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碼三途徑可跨區域互通互認 「國際版」應運而生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原標題:復工利好!「健康碼」三途徑可跨區域互通互認,「國際版」應運而生

毛群安介紹,推動健康通行碼的技術互通。國務院電子政務辦和國家衛生健康委提供了各地跨省份互認共享的三種路徑,請各個省結合本地的實際來選擇實施。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各地推進全面復工復產,為了促進人員有序流動,由地方創造推行的健康碼或者健康證明有望實現全國互通互認。

3月20日下午,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介紹,目前全國低風險縣域已佔98%,各個省份正在按照統一的數據格式標準和內容要求,加快向全國一體化平臺匯聚本地區防疫健康信息目錄。截至目前,全國絕大多數地區的健康通行碼可以實現一碼通行。

較早推行健康碼模式的地區是浙江。2月11日,杭州率先實施市民和擬進入杭州人員的「綠碼、紅碼、黃碼」三色動態管理,並與釘釘企業復工申請平臺打通。這開創了地方政府運用大數據精準防控的模式,大量返崗復工人員在支付寶內申領健康碼。

浙江健康碼推出是因應大量企業復工的迫切需要,需要人員流入。而在內陸省份,尤其是勞務輸出大省,大量勞動力滯留,需要將這部分人輸出,因此,也開始推行辦理健康證明的舉措。

2月14日,四川上線全省外出務工人員健康證明網上服務平臺,對符合條件的外出務工人員免費進行醫療檢測,然後出具健康證,並實現網上查詢,務工地有關方面及企業共享互認。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郭曉鳴向第一財經表示,健康證為農民工外出減少了障礙,藉助政府的信譽,使用工單位和當地部門不用隔離再識別,對勞動力供需雙方都有利。他估計,一季度至少60萬農民工難以返城就業。

實際上,四川健康證明的推出是針對各地實施嚴格管控措施,外出務工渠道不暢等難題的應急之舉,最初目的就是先進行省內返崗,推進農民工跨縣域、跨市州流動,既緩解就業壓力,也解決省內重大項目建設用工。

東部沿海地區和內陸省份其實有共同需求。在這一背景下,四川省率先與浙江省、廣東省建立了健康檢測互認工作機制,雙向認可健康證明材料。截至3月13日,四川省已與廣東、浙江、重慶、雲南、江蘇、海南、貴州、福建、上海、山東10省市籤署了《推動務工人安全有序返崗合作備忘錄》,達成相互認可雙方出具的健康申報證明(健康碼)的協議。

在河南等勞務輸出大省,健康認證也得到積極推進。3月20日,在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題第三十六場新聞發布上,河南省衛健委副主任張若石介紹,近日河南省先後與廣東、浙江、山東、福建四省建立健康認證省際通用互認機制。在省內各地對持有上述省份「健康碼」、健康通行卡的人員,參照河南省健康認證規則執行。

3月20日,毛群安在上述發布會上表示,按照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我們根據疫情形勢不同階段的需要,會同有關部門積極開展疫情防控風險數據服務,通過健康通行碼實施精準管理,促進人員有序流動和復工復產。

實際上,在這一過程中,形成了以支付寶平臺創設的「健康碼」和以騰訊微信平臺打造的全國「防疫信息碼」。前者截至2月底已經落地全國超過200城市,後者則是聯合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形成健康認證的「國家版」。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提出,所轄縣區均為低風險的省份要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低風險地區之間的人員和貨物流動,必要的健康證明要做到全國互認。

毛群安介紹,推動健康通行碼的技術互通。國務院電子政務辦和國家衛生健康委提供了各地跨省份互認共享的三種路徑,請各個省結合本地的實際來選擇實施:

第一種,在不改變地方現有的健康通行碼的情況下,通過跨地區防疫健康信息的數據共享,能夠在本地的健康通行碼中增加跨地區的互認功能。

第二種,在各地健康通行碼與全國一體化平臺的防疫信息碼對接,以全國一體化平臺上的防疫信息碼為中介進行轉換,從而實現跨地區的健康通行碼互認。

第三種,對那些沒有建立本地健康通行碼的地區,可以直接採用全國一體化平臺上的防疫信息碼。同時,結合本地的防疫健康相關信息,實現跨地區的互通互認。「目前,各省已經完成了技術對接和應用改造。」毛群安說。

毛群安表示,健康通行碼互認的難點主要是各地疫情防控形勢和政策的不同,目前全國低風險縣域已佔98%,各省份正在按照統一的數據格式標準和內容要求,加快向全國一體化平臺匯聚本地區防疫健康信息的目錄。各地依託全國一體化平臺,正在深入推廣健康通行碼互信互認應用,作為在交通卡口、居住小區、工廠廠區以及一些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的通行憑證。截至目前,全國絕大多數地區的健康通行碼可以實現一碼通行。

