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楊家將」,不過只是祖孫三人而已

2021-01-10 歷史百小生

有人問,北宋滅亡的時候,楊家將為什麼不出來?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楊家將」只是虛構出來的故事,是演繹,是小說,是老一輩說書人的飯碗,裡面的很多橋段,比如穆桂英大破天門陣,佘老太君帶領楊門女將出徵,一門九子,滿門忠烈等等,看的人直掉眼淚。

但是請記住,那都是編的,特別要說的是楊宗保和穆桂英,這兩個人物在歷史上沒有,歷史上,楊文廣就是楊延昭的兒子,在小說裡被安排成了孫子。

那麼,楊家將在歷史上有原型嗎?當然是有的。

最主要的原型就是金刀老令公楊繼業,北宋開國名將,威震大遼,幾十年不敢來犯。他確實有很多兒子,但是卻不是小說裡描寫的那樣,七郎八虎,個個英雄善戰。只有一個兒子楊延昭,算是繼承了他的衣缽。

你看,小說裡為什麼把其他幾個兒子給寫死了,寫失蹤了,寫出家了,那是因為歷史上他們都是默默無聞的人,沒有什麼可寫的,所以,金沙灘一戰,活下來的只有楊延昭,因為歷史上只有他有故事可寫。

楊延昭,本名楊延朗,歷史上他是老令公的長子,之所以稱為「楊六郎」,並不是因為他排行老六,而是遼國人給他起的「外號」。

因為遼國人在和楊延昭的交戰中,總是吃敗仗,始終也想不通原因,摸摸後腦勺只能瞎編個理由,這天上的北鬥七星中,第六顆星星是主鎮幽燕北方的,楊延昭就是這天上的六郎星宿下凡,所以,我們打不過他也正常。

楊延昭的兒子就是楊文廣,也是有軍功的人,替朝廷鎮守邊疆,但是從楊文廣之後,楊家就沒有再出過武將,到北宋末年的時候,楊家已經是泯然眾人了,怎麼可能出來替大宋賣命。

退一步講,即便是有楊家將,即便是楊家將的戰鬥力一直保持到北宋末年,把一個國家的希望寄托在一個人,一個家族身上,這是不現實的,你以為他們是復仇者聯盟嗎?7個人就能拯救地球。這只能是小說裡英雄式的人物描寫罷了。

北宋的滅亡,和他重文輕武的政策是有關係的。趙匡胤是武將出身,所以他特別擔心別的武將也模仿他,黃袍加身就當皇帝了,因此武將在北宋的地位被一壓再壓。

《楊家將》中對佘老太君,對穆桂英的描寫,對楊門女將的描寫,其實是一種諷刺,諷刺大宋朝沒有男人了,打仗也得靠女人,但是後世卻給解讀成了滿門忠烈的英雄形象。

好了,前面花這麼多的筆墨,主要是讓大家明白楊家將中,哪些是歷史,哪些是小說。小說的內容大家都很熟悉了,下面我就從歷史的角度來說一下,楊家三代人,楊業,楊延昭,楊文廣。

楊家第一代:金刀令公楊業

楊業的爸爸楊信,是陝西省神木縣的一個土豪,是不是搞煤炭的就不知道了,反正很有錢。在五代十國的時期,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當地的富豪要上交一個人質,楊信就把楊業上交給了當時的麟州刺史,河東步軍都指揮使劉崇。

沒想到劉崇特別喜歡楊業,把他收為養子,還給他改名叫劉繼業,擔任建雄軍節度使。劉崇也稱帝建立了北漢。後來北漢被趙匡胤給滅了,楊業就歸降了趙匡胤,為大宋朝南徵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

到宋太宗趙光義當皇帝的時候,楊業被封為鄭州刺史,左領軍大將軍,相當於鄭州市長兼軍區司令。

讓楊業聲名鵲起的是公元980對遼國的一戰。當時遼國出動了10萬大軍攻打雁門關,趙光義派潘美為主帥,楊業為副帥帶兵應戰。楊業親自率領了1000騎兵突襲了遼軍的後翼,生擒遼軍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海,擊殺遼國駙馬蕭咄李,潘美帶領大軍在正面進攻,倆人相互配合,大敗遼軍。

這個潘美就是《楊家將》裡的潘仁美,在小說裡,老潘家和老楊家是死對頭,其實歷史上兩家沒有那麼大的矛盾,不過潘美也確實坑過楊業一次,直接導致了楊業的戰死,但嚴格來說,潘美算是從犯,主要害死楊業的是監軍王冼。

那場戰鬥是楊業的滑鐵盧。

公元986年,趙光義想要收回燕雲十六州,於是主動向遼國發動進攻,大軍分為東路,中路,西路三方面,西路軍的主帥和副帥依然是潘美和楊業,不過多了一個監軍王冼,這是一個陰險的小人物。

