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皇帝還能「孔融讓梨」?這個皇帝竟然將皇位讓給弟弟,真是奇葩

2021-01-08 小李說電影啦

權力對於人們是一個非常有誘惑力的東西,因為有了權力就有了一切,可以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在古代,有著強大誘惑的莫過於皇權了,當上皇帝就擁有了一切,所以很多皇室的子孫都會為了爭奪皇位弒父殺兄,例如李世民就是為了坐上皇位發動了震驚的「玄武門之變」,雍正帝也是這樣,歷史上這樣的事情還很多。

可見不管在什麼面前,權力對於人們的誘惑是很大的,哪怕是自己的親骨肉都可以下得去手,但是在歷史上還真的有這樣的一個人,他就可以將權力看得很開,本來應該是自己當皇帝,然而他卻放棄了,讓自己的弟弟登上皇位,這可是「孔融讓梨」的模板啊!他就是唐朝的李憲。

李憲是皇帝的嫡長子,母親是當朝的皇后,按理說本應該就是他當皇帝,因為一般在古代,皇帝都是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嫡系兒子,李憲很符合這個條件,當時正是到了要立太子的時候了,而李憲也是最佳的人選,皇帝和文武百官在朝堂上商量要立誰為太子,經過商議之後,眾人一致決定,李憲是最合適的人選,而且按照世代沿襲下來的規矩,不管從什麼角度來看,李憲也是很符合條件的,於是就準備立李憲為太子了。

誰知李憲不知道從哪聽說要立自己為太子,他當即就反對這個提議,他認為自己的能力還不夠當太子,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覺得弟弟李隆基比自己強得多,於是他提議讓李隆基做太子,皇帝和大臣看李憲不樂意當皇帝,而且也覺得如果強讓他做皇帝的話,可能會帶來不好的效果,於是就決定了同意他的提議。

後來李隆基果然順利地登上了皇位,正如李憲所說的,在治理國家的方面,李隆基確實有著卓越的才能,後來李憲就輔佐李隆基治理國家,為了減少李隆基對自己的懷疑,他很少和朝廷裡其他大臣頻繁接觸,而且李隆基吩咐給他的事情他從來沒有違抗過,就這樣,李隆基對李憲特別信任。

後來李隆基把很多事務都交給李憲去處理,每次李憲都把事情處理的井井有條,深得李隆基喜愛。在李憲63歲的時候,身體不好就去世了,李隆基將他封為讓皇帝,並且按照皇帝的禮儀安葬了他。而李憲也成了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穿過龍袍坐過龍椅的皇帝。

