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妙招 讓宅家小孩子從雞飛狗跳到安靜專注

2020-12-25 中國網河南頻道

這些妙招 讓宅家小孩子從雞飛狗跳到安靜專注

2020-03-30 15:51:17

來源:北京晚報

  |  

作者:朱松梅

| 字號:

A+

A-

宅家小孩子從雞飛狗跳到安靜專注有個大飛躍

家長妙招多專治「鬧騰」娃

因疫情開學延遲,孩子長時間悶在家裡,難免到處雞飛狗跳,這是不少人頭疼的問題。家有「鬧騰」娃,怎麼樣才能讓他們「文靜」下來?記者採訪了一些家長,記錄下這些專治好動孩子的「殺手鐧」,希望給有困惑的家長們一些啟發。

妙招一

練書法讓孩子專注靜心

每天下午2時,10歲的鄧熙霖都要雷打不動地練軟筆書法,短則40分鐘,長則2小時。家裡親戚都嘖嘖稱奇:從前坐不住的調皮娃,就因為練書法,變得這麼文靜了?

事情要從1月中旬說起。孩子們放假就像神獸「出籠」,平時就性格活潑的鄧熙霖更是瘋玩兒了幾天。「後來,疫情來得特別突然,學校裡遲遲開不了學。」媽媽張紅燕說,起初她還有些擔心,「孩子長期待家裡,可別玩兒瘋了收不住心啊。」

讓孩子練書法,成了媽媽的殺手鐧。

熙霖就讀的北京實驗二小平谷分校是書法特色校。這個假期裡,學校特意安排了網上書法課程,對書法感興趣的孩子可以得到老師的線上指導。

「熙霖之前就有一些篆書和隸書的基礎,我就給他制定計劃,利用這段時間集中練習。」張紅燕說,恰巧學校、市教委和書畫院都在近期組織了比賽,她鼓勵孩子好好練習,準備比賽。

聽說有好幾個比賽等著他,鄧熙霖勁頭十足。像他這個年齡的孩子,握筆練習的時間通常在40分鐘左右為宜。可熙霖追求完美,有時對自己的作品不滿意,就歇上一會兒,再練個40分鐘。

以前在學校,書法課上有老師面對面、手把手教學。放假在家,孩子們就只能對著老師發來的字帖琢磨,然後一點點臨摹。張紅燕就在熙霖練字時拍視頻,連同作品一起通過微信上傳,請老師指導。

「老師要求每周交一兩幅作品就行了。可他每寫一幅字,都一定會讓我傳給老師指點。只要老師說哪兒需要改進,他就毫不猶豫去重寫。」張紅燕回憶說,前陣子熙霖為了參加比賽,寫了「國泰民安」四個字,「他一邊等老師回復,一邊雙手合十祈禱『一定要過』,特認真虔誠。」

在學校書法老師馬娟的印象裡,鄧熙霖是個特別聰明、調皮的小男孩,在練書法之前,他有時上課都坐不住,總想跟同桌說話。可自從練上毛筆字,熙霖不但書法水平提高了,還養成了靜心做事的好習慣,各科成績都有提高。

妙招二

學做飯變身廚藝小能手

「我可能是惟一捨不得孩子開學的媽媽吧。」李亦哲的媽媽黃小玉笑著說,這個假期,兒子每天變著花樣兒給全家做飯,還會鑽研一些讓人驚喜的新菜品。

李亦哲住在朝陽雙井,今年上5年級,在學校裡是大隊委。媽媽黃小玉是個廚藝愛好者,他也從小受到薰陶,打三四歲起就開始為媽媽打下手了,打雞蛋、和麵粉、壓點心模具,都不在話下。不過,平時學業忙碌,拿手的菜品有限。

春節假期之初,李亦哲天天悶在家裡,免不了有些煩躁。再加上附近的餐廳都因為疫情而暫時歇業了,他最愛吃的一家豬排飯餐廳也關了門,這個男孩兒不禁有些失落和無聊。

「餐廳雖然關了,但咱們可以試試自己做啊,看能不能複製美味。」媽媽的一句提醒,讓李亦哲茅塞頓開。他立馬兒翻看菜譜、系上圍裙,擼起袖子變身大廚。

忙活了倆小時,除了炸豬排是媽媽幫助做的之外,醃製、做咖喱等重要環節,都由李亦哲自個兒完成。豬排飯端上桌,家裡人吃得精光,都為孩子點讚:絕不比外面的專業大廚差!

