身?3、伏地挺身常見的錯誤動作分析一、伏地挺身的實效性表現在哪幾方面?首先我們要清楚的認識這個動作,它不僅單純的是個練胸動作,它還可以輔助訓練者全面發展上肢肌肉和力量的綜合訓練動作,針對的目標肌群有胸大肌、三角肌、肱三頭肌和下背部等,除此之外還可以更好的穩定核心,提高整體的核心力量,特別對於剛剛參加健身的小白來說,伏地挺身是幫助你提升上肢力量,打造胸部圍度的最佳動作,小白們可以根據伏地挺身的不同變式進行胸肌
  • 居家胸肌訓練方法,掌握5個伏地挺身動作,打造好看胸型
    3.了解下練胸肌的一些注意點我們在做胸部練習時,雖然是手臂和胸一起動的,但是我們不應該把發力點放在大臂上,一定要注意胸肌的發力。是我們的胸部帶動肩部把大臂向內收!胸肌是大肌肉群,所以訓練時一定保證足夠大的訓練,和訓練負荷!4.訓練胸肌的具體方法一個好看的胸肌應該是整體要厚實,上胸要飽滿,下胸邊緣要清晰銳利,中縫要細,宛如一條線!
  • 伏地挺身,健身界公認的黃金訓練動作,你能堅持做幾個?
    伏地挺身對我們來說是常見的運動動作,從小我們都會在家做做伏地挺身,純粹當作鍛鍊身體娛樂,伏地挺身這個動作的訓練看著非常簡單,但是對於手臂肌肉力量比較薄弱的女生來說,想要做到一個標準的伏地挺身還是比較難的。成年男子能夠一次性做到30個以上的伏地挺身,說明他的體能還是不錯的,而女生想要完成一個伏地挺身會比較難,一般都是從跪姿伏地挺身開始訓練,直到手臂力量增強了,才會去嘗試做標準伏地挺身。伏地挺身,健身界公認的黃金訓練動作,你能堅持做幾個呢?看看下面的表,做多少個伏地挺身能夠反映你的體能以及身體的狀況哦。
  • 健身新人必修課,如何做好伏地挺身,讓訓練效果翻倍
    提到伏地挺身,相信每個人都很熟悉。不管是不是健身的人群,都做過這個動作,從上學開始,體育老師就教過。可是看似這麼簡單又方便的動作,你真的會做嗎?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伏地挺身,相信對屏幕前的你會有所幫助。
  • 怎樣用伏地挺身進行手臂力量的提高?5個動作,讓你上肢鍛鍊更強
    導語:提到手臂的鍛鍊,好像只是那些健身大佬的專項,而對於那些普通健身者來說,經常在手臂鍛鍊上重視度不夠,導致軀幹變得強壯,而手臂變得卻非常薄弱,況且也給自己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例如:日常生活提重物沒有力氣等等,如何有效地提高手臂力量呢?可以試著做這5個動作。
  • 5個徒手燃脂訓練,提高體能耐力,讓身材暴瘦一圈!
    今天健身小白帶來這幾個徒手訓練動作,非常適合新手小白,堅持3個月時間,你會讓身材暴瘦一圈,身體充滿電,精神奕奕,感受重獲新生。訓練動作1、跪式伏地挺身這個動作適合女孩子,她們的臂力比較弱,標準的伏地挺身做不了,只能進行跪式伏地挺身,為手臂塑形,提高胸肌線條。
  • 有效的伏地挺身訓練公式,照著練你也能一口氣做100個伏地挺身!
    很多人都參加過每天100個伏地挺身的挑戰,只不過挑戰結束後伏地挺身的最大次數還是不見提高。
  • 伏地挺身訓練的好處有什麼?哪些動作值得練習?告訴你你基本的常識
    當地有這方面的困惑時,說明你對伏地挺身訓練的好處了解並不是很充分,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說一下伏地挺身的相關內容,了解他的訓練好處,了解值得訓練的伏地挺身練習。01伏地挺身作為經典的訓練動作,他有哪些訓練好處?1、提升身體的素質伏地挺身對自身身體體能的增強是其他訓練動作所不可代替的,我們經常練習伏地挺身,訓練動作的話,不僅能夠提高你上半肢的力量,並且對於核心肌肉的力量也可以得到顯著提升。此之外,該訓練動作對腰腹部的肌肉,手臂的力量等都有一定的效果,對於我們大腿肌肉來說也會有所提升。所以說從整體方面來看的話,該訓練動作是能夠很好地提高我們全身的力量水平的。
  • 學習減肥達人的幾個妙招,提高燃脂效率,讓你更快瘦下來
    可能是你每次健身鍛鍊的時間太短,每次超過30分鐘,運動的頻率太低,每周只運2-3次,這讓身體的熱量消耗值有限,減肥效率就會很差。可能你採取了錯誤的減肥方法,選擇水果代餐,進行極端的節食,導致身體肌肉流失,易胖體質出現,減肥最後體重總是反彈。
  • 伏地挺身的8個常見錯誤,每個都能毀掉你的胸肌!
    伏地挺身動作 絕對是最為常見的訓練動作 然而即便了解動作要領 仍有很多環節容易被忽略 下面這個6個最為愚蠢的錯誤 你有沒有中招 NO.1 全程伏地挺身的幅度 伏地挺身時,應該將身體下降多低、抬起多高是最常見的問題。
  • 你一次性能做幾個伏地挺身?每天100個伏地挺身,你會收穫什麼好處?
    伏地挺身是個常見的力量訓練動作,日常在家想要做力量訓練進行鍛鍊,那麼伏地挺身絕對是個不二的選擇。這個動作能夠訓練到身體的上半身肌肉群,以及肌肉的力量,能夠幫助身體募集核心肌肉群,讓你的上半身看起來更加的好看結實。
  • 伏地挺身,徒手黃金動作!小哥每天100個伏地挺身,30天後來看看效果
    比如提高體能,增加肌肉量,提高上肢的力量,減少心血管疾病,擁有好看的身材線條等等。而哈佛專家曾說:伏地挺身個數,其實代表著你的身體健康指數,你一次性能完成多少個標準伏地挺身?對於30歲以下的男性群裡來說,一次性連續完成40個以及為優秀,少於20個身體健康指數是不及格的。伏地挺身完成個數多的人,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降低。
  • 5個初級減脂說明,讓你少走彎路,一瘦到底|燃脂|力量訓練|伏地挺身|有...
    小重量的力量訓練20分鐘,有氧訓練40-60分鐘。  跑步     啞鈴、槓鈴,及自重的伏地挺身或者引體向上都屬於力量訓練。  可消耗糖分,讓脂肪分解入血。   伏地挺身  (女生初期可選用跪式伏地挺身)
  • 8個動作改善,還能提高X能力
    不過要避免在強化肌群力量,尤其是強化盆底肌的時候,注意以下5件事,情況就能得到改善:在訓練之前就上廁所排尿:如果有漏尿的情況,在訓練之前先行排尿。哈佛醫學院建議:先保持收縮2~3秒,然後放鬆,重複10次,一天做4~5次最有效。
  • 每天堅持200個伏地挺身訓練,身材會有什麼變化?
    今天筆者要介紹的是一個自重複合訓練動作,適合大多數健身人士,這個動作就是伏地挺身訓練。不要小看伏地挺身,認為這個動作難度低,現代很多人都無法達到標準的訓練水平。伏地挺身訓練是鍛鍊胸肌、手臂的有效複合動作,還能帶動肩背、腹部肌群進行發展。長期堅持伏地挺身,有助於強化上半身的力量水平,你的身體素質跟身材線條是會發生變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