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學校陸續宣布延期開學,很多孩子於是和老師開啟了彼此在線折磨的網課。▼
△@本周少女zzz
大孩子們寫寫作業、和老師互動互動、或者自己待一會,其實還好。
那些一邊辦公一邊被孩子纏著「媽媽媽媽」的家長則苦了:我的電耗不斷在工作——陪玩——工作——家務——陪玩之間切換。
但再看一眼娃?他的電能為什麼一直是滿格的啊!
好吧,那只能拿出一波耗電遊戲了。先花一點點時間整理出一個空間,讓孩子安靜玩一會(多一會是一會),這樣的方法快來看看。
給娃耗電
1、正反腳印賽跑
工具:白色或彩色紙、剪刀、膠帶
把多張白紙或彩紙疊在一起,在最頂上的一張紙畫出圖案,統一剪出來。▼
把腳印或手掌,按直線鋪在地板上,用膠帶固定,組成一條賽道。▼
(@tigerfeng.com)
開始遊戲啦!孩子可以邊跳邊轉動身子,緊張好玩,又能培養身體協調能力。▼
△防疫期間,別出門聚眾,要在家裡玩哦(@raisingdragon.com)
2、線型平衡木
工具:彩色毛線或長條紙、剪刀、膠帶
家裡就有的彩色卡紙或彩色毛線,其實都能拿來給娃打造一小片遊戲地。
做一次能玩上好幾天,結束後從地上撕掉就行。
拿彩色毛線或長條紙,裁剪後在地上繃成一條直線,兩頭用膠帶或用重物壓好。
也可以用衛生捲紙或垃圾袋卷,拉出一個長條。一粘一貼,遊戲場就準備好啦。▼
接下來,讓娃保持走在線中間,就像走平衡木一樣,能鍛鍊平衡感和協調性。
家有二寶,可以像這樣比賽,看誰走得更快更穩。▼
想要更難一點,還可以讓娃端著勺子,兜住一個桌球或雞蛋,試試能不能把它們平安送到終點。▼
平時一出門就愛跳上花壇邊上玩平衡遊戲的孩子,馬上就能沉迷進來。
當然,還可以把直線換個形狀,用彩紙剪成雪花片、樹葉擺在地上。▼
這些材料,除了能用來做平衡木遊戲,還能設計出好幾種闖關玩法。
3、室內真人馬裡奧
工具:膠帶或彩色毛線、剪刀、膠帶
這是室內跑酷的最高階版:利用牆面和地面標識讓娃玩大闖關。
地上用彩色膠帶或毛線,或者其他方便的材料,打造一條七拐八扭的線路,要求孩子只能沿著這些線條前進。▼
(@AWOL Strategies)
貼一道槓代表只能放一隻腳,貼了二道槓的地方,才能雙腳跳。▼
(@AWOL Strategies)
還可以設計裡外腳步不同的關卡,要求並腿再張腿交替跳躍。▼
(@AWOL Strategies)
牆面可以貼張白紙,畫指示動作,比如:伸手向上跳、這個位置蹲 3 下,每當遇到這些指示,就要按規則做動作;▼
(@AWOL Strategies)
也可以每隔一段就貼上一對手印,方向高低都不一樣,娃除了要顧好腳上的動作外,還要把雙手對上牆面的手印。▼
(@AWOL Strategies)
碰到標有小動物圖標的關卡,要模擬小動物的動作前進。▼
(@AWOL Strategies)
小朋友都會很喜歡這樣富有挑戰性、成就感的闖關遊戲,這下宅在家裡,也不用擔心運動量不夠啦。
4、特工鐳射網
工具:彩色毛線 或 長條衛生紙
在家裡,利用一些常見材料,就能給娃還原電影裡特工過鐳射網的場景。
毛線或長條衛生紙架到家裡過道的兩邊,很快就能貼出一張大網。▼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WhatsUpMom)
接下來,放一個計時器,讓孩子看看每次穿過這張鐳射網都需要多久,能不能用不同的過關辦法?▼
(@WhatsUpMom)
弄斷了膠帶,就等於特工執行任務失敗,輸掉遊戲啦。▼
(@WhatsUpMom)
爸媽們如果有時間,還可以在邊上戲精附身。看孩子穿越大網的時候,模擬一些報警聲,讓遊戲更逼真。
這個遊戲,會考驗孩子身體靈活性和反應速度,給娃增加一點運動量。
除了以上四個遊戲,其實我們還準備了幾個和孩子一起玩的簡單小遊戲。
畢竟每天拿出半小時高質量陪伴孩子,他們就會很開心了。
全家快樂型
水果傳送帶
工具:捲紙或衛生袋卷、圓滾滾的水果
拿出家裡快要用完的衛生捲紙或衛生袋卷,拉出一個長長的衛生紙條,在末端放上一個圓圓的水果。▼
爸媽和娃分別拿著一個捲紙筒,看誰能最快卷到水果。▼
全家一起上,把「賽道」鋪得越長越好,才熱鬧又好玩!
花式學大象
工具:舊褲襪、襪子或紙團、礦泉水瓶
白天工作累了,間隙時分可以試試一個特別歡樂,又能舒展頸椎肌肉的遊戲。
拿出自己( or 女兒)的連腳款舊褲襪,在腳丫子的位置,塞進襪子當作大象的鼻頭。
幾個礦泉水瓶裝滿水,擺在地上。▼
(@playtivities.com)
遊戲開始!大家輪流把褲襪套在頭上,低頭模仿大象甩鼻子的動作,去打倒地上的水瓶。▼
(@playtivities.com)
(@playtivities.com)
(@playtivities.com)
需要注意的是,為了避免大腦過度充血,玩一會就要停下來休息一下。
挑物大賽
工具:通心粉或吸管、細麵條、剪刀
這也是一個全家歡小遊戲。
把通心粉或剪短的吸管湊成一小堆,一家人整整齊齊躺下來,頭衝著通心粉或短吸管堆。
用嘴叼著細麵條,試著把麵條伸進通心粉或短吸管,把它們挑起來。最厲害的人,晚飯可以加餐。
▼
(@playtivities.com)
需要注意的是,每次遊戲持續時間最好控制在五六分鐘以內,避免頸椎和眼睛不適。
今天的陪玩遊戲就先講到這裡啦。
很快,大家都要返工了,重新啟動從辦公室到家的兩點一線的生活。
目前在家都是全職媽媽的狀態,帶娃帶得腰酸背痛,但這可能是我們這麼久以來,能用一整天的時間,和娃待在一起。▼
那就抓緊在家陪娃的這段時間,好好跟孩子玩個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