相關焦點

  • 孔融讓梨給哥哥,哥哥用什麼還了他?最後曹操還以不孝之名處死他
    孔融4歲讓梨的故事大家應該都清楚,大家都誇讚他懂的謙讓,是一個孝順的好孩子,後來孔融讓梨的故事就被寫入了《三字經》中,而《三字經》就是我國傳統的啟蒙教材,就這樣孔融讓梨的故事在中國就流傳了開來。孔融4歲把大一點的梨讓給了哥哥,可是長大之後,哥哥卻用更加珍貴的東西還給了他,那哥哥到底用什麼還的他呢?而且孔融最後竟然是被曹操以不孝的罪名出色的,這中間又發生了什麼事情,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東漢末年,宦官當道,朝中被這些宦官搞得一團亂,皇帝昏庸無道,親近賢臣而疏遠小人,宦官的地位被捧得越來越高。
  • 孔融讓梨從小耳濡目染,在西方卻是「不道德」,孔融做錯了什麼?
    儒家非常重視孝悌,認為孝悌是做人和做學問的根本,因此孝悌總是放在最前面的位置,並且古代還將孝悌的觀念放進幼兒啟蒙讀物中,從小培養,比如三字經中的孔融讓梨,就是個家喻戶曉的故事。然而,在我們心中這則溫馨的預言,視為傳統美德的故事,在外人看來卻頗為不以為然,甚至完全變了味,這是怎麼回事呢?在此之前,先來回顧下這則故事。
  • 孔融讓梨不算啥,孔融死前他九歲兒子的一句話卻顯示了高情商
    孔融讓梨的故事,恐怕每個中國人都聽說過,到了今天我們還拿這個典故,來教育小朋友們,說實話,一個4歲的小孩子,看到一盤梨,能夠把大的讓給別人,自己拿一個小的。這固然說明這個小孩情商很高,但有時候仔細一想,也可能是這小孩就喜歡小的梨,也可能就是這個小孩人家吃夠了梨,看到梨沒有什麼興趣,隨便拿個小的就可以了。
  • 史上最好的兄弟情,哥哥將太子之位讓給弟弟,哥哥去世被追封皇帝
    了解中國古代史的人應該都知道,皇帝這個位置是擁有著絕對權力的,所以許多人都想要得到這個位子,為了這個位置不擇手段,不管是自己的親人還是朋友,只要妨礙到自己爭奪皇位,都會無情對待。歷史上這種事情出現的頻率也並不低,例如康熙時期的九子奪嫡,還有李世民的玄武門兵變,都是皇子之間的爭奪,成功得到皇位的人就會成為萬人之上,失敗的人只能淪為階下囚。可是在歷史上有著這樣一對兄弟,雖然生在皇族,卻是關係最好的兄弟,就連皇位的繼位也是我讓你,你讓我,這兩個男子就是唐朝時期的李成器和李隆基。
  • 孔融讓梨讓的是梨嗎?國學經典告訴您答案
    孔融讓梨讓的是梨嗎?國學經典告訴您答案孔融,字文舉,東漢時期山東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高祖父孔尚當過鉅鹿太守,父親是泰山都尉孔宙 。孔融別傳記載: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吃梨,總是拿小的吃。有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回答說:"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應該拿小的。
  • 孔融讓梨的故事,被廣泛流傳,然而為什麼孔融卻有不孝的罪名?
    我們在小時候經常聽一些故事,因為這些故事可以說是從古代就流傳下來的,能夠警示人們,而且能夠教一些小孩子們,可以說是讓他們更懂得做人,可能很多的孩子都是因為這小小的故事就這樣影響了一生,然而對於孔融大家都是特別熟悉的,我們聽得他最多的故事就是讓梨的一個故事,真的可以說是幾乎每個人都聽過!
  • 明朝的奇葩皇帝這麼多,為什麼明朝國祚還能延續276年之久?
    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也是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傳承了12世,總共有16個皇帝,國祚共計276年。朱元璋原先是個乞丐,憑藉著自己的本領,在亂世之中硬是殺出了一條血路,登上了皇位,成為了一個布衣皇帝。
  • 《孔融讓梨》——二胎家庭老大最厭惡的故事,沒有之一!
    據說在孔融小時候,父親曾買了一袋梨子,下意識地將最大的梨遞給他。沒想到孔融搖搖頭拒絕了,並拿了最小的那顆梨,說道:「我年紀小,理應吃最小的那一個,大的梨就留給哥哥吧。」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就流傳了下來,成為了父母教授孩子學會謙讓的最佳故事。
  • 4歲孔融就懂得讓梨,孔融長大後怎樣了?別傻,老師才不好意思說
    孔融讓梨的故事,盡人皆知,我們小時候在課本裡就讀到了這樣的故事,教導我們要尊敬長輩,將大的好的東西主動讓給兄長父輩。因為這個故事的烘託,孔融一下子成了名人,我們都尊敬他,也都崇拜模仿他,認為他這樣的品德——當時他才四歲啊!大有可為,可長大後的孔融發展怎樣了?老師為何從不告訴我們?別傻了,老師那是不好意思說出口啊!
  • 很多人知道孔融將大梨讓給哥哥,卻很少人知道後來哥哥讓他一條命
