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功過後人來評,他本是北宋名將,卻被誤認為國家罪人

2021-01-18 琅琊舞墨

談及歷史朝代,有人言「北宋無將,南宋無相」,其實不然,北宋有許多名將,他們無論是戰術形式的多樣性還是軍事體系的組織性方面,都是要超過南宋的。例如種家軍,從開國一直到徽宗時期100多年間,種家軍一直是北宋軍隊裡相當有分量的武裝,徽宗時期的老種經略种師道在開封府淪陷後還被金兵拜祭。

楊家將的故事更是廣為流傳,第一代楊家將楊業本人也是一位真正的民族英雄,且不說楊業最後在遼軍重重包圍中誓不投降,勵志絕食三天而亡。即使是在北漢時期,他的抗遼業績也是非常卓著的。楊業從歸順宋直到戰死不過八年時間,而耶律斜軫曾「指責」楊業與遼「角勝三十餘年」,可見,在北漢的二十餘年中,楊業與遼國徵戰無數,是非常偉大的英雄。

有名氣的將領,如高懷德、呼延贊、狄青等等,他們都出於北宋,他們都是北宋的英雄。今天,小編給大家說一說北宋名將之一——呼延慶。呼延慶是北宋英雄呼延贊的曾孫,談起呼延贊,小編不得不得不說說他的經典事跡。

作為呼家將的第一代將領,呼延贊在史書中其實沒有太多的記載,即使在《呼家將》這一書中,他也是作為「呼家將」創始人,簡單地寫了幾句,著墨不多。但在《楊家將》的故事中,他是一位極重要的配角。

從書中可以知道,呼延贊的父親是北漢大臣呼延廷,在呼延廷被奸臣陷害殺死之後,呼延贊手刃仇人之後落草為寇,後來投奔宋並跟隨宋太宗攻打北漢。他與楊家將第一代楊業不打不相識,此後就支持楊家。呼延贊手中有一條宋太宗御賜的金鞭,可以下打奸臣,可見呼延慶在當時非常受皇帝的器重。

言歸正傳,呼延慶是呼延贊之孫呼延守用的兒子,生活在宋仁宗時期。在《呼家將》的故事中,呼延丕遭龐文、龐賽花陷害,導致了呼延家被滿門抄斬,碰巧當時呼延守信、呼延守用兩兄弟並不在家中,因此大難不死,逃難而去。而後來呼延守用隱姓埋名結婚生子,這就有了兒子呼延慶。

呼延慶長大後,力大聰穎,並且主動參軍,他從一個小小的指揮使開始,慢慢成為了威震一方的大將軍。因為他能言善辯又精通女真語,呼延慶曾多次被宋朝任命使者。有史書記載過呼延慶一行的模樣——「從行之人,有裂膚墮指者」,可見當時他們中的一些人皮膚都開裂了,手指頭都掉了,足夠證明呼延慶受了不少苦。

北宋末年,宋朝聯合金國共同擊敗了遼國,本以為戰爭取得勝利,可以得到許多遼國勝利品的宋朝卻因小失大,喪失了遼國這一屏障,讓金國毫無阻礙的進攻宋朝領土,最終造成了「靖康之變」,導致了北宋就滅亡。所以說,呼延慶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導致國家滅亡的罪人。是非功過後人來評,我們不能因為一次過失就給人偏見,呼延慶的功是功,過是過二者不能混為一談。

關於呼延慶,不知大家有何看法,歡迎諸君在評論區留言!下篇文章更精彩哦!

