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滅亡時著名的楊家將去哪兒了?

2021-02-13 野史特刊

點擊上方,免費關注。

每天為您分享歷史知識和野史秘聞。新朋友請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可以免費關注本平臺。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受評書、戲劇、電影及電視劇等影響,楊家將的聲威在普通人眼裡那是神威無比的——七郎八虎闖幽州、血戰金沙灘、穆桂英掛帥、楊門女將、十二寡婦徵西、佘太君百歲掛帥、楊排風……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愛國者形象,在世間廣為流傳,家喻戶曉,盡人皆知,以至分不清哪些是史實,哪些是演義和傳說。其實,楊家將並不僅僅是傳說,歷史上真有楊家一門忠烈禦敵。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稱讚楊業、楊延昭「父子皆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於裡兒野豎,皆能道之。」

影視劇中的穆桂英形象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到底有著怎麼樣的戰鬥力,北宋滅亡時,這樣一支生力軍又去哪了呢?

楊家將的威名實際上只維持了三代而已,在北宋滅亡前,就已實力不在。楊業,楊延昭,楊文廣,這三個人是歷史中楊家將的主要人物。楊家將三代血戰報國的事跡,為後人所傳揚。尤其是楊業和楊延昭,在北宋時期,已經天下聞名。

歷史上的楊家將裡並沒有佘太君,沒有楊宗保,也沒有穆桂英。害死楊業的,應該是王冼,而非潘美。王冼是個小人,以誣陷主帥而起家。可能是由於王冼官職太小,不足以突出楊家,所以在楊家將的傳說中潘美很倒黴地攤上了這件事。第一代,就是大名鼎鼎的楊業(演義小說的楊令公)。

北宋名將楊業

楊業是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將。楊業的父親楊信,曾任後漢的麟州刺史(今陝西神木)。後漢被後周所滅,後漢河東節度使劉崇建立北漢。楊業弱冠即跟隨劉崇,年少英武的楊崇貴很受劉崇的看重,他以楊重貴為養孫,改名為劉繼業。劉繼業先擔任保衛指揮使,以驍勇著稱,以功升遷到建雄軍節度使。

北漢滅亡以後,劉繼業歸降北宋,宋太宗素知劉繼業威名,授予他左領軍大將軍,鄭州防禦使。劉繼業歸宋以後,複本姓楊,單名業。宋太宗以楊業"老於邊事",拜其為代州刺史兼三交駐泊兵馬部署。

楊業因功升雲州觀察使。以後遼國望見楊業的旌旗,就不戰而走。守邊的主將忌楊業威名,屢次向宋太宗上書,誹謗楊業。宋太宗封其奏交給楊業,以表示對楊業的信任。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決定北伐遼國。潘美、楊業為西路軍主將。途中由於曹彬於歧溝關戰敗,田重進、潘美蔚州戰敗,導致遼軍的優勢兵力正面與其決戰。耶律斜軫大軍來追,楊業主張避其鋒芒,但遭到監軍王冼的譏諷,並詆毀他懷有二心。楊業身為前朝歸降的武將,最忌諱他人猜測。於是不顧前途兇險,毅然要求帶兵出徵。結果在狼牙村中伏大敗,並且沒有得到支援,最後被包圍於陳家谷(今山西寧武),楊業見無人支援,拊膺大慟,全軍覆沒。其子楊延玉也在這次戰役中戰死,楊業無限悲憤,為表白忠心,絕食三日而死。

楊業在楊家將中功名最盛,犧牲得也最壯烈。楊家將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楊業的兒子楊延昭。楊延昭本名楊延郎,為了避諱,而改名楊延昭。

雍熙三年北伐,楊延昭與父兄一起出徵,攻擊朔州的時候,楊延昭作為前鋒進攻,被流矢射穿了手臂,他卻更為勇猛的作戰。楊業陣亡以後,楊延昭由供奉官升遷為崇儀副使。後來有擔任保州緣邊都巡檢使,在河北的邊防前線任職。

