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光頭哥一曲《不想去打工》唱出了農村人的辛酸

2020-12-28 騰訊網

不在農村住了,為什麼很多人還要回老家蓋一棟新房?

老家的房子是自己永遠的歸宿,靈魂沒有寄託。

家的房子就是一個根,不管在哪裡混,根總是要留住的,以前的土房子快垮了,就索性建一個新的。

無論在哪裡謀生,只要老家的房子還在,那就還有一條退路,還有一個寄託。

如果老家的房子都沒有了,那就像無根浮萍,靈魂沒有寄託。

老家的房子

起著維繫親情的作用

雖然人可以搬進城裡,但是親情搬不走,只要老家的房子還在,隔三差五的回去看看,這個家就還是一個完整的家,一個團聚的家。

房子沒了,家也散了,親情也淡了,那是花多少錢也彌補不回來的。

很多現在在外打拼的人

以後還是要回到農村養老

回到鄉下老家,養養雞、種種菜、釣釣魚,平日裡喝點小酒、打點小牌,生命是從這裡開始的,再從這裡結束。

對於大多數農村出來的人來說,外面的房子,只是一個住所,老家的房子,才是真正的家。這或許就是為什麼即使老家的房子沒人住,也要造起來的原因吧。

不管外面有沒有房,以後是否真的回去,老家的那棟房子,那不光是一棟建築,而更是一種念想,一種牽掛,因為我知道,生我養我的家,就在那裡!

越長大,戀家的情節就越重,不順心了總想回到自己的「家」,即使沒有大城市的車水馬龍、高樓大廈,但是我依然想住在我那遙遠的小山村,聞一聞花的清香,喝一捧甘洌山泉......

城市熙熙攘攘,鄉下悠閒愜意

風景如畫的小世界有太多驚喜

農村的空氣絕對比市區好得多,在農村尤其是快要到秋天的時候,坐在農田裡,看著金黃色的水稻,呼吸著田裡面的空氣,感覺心情都很舒暢……

住在市區每天都要去買菜,有時候會擔心買到受過汙染或有農藥的菜,住在農村就好了,每天吃的菜都是自己家園子裡種的,純綠色蔬菜,隨吃隨摘。吃著新鮮,算是自家真正的菜園。

現在農村的路修得也都挺好的,也不會像市區堵車堵得厲害。

現在的城市人,只有放假的時候才能出來玩一次。生活在農村,我們每天都在農家樂,多好!