相關焦點

  • 功過是非留於後人評價,你我現在只需做好自己
    接下來他說到,他知道有很多同學看不起他,但是他的一個校長和他說,你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你是用自己的勞動來掙錢的。他說完這句話之後,我確確實實是在這個人的身上感受到了自立自強,自尊,自愛,以及優秀的品質了,他真的是做到了他校長說的那句話,沒有去在意別人的眼光,用自己的勞動去賺錢。
  • 一代女皇武則天,功過是非,任後人評述
    中國歷史悠久,五千年的漫漫文明歲月中,基本都是男權的世界,在這男權的歷史長河中卻有一個奇女子,已女兒身在六十五歲高齡時稱帝,雄踞皇位十五載,最後又將皇位穿給親子李顯,並立下無字豐碑,任後人評說她的功過得失,她就是武則天,這位傳奇女皇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部史詩般的連續劇。
  • 一代女皇武則天,看看她的是非功過
    翻開史書,來看看前人們對她的看法,或許是我們對武則天的認知片面,對她的評價也有失公允。膽識過人的女嬌王武則天出生於官宦之家,名為武曌,從小家境殷實。其父武士彠從事木材生意,其後資助李淵,成為唐朝開國元老;其母榮國夫人為隋朝宗室之女,信奉佛教,有文化。這讓武曌從小就受到好的教育,起點高於,培養了她從小就見解獨特、膽識過人的本領.。
  • 看《解憂公主》,評密謀刺殺事件的功過是非
    解憂公主策劃鴻門宴刺殺事件的功過是非《漢書。如何解讀這段歷史,解憂公主的功過是非如何評斷則是古今謎題。漢代史學家班固所著《漢書》所列烏孫傳、蕭望之傳均有較祥敘述,未加直白評述。至今關於解憂公主的文章每當敘述到這段歷史時,無不困惑筆澀,或者閃爍其詞,或者避開不談,或是褒貶不一。千古是非,無有定論。筆者依據《漢書》史料寫下此文,旨在拋磚引玉,期待高論。
  • 立無字碑,是非功過讓後人評說?武則天的想法並不簡單
    這件事情,違背了當時支持她登基的名將兩人結盟時的承諾。因此為了掌控當時唐朝的軍事權力,在武則天登基時期,基本上讓當時最有能力的一批將領全部死於牢獄之災。她不僅僅有這樣殘酷的手段,還同時保留了一個政治家具有的清醒頭腦。她在這個男人當家作主的封建社會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政權,這女人呼風喚雨指點江山,讓當時的唐朝在她的領導下開闢出新的世界。
  • 司馬光:身前敗或勝,身後聲與名,是非功過相逢一嘆中!
    火了一個帝王,北宋宋仁宗趙禎。更是火了「請熟讀並背誦全文」的才子天團,似曾相識燕歸來的晏殊,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歐陽修,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範仲淹。隨著電視劇的走向,觀眾開始心疼被親人推進火坑的福康公主徽柔,心疼是公主影子的懷吉。千年歷史中,最苦是女子,最難是公主。徽柔夜扣宮門的背後,是對婚姻的絕望。公主享了天下富貴,也走著最坎坷的路,福禍總相依。
  • 北宋五大武將世家:名將輩出、威震天下,你知道幾個?
    北宋王朝雖然推行「重文輕武」的國策,但卻出現了不少武將世家。所謂武將世家,指的就是將門之家,歷代都出名將的家族。正是由於這些武將世家的存在,北宋王朝才得以能夠延續,這些武將世家名將輩出,捍衛著趙宋的江山。北宋歷史上比較著名的將門主要有五個,那麼你知道幾個呢?
  • 北宋夏津名將馬仁瑀
    其中,馬仁瑀就是戰功卓著、品德高尚的一代名將。大將才華自幼顯露馬仁瑀(933年—983年),大名府夏津人,北宋初年名將。馬仁瑀十多歲的時候,經常和鄉裡的小夥伴們聚集一起玩行軍打仗的遊戲,馬仁瑀自稱為將軍,負責指揮「行軍打仗」。他每天和小夥伴約好玩遊戲的時間,如果有來晚了的,就要被鞭打。時間長了,馬仁瑀以此樹威,小夥伴們都聽他指揮。
  • 他是北宋開國名將,輔助宋太祖統一中國,卻被小說醜化成千古奸臣
    在被小說和各類文藝作品嚴重醜化的名將當中,潘美絕對是被醜化最嚴重的一個。如果看過關於楊家將的小說和各類文藝作品,那對潘仁美這個人一定不陌生。潘仁美是個千古奸臣,處處跟忠肝義膽的楊家將作對,還暗中勾結遼國,企圖顛覆北宋王朝。實際上歷史上沒有潘仁美這個人,他的歷史原型就是潘美。
  • 從三枚印章看明朝首輔劉宇亮的功過是非