楊延昭因為守邊的功勞,屢次升遷,景德二年,楊延昭被授予高陽關副都部署。楊延昭在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卒於任上,終年五十七歲。

楊家將的第三代表人物是楊文廣。

楊文廣是楊延昭的第三個兒子。楊文廣以班行討賊張海有功,授予殿直。後來與安撫陝西的範仲淹相遇,範仲淹在談話中發現楊文廣很有才能,就把他帶在身邊。狄青南徵廣西,楊文廣隨軍從徵,但此時的楊文廣還是個無名之輩。治平中,選拔宿衛將領,宋英宗以為楊文廣是名將之後,而且還有功勞,提拔楊文廣為成州團練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遷興州防禦使,秦鳳路副總管。他由此參加了對西夏的防禦作戰。

熙寧七年(1074年)三月,沉寂了大約三十年遼宋邊境又其爭端——遼朝遣使到宋朝,爭河東地界。定州路副都總管楊文廣獻陣圖及奪取幽燕地區的策略,朝廷還沒有來得及審批和回復,當年的十一月,楊文廣病逝。享年75歲。

楊文廣死後,此後大約有三代人沒有什麼大出息。這時大多數人已搬出天波楊府。作為一個貴族府第他們已沒有資格居住,因為他們只是充當一般的下級軍官。據說到了宋徽宗初年,楊家將已完全衰落下去了。

53年後,北宋滅亡。北宋王朝因其來路不正,屬於兵變而產生,所以,從太祖起就一直致力於重文抑武的經營,「杯酒釋兵權」的思想是歷代皇帝腦子裡的鬼影。那麼,北宋末年的軍隊是什麼狀況呢?據說,全國的兵力有160萬,首都有20多萬。而前來入侵的金人不過是6萬人。然而,竟一敗塗地。

即使是在亡國之危危在旦夕的情況下,面對有著楊家將一樣忠勇的李鋼,宗澤,种師道,徽宗卻讓他們靠邊站。他寧願相信一叫郭京的騙子帶領所謂神兵用法術去戰金兵,結果,城破,國亡。

即使楊家將在北宋末年仍然是國家軍隊裡的骨幹力量,那也仍然無濟於事。

本文摘自 一點資訊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真相解密

   長按二維碼,免費關注。

覺得有用,點個「在看」鼓勵一下!

