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問題「多如牛毛」,說話晚與吐字不清的語言問題,內八與高低肩的姿勢問題,大運動的平衡性和協調性問題,手指相關的精細動作的靈活性問題,膽小害羞不自信的安全感問題,自我封閉與脾氣暴躁的情緒問題,看書慢看書跳行漏字的閱讀問題,書寫潦草與寫作文困難的書寫問題,……這些問題都與原始反射有關,或者有它的影子。
原始反射的專業解釋
孩子在出生前後的一些本能的、原始的動作都是由原始反射控制的,而原始反射由腦幹所操控。所以,原始反射所控制的動作都是初級的(低級的)、簡單的和機械的,沒有大腦皮層的參與,所以,實現不了複雜的、高級的動作模式。舉幾個例子。
(1)孩子出生時,你將手指放到他左臉時,他便會向左轉轉頭,同時伴有吮吸的動作,這是覓乳反射(也叫覓食反射),這個反射模式是為了讓孩子尋找食物,保證生存。
(2)用雙手將孩子扶起來,近乎直立姿勢,如果孩子的雙腳接觸到平坦的地面、桌面或床時,他便會出現向前邁步的現象,就是踏步反射。
(3)孩子仰臥在床上,當你將頭部向其左側轉動時,他左側的胳膊和腿會伸展,而右側的肢體會屈曲(四肢的動作受頭部控制),這是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一個目的是方便出生,另一個是幫助孩子翻身。
(4)將孩子於仰臥姿勢翻過來,孩子會知道努力地抬起頭,到三四個月時,抬頭的同時會挺起胸和抬腿,這是抬軀反射,便於孩子解放雙手,可用雙手將眼前的物體抓住並送入口中,也是手眼協調運作的開始。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知道,這些反射都與孩子的生存和能力發展有關,都有其特定的意義。
原始反射不會一直存在,會在合適的時候得到整合
原始反射有幾十個,它們是陸續產生的,也會陸續被整合,不會一直存在。如果原始反射沒有整合好,就是原始反射的殘留。
每個反射都有「發生-發展-整合」的過程。反射發生時,其反射模式(動作模式)就開始發揮作用,如踏步反射、抬軀反射等;反射在發展過程中(活躍時),動作模式會得到發展;這樣的動作如果做得多了,反射便會被整合,一是整合到其他反射中,促進其他反射的發展或整合,還有些反射會直接整合到中樞系統中。
如果孩子的反射順利地整合到中樞系統中,大腦皮層就會充分發揮作用,孩子的動作才會更高級和複雜,這才是正常的發展過程。再看幾個例子。
(1)覓食反射,反射活躍時,你觸碰他的臉,他便會轉過臉來並有吮吸運作,整合後,你再碰他的臉,他便會思考:碰我臉是什麼意思?我是轉頭,還是將其推開?
(2)踏步反射,反射處於活性狀態時,孩子會不由自主地向前邁步(原始反射控制的),當孩子到四個月以後,反射被整合了,你再扶起他,他便會有選擇地向前踏步,或站在原地不動,或向後踏步,他的動作是經過大腦皮層參與的。
(3)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反射活躍時,胳膊和腿的動作受頭部轉動的影響,反射整合時,孩子可以隨意轉頭,手腳可以正常做想做的動作而不會受頭部的影響。
(4)抬軀反射,活躍時抬頭時便會抬腿,整合後,可以隨意抬頭,而腿則不受抬頭的影響。
孩子的各種問題,來源於原始反射的殘留
如果反射有殘留,孩子就會在動作、情緒、認知等方面表現出種種問題,可以說,絕大多數,95%吧。比如張口反射,反射處於活性狀態時,你用拇指按壓他雙手的掌心時,他會不由自主地張開嘴巴,這是張口反射的反射模式,如果該反射有殘留,比如孩子到了3歲或10歲時,你用拇指按壓他的手掌心,仔細觀察孩子的嘴巴,如果嘴唇仍有些許動作,就說明該反射是有殘留的。孩子就會在語言表達方面有問題,如說話晚、流口水、吐字不清、語言組織有問題等。
下面,我列舉一些由反射殘留導致的問題:
注意力方面
課上溜號、發呆,愛插話愛接話、寫作業東張西望、寫作業拖拉,丟三落四、自控力差,多動、無法安坐等;
運動姿勢方面
大運動缺乏平衡性、協調性,精細動作缺少靈活性,易跌倒,空間感差,看到無法避讓,不良坐姿、站姿,暈車、恐高、暈動、轉圈及旋轉時頭暈,內八外八、扁平足,歪頭、彎腰駝背、課上手託下巴、趴桌子,腳勾桌子或椅子腿,抽動等;
身體體能方面
易疲勞/懶惰,容易困、覺多,學習跳繩、遊泳、籃球等困難,體育不達標等;
情緒方面
衝動、暴力,任性、愛生氣、脾氣大、脾氣急,恐懼、退縮、膽小、怕黑,悶悶不樂、興趣減退、言語減少、食慾減退、不想做事、悲觀輕生、甚至自殘等抑鬱行為;
感官發展方面
發育不平衡(過早過晚),看到聽到但不清晰,不聽/不理解指令,對聲音、光線、氣味、味道等敏感;
安全感方面
課上手裡總拿東西,咬指甲,消極,抗挫能力差,強迫行為,焦慮、緊張,害羞、自卑、不自信,粘人,入睡困難、夜裡易醒,已進入青春期卻不能分房睡等。
社交方面
封閉自己,極度害羞,多疑,選擇性緘默,不願融入群體(要麼控制,要麼離開),社交恐懼等;
語言方面
說話晚,聽不懂指令,發音不清晰或不準確,課上不愛發言、表達能力差;
學習方面
理解力差、記憶力差、計算馬虎出錯、閱讀漏字串行、握筆姿勢不對或特別用力、倒下筆或寫反字、不能橫平豎直地寫字、寫字歪歪扭扭、記不住作業、學習成績差等。
以上所羅列的現象和問題,都是由原始反射不整合(殘留)導致的,與孩子的主觀意願沒有關係。由於反射的殘留,孩子的動作由腦幹控制,大腦皮層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所以,想解決這些問題,要從根本上入手,即幫助孩子整合各原始反射。反射整合了,這些現象(或問題)自然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