    從三枚印章看明朝首輔劉宇亮的功過是非 崇禎帝曾彰其忠義  綿竹歷史上曾出現過兩個宰相,一個是南宋抗金名將張浚,另一個就是明朝崇禎年間的首輔劉宇亮。相對而言,劉宇亮的聲譽不如張浚。但其在綿竹所留下的遺物和事跡廣為流傳,知名度遠在張浚之上。關於劉宇亮的傳說,綿竹婦孺皆知。在綿竹,劉宇亮通常被稱為「劉天官」,綿竹境內現存的「關帝廟」「上帝宮」等明代古建築的修建均與劉宇亮有關。
  • 武則天的功過,後人來看的話,是好還是壞呢?
    武則天的功過,後人來看的話,是好還是壞呢?她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這個人憑藉著自己的能力也是迅速當上了一個帝王的位置,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1個為什麼承認的女皇,那麼這個人在深圳可能很多人在聽到了這樣的一個描述之後,就已經能夠猜出來了,沒錯,這個人就是武則天。
  • 嶽飛父子受害之時,監斬官是一位身經百戰的名將,也是楊家將後人
    少時讀過《說嶽》,書中第61回說:南宋愛國名將嶽飛、嶽雲父子,同張憲一起在風波亭被秦檜勒死。所以掩卷棄書而泣。想:當忠臣最可悲的下場,莫過於此。等到長大了才知道,原來當年的趙構、秦檜,還不肯給嶽飛留下一具屍首!
  • 138位聯友筆下的武則天褒貶不一 主評張項學 編審方留聚
    簡評:上聯評執政,誰人比,存史乘評價很高滴;下聯寫生活,霸宮闈、封佛祖是事實;上聯用女帝,下聯用昭儀也是經過認真思考地,和整體表達相匹配。 6.許玉書  海南儋州看破玄機,不甘俯首半邊天,安民修聖德;奪來權柄,無愧立名千古帝,治國展雄謀。簡評:此聯從人性的角度入手來評價武則天,別開生面。
  • 一個誤國誤民的歷史罪人,老百姓至今把他當大英雄崇拜
    比如北宋末年的武將王稟,在1127年的太原保衛戰中血戰金兵,為國捐軀,在《水滸傳》中,卻成了嫉賢妒能、心胸狹隘的小人,令人嘆息不已。宋朝還有一個歷史人物,在真實歷史中是誤國誤民的歷史罪人,但在演義評書中卻成了大英雄,老百姓對他崇拜千百年。此人就是北宋宋徽宗時期的武將呼延慶。呼延慶,這位手使鐵鞭的悍將,是各類評書戲曲演義中的熱門人物之一,在民間知名度和影響力可謂如雷貫耳。
  • 潘美:一個被誤會千年的北宋名將
    「潘仁美」的歷史原型是北宋名將潘美,此人文韜武略、功業赫赫,根本不是人們想像中的那個大反派。 1 勇挑重任,開國元勳 首先,潘美是北宋的開國元勳。在趙匡胤建立宋朝之前,潘美和趙匡胤曾同在後周皇帝柴榮手下當差。
  • 北宋滅亡時著名的楊家將去哪兒了?
    新朋友請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可以免費關注本平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 他是北宋名將,一生徵戰大破西夏,被「莫須有」罪名嚇得抑鬱而終
    但是今天的主角並不是嶽飛,而是另一個被「莫須有」罪名嚇得抑鬱而終的北宋名將,他是我們小時候電視劇中的大英雄,他的名字叫做狄青。對於狄青這個人我們應該都不陌生,小時候一部《大英雄狄青》的動畫片火遍大江南北。
  • 【轉載】「樣板戲」的功過是非(資料來源於:國家人文歷史)
    作為幾代人的歷史記憶,「樣板戲」匯聚了太多的毀譽、功過與是非。  「樣板戲」何以能夠一家獨大?  「樣板戲」到底是如何煉成的?首先還要看它的藝術類型,它屬於戲曲現代戲,也就是以傳統戲曲形式為載體,以當代的歷史和人物作為內容,目的是實現戲曲直接為現實政治服務的功能,即所謂「舊瓶裝新酒」。
  • 宋朝到底怎麼了,為何後人會認為「北宋無將,南宋無相」
    、曹彬、楊業、狄青、種世衡、种師道等名將湧現,而武將的地位並未得到應有的重視,這是宋朝自我革新的必然產物,形成了「重文輕武」的政治格局。他在經濟上給予武將優厚的待遇,在政治上打壓他們傳統的地位,「厚其祿而薄其禮」。經過一系列措施,武將認清形勢,重新定位。名將曹彬貴為樞密使,每逢迎面遇到士大夫,主動趨車避讓。如此一來,軍隊空心化、武將邊緣化成為必然趨勢。
  • 京劇「樣板戲」的功過是非
    作為幾代人的歷史記憶,「樣板戲」匯聚了太多的毀譽、功過與是非。「樣板戲」何以能夠一家獨大?「樣板戲」到底是如何煉成的?首先還要看它的藝術類型,它屬於戲曲現代戲,也就是以傳統戲曲形式為載體,以當代的歷史和人物作為內容,目的是實現戲曲直接為現實政治服務的功能,即所謂「舊瓶裝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