在城市裡養個寵物會擔心打攪鄰居,在農村想養什麼就養什麼,想帶出去跑就帶出去跑。

住在城市裡,鄰居是誰你可能都不知道!農村就好了,想去誰家就去誰家,鄰裡之間相處得十分融洽,這才叫和諧。

夏天晚上農村還可以出來納涼,吹吹風涼快,一幫人坐在一起聊聊天。市區晚上那麼悶熱,都躲在家吹空調了。

等我老了,就回農村這樣生活

這才是此生的追求

等我老了,頭髮白了

回到農村,這裡有最淳樸的村莊

是夢的起點。

在農村建一棟房子

屋後有花,滿園春光

這裡藍天白雲綠水,夜晚繁星點點

一茶、一飯、一粥、一菜,

與一人相守

春看茶,秋掃葉,

夏養家禽冬燒柴。

我希望院子裡,有桌椅茶壺

閒來沒事就可呼朋喚友

嘮嘮嗑,喝喝茶,打打牌,曬太陽

再種很多很多的瓜果蔬菜

櫻桃、茄子、蘿蔔、黃瓜…

出門幾步就能採摘

我們不再做低頭一族,

把腳印灑向田間。

還可以沿著一條開滿鮮花的小路

去田野裡閒逛或勞作

等到夕陽西下,

再沿著這條小路回到家裡。

等我們老了,就回農村

走了這麼多年,

終究還是想要回到這個地方

一個名叫家鄉的地方,

那開滿野花的田地,

是我一世的念想…

老家,在很多人心中,

是永遠的白月光。

相關焦點

  • 打工10年不想再漂泊,手裡有10來萬,回農村能做個什麼小買賣?
    打工10年不想再漂泊,手裡有10來萬,回農村能做個什麼小買賣?今天小編在瀏覽網頁的時候,一個打工仔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打工10年不想再漂泊了,手裡有10來萬,回家村能做個什麼小買賣。「引起了不少網友們的互動網友1、我手上有二十來萬!
  • 農村俗語:「多子不是福,到老住破屋」啥意思?道出農村人的辛酸
    農村俗語:「多子不是福,到老住破屋」啥意思?道出農村人的辛酸過去人們常說養兒能防老,子女多了到老了不怕沒人照顧,所以家家戶戶都想多生幾個。正因如此,以前農村才會流傳這麼句「養兒能防老」的俗語,家裡的兒子們總有一兩個孝順的,人到老了才有依靠。不過隨著社會的變遷,農村的情況也在悄悄發生著改變。多年前的政策規定,一對夫妻只能要一個小孩,所以很多家庭就算想多生幾個兒子也沒機會。
  • 國家一級演員王二妮,放棄名利回農村的背後,揭露上億女性辛酸事
    眾所周知,綜藝節目《星光大道》是一個專門為平民百姓搭建的舞臺,表演形式以唱歌為主,也有不少人從這個舞臺上成功走紅,躋身於草根明星行列。
  • 不想打工了,在農村有沒有投資10000,一天賺300的項目
    投資就是不想打工了,那投資10000一天掙300項目是什麼,多去了,好多朋友也說了,回收廢品、水暖安裝、修房頂漏水等等吧,都可以實現。但是這些項目都有個淡季旺季,你們有沒有考慮到,要想一直保持這種收入水平,我的建議還是學門技術比較好。
  • 近期又遭遇堵門要錢的大衣哥為什麼不離開農村
    出生於山東菏澤單縣郭村鎮朱樓村的大衣哥,在《我是大明星》中憑藉一曲《滾滾長江東逝水》而出名。但是自從大衣哥出名以後,出席很多活動和商演,掙了不少錢,但在在村裡也是麻煩和爭議不斷。很多人向他借錢但是不還,還有好多人跑到他家去拍視頻,還有刁民無端踹門,近期又有生病大媽堵門借錢。這一系列的麻煩都是成名惹的禍,做個善良的有錢人真難。但是大衣哥為什麼不離開農村呢?
  • 農村老人的怪現象:寧願孤獨在家,也不想去城裡享受天倫之樂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一家人團聚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所以每年到了春節臨近的時候,很多在外打工的人心裡想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早點回到家鄉,回到那個魂牽夢縈的地方,因為在那兒有自己日漸蒼老的父母殷殷期盼著自己早日回家團圓,共享天倫之樂。
  • 國家一級演員王二妮,棄名利回農村結婚生子,揭露上億女性辛酸事
    他們有些人在走紅之後選擇繼續在歌壇發展,而有些人不忘初心,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在結婚後因為買不起房子而選擇回到農村種地,現在每天放牛帶娃成為了日常。她經常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一些自己的生活近況,這看似點點滴滴的日常,卻揭露著上億女性的辛酸事。
  • 在外打拼的農村人,過年卻不想回家,這是為什麼呢?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年臨近春節,無論是在外打工,還是定居於大城市的人們,都會回到農村老家,和家人一起過年。以前,到了冬至,在外漂泊的人就會回家等著過年。然而現在,春節假期較短,人們都是在年跟前兒匆忙的趕回家,在有限的時間裡和家人朋友團聚。每年春運都十分繁忙,但仍有一部分人不想回家過年,這是什麼原因呢?
