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老人失智症,大部分人認識太缺乏!注意預防的13件事!

2020-12-23 騰訊網

2/3的人認為失智症不是一種疾病,而是衰老的正常現象;

62%的醫療從業者也認為失智症是衰老的正常現象;

1/5的人將失智症歸因於運氣不佳,近10%歸因於上帝的意志,2%歸因於巫術;

……

據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發起的全球最大規模痴呆汙名調查顯示,全球對阿爾茨海默病的總體認識令人吃驚地缺乏,而阿爾茨海默病和其它失智相關疾病已是全球第五大死因。據預測,到2050年,患有失智症的人數將從目前的5000多萬增加兩倍以上,達到1.52億。

失智症存在三大誤區

1

誤區:記性不好是老了,不是病

據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調查,95%的受訪者認為他們可能在有生之年患上失智症,有2/3的人認為失智症是衰老的自然過程。

很多人把「健忘」當成人老了之後理所當然的事情,導致很多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錯過了最佳治療期。

但阿爾茨海默病和老年良性健忘不一樣:老年良性健忘常常經家屬提醒時能認識到自己的遺忘和疏漏,而阿爾茨海默病的患者卻是不認為自己犯了錯。

除此以外,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近期記憶力明顯減退」,常常對眼前的事情記不住,卻對很久以前的事情歷歷在目。如,對已經長大成人的孩子幼兒園的地址熟門熟路,卻對剛剛吃的什麼飯,味道如何一點都不記得。這種遠期記憶清晰,近期記憶障礙的現象是早期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所常有的,而到了疾病晚期,近期記憶及遠期記憶全部下降甚至喪失。

2

誤區:目前無藥可治,吃不吃藥一個樣

失智症的發生就像一輛行使在高速公路的汽車,藥物相當於慢剎車,剎了車並不代表這個車就停了,車還在往前走,只不過病情進展的慢一些,不能因為疾病還在進展就不用藥了,如果不用藥病情進展可能會更快。

失智症的治療不要覺得很絕望,覺得這無藥可救,儘早進行正規的治療是可以延緩病情進展的。

3

誤區:得病跟運氣相關,預防沒用

1/5的人將失智症歸因於運氣不佳,1/4的人認為沒有有效的預防辦法。「阿爾茨海默病其實是可以預防的,通過預防高血壓、腹型肥胖、聽力下降、糖尿病等疾病,並多進行有氧運動,減少失眠等措施,可以減少1/3的痴呆患者發病。」孫永安教授說,「很多人由於不知道、不了解,耽誤了早診早治的時機」。

預防阿爾茨海默病做好這些事

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降低認知減退和痴呆症風險》,預防認知障礙,需注意以下方面。

1

調整飲食習慣

建議在發育階段的嬰幼兒就開始補充必要的長鏈ω-3脂肪、B族維生素、鋅、碘等。來自瑞典的研究發現,以非根莖類蔬菜、水果、魚、家禽肉和茶為主的飲食模式,使人的認知狀態更佳。

2

受教育水平

堅持15年以上的教育,對於痴呆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3

保持健康體重

中年期的體重指數(BMI)高,將增加痴呆的發病風險,中年期體重過重或肥胖是AD的獨立危險因素。體重下降與痴呆也有一定的關係,在痴呆發病的前幾年,可能會出現體重下降的情況。

4

控制高血壓

中年期(25歲~68歲)的高血壓與晚髮型痴呆相關。在對各種類型的痴呆中,血壓對血管性痴呆(VaD)的影響比AD更大。

5

控制血糖

2型糖尿病與痴呆明確相關。患糖尿病時間越長,越易發生認知功能障礙。低血糖發作次數會增加痴呆發病的風險。

6

控制血脂水平

高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與痴呆相關。LDL越高,血管性痴呆的風險越高。

7

積極鍛鍊

生命中任何時刻的體力活動均對認知功能的下降有預防作用,有氧運動可以延緩痴呆的進展。

8

戒菸

近來大量研究顯示吸菸與痴呆相關。吸菸可以增加心血管系統疾病的發生,引起氧化應激反應,導致腦損傷。

9

積極治療抑鬱

抑鬱不僅和痴呆相關,有時候也是痴呆早期的臨床表現之一。

10

多進行智能訓練

積極的智能訓練對於痴呆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例如競技性遊戲,打麻將,玩撲克牌等。被動的娛樂活動,例如看電視、聽音樂等,對痴呆的預防作用有限。

11

及早幹預聽力下降

聽力的衰退是痴呆發生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老年人聽力下降要儘早幹預,不能等到聾得聽不到了才考慮配助聽器。

