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科普:孩子95%的問題,都與原始反射有關

2020-12-19 大道5疆

孩子的問題「多如牛毛」,說話晚與吐字不清的語言問題,內八與高低肩的姿勢問題,大運動的平衡性和協調性問題,手指相關的精細動作的靈活性問題,膽小害羞不自信的安全感問題,自我封閉與脾氣暴躁的情緒問題,看書慢看書跳行漏字的閱讀問題,書寫潦草與寫作文困難的書寫問題,……這些問題都與原始反射有關,或者有它的影子。

一位細心家長對孩子問題的描述

原始反射的專業解釋

孩子在出生前後的一些本能的、原始的動作都是由原始反射控制的,而原始反射由腦幹所操控。所以,原始反射所控制的動作都是初級的(低級的)、簡單的和機械的,沒有大腦皮層的參與,所以,實現不了複雜的、高級的動作模式。舉幾個例子。

(1)孩子出生時,你將手指放到他左臉時,他便會向左轉轉頭,同時伴有吮吸的動作,這是覓乳反射(也叫覓食反射),這個反射模式是為了讓孩子尋找食物,保證生存。

(2)用雙手將孩子扶起來,近乎直立姿勢,如果孩子的雙腳接觸到平坦的地面、桌面或床時,他便會出現向前邁步的現象,就是踏步反射

(3)孩子仰臥在床上,當你將頭部向其左側轉動時,他左側的胳膊和腿會伸展,而右側的肢體會屈曲(四肢的動作受頭部控制),這是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一個目的是方便出生,另一個是幫助孩子翻身。

(4)將孩子於仰臥姿勢翻過來,孩子會知道努力地抬起頭,到三四個月時,抬頭的同時會挺起胸和抬腿,這是抬軀反射,便於孩子解放雙手,可用雙手將眼前的物體抓住並送入口中,也是手眼協調運作的開始。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知道,這些反射都與孩子的生存和能力發展有關,都有其特定的意義。

覓乳反射

原始反射不會一直存在,會在合適的時候得到整合

原始反射有幾十個,它們是陸續產生的,也會陸續被整合,不會一直存在。如果原始反射沒有整合好,就是原始反射的殘留。

每個反射都有「發生-發展-整合」的過程。反射發生時,其反射模式(動作模式)就開始發揮作用,如踏步反射、抬軀反射等;反射在發展過程中(活躍時),動作模式會得到發展;這樣的動作如果做得多了,反射便會被整合,一是整合到其他反射中,促進其他反射的發展或整合,還有些反射會直接整合到中樞系統中。

如果孩子的反射順利地整合到中樞系統中,大腦皮層就會充分發揮作用,孩子的動作才會更高級和複雜,這才是正常的發展過程。再看幾個例子。

(1)覓食反射,反射活躍時,你觸碰他的臉,他便會轉過臉來並有吮吸運作,整合後,你再碰他的臉,他便會思考:碰我臉是什麼意思?我是轉頭,還是將其推開?

(2)踏步反射,反射處於活性狀態時,孩子會不由自主地向前邁步(原始反射控制的),當孩子到四個月以後,反射被整合了,你再扶起他,他便會有選擇地向前踏步,或站在原地不動,或向後踏步,他的動作是經過大腦皮層參與的。

(3)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反射活躍時,胳膊和腿的動作受頭部轉動的影響,反射整合時,孩子可以隨意轉頭,手腳可以正常做想做的動作而不會受頭部的影響。

(4)抬軀反射,活躍時抬頭時便會抬腿,整合後,可以隨意抬頭,而腿則不受抬頭的影響。

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

孩子的各種問題,來源於原始反射的殘留

如果反射有殘留,孩子就會在動作、情緒、認知等方面表現出種種問題,可以說,絕大多數,95%吧。比如張口反射,反射處於活性狀態時,你用拇指按壓他雙手的掌心時,他會不由自主地張開嘴巴,這是張口反射的反射模式,如果該反射有殘留,比如孩子到了3歲或10歲時,你用拇指按壓他的手掌心,仔細觀察孩子的嘴巴,如果嘴唇仍有些許動作,就說明該反射是有殘留的。孩子就會在語言表達方面有問題,如說話晚、流口水、吐字不清、語言組織有問題等。

