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楊家將的原型,為何北宋滅亡時,這個驍勇家族沒挺身而出?

2021-01-10 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說起楊家將,幾乎是每個人都知道,楊家將的故事也是發生在北宋初年。而楊家將「忠孝節義」的典型更是家喻戶曉,還被後人以戲曲的方式傳承記載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歷史上楊家將原型,然而在北宋滅亡的時候,為什麼這個驍勇的家族卻沒有挺身而出呢?

趙匡胤在陳橋兵變後,一舉消滅了很多的小國,建立了宋朝,眾所周知,宋朝時是分為南宋和北宋的,其中趙匡胤所建立的就是北宋。趙匡胤作為北宋的開國皇帝,他本是出身於軍隊的,是後周時期的一個軍人,所以他很清楚軍權對皇位的威脅,所以他通過杯酒釋兵權這一計謀將所有的兵權全部集中在自己的手裡。

楊家將是北宋時期救國於水火之中的民族英雄,後世的很多人都會認為楊家將只是出現在戲曲和評書之中的虛構軍隊,但其實不是的,他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楊業、楊延昭、楊宗保這三代人都是楊家將中最典型的代表,世代率領軍隊保衛宋朝,抗擊金軍的來侵。

其中楊業作為第一代楊家子弟,他的威名可以說是震懾八方,他可是北宋時期有名的將領,在雁門關為朝廷立下赫赫戰功,後在北伐中面對遼軍的侵犯更是用自己的寧願絕食也不屈服來表明自己的忠心,他的勇猛也得到了朝廷的一致讚賞。自楊業開始,楊將軍世世代代保衛北宋,他們愛國的決心天地可鑑,但是就這樣一直以愛國為信仰的軍隊在北宋瀕臨滅亡時卻一聲不吭,沒有挺身而出。這其中最主要的緣由並不是他們不想管,而是根本沒有能力管了。

北宋時期,趙匡胤出身武家,他懼怕軍權對皇位的威脅,所以重文輕武,國家一旦開始忽略對軍隊的發展,那麼滅亡也就是遲早的事情了,北宋就是最真實的例子了。落後就要挨打,這不僅是在經濟上,在軍事也是這樣。趙匡胤將軍權全部集中在皇權下,同時對武官持續打壓,這樣的政策使得楊家將的地位一日不如一日,最終,有很多的楊家將都已經淪為了平民,不再是在戰場上叱吒風雲的將士了。

由於國家軍事力量的低下,所以才導致和金戰敗,被迫籤訂檀淵之盟,並且還割讓了燕雲十六州,導致國家形式日復一日的下降,最後走向滅亡,留下靖康之恥的慘狀。

在北宋滅亡之際,楊家將他們只是一介平民百姓,即使有做官的,那也只是芝麻大的小官,根本沒有能力再去阻止北宋滅亡。即使他們有著再濃厚的愛國情懷,面對奸臣當道的北宋,他們沒有兵權,沒有地位,一切都成為了空談。