12

多融入社會生活

孤獨感與老年痴呆症之間存在重要的關聯,孤獨會產生特定的身體影響,包括更高或更長時間的炎症,這會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我們應該給孤獨的老人多一些陪伴,可降低痴呆發生的風險。

13

避免或治療失眠

近兩年來,失眠與阿爾茨海默病之間的關係受到了普遍的重視,也得到了很多證據的支持。認為長期失眠會加重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風險。因此,我們需要針對失眠進行治療,預防失智症的發生。

相關焦點

  • 楊德苑:展覽館的「社會設計」運用-失智症的另類療法
    例如,家人對老人說,「昨天的回鍋肉很美味」時,老人卻毫無反應。有可能因為老人雖然有聽到對話,但對自己吃過回鍋肉這件事毫無記憶,無法理解問題的用意,因此不知道如何響應。如果將失智的初期症狀誤解成單純的重聽時,可能延誤發現老人病情的時機。而老人又可能因為誤會家人而迴避溝通,更會加速聽力的惡化。所以,聽力衰退的嚴重性絕對不容輕忽。
  • 國際失智症日·書單|你是誰?你好嗎?
    每年的9月21日是國際失智症日,又稱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世界老年痴呆日。國際失智症日的設立是為了關愛失智症患者,預防老年痴呆。我國85歲以上老齡人口中,三分之一患有老年痴呆症,且越來越向年輕化趨勢發展。
  • 《失智症照護指南》新書發布會及捐贈儀式在京舉辦
    劉劍說,本次活動主題確定為「用心傾聽,用愛關懷」,以此號召大家行動起來,心懷大愛,合力攜手讓失智症老人感受到更多關愛和尊嚴,國投健康運營管理的長者公寓聚焦於失能失智和高齡老人,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提供專業和科學的照護。
  • 「智有所依」——失智症知識講座舉行
    寧海新聞網訊(記者丁倩倩通訊員葉斌斌) 今年9月21日是第27個「國際失智症」日,為提高市民對失智症的科學認識,9月18日下午,縣疾控中心聯合縣圖書館邀請了寧海縣第一醫院神經內科主任、主任醫師、寧波市醫學會神經內科分會委員顧立群在縣圖書館報告廳作「智有所依」失智症知識講座,近60名中老年市民到場聽講。
  • 失智症就是阿茲海默症?5種常見失智症的類型、症狀介紹(含電影推薦)丨優伶夫人
    本篇為您介紹兩部有名的失智症電影和五種常見失智症及病徵,並針對發病為製作簡單介紹。 ▍  影片推薦近年來有許多電影的題材是以「阿茲海默症」為主題展開的, 許多人對於「忘了心愛的人也忘了自己」的失智症感到驚訝。但你知道嗎?
  • 嘉興出臺養老機構失智症照護專區建設與服務指南
    118人中,男性老人34人,佔總人數的28.81%;女性老人84人,佔總人數的71.19%。數據分析顯示:認知症老人佔全部在院老人的52.54%,遠低於全國養老機構的平均水平。排除老年公寓運營時間短的因素,說明該機構對老人的日常照護效果較好,沒有出現大面積不安、焦慮現象;由於該機構老人主要集中在80~99周歲(80.88%),按照認知症年齡越大比例越高的規律,在不分等級的前提下,總佔比達到75%以上符合認知症發病規律;按性別統計,女性認知症老人為47人,男性認知症老人為15人,女性認知症老人是男性認知症老人的3.13倍,符合認知症人群中女性多於男性的發病規律;按年齡段統計結果
  • 失智症權威醫師失智了
    1.細嚼慢咽:日本神經內科醫學博士米山公啟說,老人家愈缺少健全牙齒,罹患失智症的比例愈高。因為咀嚼時,大腦皮質區的血液循環量會增加,而且咀嚼也會激發腦神經的活動。2.曬太陽:臺中榮總老人身心科主任卓良珍也建議,預防失智要多外出走走曬太陽。
  • 如何與失智症患者建立有效聯繫?
    「失智症是一種因腦部傷害或疾病所導致的認知功能退化的現象。它會影響到人的記憶力、注意觀察能力、語言理解能力。嚴重時會無法分辨事物,也被成為是痴呆症。最常見的失智症種類是老人痴呆症 (即阿茲海默氏症)。其典型之起始症狀為記憶障礙。
  • 冬季抵抗力下降,感冒多發,常做5件事,儘可能預防感冒