下面,我列舉一些由反射殘留導致的問題:

注意力方面

課上溜號、發呆,愛插話愛接話、寫作業東張西望、寫作業拖拉,丟三落四、自控力差,多動、無法安坐等;

運動姿勢方面

大運動缺乏平衡性、協調性,精細動作缺少靈活性,易跌倒,空間感差,看到無法避讓,不良坐姿、站姿,暈車、恐高、暈動、轉圈及旋轉時頭暈,內八外八、扁平足,歪頭、彎腰駝背、課上手託下巴、趴桌子,腳勾桌子或椅子腿,抽動等;

身體體能方面

易疲勞/懶惰,容易困、覺多,學習跳繩、遊泳、籃球等困難,體育不達標等;

情緒方面

衝動、暴力,任性、愛生氣、脾氣大、脾氣急,恐懼、退縮、膽小、怕黑,悶悶不樂、興趣減退、言語減少、食慾減退、不想做事、悲觀輕生、甚至自殘等抑鬱行為;

感官發展方面

發育不平衡(過早過晚),看到聽到但不清晰,不聽/不理解指令,對聲音、光線、氣味、味道等敏感;

安全感方面

課上手裡總拿東西,咬指甲,消極,抗挫能力差,強迫行為,焦慮、緊張,害羞、自卑、不自信,粘人,入睡困難、夜裡易醒,已進入青春期卻不能分房睡等。

社交方面

封閉自己,極度害羞,多疑,選擇性緘默,不願融入群體(要麼控制,要麼離開),社交恐懼等;

語言方面

說話晚,聽不懂指令,發音不清晰或不準確,課上不愛發言、表達能力差;

學習方面

理解力差、記憶力差、計算馬虎出錯、閱讀漏字串行、握筆姿勢不對或特別用力、倒下筆或寫反字、不能橫平豎直地寫字、寫字歪歪扭扭、記不住作業、學習成績差等。

以上所羅列的現象和問題,都是由原始反射不整合(殘留)導致的,與孩子的主觀意願沒有關係。由於反射的殘留,孩子的動作由腦幹控制,大腦皮層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所以,想解決這些問題,要從根本上入手,即幫助孩子整合各原始反射。反射整合了,這些現象(或問題)自然會消失。