從此,李亦哲一發不可收拾。媽媽有時忙不過來,他就主動承包下做午飯的任務,鰻魚飯、煲仔飯、蒜蓉粉絲蒸大蝦等美食,都是他的拿手菜。此外,他還要時不時鑽研一些頗有難度的菜品和點心,解鎖了好幾樣兒新廚藝。爸爸最愛吃麻團和桃酥,他就照著菜譜自己鼓搗了出來。

小廚師不僅埋頭做飯,還要每天總結得失。「一道菜可能有幾個方子,我有時候嘗試好幾次,找出最好的一個記下來。」亦哲的那份兒認真,讓成年人都感到自愧不如。

小亦哲是怎麼愛上做飯的呢?這個問題,李亦哲認認真真回答了:他的興趣是源於媽媽的指導和榜樣作用,而且每次做飯,媽媽都陪在身邊,讓他感到踏實。「當然,爸爸媽媽的鼓勵和誇獎也很重要。」

妙招三

學民俗動手練剪紙

司立平一家人原本計劃春節期間出門旅遊,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安排。他7歲的女兒黃佳琪開始有些悶悶不樂,還無緣無故發了次脾氣。

得給孩子找點兒事情做。夫妻倆「頭腦風暴」了一晚上,最終決定讓女兒學剪紙:入門簡單,材料好找,可以訓練手指靈活度。更重要的是,他們居住的房山城關北街社區開設了線上「剪紙微課堂」。

第二天,司立平就外出買來了彩紙和圓頭剪刀,跟著視頻練了起來。「來,大家跟我一起把紙折好,然後畫上圖案,左手捏著紙,右手開始下剪子,動作不要求快,一定要穩……」跟著視頻裡的教學,黃佳琪第一次上手,就剪出了一朵美麗的雪花。

只上了一堂課,孩子的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了。她每天都要練習少說個把小時,臉上也恢復了往日的神採,甚至飯量都更大了。「社區上傳的視頻淺顯易懂、生動有趣,孩子很喜歡。」司立平喜出望外地說,眼下,自己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居家辦公。佳琪安安靜靜剪紙的時候,她也可以靜下心來完成工作任務。

後來他們才從居委會那兒得知,視頻中那位從不露面的「剪紙大師」,原來是出身於剪紙世家、在房山鼎鼎有名的劉玉芝。如今,社區裡和黃佳琪一樣跟著練習剪紙的家庭一共有600多戶。

別看開課時間不長,但在名師的指導下,黃佳琪不僅掌握了最簡單的花朵、喜字、桃心、雪花等,甚至還開始嘗試相對複雜的甲殼蟲、蝴蝶、多層三角形。司立平把女兒剪出來的作品精心保存在文件袋裡,還把一隻栩栩如生的紅蝴蝶貼在了玻璃上。

「等我練習好了,還要設計一幅疫情逆行者的剪紙,送給在一線奮戰的叔叔阿姨。」黃佳琪說。

妙招四

體育鍛鍊讓娃釋放精力

為了對付11歲的「鬧騰娃」健健,爸爸劉春用上了終極大招——用體育鍛鍊消耗孩子的過剩精力。

「剛放假那幾天,健健興奮到凌晨都不睡。」劉春說,眼看著作息混亂了,他坐不住了,趕緊制定了假期作息時間表,把客廳變成健身房,調動全家人每天室內鍛鍊1小時。

家裡空間侷促,太激烈的運動不但無法施展,也容易打擾鄰居,所以鍛鍊項目不得不「因地制宜」。

平時,健健和爸爸就經常去公園跑步,可眼下不能出門,劉春就開動腦筋,在客廳沿對角線花樣賽跑。「什麼叫花樣賽跑呢?就是我們賽跑的時候,雙腿之間要夾著一個氣球。」劉春說,氣球不能掉、不能破,這個力道不容易把握,這樣跑起來才有趣味。哪怕客廳對角線的長度只有十來米,這鍛鍊強度也足夠了。

每天運動3次,每次20分鐘,既有原地跳起摸高、伏地挺身、下蹲、引體向上、拉力器、啞鈴等力量練習,也有原地快跑、高抬腿跑、拳擊物等速度練習以及原地立臥撐等耐力練習。兒子一天的鍛鍊時間,被老爸安排得明明白白。

兩個月下來,健健身體結實了,飯量更好了,晚上10點準時睡覺。劉春對自己的絕招很滿意,這個超長假期,孩子沒有養成晚睡、賴床、追劇的壞習慣:「把過剩的體力精力都消耗掉,自然就老實了。」