3月18日,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印發通知,明確對來自與四川省籤署健康申報證明(健康碼)互認協議的廣東、浙江、重慶、雲南、江蘇、海南、貴州、福建、上海、山東10省市人員,持有當地「健康碼」或國家「防疫信息碼」,或紙質健康證明的,均予以認可。

不過,國內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好轉之際,海外疫情卻開始爆發,境外輸入病例漸有增多之勢。在國內各地健康碼互認的同時,健康碼國際版也應運而生。

3月16日,在浙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第三十六場新聞發布會上,浙江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表示,浙江將健康碼作為分類精控的利器,針對返浙華人華僑、留學生及其他外籍人士實際情況,推出健康碼國際版,將實行橙、黃、綠三色分類。

3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馬曉偉主持召開委黨組(擴大)會議。會議指出,要嚴密防範境外疫情輸入,強化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甘肅等重點省份和口岸城市的防控工作,推進境外人員入境「防疫健康碼」。

相關焦點

  • 多部門聯合發文:各地要落實「健康碼」全國互認 低風險地區一般不...
    但是對於頻繁出差的人來說,跨地區的交流還是因為頻繁登記不同地區的健康碼增加不少麻煩,此前,老年人等群體遭遇「健康碼」出行難的問題更是引發持續關注。近日,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的《關於深入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
  • 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健康碼」實現「一碼通行」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會同各地區和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有關方面,推動建立了「健康碼」跨省份互認機制,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實現了各省(區、市)防疫健康信息共享、「健康碼」互通互認,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健康碼」已可實現「一碼通行」。
  • 碼上加碼是個例 春運期間健康碼全國互認
    碼上加碼是個例 春運期間健康碼全國互認 來源: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 2021-01-15 16:09   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在2021年全國春運電視電話會議上表示,春運期間,要落實好防疫健康碼統一政策、統一標準、全國互認、一碼通行。
  • 健康碼跨地區就失效?一「碼」通全國當有時間表
    「紅碼停、綠碼行!」新華社報導,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各省市推出的健康碼多達近百種。這些健康碼的推出,旨在讓復工復產更加精準、科學、有序,但在實際應用中,一些市民發現手機中的健康碼只在本地有效,一旦跨地區就不靈了,成了出行和復工的新障礙。
  • 國家衛健委: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健康通行碼已可實現「一碼通行」
    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基本實現了各省份防疫健康信息共享、健康通行碼互通互認。圍繞實現健康通行碼互通互認開展的相關工作情況,國家衛健委進行了詳細介紹。強化政策制度設計據媒體報導,健康通行碼2月9日在深圳率先推出,到4月初山東與27個省實現互認。
  • 有刀就可怒斬雪翼雕?有健康碼就能華夏任我行?你還需了解這些
    四川健康碼2月17日起,四川跨市返崗務工人員需要通過健康申報證明並獲得健康碼,憑「碼」返崗就業。目前,全國大部分省份已建設了本地「健康碼」,但由於標準不統一、數據不共享、缺乏互認機制,也給人員跨地區流動帶來不便,成為制約復工復產的重要因素
  • 關於印發河南省「健康碼」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
    (三)「綠碼」人群及管理措施「綠碼」人員為除「紅碼」「黃碼」以外的其他人員。「綠碼」人員體溫檢測正常後可在省內流動和跨省出行或復工;來(返)豫人員(含國外人員)可在省內流動。「綠碼」人員但體溫檢測異常的,需由防控人員或驗碼人員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進行處置。
  • 憑「粵康碼」可「一碼走廣東」!外省人員入粵要這樣做…
    「粵康碼」已實現廣東全省一碼通行全國信息互通互認「粵康碼」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與國家「防疫健康信息碼」、各省(區、市)健康通行碼相關防疫健康信息實現了數據共享互信。「粵康碼」有什麼功能?(3)可查看或出示本人的健康信息,包含健康證明情況、解除醫學觀察電子告知書、健康申報記錄、體溫檢測記錄等。(4)可進行健康情況申報,包含企業單位員工健康申報、組織機構成員健康申報、個人自查健康申報(可代他人申報)。(5)可查詢或出示本人的通行大數據行程卡,即由信通院聯合三大運營商提供的14天內到達或途經的省市記錄。
  • 健康碼全國互認!