但是由於各路大軍的配合出現問題,東路軍大將曹彬率領的部隊在歧溝被遼軍大敗,導致楊業的東路軍要和遼軍主力正面對決。戰鬥經驗豐富的楊業深知,此時倉促間與遼軍正面作戰,自己是處於絕對的劣勢地位的,是沒有勝算的。

於是,他做出決定,大軍先行撤退,避開遼軍的鋒芒,再尋找作戰機會。兵家作戰,有進有退,這本來是很正常的事情。這個時候陰險的小人物王冼出場了,他主張堅決出擊,並暗指楊業這種做法是投敵賣國,是為敵人讓路,是暗通遼國。

歷史上這種陰險的小人物屢見不鮮,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滿口的正義,混淆視聽,歪理邪說。

但是,這也恰巧戳到了楊業的痛處。因為楊業本身就是降將,為了表示自己對大宋的忠誠,這些年他出生入死,效命疆場,對大宋忠肝義膽,沒想到還是會被人懷疑。

雖然讀了很多的兵書,打了很多的惡仗,但那一刻,楊業還是上頭了。

好,我幹了,不就是比忠誠嗎?今天就讓你看看我對大宋的忠誠,我帶一小隊人馬做誘餌,把大遼軍隊引誘到陳家口附近,你和主帥潘美在附近埋伏,等我引遼軍到達後,你們就果斷出擊。

然後,楊業帶著幾個兒子策馬向遼軍跑去。王冼和潘美在陳家口埋伏了很長時間,一直不見有人過來,王冼站在高處瞭望了一下,以為遼軍撤退了,為了急於邀功,他和潘美提前撤出了埋伏點。

可憐我們的老令公和他的幾個兒子,當他們氣喘籲籲,一身大汗的跑陳家口的時候,發現沒有一個埋伏的援軍,面對身後的遼軍,他們只能孤軍奮戰,後來楊業被俘,他拒絕投降,絕食而亡,二兒子楊延玉戰死。

這就是《楊家將》中血戰金沙灘的故事原型。

得到消息後的趙光義震怒,將王冼給充軍發配,將潘美降三級使用。從這一點上看,楊業確實是大宋的忠臣良將。

楊家第二代:守邊大將楊延昭

楊延昭曾隨著楊業一起出徵,在攻打山西太原的時候被冷箭射穿了胳膊。楊業死後,趙光義為了安撫楊家,特意給楊延昭升了官,從供奉官升為崇儀使,擔任進保定一帶的都巡檢使。宋史是這樣記載的:

業既沒,朝廷錄其子供奉官延朗為崇儀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訓並為供奉官,延瑰、延貴、延彬並為殿直。

楊延昭算是繼承了父親的事業,一輩子都為大宋守衛邊疆。公元999年,遼軍南下,當時楊延昭駐守遂城,他在當地招募青年士兵,發放武器,共同抗敵,還命士兵在城牆上澆灌冷水,當時正值寒冬,第二天城牆結上了厚厚的一層冰,遼軍攻城無望,隨後撤退。

此後,楊延昭一直駐守在邊關,官職為高陽關副都部署,直到57歲去世。楊延昭有四個兒子,其中三子楊文廣繼承了他的衣缽。

楊家第三代:徵南楊文廣

據乾隆《保德州志》中記載:

延昭子文廣,娶慕容氏,善戰。

根據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來《楊家將》中楊宗保的原型就是楊文廣,慕容氏,有可能就是穆桂英的原型。

楊文廣最大的軍功就是平定陝西張海叛亂,然後被陝西省長範仲淹看中了,招到麾下。後來跟隨狄青南徵,擔任左藏庫使,定州路副都總管,步軍都虞候等職位。雖然都是軍中職務,但是已經不是獨當一方的帥將。

楊文廣75歲去世,他的兒子中間再也沒有出過武將,都是平凡之人。至此,楊門一脈再也沒有了保家衛國的能力。

通過以上分析我麼可以看出,所謂的「楊家將」不過只是楊業、楊延昭、楊文廣祖孫三人而已,雖然他們都在戰場殺敵,立下赫赫戰功,但是卻遠不如《楊家將》裡描寫的那樣,是一個勢力龐大的大家族。

「楊家將」只是把祖孫三人的故事給神話了而已,他們都只是平凡的血肉之軀,而且也不是在朝堂上說一不二的人物,他們只是一個普通的軍人,完成保家衛國的職責罷了,北宋的興旺,不在他們的掌控之中。

