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對於人們是一個非常有誘惑力的東西,因為有了權力就有了一切,可以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在古代,有著強大誘惑的莫過於皇權了,當上皇帝就擁有了一切,所以很多皇室的子孫都會為了爭奪皇位弒父殺兄,例如李世民就是為了坐上皇位發動了震驚的「玄武門之變」,雍正帝也是這樣,歷史上這樣的事情還很多。
可見不管在什麼面前,權力對於人們的誘惑是很大的,哪怕是自己的親骨肉都可以下得去手,但是在歷史上還真的有這樣的一個人,他就可以將權力看得很開,本來應該是自己當皇帝,然而他卻放棄了,讓自己的弟弟登上皇位,這可是「孔融讓梨」的模板啊!他就是唐朝的李憲。
李憲是皇帝的嫡長子,母親是當朝的皇后,按理說本應該就是他當皇帝,因為一般在古代,皇帝都是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嫡系兒子,李憲很符合這個條件,當時正是到了要立太子的時候了,而李憲也是最佳的人選,皇帝和文武百官在朝堂上商量要立誰為太子,經過商議之後,眾人一致決定,李憲是最合適的人選,而且按照世代沿襲下來的規矩,不管從什麼角度來看,李憲也是很符合條件的,於是就準備立李憲為太子了。
誰知李憲不知道從哪聽說要立自己為太子,他當即就反對這個提議,他認為自己的能力還不夠當太子,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覺得弟弟李隆基比自己強得多,於是他提議讓李隆基做太子,皇帝和大臣看李憲不樂意當皇帝,而且也覺得如果強讓他做皇帝的話,可能會帶來不好的效果,於是就決定了同意他的提議。
後來李隆基果然順利地登上了皇位,正如李憲所說的,在治理國家的方面,李隆基確實有著卓越的才能,後來李憲就輔佐李隆基治理國家,為了減少李隆基對自己的懷疑,他很少和朝廷裡其他大臣頻繁接觸,而且李隆基吩咐給他的事情他從來沒有違抗過,就這樣,李隆基對李憲特別信任。
後來李隆基把很多事務都交給李憲去處理,每次李憲都把事情處理的井井有條,深得李隆基喜愛。在李憲63歲的時候,身體不好就去世了,李隆基將他封為讓皇帝,並且按照皇帝的禮儀安葬了他。而李憲也成了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穿過龍袍坐過龍椅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