相關焦點

  • 北宋滅亡時著名的楊家將去哪兒了?
    每天為您分享歷史知識和野史秘聞。新朋友請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可以免費關注本平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 北宋滅亡時楊家將在幹嘛?楊家將根本沒有佘太君、穆桂英等人
    大家好,我是貓眼,說到楊家將我們知道他們是保家衛國,保衛宋朝可以說是立下了赫赫戰功,但為什麼有他們北宋還是滅亡了?而且北宋滅亡的時候楊家將袖手旁觀,這事兒得深刻的來解釋一下。今天我們看到的穆桂英掛帥類似的影視劇其實大多都是虛構的,根本沒有那些,都是傳說和演義。
  • 北宋滅亡的時候,威震八方的楊家將去哪裡,真相讓人心痛不已
    得益於電視劇以及民間小說對楊家將的生動刻畫,我們印象當中的楊家將一直都是一群忠勇衛國、軍事素質過硬的職業軍人。楊門女將、佘太君老年掛帥、穆桂英掛帥等一系列傳奇故事讓我們對楊家將充滿了敬重和好奇。作為北宋時期的一個典型軍事世家,楊家無疑是北宋時期的一個鼎盛家族,那麼說到這裡,一些歷史迷的問題就來了,北宋滅亡之際為什麼就沒看到楊家將大顯身手,忠勇衛國呢?
  • 北宋靖康之恥滅亡時,楊家將為何不救國?他們去哪裡了?
    北宋滅亡時發生令人羞恥的「靖康之難」,而此時楊家將為何不出來救國呢?因為在歷史上的楊家將只有三代名將,北宋滅亡時楊家後人已經成為普通人。 楊家第一代名將--楊業 楊業是北宋麟州新秦(陝西神木)人,楊家世代都是官宦人家,楊業的原名叫楊重貴,自小就跟著北漢世祖劉崇,劉崇給楊重貴改姓賜名為劉繼業,這可能是楊家將演義故事中楊繼業的名字由來。
  • 北宋滅亡時,名震天下的天波府楊家將哪去了?
    在楊文廣之後,楊家將第五代中又出了楊懷玉,第六代中出了楊士瀚,第七代中出了楊金豹,第八代出了楊滿堂,第九代又出了楊再興 。楊家將,從北宋一直延續到了南宋初年。不過,以上這些楊家將的故事,大部分只是小說中虛構的人物,歷史上並不存在。在正史上,金刀楊業確實是存在的。楊業,又叫楊繼業,本是北漢的節度使,一代名將,號稱楊無敵。
  • 北宋時期,一個無人可知的世襲武將家族,卻與楊家將有一段淵源
    說到北宋的將軍家族,人們可以想到楊家、曹家、種家三位家族,但其中有一家卻常常被忽略,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折家!事實上,折家是北宋唯一個有世襲權力的武將家族。他們抵抗遼國和西夏大約200多年,甚至比北宋統治時期還要更久!那麼這個折家將會是個什麼樣的家族呢?小編今天就給大家講講。
  • 楊家將前傳,北宋楊家將始祖楊業、佘賽花家世揭秘
    北宋初期出了很多武將世家,像宋初的楊家將,曹彬家族,特別是以佘太君為首的楊家將評書,聽得雨絲心頭澎湃,七郎八妹,丫頭楊排風,雨絲依然記得四郎是遼國的駙馬,五郎在五臺山做了和尚,今天雨絲不講這些,雨絲想給各位介紹下北宋楊家將始祖楊業跟他老婆佘太君(佘賽花)的家世。
  • 北宋滅亡時,為何楊家將不來救國?主要原因是什麼?
    北宋確確實實是有楊家將的,這一點小說並沒有虛構,和很多朝代的都一樣是用將領的名字來命名的。但是現在與我們看到的楊家將的肯定是和歷史是不一樣的,包括小說、影視劇中大多數都是文學創作,不過北宋的歷史上確確實實是有楊家將的,楊家將中的楊繼業就是楊業。
  • 楊家將都被電影和電視劇給神化了,其實真正的楊家將是這樣的
    大奸大佞,楊家名將遭到嚴重迫害。遼國皇帝約請太宗,赴金沙灘 「雙龍會」,暗藏殺機,兵困行宮。聲聲怒吼,陣陣擊鳴,戰車交錯,刀光血影。大郎、二郎和三郎戰死、四郎和五郎失蹤,七郎被潘仁美萬箭射死。北宋滅亡時著名的楊家將去哪兒了?
  • 北宋滅亡時,數代忠勇的楊家將,為什麼不再出來救國呢?