責任編輯:趙文佩

相關焦點

  • 宅家運動持續進行,永和豆漿助力不減!
    現如今,安靜宅家仍然是情勢之所需!  安靜宅家,需要調整好心態。抑鬱宅家、熬夜通宵、暴飲暴食……這些行為都不利於身體健康!各位優秀的「宅男宅女」們,宅家鍛鍊還需了解一下!  不用健身房,宅家也可以有精彩的健身活動:鄭多燕跳起來,天鵝臂練起來,健身環動起來,太極拳揮起來,八段錦舞起來。
  • 花樣宅家秀|美食背後的暖心故事
    今年春節,受疫情影響,宅在家裡的我們,開始了「不得閒」的生活,各類花樣活動讓「宅家」的日子變得活色生香起來,其中,花樣美食秀更為大家的宅家生活增添了一絲樂趣。一葷一素,是這個特殊的寒假最為滋養的調味料,烤糊的麵包、不成形的涼皮將宅在家的寒假生活侍弄得五光十色。
  • 安利一個國外很火的早教神器「安靜書」:能讓孩子專注與安靜下來的書 …
    我家女兒今年2歲了。
  • 3歲孫子去奶奶家,每天雞飛狗跳,熊孩子又玩小兔子,讓奶奶頭疼
    當小孩到了3、4歲的時候,老百姓有句俗話形容這個年紀的孩子叫「貓嫌狗煩」,還有說是「雞驚狗怕」的,意思就是這個年紀的小孩子太調皮了,已經會走路了,而且天不怕地不怕,大人也不好管。之前農村3、4歲左右的小孩,小孩子出來,家裡養的狗、雞、鴨都得躲著孩子走,你說孩子能有多調皮。
  • 宅家什麼護膚品好用?做好這些素顏也能制勝
    當晚上隨隨便便摸一把臉就睡下後,卻發現臉上乾燥起皮;當宅家無聊錄製化妝視頻時,卻發現皮膚浮粉嚴重……在肌膚敲響警示鐘之前,你應該意識到:宅家也要好好護膚!那麼問題來了,宅家什麼護膚品好用呢?【宅家護膚第一步:潔面+水乳,淨澈保溼】首先要清除皮膚多餘的油脂,再給皮膚做好基礎的補水工作。
  • 廚房就是家的味道
    節目中為了讓謝楠多吃點兒飯,吳京無所不用其極,竟使出「寶寶吃一口,媽媽吃一口」的妙招,為了哄謝楠多吃一口飯。吳京還非常滿足地在微博宣告「老婆吃一口我就賺一口」。謝楠儘管自己不多吃,但卻是廚藝小能手,就為了讓吳京吃好飯。我不禁驚嘆,這是什麼神仙愛情,踏實得接地氣,又甜蜜得齁得慌。
  • 宅家「百法」
    宅,是一種生活狀態。隨著信息化社會的發展,在家也可以知天下事、辦很多事。 宅,還是一種文化。它體現的是一種對私人空間、專注精神的追求,和不拘泥於形式的獨立性。 而當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宅家」成為了全民抗「疫」的一種有效自我保護。
  • 追光燈——宅家的日子
    老鐘身處大後方,他們一家人住在位於渠江之濱的一個居民小區,宅家一宅就是兩個多月。老鍾一家五口人,他們中既沒有白衣戰士,也沒有社區幹部,甚至沒有警察和環衛工人,宅家是他們最重要的任務。社區工作人員和小區物業人員也沒有少宣傳,大家通情達理,自覺性很高。右鄰右舍都宅在家裡,除了那些工作崗位很特殊的人。
  • 特殊的年特殊過 @晉江娃:朗讀、做手工……宅家也要宅出「樣」兒
    歡迎收看「宅家故事」續集……朗讀、做手工……孩子們「宅家」生活很充實!__漢堡、薯條、冰淇凌、鍋碗瓢盆、公主娃娃,這些用超輕泥做的手工,簡直不在話下。我每天除了固定看書1小時之外,每天都會在陽臺上做手工。這個宅家的假期,我除了超輕泥手工更上一層樓之外,硬筆書法也是突飛猛進,已經開始有點「好看」了,哈哈。
  • 解鎖正確的「宅家」副本模式
    「宅家」副本不好打? 解鎖正確的「宅家」副本模式 給你雙倍的快樂 趁著宅在家裡的這段時間 趕緊來瞧一瞧看一看吧~
  • 同樣刷牙洗臉買菜做飯,她們把宅家慢生活過成了一首詩
    但在vlog博主眼裡,「宅」是一種美好的生活方式,他們熱衷於在網絡上分享居家生活裡的小確幸。在vlog裡,他們把宅家慢生活過成了一首詩,歲月靜好,安然獨處。那麼,這些vlog裡究竟都藏著什麼樣的魔法呢?
  • 上遊夜雨丨「宅」家趣事 - 程世平