相關焦點

  • 北宋滅亡時楊家將在幹嘛?楊家將根本沒有佘太君、穆桂英等人
    大家好,我是貓眼,說到楊家將我們知道他們是保家衛國,保衛宋朝可以說是立下了赫赫戰功,但為什麼有他們北宋還是滅亡了?而且北宋滅亡的時候楊家將袖手旁觀,這事兒得深刻的來解釋一下。今天我們看到的穆桂英掛帥類似的影視劇其實大多都是虛構的,根本沒有那些,都是傳說和演義。
  • 北宋滅亡的時候,威震八方的楊家將去哪裡,真相讓人心痛不已
    得益於電視劇以及民間小說對楊家將的生動刻畫,我們印象當中的楊家將一直都是一群忠勇衛國、軍事素質過硬的職業軍人。楊門女將、佘太君老年掛帥、穆桂英掛帥等一系列傳奇故事讓我們對楊家將充滿了敬重和好奇。作為北宋時期的一個典型軍事世家,楊家無疑是北宋時期的一個鼎盛家族,那麼說到這裡,一些歷史迷的問題就來了,北宋滅亡之際為什麼就沒看到楊家將大顯身手,忠勇衛國呢?
  • 北宋滅亡時,名震天下的天波府楊家將哪去了?
    在楊文廣之後,楊家將第五代中又出了楊懷玉,第六代中出了楊士瀚,第七代中出了楊金豹,第八代出了楊滿堂,第九代又出了楊再興 。楊家將,從北宋一直延續到了南宋初年。不過,以上這些楊家將的故事,大部分只是小說中虛構的人物,歷史上並不存在。在正史上,金刀楊業確實是存在的。楊業,又叫楊繼業,本是北漢的節度使,一代名將,號稱楊無敵。
  • 歷史上楊家將的原型,為何北宋滅亡時,這個驍勇家族沒挺身而出?
    說起楊家將,幾乎是每個人都知道,楊家將的故事也是發生在北宋初年。而楊家將「忠孝節義」的典型更是家喻戶曉,還被後人以戲曲的方式傳承記載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歷史上楊家將原型,然而在北宋滅亡的時候,為什麼這個驍勇的家族卻沒有挺身而出呢?
  • 北宋靖康之恥滅亡時,楊家將為何不救國?他們去哪裡了?
    楊家將滿門忠烈,以身許國,連家中女性都是巾幗不讓鬚眉的英雄,楊家將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北宋滅亡時發生令人羞恥的「靖康之難」,而此時楊家將為何不出來救國呢?因為在歷史上的楊家將只有三代名將,北宋滅亡時楊家後人已經成為普通人。
  • 楊家將都被電影和電視劇給神化了,其實真正的楊家將是這樣的
    大奸大佞,楊家名將遭到嚴重迫害。遼國皇帝約請太宗,赴金沙灘 「雙龍會」,暗藏殺機,兵困行宮。聲聲怒吼,陣陣擊鳴,戰車交錯,刀光血影。大郎、二郎和三郎戰死、四郎和五郎失蹤,七郎被潘仁美萬箭射死。北宋滅亡時著名的楊家將去哪兒了?
  • 楊家將前傳,北宋楊家將始祖楊業、佘賽花家世揭秘
    北宋初期出了很多武將世家,像宋初的楊家將,曹彬家族,特別是以佘太君為首的楊家將評書,聽得雨絲心頭澎湃,七郎八妹,丫頭楊排風,雨絲依然記得四郎是遼國的駙馬,五郎在五臺山做了和尚,今天雨絲不講這些,雨絲想給各位介紹下北宋楊家將始祖楊業跟他老婆佘太君(佘賽花)的家世。
  • 北宋滅亡時,數代忠勇的楊家將,為什麼不再出來救國呢?
    正史中的幾代楊家將,其經歷雖不如小說、評述一般充滿故事性,但他們的將略、忠勇都令人敬仰。不過,幾代楊家將的影響力、官職都越來越小,到北宋末年,影響力已經不大了。三代楊家將:忠勇不讓小說正史中的楊家將,主要是楊業、楊延昭、楊文廣祖孫三代。
  • 北宋滅亡時,為何楊家將不來救國?主要原因是什麼?
    北宋確確實實是有楊家將的,這一點小說並沒有虛構,和很多朝代的都一樣是用將領的名字來命名的。但是現在與我們看到的楊家將的肯定是和歷史是不一樣的,包括小說、影視劇中大多數都是文學創作,不過北宋的歷史上確確實實是有楊家將的,楊家將中的楊繼業就是楊業。
  • 北宋滅亡時,楊家將的結局如何?
    當時北漢國主投降的時候,楊業還在前線和宋軍打仗,因為楊家將太厲害了,是北宋皇帝趙光義,讓投降的北漢國主寫了一封投降信給楊業,楊業見信後,才選擇投降的。投降後的楊業,就成了宋朝的將領。他繼續帶領楊家將為大宋抵抗北方的契丹人。這一時期,契丹族對北宋的侵犯還是比較頻繁的,楊業防守的地盤主要是在西北部的雁門關一代。
  • 北宋時期,一個無人可知的世襲武將家族,卻與楊家將有一段淵源
    說到北宋的將軍家族,人們可以想到楊家、曹家、種家三位家族,但其中有一家卻常常被忽略,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折家!事實上,折家是北宋唯一個有世襲權力的武將家族。他們抵抗遼國和西夏大約200多年,甚至比北宋統治時期還要更久!那麼這個折家將會是個什麼樣的家族呢?小編今天就給大家講講。