    正史中的幾代楊家將,其經歷雖不如小說、評述一般充滿故事性,但他們的將略、忠勇都令人敬仰。不過,幾代楊家將的影響力、官職都越來越小,到北宋末年,影響力已經不大了。三代楊家將:忠勇不讓小說正史中的楊家將,主要是楊業、楊延昭、楊文廣祖孫三代。
  • 揭秘: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
    楊家將楊家第一代——楊業楊繼業本名叫楊崇貴(?—986年),原名重貴,又名楊繼業,麟州(今陝西神木)人,北宋名將。官至雲州觀察使、判代州,贈太尉、大同軍節度使。北漢滅亡以後,劉繼業歸宋,複本姓楊,單名業。宋太宗素知劉繼業威名,授予他左領軍大將軍,鄭州防禦使。太平興國五年(980年)三月,遼景宗發兵十萬攻雁門。
  • 真實歷史上的折家軍和楊家將 誰更受皇帝信任
    宋朝是我國歷史不上一個特殊的王朝,重文輕武,它的政治經濟遠不如經濟文化那樣繁榮昌盛。從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北宋政權,至公元1279年,南宋正式滅亡,兩宋國祚319年。由於五代十國後期,石敬瑭將幽雲十六州送給契丹人,導致北宋建國之初便處於地緣劣勢。
  • 所謂「楊家將」,不過只是祖孫三人而已
    有人問,北宋滅亡的時候,楊家將為什麼不出來?首先我們要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楊家將」只是虛構出來的故事,是演繹,是小說,是老一輩說書人的飯碗,裡面的很多橋段,比如穆桂英大破天門陣,佘老太君帶領楊門女將出徵,一門九子,滿門忠烈等等,看的人直掉眼淚。
  • 北宋滅亡時,楊家將的結局如何?
    歷史上的楊家將有三代,這三代也是我們所說的子孫三代人,他們分別是楊業,楊延昭和楊文廣。楊家將的第一代領導人,也是創始人叫楊業。楊業曾經是北漢的將領,主要防禦的敵人,就是趙匡胤建立的大宋。趙匡胤為了統一全國,曾經率領大軍兩度攻打北漢,由於楊業所率領的楊家軍頑強的抵抗,最終趙匡胤沒有把北漢給打下來。
  • 此人是楊家將第37代後人,精通36路楊家槍法,曾經一槍挑翻7個人!
    提起楊家將,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在我國古典的各種曲目中,關於楊家將的傳說和故事有許許多多,在人們的心中,楊家將已經成為了忠義的化身,在中華民族精神文明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 北宋時佘太君的娘家是比楊家將更厲害的存在!
    北宋時期的楊家將是家喻戶曉的存在,楊門女將更是個個都是巾幗英雄,武藝高強,不過大部分故事都是虛構演義的。楊家將歷史上的天波楊府佘太君,也叫佘賽花,為楊業妻子折氏,即折太君,因同音在演義小說裡變成了佘氏!佘太君父親折德扆,背後就是北宋時期大名鼎鼎的府州折家,折家軍!
  • 歷史上真的有楊家將嗎,講一講真實的楊家將的故事吧?
    我們都知道楊家將是北宋時期一個著名的將領家族,這個將領家族的形象活躍在中國的歷史評書,小說以及戲劇等多個方面,而歷史上真正的楊家將卻並沒有傳說與文學中作品那麼傳奇,但是楊家一門三代精忠報國的精神,卻讓後世敬仰!那麼歷史上的真有楊家將嗎?
  • 楊家將後人的結局:電視劇都是騙人的,歷史令人唏噓不已
    上文:將門之後,勇抗西夏,歷史上真實的楊文廣是個怎樣的人(上)下文:此後的楊文廣亦如功高震主的面涅將軍狄青一樣,鳥盡弓藏,被掛了起來
  • 楊家將中楊七郎究竟是怎麼死的?
    七郎是楊家將中的第七個,生活在宋代。本名楊希,字號延嗣,是民間戲曲引為教忠寓孝的題材。被潘仁美所殺害。    楊家將是北宋初年著名的軍事家族,其保家衛國故事在北宋中葉就已迅速流傳於天下,故事主要描繪的是楊業、楊延昭等人保家衛國的事跡。
  • ​楊家將事跡在北宋的傳播(上)
    楊家將事跡在北宋的傳播(上)青島農業大學人文社科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