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發病年輕化,醫生告誡:4個「信號」莫大意,早發現早治療

2020-12-23 騰訊網

我國腸癌的發病率已居於常見癌症第二位,通常主要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老年男性為多發群體。不過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如今腸癌已呈現年輕化,因此有人稱之為「富貴病」。臨床數據顯示,診斷為腸癌時通常為中晚期,治癒率低下。

因此腸癌的早期症狀要警惕,以下四個「信號」莫大意,早發現早治療。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早期腸癌症狀並不明顯,通常會出現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等症狀,這是因為癌細胞影響腸道正常功能所致。但由於該症狀與普通腸胃疾病非常類似,常常被人忽略。因此日常中患者如發現自身長時間存在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症狀時,要警惕,儘快就醫檢查,以確定病因,以防耽誤腸癌病情。

便血

便血是痔瘡常見表現,因此便血常被當成痔瘡。不過當人體腸道癌細胞瘋狂生長分化後,會對腸道黏膜造成損傷,引發腸道出血。此外癌細胞大量生長形成腫瘤後,容易在糞便擠壓下出現破裂,從而導致出血問題,而這兩類出血都會使患者排便時出現便血症狀。因此患者日常排便過程中如發現便血症狀時,要警惕腸癌所致,儘快就醫治療。

口臭

很多人認為口臭就是口腔衛生問題,其實不然,腸道疾病也是引發口臭的一大原因。如果人體腸道出現癌細胞,就會影響正常的腸道功能,使得身體毒素無法及時排出體外,毒素累積,就會導致患者出現口臭症狀。所以患者如出現口臭,要考慮腸道疾病所致,儘快就醫檢查確定病因,以防腸癌影響生命健康。

大便性狀和排便習慣改變

腸癌導致患者腸道功能減弱,使患者出現大便性狀以及排便習慣的改變,如排便次數增多以及交替腹瀉等。此外隨著腸癌的發展,腫瘤在腸道中增大,還會造成患者出現排便困難以及大便變細等症狀。因此患者出現這類情況時,要引起足夠重視,很有可能是腸癌問題,儘早治療,防止腸癌繼續危害生命健康。

腸癌是嚴重的胃腸道疾病,其發病率已成為我國常見癌症的第二位,但由於初期症狀不顯著,使得不能及時發現。因此以上四種早期症狀不要忽視,及時發現儘快就醫,從而有助於治癒腸癌。至於為何腸癌呈現年輕化,主要是因為年輕人不注意飲食所致,如過量食用不易消化的油炸食物以及刺激性食物等,因此日常中要注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日常飲食應該以均衡為主,少進食高脂肪、高鹽、高糖以及不衛生的食品等,多進食富含維生素以及礦物質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能夠增強身體新陳代謝,保證腸道健康。此外還需要多參加體育運動,增強腸道以及身體的免疫能力,從而有助於免疫細胞消滅癌變細胞,達到預防腸癌的功效。