抬軀反射

相關焦點

  • 科普貼:正確認識孩子的「原始反射「
    娃兒們出生初期都會有各種原始反射,這是娃兒身體自發的行為,高級神經中樞——大腦表示對此一概不知。這種看似牛逼實際沒什麼卵用的行為經常會造成各種浮想聯翩~所以是爸媽需要補補腦洞的時候了。來吧。上課!原始反射的出現標誌著嬰兒機體的健全和神經系統的正常傳達。觸碰、噪音、燈光、熱度等外部刺激,或者飢餓,所帶來的內部刺激,都會引發無意識的不自主反應。有些反射會持續幾個月,而有些則會在出生幾周後消失,還有一些原始反射會在相應的階段被激發、抑制並發展為成熟的姿勢反應。
  • 你可知道孩子膽小怕黑都是莫洛反射在搞鬼?
    案列:‍最近有家長諮詢我,孩子膽子特別小,要是突然有點聲音或是別人大聲地說話,都能把他嚇哭。
  • 寶寶喜歡握拳,是大腦有問題嗎?這個生理反射了解一下
    文|凝媽寶寶出生後,新手媽媽們都分外緊張,喜歡關注寶寶的各項動作。但是判斷是否正常時常常是道聽途說,總是把一些不好的問題和寶寶聯繫起來。有一位寶媽,發現新生寶寶的小手喜歡攥拳,她有點擔心。因為之前她聽朋友說,寶寶攥拳是大腦有問題,無法控制屈伸,所以她特別想幫寶寶伸直。寶媽這個想法就太錯誤了,寶寶攥拳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有個經驗的媽媽都知道這一點,看來需要進行一下科普!
  • 高智商的孩子反應快,低智商的孩子反應慢,反應速度和智商有關嗎
    孩子的反應速度同孩子的智商無關有拖延症的寶寶通常會讓身邊的人變得非常的苦惱,他們行動緩慢和反應速度的緩慢經常會被別人誤認為是不是智商有所問題。比如老師提問一個問題,有的孩子就會脫口而出,有的孩子就會沉默不語,但這僅僅是一個表面現象。
  • 這套大火的英文版科普書,幫孩子輕鬆打開探索世界的大門
    、素材卻非常稀缺。《這就是物理》(「Building Blocks of Physical Science」 )卻能把能量、摩擦力、慣性等,這些教科書上死板的物理學知識講得十分有趣,非常適合5-12歲孩子科學啟蒙。《這就是物理》這套科普繪本今年因為薇婭的推薦而走紅。今天推薦的是這一套繪本的原版,也就是英文版。
  • 95%的女性都可能遇到的皮膚問題,究竟該怎麼辦?
    不管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只要是成年人,都可能在大腿、臀部、手臂等位置出現橘皮組織。不過,女性似乎特別容易中招,而且就算身材纖瘦苗條的女性也會出現此症狀。有數據表明,95%的女性或多或少身上都有橘皮組織。
  • 【科普】常見光學瞄準鏡原理及對比——反射式(內紅點)瞄準鏡
    圖1,反射式瞄準鏡結構示意圖圖2圖2左右兩圖中的準星與照門相對位置更好地說明了反射式瞄準鏡的特點,在瞄準鏡歸零後,即使從不同的角度都可以進行瞄準,因此特別適合近戰中的快速瞄準。 圖3,反射式瞄準鏡剖面結構示意圖 反射式瞄準鏡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結構簡單、價格相對低廉,重量輕巧,便於攜行;沒有圖像放大功能,因而也就沒有出瞳距限制
  • 【科普】常見光學瞄準鏡原理及對比第二篇——反射式(內紅點)瞄準鏡
    這種瞄準鏡還有另一個名稱——紅點瞄準鏡,因為這種瞄準鏡的瞄準標記通常是一個紅色或鮮橙色的點狀光斑,當然並非所有的反射式瞄準鏡都是用光點的,有些會是十字線、光環或者其他造型,光斑造型由瞄準鏡內置的分劃板決定。  圖4是常見的反射式瞄準鏡的結構示意圖。在反射式瞄準鏡內部有一塊分光鏡,這塊分光鏡的的凹面上鍍有一層或多層鍍膜,讓這一面可以透過一部分光,同時又能反射一部分光。
  • 免疫力認知報告:95%受訪者認可重要性,但八成不了解內涵
    《報告》顯示,95%的受訪者認同免疫力對健康的重要性,但超過83%的受訪者不了解免疫力的內涵,過半受訪者不夠了解免疫力水平與疾病的關係。與此同時,受訪者們對免疫力還存在諸多認知誤區,對加強權威科普的需求最為突出。
  • 說話晚、吐字不清,怎麼才能讓孩子快點開口說話?
    孩子也會問你「你吃飯了嗎」?這就不光是語言問題了,它還涉及「理解和認知」的問題。所以,有些專業人士會把這類孩子歸到疑似自閉症裡去。 同時,有這種現象的孩子,一般都不願意與人交流,不願意回答別人的問題,因為他聽不懂,這屬於聽覺性語言中樞的問題。
  • 全班95%的孩子不認識白蠟燭劃火柴被嚇到 教師很疑惑
