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推出「春天在線」「聲如夏花」系列線上音樂會後,國家大劇院本周推出了戲劇的在線展映,雲聽音樂會、雲賞歌劇外,觀眾可以開始「雲看劇」了。7月18日19:00,國家大劇院製作老舍話劇《西望長安》將率先登陸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和各大網絡平臺,爆笑炎炎仲夏,上演一出老舍的「防騙指南」。
老舍一生中曾寫下多部經典代表作,其中話劇作品約27部,最為讀者所熟知的,當屬《龍鬚溝》《茶館》二作,而話劇《西望長安》正是誕生在這兩部作品中間。
1955年7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之際,公安部長羅瑞卿在發言中介紹了一名反革命騙子李萬銘的活動史:此人自1951年起,在四年中跑過十幾個城市,闖過十幾個重要機關,不但冒充了戰鬥英雄,而且在國家機關內部竊踞了重要職位,這一案例即為轟動一時的「新中國政治詐騙第一要案」。
1956年,老舍創作完成五幕諷刺喜劇《西望長安》,講述了一名名叫「慄晚成」的騙子,用並不高明的騙術,偽造履歷、騙取官職,甚至娶妻成家的荒唐騙局。劇名引自唐詩《黃鶴樓聞笛》中的一句經典:「西望長安不見家」,取「家」與「佳」字同音,以形容某事不好、不佳為意,為騙子「慄晚成」的種種欺騙行徑做出了凝練註腳。與《駱駝祥子》《茶館》《龍鬚溝》等作品一樣,話劇劇本《西望長安》的字裡行間不僅流露出老舍對市井生活的青睞以及對小人物命運的關注,更以現實主義筆觸批判了盲目崇拜的扭曲與荒誕,諷刺了官僚主義對社會所造成的危害。
《西望長安》首輪演出劇照。國家大劇院供圖
2017年9月,國家大劇院製作老舍話劇《西望長安》成功首演,這是國家大劇院自建院以來製作的首部老舍話劇。首演至今,話劇《西望長安》已歷經多輪復排上演,相聲演員高曉攀、苗阜皆出演過騙子「慄晚成」一角,該劇也成為國家大劇院戲劇演員隊的保留劇目,由青年演員王浩偉、王千予等人演繹。此次線上展映版,國家大劇院對《西望長安》的時長、演員表演、細節呈現等做出了適應性調整,由王浩偉飾演慄晚成。
在線展映版排練。國家大劇院供圖
新京報編輯 田偲妮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