相關焦點

  • 每天放屁10次被確診腸癌?警惕腸癌3大信號!
    據報導,一位27歲的女子莫名發現自己經常放屁,在密閉的空間例如電梯裡面,也忍不住放屁,非常尷尬,除了放屁很頻繁,還有腹瀉腹痛,這位女子以為自己是消化不良,才導致腸道問題的,但到醫院之後,做了腸鏡和CT檢查,確診為腸癌。大腸癌是較高發的惡性腫瘤,最新統計數據,我國大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位於各種惡性腫瘤的第五位。
  • 經常放屁是腸癌的警示嗎?腫瘤科醫生說:這4個症狀才是腸癌信號
    莊河的張女士今年50歲了,平常身體硬朗的很,每周沒事還會跟朋友去公園舞舞劍、跳跳舞,但是1個月前,張女士的身體有了些變化,開始頻繁的打屁,多則三十幾個,少則二十幾個。 起初,張女士並沒有在意,以為是自己油膩的食物吃多了,導致的消化不良,想著吃了些健胃消食片就可以了。
  • 早篩查早發現!早中期結直腸腫瘤生存率達8成
    專家名片:姓名:王輝職務:武漢市中心醫院胃腸痔瘻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擅長:各類胃腸道腫瘤的微創治療門診:每周四上午(南京路院區)結腸癌發病年齡呈年輕化市民如果出現這些異常症狀,一定不能大意,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不要錯失早發現早治療的良機。查出患結腸腫瘤,應該如何治療?他表示,要先對腫瘤進行分期,再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個性化的治療。首選的治療方法是外科手術。對於分化程度高的早期結腸癌,他表示,通過外科手術大多能達到治癒的效果。
  • 36歲女子經常放屁,被確診為腸癌晚期!遺憾:身體早發出報警信號
    今年36歲的菲菲是一個9歲孩子的媽媽,原本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卻隨著一張檢查單化為泡影,兩周前她被確診為腸癌晚期......還很年輕的她接受不了這樣的結果,覺得好端端的怎麼就這麼嚴重的病盯上了,但是醫生不這麼認為,遺憾地告訴她:其實身體早就發出了報警信號,只是大意了!
  • 黑豹主演博斯曼,患腸癌去世,年僅43歲——早做腸鏡檢查能救命!
    查德維克·博斯曼出生於1976年11月29日,還有3個月就是44歲,英年早逝,令人扼腕。他2003年正式出道,參演電視劇《Third Watch》。2008年出演第一部電影《特快達陣》。因在漫威電影《復仇者聯盟3》《復仇者聯盟4》《美國隊長3》以及《黑豹》中飾演黑豹特查拉而被人熟知。
  • 39歲男子,腹痛腹瀉,查出腸癌,這4類人,有5個異常,早檢查
    原來,早在半年前,自己的身體就出現了異常,經常腹痛、腹瀉,卻一直以為是普通的胃腸不適,沒有太在意,而自己長期吃外賣,久坐,熬夜,更是給腸癌埋下了「禍根」。
  • 大腸癌患者年輕化,30歲以下超10%,如何防患於未然
    其發病與生活方式、遺傳、大腸腺瘤等關係密切。發病年齡趨老年化,男女之比為1.65:1。以往大腸癌好發於中老年,高發年齡在50歲以後,但近年來發病年輕化趨勢明顯。在解答問題之前,先帶大家了解一下,年輕人得大腸癌有什麼特點:1、發現時大多為晚期:大腸癌分為4期,第一、第二期為早期,治療效果較好。
  • 大腸癌早發現早治療,就能多活十年
    飲食因素:大腸癌的發病與飲食因素密切相關。低纖維飲食、高脂高蛋白飲食、缺乏微量元素與維生素(包括缺乏鈣、硒、鉬、抗氧化維生素A、C、E和β-胡蘿素)等都是大腸癌的危險因素。遺傳因素:遺傳因素在大腸癌發病中起重要作用。其中,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100%的會發生癌變。此外,有大腸癌家族史者,大腸癌的風險比正常人高4倍。
  • 54歲大叔暴瘦20斤,查出腸癌,醫生提醒:腸癌常有4個信號
    有位54歲大叔暴瘦20斤,自己沒當回事,但他的妻子覺得這是不好的預感,拉著他去檢查,結果查出腸癌。醫生告訴大叔,其實除了暴瘦,身體還給出過其他信號,但都被他忽視了,腸癌有4個信號,下面跟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哪怕只佔了一個,也要警惕,早點篩查。腸癌有哪4個信號?
  • 大便容易粘馬桶,是腸癌信號?醫生:有4個可能,需早了解
    導語:當你的便便出現粘馬桶的情況不一定全是因為腸癌導致的,但是反之腸癌則是引起這種現象的誘因之一。排洩作為人體日常排出體內食物殘渣以及毒素的重要的系統。清晨是人體排洩的黃金時間,但是很少有人會注意到自己排洩時的情況,其實這就會錯過一個鑑定自己身體健康的重要信號。如果你排洩的大便出現粘馬桶的情況比較嚴重時,就要注意了你的腸胃可能出現了問題。導致腸胃出現問題的因素很多,很多人只會想到腸癌方面的問題,其實也不一定,沒不要過多的慌張,還可能是以下這些問題導致的。
  • 醫生再次提醒:胃癌早期有3個信號,早發現能贏得更多的治療時間