    第一個舉手的同學說是塑料條,第二個同學倒是答對了,但根據舉手情況,她發現班裡95%的同學不認識白蠟燭。  讓孫老師哭笑不得的是,即使告訴學生「這是蠟燭」,仍有孩子在實驗報告裡寫「蠟燭是塑料做的」。也就是說,這些孩子根本沒明白蠟燭是用什麼做的,用途是什麼?  三年級快10歲的小朋友,居然不知蠟燭是何物,到底是因為現在的孩子無知,還是課本OUT了?
  • 孩子快五歲了才會說話,媽媽很後悔,才知道手機和手推車用多了
    表面上看,孩子說話晚是受手推車或手機的影響,其實,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手推車或手機影響了孩子自由玩耍的時間,就讓孩子錯過了完成原始反射的大好時機!原始反射不整合,才是孩子說話晚的根本原因之一。
  • 說話晚、吐字不清,怎麼才能讓孩子快點開口說話?|大腦皮層|肢體...
    這就不光是語言問題了,它還涉及「理解和認知」的問題。所以,有些專業人士會把這類孩子歸到疑似自閉症裡去。同時,有這種現象的孩子,一般都不願意與人交流,不願意回答別人的問題,因為他聽不懂,這屬於聽覺性語言中樞的問題。(4)肢體語言有問題還有一部分孩子,不光是不會說、說不好,而且他的肢體語言也不行,如不會用手指物,不會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 孩子愛問的「奇葩」問題,終於有答案了!
    「為什么爸爸的腿上都是草?」「我能不能鑽進媽媽肚子裡,和裡面的妹妹玩一會兒?」「車車的輪子會不會頭暈啊?它們一直轉啊轉都不停。」這些問題也太可愛了叭!以及,果然孩子們都愛問十萬個為什麼啊!感覺孩子兩歲以後,小嘴巴拉巴拉特能說,看見啥都愛問「是什麼」、「為什麼」。很多家長都經歷過被孩子沒完沒了的問題問到啞口無言的時候吧。
  • 【科普】為什麼大多數飛機都是白色的?
    【科普】為什麼大多數飛機都是白色的?這是一個問題。在市面上各種顏色的塗料中,最便宜的要數白色。通常用於飛機的普通塗料中,白色塗料要比彩色塗料便宜17%。 當然,成本問題只是其一,飛機塗成白色還有著其他的優勢:早期鑽石飛機公司(Diamond Aircraft)設計的飛機有一個限制條件:室外溫度不得高於38°C,因為高於這個溫度,飛機的主翼結構堅固性不夠。
  • 科普: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
    科普: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新華網  作者:梁海燕  2020-12-22 美國新冠疫苗和藥物攻關計劃「曲速行動」首席顧問蒙塞夫
  • 電影《熊出沒·原始時代》盤點熊大熊二光頭強遇到了哪些原始動物
    熊出沒·原始時代本貓苘相信《熊出沒》是深受大朋友們、小朋友們的喜愛,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對《熊出沒》這部動漫已經非常的熟悉了,本貓苘就不多介紹了,本貓苘就簡單來科普一下小知識,有關這部電影原始動物吧,逃離了犀牛群,三人就碰倒了原始時代的野豬,引來了野豬群。
  • 科普作品,應該如何書寫
    ■陳雪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初,有網友指出,武漢某出版社出版的《動物小百科》對野生動物有不當表述:「果子狸全身都是寶,它們的肉可以吃,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山珍』。」這本寫給孩子看的百科圖書,不介紹動物的習性特徵、棲息地等知識,卻著重筆墨於野生動物「肉可吃,皮可用」,甚至將果子狸的配圖錯放成了浣熊。
  • 通俗易懂告訴你:何為95%置信區間?
    而找到一個合適的估值範圍,這是置信區間要解決的問題。說到置信區間我們就要說到點估計和區間估計。那麼什麼是點估計?什麼是區間估計呢?之前看到過這樣一個例子,簡直可以很完美的解釋這個問題~以前很流行一種刮刮卡:遊戲規則是(假設只有一個大獎):· 大獎事先就固定好了,一定印在某一張刮刮卡上· 買了刮刮卡之後,刮開就知道自己是否中獎
  • 洗澡的水聲讓你條件反射
    洗澡的水聲讓你條件反射時間:2019-03-02 15:21   來源:youwu科普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啥洗澡的時候會想尿尿? 洗澡的水聲讓你條件反射 洗澡,就是我們一天裡面最最放鬆的時候。熱水敲打在身上,蒸汽讓眼前的一切都霧化,再加上這是我們一天裡難得的獨處時光等等,為啥我這麼想要尿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