    孔融的名望很高,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在現在。畢竟很多人都是聽著"孔融讓梨"的故事長大的。孔融兄弟之間和諧友愛的關係流傳了一千多年。但是相對於"孔融讓梨"的其樂融融,孔融兄弟還有一件充滿血腥色彩,但同樣能夠證明他們的感情的事情。在"黨錮之禍"中,孔融的哥哥孔褒將命讓給了孔融。
  • 董賢:帥到皇帝想讓出皇位
    在嬌豔美女充斥的後宮中一位被皇帝當做女人一般寵愛有加的美男子在這裡留下了他輝煌而短暫的一生皇上喜歡他居然到了要把皇位給他的程度皇帝不是最怕別人動他的皇位嗎?為什麼會有人想要把自己的寶座讓給別人?就因為對方是個帥哥?他是真的不想要皇位還是真的欣賞帥哥?
  • 孔融讓梨:中國的道德典範,在美國卻成了反面教材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三字經》。「孔融讓梨」的故事相信絕大多數人都耳熟能詳,作為幼年時就該學習的道德典範,它不僅出現在各種啟蒙讀物中,還出現在我們的課本裡。通過孔融4歲就能把更大更甜的梨子讓給兄弟姐妹的故事,教育孩子們要遵守公序良俗、恭謙禮讓。
  • 來看看這個美國版的「孔融讓梨」,跟你想像的可能差別很大
    對於「孔融讓梨」的故事,大家應該都聽說過,說是耳熟能詳都不為過。說的是孔融家有兄弟好幾個,有一天他媽媽拿了一盤子梨來讓他挑,結果他卻挑了一個最小的,把大的讓給了其他的兄弟。一直以來我們都在用這個故事教育孩子,要懂得謙讓。小時候父母用這個故事教育我們,而現在我們長大了,又用這個故事教育我們的孩子。
  • 孔融讓梨以後的故事你們知道嗎?
    「孔融讓梨」的故事你聽說沒有,那時候孔融剛剛四歲,就知道謙遜的道理。所以這個故事幾乎就成為了教育界的一個經典案例,被廣泛的推送於中小學課堂。孔融,字文舉,魯國(治今山東曲阜)人,東漢文學家,「建安七子」之首。家學淵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 改革要有「孔融讓梨」的精神
    長徵時期,一袋小米,首長讓給傷員;一塊乾糧,幹部讓給戰士;一口救命之水,黨員讓給群眾……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毛澤東同志最奢侈的就是吃上一頓紅燒肉;改革開放以後,鄧小平同志一個舊彩電一直看到去世;胡耀邦同志一家在燈市口富強胡同的團中央宿舍一住就是29年,漏雨也不肯調換;習仲勳同志在廣東工作期間,酷熱難耐也不肯接受澳門愛國人士馬萬祺指名送給他的空調……不搞特殊,不計較個人得失,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 「孔融讓梨」火到美國,卻被當地另類解讀:小孩子作秀
    《三字經》裡有這樣一句話「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意思是在漢代有一位小朋友,叫孔融,在他四歲的時候,就知道要把大一點的梨讓給哥哥吃,自己選擇小一點的吃,這種尊敬兄長,友愛兄長,與人謙讓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懂得的。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孔融,生於東漢,是東漢末年的文學家。
  • 皇室關係最好的兄弟,哥哥幫弟弟打下江山,被弟弟追封為皇帝
    在中國的歷史上,皇權至上,那些出生在皇室的男子基本上每個人都想自己日後能成為皇帝。所以出生在皇室裡面的兄弟之間,一直都是明爭暗鬥,你爭我搶的,比如康熙晚年的時候就發生了九子奪嫡這樣的事情,而類似於這樣為了皇位手足相殘的例子也是很多的。
  • 親子共讀——《孔融讓梨》
    編輯:趙   娟             審核:鞏四棉  李紅梅東漢魯國,有個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聰明,也非常懂事。
  • 孔融讓梨真相
    孔融:這沒什麼不好理解的,就因為大哥收留了張儉,他在我心中的印象更加高大了,如果能為他去死,我覺得很榮幸。歷史的囚徒:真是服了你了,不過搶著背鍋的事情跟小時候讓梨相比,讓你在全國獲得了更高知名度,這應該是個意外吧?孔融:確實很意外,我想這就叫置之死地而後生吧!很遺憾我沒能替我大哥赴刑場。他只比我大4歲,20歲就被處死了。我很懷念他。
  • 明朝皇帝告訴你,奇葩也是可以遺傳的
    明朝一共有十六個皇帝,個頂個的奇葩。今天我給大家盤點一下最奇葩的那幾個!簡直讓人懷疑他們有祖傳奇葩的基因!朱元璋的孫子,朱高熾。因為老爹朱棣是個工作狂,事情都被幹完了,他這個太子沒啥事做,所以就一心把心思放在吃上,從而在肥胖的路上越走越遠。由於長的實在是太胖,朱棣嫌棄得都不想把皇位傳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