    鼻塞大部分人感冒,都會出現鼻塞的現象,鼻子不通氣,會對人們的睡眠造成影響,使人呼吸困難難以入睡,使睡眠質量降低。所以在生活中要積極預防,多喝水,降低感冒的發生率。如果頻繁出現感冒,生活中要多做5件事,儘可能減輕感冒症狀,預防感冒。注意保暖預防感冒,要儘早做好保暖工作,在冬季即將來臨的時候,就要開始添加衣服,使身體保持溫暖。對於一些體質較差的人群,抵抗能力比較低,在冬季外出的時候要佩戴口罩,避免細菌的侵襲。
  • 老人性格大變或是失智前兆,心理專家支招
    去年一部電視劇《都挺好》引發全民熱議,劇中父親蘇大強把家裡和兒女們的生活鬧得雞犬不寧,然而「罪魁禍首」竟是因為他患了失智症。只有忘事才是失智症?錯了!隨著老年人絕對數的增長、人均壽命的延長,失智症患者越來越多。
  • ----------一起來了解失智症
    也許你不知道,這都是失智症患者的表現。在養老事業迅速發展的今天,失智症這三個字似乎已經不再那麼陌生,那你了解失智症嗎?今天,讓銀齡君帶你了解關於失智症的基本知識。           一、失智症的概念是什麼?
  • 老了不想得老年痴呆,做好這5件事,可有效地預防,不妨堅持做
    誰都不願意患上老年痴呆症,因為得這種病的人,有太多不良的症狀,比如情緒波動非常大,性格變得跟以前完全相反,像個傻小孩,脾氣可不小,經常瞎胡鬧,出門連家都找不到,甚至連自己最親近的人都不認識……在平時的生活中,如果能督促家人做好以下5件事,可起到預防老年痴呆的作用。一、保持適度的運動很多人老了,變得不愛運動,喜歡坐著或躺著舒服些,但長期不運動對身體很不好。不管年紀多大,最好每天保持一定的運動量。
  • 為何走失的老人那麼多?全球每4秒1名失智症患者
    一、走進失智症:阿茲海默症你了解什麼叫失智症嗎?很多人誤以為老年痴呆是人體正常衰老的一部分,但其實,是大腦生病了。老年痴呆,無法治癒,只能緩解病情,或者及時預防。漸漸地,不認識自己的配偶,子女,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有時候還有幻聽幻覺,給自己和周圍的人帶來無盡的痛苦和煩惱。有人粗略的算過一筆帳,假使以阿爾茨海默病一般的存活期來計算,一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10年的花費不少於40萬,足以在全國二線城市買一套地段不錯的商品房,這裡還不算起居、飲食等日常的花費。
  • 浦江實現失智症照護專區全覆蓋
    浦江實現失智症照護專區全覆蓋
  • 紐約八旬華裔老人手工藝品義賣 關愛失智症家庭
    87歲何麗霞把自己對失智症家庭的關愛融入手工藝品裡。(視頻截圖)服務中心華人外展經理石蔚靜表示,87歲的何麗霞在疫情期間,將她對失智症家庭的關愛融入到手工藝品裡,當天雖未能參加在線會議,但何麗霞提前錄製了一段影片,她提到起初自己對疫情感到非常恐慌,參加該服中心舉行的講座後,才感到有些放心,並覺得失智症家庭在疫情下肯定過得更不容易,因而萌生想要幫助的心。
  • 澳門舉行國際論壇呼籲社會共同關注和推動失智症防治
    為加強宣傳和提升社會對失智症的關注,協同澳門醫療和社服界專業人員構建失智症友善社區,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轄下衛生局、社會工作局聯同澳門失智症協會及多個社團共同籌辦的「健康澳門、幸福家園——共建失智症友善社區」國際論壇27日在此間舉行,社會文化司譚俊榮司長及衛生局、社會工作局、澳門失智症協會和國際失智症協會亞太區域總監等官員主持了開幕儀式。
  • 女人過了50歲,為何身上會有老人味?做好5件事,身上沒異味
    老人味重還和飲食習慣有關,50歲以後人的新陳代謝變慢,但是喜歡吃重口味的食物,而且還有很多人都喜歡抽菸喝酒,長時間身上的味道就比較難聞,還會形成口臭。老年人不注意個人衛生也會有老人味,長時間不換衣物不洗澡就有有這樣的現象發生。
  • 阿爾茨海默症老人居家環境改造實踐
    阿爾茨海默症的老人就像返老還童一樣,越來越像個孩子,越來越不懂事,越來越離不開人。患這種病的人很多,超乎我們認知的多。很多的親屬在疾病的一開始會豪不猶豫的承擔起照顧患者的重擔,然而由於這重擔實在是太沉,要挑起它必須負出昂貴的代價,這些代價包括精神上的折磨、個人目標的忽略、親屬關係的受損以及經濟上窘迫等等。在居家環境細節加以改善,有助於失智症老人的自理和照護,降低安全風險,減少家人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