相關焦點

  • 楊家將都被電影和電視劇給神化了,其實真正的楊家將是這樣的
    其實,楊家將並不僅僅是傳說,歷史上真有楊家一門忠烈禦敵。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稱讚楊業、楊延昭「父子皆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於裡兒野豎,皆能道之。」那麼,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到底有著怎麼樣的戰鬥力,北宋滅亡時,這樣一支生力軍又去哪了呢?楊家將的威名實際上只維持了三代而已,在北宋滅亡前,就已實力不在。楊業,楊延昭,楊文廣,這三個人是歷史中楊家將的主要人物。
  • ​楊家將事跡在北宋的傳播(上)
    蔡連衛楊家將故事是中國歷史上最為人所熟知的英雄傳奇故事,千年後的今天仍是婦孺皆知,也是當代影視劇的常見題材。1楊業祖孫的英雄事跡最初是如何傳播的?在傳播過程中形成了什麼樣的基調?這種基調在楊家將故事的千年傳播過程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本文就擬對這些問題進行考察,以期從源頭出發更深入地了解這個流傳千年盡人皆知的故事。
  • 北宋滅亡時楊家將在幹嘛?楊家將根本沒有佘太君、穆桂英等人
    大家好,我是貓眼,說到楊家將我們知道他們是保家衛國,保衛宋朝可以說是立下了赫赫戰功,但為什麼有他們北宋還是滅亡了?而且北宋滅亡的時候楊家將袖手旁觀,這事兒得深刻的來解釋一下。今天我們看到的穆桂英掛帥類似的影視劇其實大多都是虛構的,根本沒有那些,都是傳說和演義。
  • 北宋滅亡時,數代忠勇的楊家將,為什麼不再出來救國呢?
    正史中的幾代楊家將,其經歷雖不如小說、評述一般充滿故事性,但他們的將略、忠勇都令人敬仰。不過,幾代楊家將的影響力、官職都越來越小,到北宋末年,影響力已經不大了。三代楊家將:忠勇不讓小說正史中的楊家將,主要是楊業、楊延昭、楊文廣祖孫三代。
  • 楊家將故事中的楊門女將形象
    元代的楊家將故事在前代基礎上增添了更多的虛構成分,並逐步擺脫史實的羈絆束縛。謝維新《古今合壁事類備要後集》有這樣的記載:「真宗時,楊畋字延昭,為防禦使,屢有邊功,天下稱為『楊無敵』,虜夷皆畫其像而事之。」這裡實際上混淆了楊業、楊延昭和楊畋三人的關係,把楊延昭的名字、官銜及楊業的雅號均安到楊畋的頭上。
  • 亦實亦虛楊家將——楊家將故事的歷史演變
    第三代:楊文廣南徵西守現在流傳的楊家將演義故事主體人物是五代人,即楊業、楊延昭、楊宗保、楊文廣、楊懷玉。史書中記載了楊業、楊延昭、楊文廣三代的事跡,楊宗保、楊懷玉兩代於史無據。據《隆平集》記載,楊延昭有子三人,長子楊傳永、次子楊德政、三子楊文廣。據此,楊文廣為楊延昭的兒子,並非小說戲曲中流傳的楊延昭的孫子。
  • 北宋滅亡時著名的楊家將去哪兒了?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 揭秘: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
    楊家將楊家第一代——楊業楊繼業本名叫楊崇貴(?但這並不影響楊家將對北宋的重要性,尤其在現在老一輩中還流傳著「趙家的天下,楊家地將」!楊業敗亡真相在大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宋太宗下決心討遼,兵分三路主動出擊,結果中路和東路都戰敗,導致楊業率領的西路軍直面遼軍主力。
  • 楊家將評書小說中的八賢王在歷史上是否真實存在?
    不過也有史料記載,趙德昭曾經深得太祖趙匡胤信任,被賜予金鐧一柄,「如不法之屬得專誅戮」。這樣看來,趙德昭似乎也有「嫌疑」。不過,如果我們看看這兩個人的生平,就知道無論是趙德芳,還是趙德昭,都不像是這個八賢王。德昭、德芳兄弟兩人是太祖趙匡胤的兒子,按照法統來說,都有繼承皇位的權力。趙光義對這兄弟兩個都十分忌憚,時刻提防。
  • 歷史上真的存在楊家將七子?
    北宋年間,戰火頻發,面對遼國兵馬的多次入侵,宋朝皇帝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派遣名將楊業出兵抗遼,楊業久經戰場,一套楊家槍法聞名於四海,武功了得,倘若如此,也頗為一件好事,畢竟這時候的宋朝也確實需要一場勝戰來鼓舞士氣。
  • 楊家將是哪個朝代的 楊家將到底是哪個朝代的