    往往被人們忽視,可去醫院一檢查,就是癌症晚期,生命也意味著死亡,胃癌的早期身體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信號,如果及早發現信號,及早治療,或者可以挽救生命。那胃癌早期身體會有哪3種信號呢?一定是胃部出現了問題,及時的就醫,以免病情加重,錯過治療時間。其次,人體還會出現的信號的是大便顏色,人體的每一處出現異常都按時健康出現狀況,人的糞便也能看出,所以一般體檢項目也會有糞便檢測。因此,上完廁所不妨低頭看看。別急匆匆地走掉,胃部疾病,糞便顏色會發黑,這時排除飲食,一階段經常發現大便發黑。
  • 疫苗接種、篩查和治療 早診早治讓宮頸癌治療可及性達到90%
    原位癌高發年齡為30~35歲,浸潤癌為45~55歲,近年來其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通過疫苗接種、篩查和治療三個關鍵措施,到2050年可以減少40%以上的新病例和500萬相關死亡。戰略設定2030年HPV疫苗接種覆蓋率達90%、篩查覆蓋率達70%以及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治療可及性達90%。
  • 腸癌的腹痛和一般的疼痛,區別在哪?醫生和你說說腸癌的早期信號
    身體出現腸癌時,你能準確地分辨出來嗎?腸癌的疼痛和一般的腹痛區別在哪?很多腸癌患者表示,在有腸癌時,疼痛的感覺總是隱隱約約的,自己也就沒放在心上,或者就是因為自己錯誤的判斷,沒有進行腸道的檢查,而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 32歲女子經常放屁,被確診為腸癌晚期!遺憾:身體早發出報警信號
    在與小柔進一步的溝通中,醫生才了解到,大概半年前小柔就有了一個「新習慣」——經常放屁,據她回憶,大概每天會超過20個,而且還有一股奇怪的味道。但是大家都說這是消化好身體通暢,所以自己也沒太當回事。但是就在兩個月前,小柔發現自己的體重越來越輕,剛開始還挺開心的,但是後來不管怎麼吃,體重也總掉,而且還有了便秘的問題,有一天還便血了,小柔有種不祥的預感,就來醫院做了檢查,沒想到結果這麼糟糕......醫生聽完,遺憾地說:「其實經常放屁就已經是預警信號,可惜沒當回事......」
  • 基因檢測對抗帕金森病:早預防、早發現、早幹預
    4、經常接觸化學用品 經常使用、接觸殺蟲劑和除草劑等化學用品的人。 5、有家族史的人群 即遺傳因素,直系親屬患有此病,患病風險增加4%-9%。
  • 【科普】癌的早期信號!醫生呼籲:早知道能救命!
    這些信號≠100%患癌 但如果任由發展 它可能發展為真正的癌 一旦發現以下這些症狀 必須提高警惕、採取措施!
  • 早發現,早治療,珍愛身體,健康無價
    在體育界,有一位天皇巨星也患有和陳木勝同樣的病,幸得早發現、早治療,他如今已經痊癒,他就是馬來西亞羽毛球名將李宗偉。在馬來西亞確診後,在醫生建議下,他秘密前往對鼻咽癌的防治與治療有相當好成績的中國臺灣長庚醫院接受治療。
  • 《黑豹》男主角年僅43歲因腸癌去世!這是最容易預防的癌症
    腸癌的年輕化在過去,結腸癌的發病年齡普遍在65-74歲,美國研究調查發現從90年代開始,55歲以下的腸癌患者不斷增加;它的發病機理非常簡單,90%的腸癌都是由息肉發展而來的。但是做一次篩查就可以拯救自己的性命,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無創篩查 初篩優選雖然腸鏡檢查是最直接的,但的確很受罪。市面上的一些無創的結直腸癌篩查,主要是對糞便的檢測,也是不錯的選擇。
  • 打垮黑豹的結腸癌,在浙江平均發病年齡僅45歲!從息肉到瘤變,你有10年時間去發現它
    但直到現在,人們才知道,《黑豹》和後來的《復仇者聯盟3、4》都是他在手術、化療期間堅持拍攝的。 他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早在拍攝《荷魯斯之眼》時,就有個男粉絲在他休息的車裡放了一本1977年的《黑豹》漫畫,上面寫著,「我相信你以後會成為黑豹的。」 《黑豹2》原定於2021年3月開拍,並於2022年5月6日在北美上映。
  • 這5個症狀,其實是腸癌的「求救信號」
    核心提示:腸癌,也是比較多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奪走了不少人的生命,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人們對腸癌的早期信號沒有足夠的重視,所以一經發現,多是中晚期。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大規模發生,我們下面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腸癌的警示信號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