    「宅」家趣事程世平農曆庚子年初春,病毒來襲,疫情蔓延,小區實行封閉管理,人人響應政府號召,自覺「宅」家避風險!疫情發生以來,小區實行封閉管理,迫使我那浮燥的心和好動的腿腳得以安靜下來,老實宅在家裡,幾天不下樓,十天半月不出小區門。開初那幾天,由於過於關注疫情方面的信息,加上手機微信群有關疫情信息狂轟濫炸,真假難辨,搞得我和老伴一度惶恐不安。
  • 宅家彈唱,這些歌曲讓你能力提升、收穫快樂!
    春節假期已在2號結束,但當前還有許多小夥伴在假期延長或家中辦公的狀態,也就是說...繼續宅家。另一邊,又有一首發行於1996年的老歌中,因在一部假期高分熱播劇《想見你》中被女主播了N次,使它與原唱者伍佰一起,20多年後再度翻紅。並且連伍佰本人都意想不到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瞬間衝上了熱搜榜。
  • 「宅」在家裡無聊?朝陽這些街鄉有妙招
    非常時期,「宅」在家裡也是充滿使命感的。學外語、練瑜伽、做手工、學健身、創作防疫作品……即便足不出戶,也阻隔不了朝陽群眾積極進取的心。連日來,朝陽區多個社區推出網上公益課,運用微信群等形式推出一系列接地氣、有人氣的線上活動,不僅豐富了居民的生活,也避免了居家期間焦躁情緒的產生。
  • 別人家的「宅日子」是啥樣?花式「宅消遣」真是宅出了新境
    「從設計構圖、繪畫描樣到最後完成,這組作品前後花了十天左右,每天起碼4個小時左右。設計比較難,剪紙和畫畫不同,線條不能斷。」 陳炳生特別強調,這次的作品其實並不是他一個人完成的。「這些天我兒子、孫女都在家裡,9歲的孫女參加過美術班,兒子也對畫畫感興趣,在作品的繪畫上,他們幫了很多忙,不然10天根本完不成。」
  • 「宅家燜」+「心晴暖意甜品」,浦東南碼頭路街道開出兩套「理療...
    針對居民和社工出現的各類心理問題,南碼頭路街道早判斷、早幹預,推出「宅家燜」和「心晴暖意甜品」兩套「理療食譜」,營造了積極健康的社區氛圍。「宅家燜」上「雲社交」「『悶』住病毒,就是為社會作貢獻。」以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這句話為靈感,南碼頭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於2月13日啟動了「『宅家燜』抗疫保衛21天雲打卡」系列活動。該活動面向宅在家裡的居民,以微信小程序打卡形式,號召廣大居民少出門、不聚會、宅家學習,共同築牢南碼頭社區疫情聯防聯控的堅強壁壘。
  • 疫情宅家瘋魔行為圖鑑全集:本屆網友的自娛自樂能力爆表了
    當然全國各地被「封印」在家的網友也沒閒下來貢獻了一波又一波熱搜讓我們搬起小板凳默默坐一旁一起來看看宅在家中的網友們新年到,真熱鬧去不了廟會沒關係在家也能舞龍舞獅耍起來體育運動也不能少桌球、羽毛球、網球......
  • 講真的| 「宅家枕頭挑戰」是什麼,IG上都玩瘋了
    Jennifer Lopez和Alex Rodriguez的情侶換裝挑戰海外進入隔離期不久,閒不住的歪果仁們就開始想盡辦法打發「宅家」時間了。顧名思義,主角就是家裡的枕頭,玩的人需要發揮聰明才智讓它變成一件十分上相的小禮服,打發時間之外,還能曬衣Q、曬身材、再順便曬曬家。
  •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宅家健身遊戲,大人小孩各有各精彩
    說真的,如果不是疫情宅家的原因,成年人在客廳運動健身的熱情不會太高。但是現在健身房、運動場等運動場館都暫停營業,就連戶外運動都受到一定限制,只能乖乖地選擇宅家健身運動了。特別是那些愛美的女士小姐,最怕被人說:「一個假期不見,你好像胖了一點耶。」但是,枯燥乏味的運動是很難堅持下來的。於是,融合健身和遊戲於一體的健身遊戲火了起來。
  • HiFi人生 | 宅家為國
    [編者按] 防疫抗疫,前所未有的宅家成了主旋律。宅家貌似假期,卻也未必無憂無慮,應該有許多故事,值得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