    12月12日,一張寫有疑似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在接機口標註「請來自四川省成都市的遊客原路返回」的照片在網上流傳,引起了眾多網友的熱議。就此,記者求證了剛剛在南京祿口國際機場下飛機的網友@手術燈。據他拍攝的現場視頻顯示,標識牌上顯示的內容為「請來自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的旅客主動到此申報登記」,並非是網上流傳的「請來自四川省成都市的遊客原路返回」。
  • 國際版健康碼是什麼 國際版健康碼有哪些不同?
    浙江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在發布會上表示,現在針對返浙華人、華僑、留學生及其他外籍人士實際情況,推出健康碼國際版,與國內版適當區分,實行橙黃綠三色分類。國際版健康碼有哪些不同?據悉,國際版健康碼與國內版略有不同,將實行橙、黃、綠三色分類。國際版健康碼目前發放多少?
  • 「隱私權」擔憂之下 各國「健康碼」能否大一統?
    還記得早在3月份,《紐約時報》寫了一篇關於中國健康碼的報導,幾乎是以描述洪水猛獸的筆觸,揭露了「一種新型的對人身自由的鉗制」。 原因之一在於國內健康碼實現了互通互認,而國際上還沒有走到這一步。 因為各國防疫規定不一,對人員隔離的標準和隔離措施不一,檢測寬嚴不一(未必一樣精確,未必一樣普及),而數據也不互通,所以各國的「健康碼」也就不互認。
  • 關於浙江「健康碼」申領使用等有關問題的說明
    一、浙江「健康碼」申領浙江「健康碼」可通過兩種途徑申領。一是登錄「浙裡辦」APP,進入首頁「健康碼專區」,在「浙江健康碼申領」欄目下選擇對應城市辦理;二是支付寶首頁搜索「浙江健康碼」,選擇對應城市辦理。
  • 清除健康碼通行「堵點」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各省份推出了本地健康碼,但由於標準不統一、數據不共享等原因,給人員跨地區流動帶來了不便。隨著復工復產持續推進,特別是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各地健康碼可實現轉換和互認,目前絕大部分地區已做到「一碼通行」。
  • 吳超:關於健康碼,這三個問題值得深思
    原標題:吳超:關於健康碼,這三個問題值得深思健康碼剛出來的時候,中央電視臺白巖松在採訪杭州負責健康碼的官員時,談及健康碼技術及其應用情況。我開始關注健康碼的機制和問題時,當時想到可能會有三個問題,到現在為止能夠證明確實會存在這些問題,但現在實證的數據不夠,健康碼還在應用過程當中,這僅僅是我的設想。今天就這些想法跟各位交流。首先,我先把健康碼做一個簡單的描述,y=f(x)。
  • 歐洲頭條丨「隱私權」擔憂之下 各國「健康碼」能否大一統?
    原因之一在於國內健康碼實現了互通互認,而國際上還沒有走到這一步。  因為各國防疫規定不一,對人員隔離的標準和隔離措施不一,檢測寬嚴不一(未必一樣精確,未必一樣普及),而數據也不互通,所以各國的「健康碼」也就不互認。
  • 江浙滬對二級建造師實行統一合格標準、統一證書式樣,允許跨區域...
    對考試合格人員,允許跨區域註冊執業。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明確的全面深化改革舉措,可在地方試點的,支持示範區集中落實、率先突破、系統集成。兩省一市實施的改革創新試點示範成果,均可在示範區推廣分享。(責任單位:兩省一市各相關部門、單位)   二、賦予示範區執委會相關管理權限。賦予示範區執委會省級項目管理權限,統一管理跨區域項目,負責先行啟動區內除國家另有規定以外的跨區域投資項目的審批、核准和備案管理。
  • 防疫健康碼國際版填報指南(附詳細流程圖)
    1.自2020年4月8日起,已購票旅客在登機前需要提前通過防疫健康碼國際版微信小程序,逐日填報個人資料、健康狀況、近期出行情況等信息。特殊情況可由他人代為填報。  2.2020年4月8日至4月22日為過渡期。過渡期內乘坐航班的中國籍旅客,應於4月8日起連續逐日填報。過渡期後乘坐航班的,應於登機前第14天起連續逐日填報。
  • 京津冀健康狀態互認後如何進出京
    京津冀健康狀態互認時間表:  4月18日,北京宣布實行京津冀健康狀態互認,健康碼「未見異常」狀態可在京津冀地區通行。  4月19日,北京市經信局也介紹了北京「健康寶」新用法。  新京報:北京目前已經認可天津河北的健康碼狀態。在天津、河北全區域的低風險地區連續駐留滿14天(需要連續駐留滿14天,避免跳板進京)的人員,以及北京往返天津、河北低風險地區的人員,進京後從微信或支付寶打開「健康寶」,在彈窗提示頁面點擊「繼續」,通過查詢國家政務服務平臺進行行程記錄及風險地區驗證。
  • 衛健委要求健康碼全國一碼通行:方便出行和跨省流動
    12月10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關於深入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通知》明確規定,推進「一碼通」融合服務,破除多碼並存互不通用信息壁壘。通知提出,各地要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落實健康碼信息互認機制和規則,明確跨地區流動人員健康碼信息在各地區可信可用,切實方便人員出行和跨省流動,實現防疫健康碼統一政策、統一標準、全國互認、一碼通行。
  • 河北健康碼使用說明&「河北健康碼」常見問題解答
    目前「河北健康碼」主要有三種用途,一是通過「出示碼」功能申請本人「河北健康碼」,用於提供個人防疫健康憑證;二是通過「掃描碼」功能掃描獲取他人防疫健康信息,作為持碼人員健康憑證驗證工具;三是通過掃描「場所碼」在出入各類場所時主動出示健康碼。 如何獲取「河北健康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