  • 假如城裡人都去農村了,農村會變成什麼樣呢?
    悠悠小道門前過,雞鳴犬吠冇見人。提問:假如城裡人去農村了,農村會變成什麼樣子?如果城裡的人都去了農村,好事,說明天翻地覆又轉變了,城裡的人們有的是錢,可以將所有的資金投資到農村建設中去,因為城裡的人現在想著農村的好,用很多很多的錢來搞綠色食品,是城裡的人理想,願他們能實踐。
  • 粉絲在大衣哥家中「上吊」差點斷氣,就借200萬,網友:農村人招惹了誰
    人性的貪婪在大衣哥所在的農村體現的淋漓盡致,貪婪是天性,但是人生而善良,為何會變貪婪起來呢?因為嫉妒,羨慕的內心在作祟,看到別人的好,就想去沾光,想從中分羹。但是我國現在人口基數最多的還是農民,從古至今農民都是這個社會的基石,不說別的,現在的所謂的城裡人祖上全部都是農民。
  • 為什麼有那麼多農村人不想回家過年?因為什麼事情?
    若是有些農村人不想回家過年,無非就是以下幾種原因:因為錢,回農村老家過年,既耽誤掙錢,又增加一筆很大的生活開支。出門在外的農村百姓掙個錢非常不容易,每天幹著繁重的體力勞動掙個辛苦錢,照顧全家人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省吃儉用的存點錢,過年回家一趟就是一筆很大的生活費用。
  • 我們該怎樣去縮短農村人與城裡人之間的差距
    第一、環境因素,農村的孩子生長在農村、農業的環境中,比較單純和單一,長大了,不一定從事的就是農業。城裡的孩子從小所見所聞都是工業和商業。所以農村的青年到城裡與城裡的青年一起競爭,如同客場與主場的競爭。佔不到一點優勢。不是說農村的青年不如城裡的青年,其實讓城裡的青年到農村去勞動去掙錢,他也佔不了優勢。
  • 同為農村明星,為何李子柒安安靜靜無人打擾,大衣哥卻不得安寧
    大衣哥,真名朱之文,以穿軍大衣形象演唱《滾滾長江東逝水》而一曲成名,一鳴驚人,後來拿了星光大道冠軍,還上了春晚,是全國知名農民歌手。兩人確實有共同點,比如同樣是明星,比如標籤不但相同而且十分顯著,那就是「農村"。
  • 全村人的希望!留守農村的大衣哥究竟為何?
    俗話說,人紅是非多,很多明星都會刻意地把自己包裝起來,與大眾保持距離,而大衣哥卻反其道而行之,依然是回到朱樓村,選擇當一個老實本分的農民。「大衣哥」的不忘本屬實可貴,但是這幾年間,被曝出來的種種,如村民借債不還、自己大門被踹、全天候無死角被偷拍等等。
  • Angelababy扮農村孕婦挺大肚奔跑,雙手姿勢搶鏡,孕媽看了辛酸
    每個人的造型也很拉風!白鹿扮演的是農村婦女,扎著兩個小辮子,穿著大紅棉襖,又潮又拉風。點睛之筆是脖子上的花圍巾,有內味兒了。焉栩嘉是唯一一個把農村棉襖穿得那麼時尚的吧!有句話說:長得帥穿什麼都好看!大學生焉栩嘉顏值高,就算換上這麼土味的造型,也依舊英俊!
  • 夫妻寧願在農村辛苦一輩子也不打工,網友:看到了神仙愛情的模樣
    直到最近,有讀者留言了這樣一個真實的農村夫妻故事才讓我對愛情有了新的看法。故事是這樣的:「眾所周知,九十年代是打工潮,幾乎大部分農村青壯年都會去發達城市打工賺錢,但我一個舅舅在農村裡和舅媽從結婚到年老始終沒離開過山村。
  • 農村退耕還林後農民如何生存?聽聽過來人的做法,比打工要實在
    導語:農村退耕還林後農民如何生存?聽聽過來人的做法,比打工要實在近年來,國家對生態環境的重視度越來越高了,特別是農村的退耕還林政策執行,明顯可以看出這是對未來生態環境的一個整合。因此農村的耕地面積隨著綠林的擴大變得越來越少了。
  • 農村為何「留守婦男、守活寡的婦女」越來越多?怎麼不出去打工
    現在農民外出打工已經成為了所有農民朋友的共識,哪怕累點苦點都沒什麼,總比在家裡種地賺得多。那農村為何「留守婦男」、「守活寡的婦女」越來越多?怎麼不出去打工?據了解,當前我國的農民工數量將近3億人左右,然而,近些年好多農民朋友反映現在城市也越來越難混,錢越來越難賺了。
  • 今天是農曆7月15,在農村有哪些風俗習慣?外出打工的人怎麼辦
    導語:今天是農曆7月15日,在農村有哪些風俗習慣?外出打工的人怎麼辦?今天是農曆的7月15日,也是被稱為「中元節」的一天,這一天在各地農村都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但相同的都是對已故先輩表達思念的一天,這也是人們不忘本的一種表現方式,以此,表示對自己祖輩感恩的一種情懷。每年農曆的7月15日這一天到來之前,在各地農村就有祭祖的風俗習慣,村民們會帶上香火到祖墳去焚香祭拜,每年如此。
  • 農村的那些光棍,後來怎麼樣了...
    一直以來,農村「光棍村」的現象都受到大家的關注和熱議。光棍們想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想要一個女人」,然而在這句期待的背後,深藏著許多辛酸的故事。光棍們未曾想到他們踏在一個歷史的夾縫中,留下來,還是出門去,這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