    楊家將的故事是很多人都耳熟能詳的,這個發生在大宋時期,講述了楊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報國的動人事跡。而楊家將的故事具體是發生在哪個朝代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楊家將是宋朝的軍事家族。在北宋時期,楊業娶德州折氏為妻,生七子,為延朗、延浦、延順、延玉、延環、延貴、延彬。
  • 《旺角黑夜》: 所謂旺角,所謂的香港製香,也不過是昔日而已
    他籌備三年,更是將該片視為得意之作,據說爾冬陞還帶著班底在嘎納和金馬獎招搖過市,吸引眼球。第一次聽到爾冬陞這個名字,僅知道他是張曼玉談了七年的男朋友,後來知道秦沛、姜大衛都是他的哥哥。而第一次知道《旺角黑夜》,是在這部片子獲得當屆香港金像獎之時。記得那時,爾冬陞《旺角黑夜》遭遇勁敵周星馳《功夫》,鏡頭對準兩個導演時,爾冬陞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周星馳表情卻很是僵硬,結果是爾冬陞勝出。
  • 忘記你我做不到 美國祖孫三人竟是同日生!
    不過,對住在美國新澤西州的特蕾西·鄧恩和母親克拉拉·格雷戈裡,以及特蕾西剛剛生下的兒子邁卡·李·鄧恩來說,這件事永遠不可能發生,因為這祖孫三人都是11月19日出生。  據美聯社21日報導,特蕾西原本預產期是今年聖誕節,懷孕期間被診斷有先兆子癇,當地時間16日晚上入院,醫生決定為她實施催產,不過表示會儘量拖長她的孕期。特蕾西回憶說,當時丈夫還在戲言,可能孩子會跟她以及外婆在同一天出生。
  • 嚴謹的《少年楊家將》,非主流的《楊門虎將》,你愛哪個?
    總覺得《少年楊家將》的男團組合,是早也不可能重合的了,而《楊門虎將》裡面的女主們也是不可能再聚的齊。《少年楊家將》偏重於兄弟情義,家國大義,而《楊門虎將》更加偏重於主角們的情愛,在服裝造型上面的差距就很大很大,一個考究一些,一個時尚一些。不一樣的美,不一樣的楊家將,你更傾向於哪一個?
  • 楊家將死後,其後代都去了哪?現今有人會耍楊家槍法,但即將失傳
    楊家將中最出名的莫過於楊業了,作為北宋名將,他不僅驍勇善戰,建功無數,而且,還深受趙光義信任。不過,由於當時社會環境混亂,他的事跡並沒有被記入史冊當中。然而,這樣一個忠肝義膽之人最終還是死在了戰場,可以說,他的一生是十分悲壯的。楊業死後,他的後代繼承了他的遺願繼續為國效力,不過,自南宋滅亡後,他們就隱居了起來。
  • 楊家將楊三郎楊延光
    楊家將忠心報國,抗擊遼兵,為北宋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保家衛國,守衛邊疆,就會有犧牲,這是在所難免的。
  • 聽訣別詩憶少年楊家將
    ,倏而《少年楊家將》的主題曲的旋律進入了我的耳朵,第一次聽見,覺得這首歌雖然旋律很好聽但是太過去悲了,《少年楊家將》按照劇名來說,它的主題曲應該是雄赳赳氣昂昂的,非常熱烈的,然而這首歌卻是訣別,再也不見。為了聽主題曲,所以就蹲守在這個頻道前等待電視劇播出,在觀看了幾集電視劇後又是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這部電視劇。
  • 【一代忠烈楊家將】
    由鄭少秋、徐帆飾演楊令公、佘太君,由鄭伊健、于波、周渝民、李晨、林峰、吳尊、付辛博聯袂主演楊家七郎。於2013年4月4日在中國大陸上映。初年,外患日深,遼國對中原土地虎視眈眈。幸得楊家將滿門忠烈,因戰績顯赫而受太宗重用,卻招來國丈潘仁美嫉妒之心。貪戀權力的潘仁美得悉柴郡主比武招親,欲助兒子潘豹當上駙馬。
  •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85楊家將
    楊家將劇集方面,TVB別的沒有,就是明星多,六叔一貫的政策是"針鋒相對,決不給對手喘氣的機會",於是高層發話:大家要團結。所謂遇強則更強,暫避鋒芒的事情TVB絕對不做。讓人目瞪口呆的還在後面,TVB集結全臺明星的楊家將,還融合了八仙過海角色,跟亞視硬碰硬的野心、決心毫不掩飾。
  • 真實歷史上楊家將真的有「十二寡婦徵西」故事嗎?
    楊家將的真實故事,主要是講楊業、楊延昭、楊文廣祖孫三代抗敵衛國的英雄事跡。《宋史》記載,楊業在陳家谷受傷被俘,「其子延玉亦沒」,楊業則絕食三日而死,以身殉國,當時若其妻皆在,則楊家不幸添兩位寡婦無疑。但延昭、文廣既不是戰死,亦非早夭,其妻說不上守寡。