  • 楊家將死後,其後代都去了哪?現今有人會耍楊家槍法,但即將失傳
    在這部電視劇中,楊家各兒郎為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事實上,這些故事都是真實存在的,並非是說書人隨意杜撰的,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家族吧!楊家作為北宋年間最重要的軍事家族,不僅武藝高強,而且滿門忠烈,各個都是好漢。在當時,無論是其兇猛的戰鬥力還是為國赴死的決心都令遼國膽顫,始終不敢輕舉妄動。
  • ​楊家將事跡在北宋的傳播(上)
    蔡連衛楊家將故事是中國歷史上最為人所熟知的英雄傳奇故事,千年後的今天仍是婦孺皆知,也是當代影視劇的常見題材。這種基調在楊家將故事的千年傳播過程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本文就擬對這些問題進行考察,以期從源頭出發更深入地了解這個流傳千年盡人皆知的故事。
  • 楊家將是哪個朝代的 楊家將到底是哪個朝代的
    楊家將的故事是很多人都耳熟能詳的,這個發生在大宋時期,講述了楊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報國的動人事跡。而楊家將的故事具體是發生在哪個朝代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楊家將是宋朝的軍事家族。在北宋時期,楊業娶德州折氏為妻,生七子,為延朗、延浦、延順、延玉、延環、延貴、延彬。
  • 北宋時佘太君的娘家是比楊家將更厲害的存在!
    北宋時期的楊家將是家喻戶曉的存在,楊門女將更是個個都是巾幗英雄,武藝高強,不過大部分故事都是虛構演義的。楊家將歷史上的天波楊府佘太君,也叫佘賽花,為楊業妻子折氏,即折太君,因同音在演義小說裡變成了佘氏!佘太君父親折德扆,背後就是北宋時期大名鼎鼎的府州折家,折家軍!
  • 楊家將後代現今如何?37代傳人隱居四川,懷揣絕技卻瀕臨失傳
    北宋,這個曾經大一統的王朝,在統治中後期面臨著遼、金等少數民族政權襲擾的困境。為保家衛國,北宋一朝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歷史人物,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一定是著名的軍事世家——楊家將。楊門七郎個個驍勇善戰,楊門女將更是巾幗不讓鬚眉,他們為國家浴血奮戰、捨身忘死,千百年來一直為後世所敬仰。
  • 揭秘: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
    —986年),原名重貴,又名楊繼業,麟州(今陝西神木)人,北宋名將。官至雲州觀察使、判代州,贈太尉、大同軍節度使。北漢滅亡以後,劉繼業歸宋,複本姓楊,單名業。宋太宗素知劉繼業威名,授予他左領軍大將軍,鄭州防禦使。太平興國五年(980年)三月,遼景宗發兵十萬攻雁門。
  • 楊家將楊三郎楊延光
    楊家將忠心報國,抗擊遼兵,為北宋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保家衛國,守衛邊疆,就會有犧牲,這是在所難免的。
  • 此人是楊家將第37代後人,精通36路楊家槍法,曾經一槍挑翻7個人!
    提起楊家將,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在我國古典的各種曲目中,關於楊家將的傳說和故事有許許多多,在人們的心中,楊家將已經成為了忠義的化身,在中華民族精神文明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 真實歷史上的折家軍和楊家將 誰更受皇帝信任
    從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北宋政權,至公元1279年,南宋正式滅亡,兩宋國祚319年。由於五代十國後期,石敬瑭將幽雲十六州送給契丹人,導致北宋建國之初便處於地緣劣勢。再加上宋太宗趙光義連續三次發動北伐,皆大敗而歸,也使得兩宋政權十分忌憚北方遊牧部族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